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CEUS和钼钯X线对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 收集接受乳腺肿物切除的患者164例共176个病灶,患者于术前接受乳腺CEUS和钼钯X线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这两种方法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176个肿物中,良性63个,恶性113个。CEUS和钼钯X线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1、0.71(Z=4.69,P<0.05)。CEUS和钼钯X线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8.64%(156/176)、92.04%(104/113)、82.54%(52/63)和69.32%(122/176)、75.22%(85/113)、58.73%(37/63)。结论 CEUS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SSC)技术在不同大小乳腺病灶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经病理证实的483个乳腺肿物行SSC检查,获得其声速匹配值(ZSI)及声速(SV)。根据最大径将病灶分为≤2 cm组和>2 cm组。构建ROC曲线,确定临界值。结果 总样本组、≤2 cm组与>2 cm组良性病灶及恶性病灶的S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862、0.889,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以1560.00 m/s作为SV临界值,3组的敏感度分别为81.15%(99/122)、79.73%(59/74)、83.33%(40/48);特异度分别为90.03%(325/361)、90.20%(267/296)、89.23%(58/65);准确率分别为87.78%(424/483)、88.11%(326/370)、86.73%(98/113)。结论 SSC在不同大小乳腺良恶性肿物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且诊断效能相似,SV临界值为1560.00 m/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超声实时弹性成像整体应变率(ESR)、局部应变率(LSR)对乳腺良恶性病灶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113例患者共145个乳腺病灶(良性组:85个,恶性组:60个)分别行LSR、ESR两种应变率测量。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分别获得两种方法鉴别乳腺病灶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比较其诊断效率。 结果 构建ROC曲线后,ESR 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03,最佳临界点为3.16,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33%(53/60)、88.24%(75/85)、88.28%(128/145)。LSR的AUC为0.97±0.02,最佳临界点为31.15,其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6.67%(58/60)、94.12%(80/85)、95.17%(138/145)。LSR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及准确率均优于ESR(P<0.05)。 结论 ESR和LSR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LSR优于ESR。  相似文献   

4.
声速测算对乳腺肿物诊断价值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声速匹配技术测定乳腺肿物的声速(sound velocity,SV),探讨SV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5例女性患者共99个乳腺肿物进行声速匹配技术检查,获得相应的声速匹配值(zone speed index,ZSI),进而得到病灶的SV.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SV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肿物的SV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0 1).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最佳临界点为1 561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5%、91.7%、88.9%.结论 SV测算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自动乳腺全容积扫查(ABVS)与MRI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乳腺肿块患者70例,共77个病灶,均经手术后病理证实。分析其ABVS和MRI图像特征,并比较二者评估乳腺病灶大小和诊断病灶良恶性的效能,评估ABVS冠状面上的"汇聚征"对乳腺恶性肿块的诊断效能。结果 70例患者中,良性37例(共43个病灶),恶性33例(共34个病灶)。ABVS[(18.0±8.9)mm]和MRI[(17.0±9.0)mm]测得病灶最大值与病理测值[(17.8±9.2)mm]均呈正相关(r=0.96、0.95,P<0.01),但ABVS和MRI所测病灶最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VS和MRI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18%(31/34)和85.29%(29/34)、86.05%(37/43)和90.70%(39/43)、88.31%(68/77)和88.31%(68/77)、83.78%(31/37)和87.88%(29/33)、92.50%(37/40)和88.64%(39/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95(P>0.05)。"汇聚征"阳性率为32.47%(25/77),在良、恶性病灶中分别占6.98%(3/43)和64.71%(22/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7,P<0.01)。ABVS重建冠状面"汇聚征"对乳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4.70%(22/34)、93.02%(40/43)、80.52%(62/77)、88.00%(22/25)和76.92%(40/52)。结论 ABVS和MRI均能有效诊断乳腺肿块,但ABVS对乳腺肿块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其冠状面的"汇聚征"能有效鉴别乳腺肿块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声脉冲辐射力成像(ARFI)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级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用ARFI对68例共75个常规超声诊断为BI-RADS 4级的乳腺肿块进行成像,测量声触诊组织成像(VTI)模式下肿块面积与常规二维超声肿块面积比值(AR),并测量声触诊量化成像(VTQ)模式下肿块剪切波速度(SWV);以病理结果(恶性34个,良性41个)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评价ARFI的2种成像模式对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结果 良、恶性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AR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2.40%、80.50%、81.30%。良、恶性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SW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WV值AUC为0.861,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5.30%、85.40%、85.30%。二者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47,P>0.05)。二者联合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88.20%、87.80%、88.00%。 结论 ARFI对鉴别BI-RADS 4级乳腺肿块的良、恶性具有较高价值;联合应用VTI和VTQ可以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超声造影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77例乳腺肿瘤患者,均行常规超声(BUS)及CEUS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BUS及CEUS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BUS与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效能。结果 277例患者中,良性病变184例(良性组),恶性病变93例(恶性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US诊断恶性肿瘤的危险指标为中等血供、非平行生长、血供丰富及边界模糊,相对危险度分别为5.17、4.84、3.39、3.04;CEUS为离心性增强、向心性增强、肿瘤形状不规则、造影剂分布不均、增强后范围增大,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36、4.58、4.07、3.28、2.36。BUS诊断乳腺肿瘤的准确率为81.59%(226/277),CEUS为88.09%(244/27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 P<0.001)。结论 采用CEUS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准确率较高,其在乳腺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声速匹配技术测定乳腺肿物的声速(sound velocity,SV),比较声速与压迫式弹性成像对乳腺良恶性肿物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75例女性患者共99个乳腺肿物进行声速匹配技术检查,获得相应的声速匹配值(zone speed index,ZSI),进而得到病灶的SV.并对乳腺肿物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用5分法判断良恶性.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判断两种方法对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乳腺肿物的SV在良恶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SV判断乳腺良恶性肿物的最佳临界点为1561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SV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1.5%、91.7%、88.9%,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P=0.125,P=0.146).结论 SV法与压迫式弹性成像技术均对乳腺肿物良恶性判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定量评价乳腺良恶性病变   总被引:27,自引:13,他引:14  
目的 应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定量测定乳腺实性病灶的弹性模量值,评价该技术对乳腺实性病灶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108例女性患者(124个病灶)行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为诊断金标准,获得乳腺病灶的定量弹性模量值,并用ROC曲线得出不同性质病灶的弹性参考数值。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87例(103个病灶),恶性21例(21个病灶)。恶性病灶表现的平均、最大弹性模量值分别为(47.92±32.54)kPa和(113.18±47.48)kPa;良性病灶表现的平均、最大弹性模量值分别为(25.87±12.50)kPa和(39.50±17.98)kPa,良恶性间的弹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时组织定量分析乳腺病灶弹性最大值与弹性平均值对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4和0.756(P<0.05)。分别以乳腺病灶弹性模量值的最大值60.12 kPa和平均值42.08 kPa作为诊断界值时,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为90.50%、88.30%和57.10%、92.20%。结论 根据病灶的弹性平均值与弹性最大值可定量评价肿物硬度,为判断乳腺病灶良恶性提供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乳腺可视化触诊成像系统对乳腺病灶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169例乳腺病变患者(共195个病灶)行触诊成像、临床触诊和X线,对其中151例行超声检查。比较以上4种方法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评估各方法对不同腺体类型乳腺病灶的诊断价值。结果 触诊成像对良恶性病灶的诊断敏感度为82.40%,特异度为80.00%,敏感度高于临床触诊(60/125,48.00%,P<0.001)但低于X线(117/125,93.60%,P=0.003)及超声(105/110,95.45%,P<0.001),特异度高于X线(39/70,55.71%,P=0.002)及超声(38/61,62.29%,P=0.023)。对于不同腺体类型的乳腺,触诊成像鉴别良恶性病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变化不大。结论 触诊成像对于鉴别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望成为现有乳腺检查技术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超声"萤火虫"成像(MI)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134例乳腺占位病变患者行MI和常规乳腺X线摄影(MMG)检查,观察微钙化分布及形态,通过活检或术后病理检查明确诊断。采用ROC曲线评价MI、MMG对乳腺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病理诊断乳腺良性病变85例、恶性49例,MI正确诊断良性82例、恶性44例,MMG正确诊断良性69例、恶性34例。簇状和线性分布的微钙化更倾向于恶性病变。ROC曲线结果显示,以MMG所示每平方厘米病灶内存在5个钙化点为截断值,诊断恶性病变的AUC为0.64(P=0.01),敏感度69.39%(34/49),特异度81.18%(69/85),准确率76.87%(103/134);以MI所示每平方厘米病灶内存在3个强回声点为截断值,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的AUC为0.76(P<0.01),敏感度89.80%(44/49),特异度96.47%(82/85),准确率94.03%(126/134)。结论 MI所示微钙化数量及分布有助于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且诊断效能高于MMG。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声触诊组织成像量化(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价值。方法 对99例患者(110个乳腺病灶)行术前VTIQ成像和钼靶X线检查,获得病灶的剪切波速度平均值(SWVmean),并进行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绘制SWVmean、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病灶良恶性的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比较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AUC的差异。结果 乳腺良性病灶SWVmean为(3.03±0.78)m/s,恶性为(5.61±2.11)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SWVmean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截断值为3.93 m/s,钼靶X线为BI-RADS 4B类。VTIQ技术、钼靶X线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的AUC分别为0.870 、0.749 和0.873,VTIQ技术与钼靶X线、二者联合与钼靶X线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6、0.015),二者联合与VTIQ技术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08)。结论 VTIQ技术与钼靶X线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3.
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法鉴别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ADC全容积直方图分析法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肿块样病变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8例乳腺肿块样病变患者,其中恶性57例、良性31例,均接受乳腺MR平扫+动态增强及DWI扫描,测量并记录ADC全容积直方图参数(包括多个百分位ADC值、ADCmin、ADCmax、ADCmean、偏度、峰度及标准差)及常规平均ADC值。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各ADC直方图参数及常规平均ADC值,采用ROC曲线分析评估各参数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良恶性病变ADC直方图参数(各ADC值、偏度、峰度、标准差)及常规平均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第75、90百分位ADC值鉴别良恶性病变的AUC最高,为0.84。ADC直方图参数ADCmean、第50百分位ADC值鉴别乳腺肿块样病变良恶性的AUC与常规平均ADC值的AU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ADC全容积直方图可全面反映病灶整体信息,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乳腺动态增强MRI定量和半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鉴别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效能。方法 采用杂合动态增强MR序列对59例患者共66个乳腺病变进行扫描,获得半定量参数和定量参数。半定量参数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初始增强曲线下面积(IAUGC)、最大增强斜率(MaxSlope)、对比增强比率(CER)及正向增强积分(PEI);定量参数为前向容积转移常数(Ktrans)、反向容积转移常数(Kep)和每单位体积组织的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Ve)。以非参数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间各参数的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 66个乳腺病变中,恶性31个(恶性组),良性35个(良性组),2组间Ktrans、Kep、TIC、IAUGC、MaxSlop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Ve、PEI、CE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Ktrans、Kep、TIC、IAUGC、MaxSlope的AUC均>0.7。半定量参数联合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AUC较单个参数均有显著提高(P均<0.05);定量参数联合后的AUC较Ktrans无显著提高(P=0.134),较Kep和Ve有显著提高(P均<0.001)。半定量联合与定量参数联合诊断诊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14)。结论 Ktrans、Kep、TIC、IAUGC及MaxSlope对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具有较高效能;多参数联合,乳腺动态增强MRI半定量和定量参数诊断效能相似。  相似文献   

15.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与弹性应变率比值法诊断乳腺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比较声触诊组织量化(VTQ)与弹性应变率(SR)比值法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女性患者共126个乳腺病变进行压迫式弹性成像检查,获得相应的弹性图,测量SR值;进一步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测量病灶的VTQ值;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比较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VTQ值判断乳腺病变良恶性的最佳临界点为6.64 m/s,ROC曲线下面积为0.88,其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2.61%(19/23)、100%(103/103)和96.83%(122/126).SR比值法判断乳腺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二者ROC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TQ技术可用于判断乳腺良恶性病变,其诊断价值与SR比值法相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2例乳腺病变患者的MR增强3D最大密度投影图像,比较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邻近血管征、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及其中任意一种征象为阳性在不同最大径病变及良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评价其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 102例患者中,恶性病变58例,良性44例。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恶性病变中的出现率高于良性病变,在最大径>2 cm病灶中的出现率高于最大径≤2 cm的病灶。以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鉴别同侧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56.89%(33/58)、79.54%(35/44)、78.57%(33/42)、58.33%(35/60)及0.68;以邻近血管征诊断同侧乳腺恶性病变的上述指标分别为56.89%(33/58)、93.18%(41/44)、91.67%(33/36)、62.12%(41/66)及0.75;以上述两种征象均为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46.55%(27/58)、93.18%(41/44)、90.00%(27/30)、56.94%(41/72)及0.70;以其中任一征象阳性诊断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及AUC分别为68.97%(40/58)、81.82%(36/44)、83.33%(40/48)、66.67%(36/54)及0.75。结论 乳腺血供不对称性增加及邻近血管征在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超声在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9年4月经我院超声提示为实质性肿块、病理证实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97例患者共112个病灶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112个病灶中良性92个,恶性20个.超声检查良性病灶多表现为:形态不甚规则,边界较清,纵横比<0.7,内部呈低回声且分布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良、恶性病灶的超声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实质性导管内乳头状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有助于早期诊断,但超声鉴别病灶的良恶性仍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DCE-MRI)联合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 收集因乳腺病变接受DCE-MRI及IVIM-DWI检查的患者87例,经术后病理证实共93个病灶,其中良性病灶42个(良性组),恶性病灶51个(恶性组).对两组的DCE-MRI参数(病变形态、强化特点、峰值时间、最大增强斜率和TIC类型)及IVIM-DWI参数(f、D和D*值)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的独立影响因素分别为形态、TIC类型,D值,形态、TIC类型及D值.DCE-MRI、IVIM-DWI及二者联合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78.43%、71.43%、75.27%,70.59%、66.67%、68.82%,84.31%、78.57%、81.72%.3种方法的AUC分别为0.75、0.69、0.81.结论 DCE-MRI联合IVIM-DWI可提高鉴别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弥散加权成像(DWI)单指数模型、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和弥散峰度成像(DKI)模型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价值。方法对临床疑诊乳腺病变的202例患者(215个病灶)采集乳腺DWI,b值取0、30、50、80、120、160、200、500、1000、1500及2000 s/mm^(2)。采用单指数模型、IVIM模型、DKI模型分析原始数据,比较乳腺良、恶性病变表观扩散系数(ADC)、IVIM参数灌注分数(IVIM-FP)、真实弥散系数(IVIM-D)及灌注相关弥散系数(IVIM-DP)和DKI参数平均峰度(DKI-K)及平均弥散率(DKI-D)的差异。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0.10的变量纳入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参数,并建立联合模型。以病理结果为标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单一及联合参数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良性组54例(63个病灶),恶性组148例(152个病灶),组间ADC、IVIM-D、DKI-K和DKI-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VIM-FP及IVIM-D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DKI-K联合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联合参数。ADC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效能最高,敏感度91.45%,特异度82.54%、准确率88.84%;其AUC 0.92,高于DKI-K及IVIM-DP(Z=4.72、6.78,P均<0.01),与IVIM-D、DKI-D、ADC+DKI-K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64、1.34、1.11,P=0.52、0.18、0.27)。结论DWI单指数模型、IVIM及DKI模型对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均有较高价值;DWI单一参数中,ADC诊断效能最佳,与联合参数模型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