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岗区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行毒株的变迁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2009年的流感样病例监测资料、流感病毒分离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09年,各监测点共上报流感样病例63743例,占门诊就诊病例总数的8.02%,2009年的ILI%年平均值显著高于2008年的ILI%年平均值(χ2=256.09,P﹤0.01);共报告流感暴发疫情60起,主要集中在3~8月(90.00%),以学校和托幼机构(80.00%)暴发为主;2008~2009年,A、B型季节性流感均引起流感暴发流行,但2008年以B型流感流行为主,而2009年则以A型流感流行为主;不同年度间流感监测点中ILI标本的病毒分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7,P﹤0.01)。[结论]A、B型流感在不同年度以不同强度同时或交替在当地交替流行,学校是流感暴发疫情监测的重点,应加强流行高峰前的流感疫苗接种等综合性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3-2018年天津市滨海新区流感流行特征,为做好辖区流感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3-2018年辖区流感样病例(ILI)监测、病原学监测和流感暴发疫情监测数据,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3-2018年滨海新区流感哨点医院共监测流感样病例41877例,ILI%为1.11%。各监测年度报告的IL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C小五号.EPS;P〗=4.000,P=0.406)。共检测标本3581份,检出阳性393份,阳性率10.97%。ILI%和核酸阳性率高峰一致性较好(r=0.567,P<0.001。报告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35起,其中小学30起(85.71%),集中在12月(15起,42.86%),由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最多。疫情高峰与ILI核酸阳性高峰一致,在相同月份暴发疫情检测出的毒株与ILI监测检出的毒株相同。结论 滨海新区流感冬春季流行特征明显,各监测年度优势毒株交替流行。ILI%和核酸阳性率、暴发疫情监测与病原学监测一致性均较好。加强监测对辖区流感防控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宿迁市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趋势,为制定流感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宿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LI)数据、病原学检测结果和暴发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宿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2014年ILI占门急诊病例就诊总数的比例(ILI%)在2.82%~7.50%之间,呈现冬春季流行高峰;流感高发人群为14岁以下婴幼儿及儿童,占全部病例的97.43%;累计采集监测ILI标本1 076份,检出流感阳性标本143份,阳性率为13.29%;ILI的高峰与流感病毒检测阳性情况基本一致;2起ILI暴发疫情均发生于冬季。结论宿迁市ILI%比较平稳,有冬春季流行高峰,病例以小年龄组居多。加强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建议通过扩大流感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9~2010年绵阳市流感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09~2010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流感病毒病原学监测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0年3家哨点医院上报ILI36774例,占门急诊总病例数(ILI%)的7.84%,病例以≤24岁的儿童、青少年为主,占87.36%;2009年9~12月呈现1个发病高峰,2010年1~7月疫情平稳,无明显季节性波动;发热门诊的ILI%最高,为87.84%;共采集818份ILI病例标本,经RealtimeRT-PCR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标本共381份,阳性率46.58%。包括甲型H1N1流感病毒271份(33.13%),A型未分型流感病毒95份(11.61%),B型流感病毒15份(1.83%);共发生暴发疫情5起,均发生在中、小学校,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结论哨点医院ILI报告质量有待提高,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应积极准备开展流感病毒分离工作,加强对各型流感病毒的监测,以预防、控制流感的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1-2015年四川省流感流行情况,为制定流感防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流感样病例(ILI)及病原学监测数据、流感/ILI 暴发疫情资料并分析。结果 四川省ILI%有明显冬春和夏季高峰,但冬春高峰较全国其他地区提前5周。2011-2015年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68281份,核酸检测阳性率11.63%,以2012年最高(15.36%),各年度标本核酸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01);阳性标本集中在1-2月、7-8月以及11-12月,各月份标本核酸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 <0.001);2011-2015年我省H3N2亚型、B型、甲型H1N1流感交替流行,且毒株亚型时间分布与全国监测结果一致;ILI%与标本核酸阳性率高峰时间吻合,二者呈正相关(r=0.277,P <0.001);报告流感/ILI暴发疫情34起,97.06%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结论 我省ILI与流感病毒活动趋势一致,有明显冬春和夏季高峰;儿童和老人是防控重点对象需强化流感疫苗接种;学校是暴发疫情重点关注场所;需加强流感病毒基因检测,并结合ILI综合分析,以更客观反映流感病毒活跃程度、准确预测流行趋势。  相似文献   

6.
高芳旭  王辉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60-2661,2664
目的了解2008年4月—2010年3月天津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特征。方法通过"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收集天津市国家级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及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8年4月—2010年3月天津市国家级哨点医院上报ILI 483 941例,流感样病例占门诊病例比例(ILI%)为12.79%,病例以1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采集ILI咽拭子标本5 816例,分离出流感病毒1 393株,阳性率为26.86%。2008—2009年流感优势毒株为季H1,2009—2010年以甲型H1N1为主。结论 2009年甲型H1N1流感全球大流行,天津市流感流行高峰提前,且ILI发病数和病毒分离阳性率有所增多。天津市非监测期ILI%较高,需进一步开展非监测期ILI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征,为今后流感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统”中2014-2018年西宁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流感样病例监测、病原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西宁市四家哨点医院共报告流感样病例21617例,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为2.14%;ILI%在每年12月至次年2月达高峰;ILI中,0~4岁组人群所占比例最高(51.05%),其次为5~14岁组(21.27%);网络实验室共检测ILI标本12272份,核酸阳性标本1620份,阳性率为13.20%;西宁市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69.81%)为主;乙型流感在2015、2017年度所占比例较其他年度有所增多,且B-Victoria与B-Yamagata交替流行。 0~14岁年龄组采样比例较15岁以上人群更低;阳性检出率最高为5~14岁组,0~4岁组最低。结论 西宁市流感流行高峰主要出现在冬春季,且夏秋季出现一流行小高峰。不同年度流感流行的优势毒株型别不同,整体上以甲型流感为主,乙型流感在冬末春初时会出现小幅流行。15岁以下少年儿童为流感防控重点人群,应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田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动态及流感病毒毒株的变异情况,为流感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每周统计监测点流感样病例(ILI)数据,采集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采用MDCK细胞进行流感病毒分离,采用血凝抑制试验进行流感病毒型别的鉴定。结果 2007—2009年共监测到流感样病例32 961例,占监测门诊总数的5.61%;分离阳性毒株363份,分离率34.41%。各年度ILI%趋势与病毒分离率一致。发生暴发疫情97宗,主要发生在中小学和托幼机构。结论福田区流感流行高峰在6—8月,各亚型交替出现,一般在6月前后出现毒株型别改变。2009年ILI%、分离率及暴发疫情的升高主要是由于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州市2004-2008年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行特征。方法收集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监测系统流感样病例(ILI)监测资料,对病毒分离与鉴定结果以及暴发疫情信息进行分析,用季节解构、互相关等方法揭示广州市流感流行特征。结果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ILI%)夏季最高,季节指数为1.637;流行季节与非流行季节I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04、2005、2007年以H3N2型为主要毒株;2006、2008年以H1N1型为主要毒株。暴发疫情的发生强度以小学最大(P〈0.05)。对暴发疫情序列分别与ILI%、病毒分离率两条序列进行互相关分析,当lag=-1、-2、-3时,病毒分离率与暴发疫情、ILI%与暴发疫情相关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4-2008年,广州市流感的流行季节为夏季(5~7月)。H3N2和H1N1交替为流感主要毒株,小学是流感暴发疫情的高发地点。广州市流感监测系统可以客观地反映本市流感的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10.
高强  苏琦  范刚  刘纯成 《现代预防医学》2015,(12):2254-2256
摘要:目的 了解淮安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及流感流行优势毒株的变化,为流感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9年7月-2013年12月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的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监测资料、病原学监测资料以及全市暴发疫情调查处置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淮安市流感监测哨点医院ILI%在1.26%~11.78%之间,每年可有2个流行高峰,即冬春季和夏季高峰。主要的流行毒株每年存在交替现象,各年份病毒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673.11,P<0.05)。ILI年龄构成中以0岁~组为主(61.42%),不同年龄组的检测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7,P<0.05),不同年龄组人群感染流感毒株型别不同(Fisher确切概率值=70.85,P<0.05)。7起ILI暴发疫情发生于2009年9月和2013年11-12月,主要由新甲H1型和H3型引起。结论 建议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范围并通过信息化改造进一步加强流感监测工作,重点保护15岁以下易感人群,加强学校等人群聚集性场所暴发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16.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