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38例解脲支原体耐药性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本地区解脲支原体的耐药特性。方法:采用Mycoplasma IST试剂盒检测解脲支原体并进行培养与药敏试验。结果:解脲支原体耐红霉素达37.68%,耐氧氟沙星达26.81%,耐四环素达13.77%,耐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分别为6.25%、2.17%和1.45%。结论:本地区解脲支原体阳性者红霉素和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临床治疗解脲支原体引起的NGU首选强力霉素为宜。红霉素与氧氟沙星、红霉素与四环素、氧氟沙星与四环素联合耐药者分别为18例、3例、0例,但三者之间同时耐药者9例。氧氟沙星、红霉素和四环素之间是否存在交叉耐药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临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目的 分析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在非淋菌性尿道炎 (宫颈炎 )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耐药现状。方法 采用珠海浪峰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84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中,UU阳性 139例(75. 5% ),MH阳性 15例(8. 2% ),UU+MH阳性 30例 (16. 3% )。对红霉素、四环素和阿奇霉素耐药率分别为 87. 5%, 83. 7%, 58. 2%;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 6. 0%, 7. 1%, 15. 2%。结论 UU感染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临床治疗应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男性顽固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的解脲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科门诊34例顽固性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患者进行液体培养和固体培养,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液体培养阳性34例(100%),固体培养阳性26例(76.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敏试验显示:美满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红霉素、罗红霉素、阿齐霉素和交沙霉素则中度敏感到耐药占多数,而大多数菌株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强力霉素耐药,其中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88.46%).结论:男性顽固性尿道解脲支原体感染与液体培养出现假阳性及抗生素耐药有关.  相似文献   

4.
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及耐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55,自引:1,他引:54  
目的了解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方法应用试剂盒进行检测及结果观察.结果851/1582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体培养阳性(53.8%),其中UU阳性644例(75.7%),MH51例(6.0%),UU+MH156例(18.3%).女性支原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男性(男78.1%,女85.8%,X2=14.35,P<0.01).对支原体敏感的药物分别是原始霉素(92.2%)、交沙霉素(87.0%)、强力霉素(62.9%).对红霉素、四环素、氧氟沙星耐药率分别为49.9%、55.5%和32.7%.结论对支原体感染可首选原始霉素、交沙霉素和强力霉素,不宜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肤性病门诊就诊患者支原体感染状况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医院皮肤性病门诊收治的1546例性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并进行支原体培养,分析患者感染支原体类型及耐药性情况。结果:1546例性病患者中共有664例患者感染支原体,感染率占42.95%,其中感染解脲支原体(Uu)472例占比71.08%,感染人型支原体(Mh)患者有66例占比9.94%,混合感染患者126例占比18.98%;Uu对交沙霉素、原始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临床耐药率相对较低在5.00%以内,对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耐药率相对较高在40.00%以上;Mh对四环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和原始霉素耐药率较低在10.00%之内,对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在50.00%以上;Uu+Mh混合感染患者临床耐药率显示其对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环丙沙星和克拉霉素耐药率在70.00%以上,对强力霉素和原始霉素耐药率在10.00%之内。结论:对性病患者支原体感染类型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分析对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治疗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菌种类型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33例支原体培养阳性标本中,检出UU100例(75.2%),Mh11例(8.3%),UU+Mh22例(16.5%)。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7.5%,9.8%和16.5%,对红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5.7%,82.7%和60.2%。结论在泌尿生殖道中UU感染率最高;临床治疗应首选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牡丹江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的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509例疑为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的生殖道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及药敏鉴定。结果生殖道支原体感染235例,感染率为46.17%。其中单纯UU阳性202例(39.69%)、MH阳性11例(2.16%),UU和MH同时阳性22例(4.32%)。8种抗生素的敏感程度依次为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四环素、阿奇霉素、红霉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结论 UU是本地区性病门诊女性患者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治疗上首选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克拉霉素。加强支原体的培养与药敏检测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情况以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1000例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支原体总阳性感染率为40.5%(405/1000),其中UU305株,阳性率为30.5%;MH18株,阳性率为1.8%;UU和MH混合感染82株,阳性率为8.2%。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性最高(环丙沙星79.0%、司帕沙星60.7%、可乐必妥52.8%),大环内酯类药物耐药率在3%-31%(交沙霉素3.2%、阿齐霉素14.3%、克拉霉素19.7%、罗红霉素27.1%、环酯红霉素17.2%、红霉素30.6%),四环素类药物耐药率最低在1%-5%(强力霉素为1.7%、美满霉素3.4%)。结论:对泌尿生殖道UU和MH感染患者,四环素和大环内酯类几种抗生素耐药性较低,仍可作本地区一线抗UU和MH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近年来支原体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1020例支原体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对1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对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的耐药率很低,均小于3%;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司巴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分别达到84. 51%、51. 18%、44. 51%、39. 12%;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产生了一定的耐药,分别为21. 67%、19. 31%、18. 63%、18. 73%。但根据支原体类型分组分析却发现,Uu感染组对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的耐药率均小于9%,而Uu合并Mh感染组、Mh感染组对这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基本大于80%;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各组差异不大。根据标本来源部位分析,各部位的支原体耐药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北京地区支原体耐药率相对较低,感染部位的不同可能不会影响耐药情况,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可以考虑作为首选药物,而单纯Uu感染患者也可以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和探讨成年女性阴道分泌物支原体感染情况及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方法:对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589例女性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药敏试验抗菌药包括:美满霉素(MIN)、强力霉素(DOX)、交沙霉素(JOS)、阿奇霉素(AZI)、克拉霉素(CLA)、罗红霉素(ROX)、红霉素(ERY)、琥乙红霉素(ECC)、甲砜霉素(THI)、环丙沙星(CPF)、左氧氟沙星(CRA)、加替沙星(GAT),观察和分析支原体检测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589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390例检出支原体,支原体感染率为66.21%,其中Uu占所有感染病例的67.95%,Uu+Mh占29.49%,Mh占2.56%。药敏试验结果显示:Uu、Mh、Uu+Mh三种类型的感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交沙霉素表现了较低的耐药性,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表现了较高的耐药性,甚至达50%以上;对加替沙星的耐药率均维持在20%左右;单一Uu感染对大环内酯类抗菌药耐药性多维持在20%以下,而Mh、Uu+Mh对大环内酯类耐药性维持在50%左右;单一Uu感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及交沙霉素耐药率为0,而Mh、Uu+Mh对上述三药表现了10%左右的耐药率。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已相当普遍且比较严重,不同的感染类型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可表现出不同的耐药性,临床上应加强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以指导合理应用抗菌药,同时应加强对重点人群的监测,预防或降低支原体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