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视网膜震荡是由眼球挫伤引起,如治疗不及时,可造成永久性视力障碍。我院自1996年2月~1999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视网膜震荡115例(143只眼),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本组115例,男89例,女26例;右眼55例,左眼32例,双眼28例,共143只眼;年龄最小1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 2 h,最长 3 d;致伤原因为拳头击伤53只眼,砖头击伤40只眼,篮、足球击伤16只眼,棍棒击伤11只眼,交通事故撞击伤11只眼,弹弓及皮带伤12只眼。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睑血肿,少数…  相似文献   

2.
眼底出血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1978年以来应用活血化淤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50例,50眼,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均为住院患者,年龄在30至60岁之间,其中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2岁。男35例,女15例。由外伤引起眼内出血的16例,动脉硬化所致18例,静脉周围炎所致9  相似文献   

3.
眼底出血属中医“暴盲”、“云雾移睛”、“视瞻昏渺”范畴。表现为视网膜局限性或广泛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并发症多,治疗比较棘手。我科于1989年~1996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39例,41只眼,取得一定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住院和门诊确诊病人,共39例,41只眼;男性21例,女性1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72岁,平均年龄34岁;单眼37例,双眼2例;发病时间最短1天,最长3月,平均20天。视力最低数指/眼前,最高4-7(0-5)。病种:视网膜静脉阻塞9例,9只眼;视网膜中央…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丽 《广东医学》2003,24(5):556-557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 5 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6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组 5 6例 (观察组 )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辨证施治。对照组 3 0例 ,常规西药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 2 4例 ,显效 2 3例 ,有效 10例 ,无效 4例 ,总有效率为 93 % ;对照组痊愈 5例 ,显效 9例 ,有效 9例 ,无效 9例 ,总有效率为 72 %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 ,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眼底出血32例,治愈5例,显效18例,无效4例,总效率达87.5%。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眼底出血是常见的眼科急重症之一 ,常导致视功能的严重损害。我科近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本病 ,效果满意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共 6 0例 ,其中男 38例 ,女 2 2例。发病年龄 40岁以下者 15例 ,≥ 40岁者 45例。病程 3个月以内者 40例 ,半年以内者 15例 ,1年以上者 5例。治疗天数最短 2 0天 ,最长 12 0天。出血原因 :高血压病、动脉硬化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2 8例 ,视网膜静脉阻塞 18例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 8例 ,外伤 6例。2 诊断标准与疗效判定 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 )。…  相似文献   

7.
<正> 我们从1987~1990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对32例眼底出血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共40只眼。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11岁,平均48岁。就诊时间最  相似文献   

8.
眼底出血属中医暴盲范畴,是较难治的眼底病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口服中药配合穴位封闭治疗眼底出血38例,41只眼,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导5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包括高血压眼底出血、糖尿病眼底出血、外伤性眼底出血及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所致的眼底出血。药以桃红四物汤加减,辅以10%葡萄糖酸钙,每2W为1疗程.2疗程后总有效率达82.7%。疗效满意,费用低,更适合基层医院采用。  相似文献   

10.
11.
12.
眼底出血为眼科常见血证,是临床常见、难愈、易致盲眼疾。其发病突然、病因繁多、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常导致患者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止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疗效不甚满意。笔者自2008年1月-2010年6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43例(53只眼),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徐瑱  陈素英  刘刚  刘现忠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12):2221-222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进行眼底出血治疗的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止血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后视力的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提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眼底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亦可提升视力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眼底出血是祖国医学血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难题,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近几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眼底出血24例,收到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5.
刘景  谢翠镯 《中原医刊》1996,23(12):25-26
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疗效观察刘景,谢翠镯,宋艳琳,齐巧云,邢军伟眼底出血是眼科的一种常见病,也是一种急症、危症。近十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50例、60只眼、收效颇佳,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计60只眼,男41例,女9例,右眼23...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5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西医结合组55例(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分为早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辨证施治。对照组29例,常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9例,有效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2%;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明显好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眼底出血是一种严重影响视功能的眼底病。中医称为暴盲。西医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多用止血剂,高渗剂,扩张血管药等,晚期可行玻璃体切割术,但疗效均不肯定,我们自1969~1984年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116例,现报告如下:一、一般情况自1969~1984年间共收治眼底病294例,其中眼底出血116例,占39.5%。在116例中,男性91例,占78%。女性25例,占22%,男女之比3.6: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年龄以20~39岁为多,占55%。汉族107例,占92%。回族、藏族、土族各3例,共占8%。世居青海高原者62例,占53%,内地移居高原者54例,占47%。双眼者42例,单眼者74例。二、疾病分类(见附表):三、158只眼治疗分析中药治疗,在发病初期,以止血祛瘀,桃红四物汤加茜草、小藓、侧柏叶、蒲黄。自出血停止后三周以活血化瘀,血  相似文献   

18.
杨兰芳  孟琳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8):2629-262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眼底出血64例。方法:选择114例眼底出血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组64例(治疗组),西医治疗组56例(对照组)。结果:眼底出血部分或完全吸收者治疗组54例占87.5%,对照组34例占60.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优于西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髌骨骨折11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0~2006年共收治髌骨骨折患者1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一般资料 本组115例,因摔倒、膝跪地32例,车祸外伤者59例,工地损伤24例.男71例,女44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78岁.诊断标准:有明显的外伤史,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不能站立.皮下瘀血,关节内可有瘀血,膝关节前面及两侧明显肿胀.不能直腿抬高或抬腿时剧痛.有错位时可以摸到和看到骨折裂隙,并有明显压痛.不可作被动屈膝检查,以免加重骨折移位.X线检查,确诊为髌骨骨折.保守治疗30例,手术治疗85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糖尿病眼底出血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2016年4月~2017年7月间的99例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其中治疗组56例、58眼,对照组43例、57眼。两组患者均积极控制血糖、血脂等,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以中医药辨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对照组67.44%,治疗组89.29%,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在常规西药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施治,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疗效较好,可明显提高视功能、减低致盲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