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引流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 2 0例肥胖患者 ,切口采用置细硅胶管于脂肪深层 ,另戳孔引流 ,疏松缝合脂肪层的方法(引流组 ) ,并与 1 8例传统方法处理的切口 (对照组 )进行比较。结果示引流组 7~ 9d拆线 ,均甲级愈合 ,平均住院 8d ;对照组 7例 (38.9% )切口皮下脂肪液化 ,其中 3例感染 ,4例行再次缝合 ,每天换药 ,时间半个月至 1个月 ,平均住院 1 8.5d。提示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应用引流管置于脂肪深层有效可行 ,有利于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2.
1 女性腹部手术的注意事项直肠癌手术男女性腹部脏器分布与结构迥异主要是生殖泌尿器官。女性直肠前壁与阴道之间称直肠阴道隔膜,直肠和阴道的淋巴管在此会合,向上汇入髂内淋巴结,是直肠癌根治术时有争议之处,国根治术即在此隔膜间行钝性分离。直肠两侧由腹膜形成的直肠子宫壁与骨盆侧壁间形成直肠旁窝,其间有输尿管及  相似文献   

3.
清创术在预防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肥胖人群的不断增多,及腹部手术中高频电刀的广泛应用,腹壁切口术后脂肪液化发生率有增加趋势。本院自1998年10月至2005年3月间收治608例肥胖患者行腹部手术的切口处理,旨在预防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改进肥胖患者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技术。方法 以腹壁皮下脂肪厚度〉2.5cm作为肥胖的标准,将241例肥胖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2例)和对照组(79例)。观察组腹部手术切口皮肤及皮下脂肪浅层用间断贯穿缝合并放置引流条引流的缝合方法;对照组用传统的皮肤皮下脂肪分层缝合法或贯穿全层缝合法。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其切口脂肪液化、感染、裂开的发生率和手术后切口完全愈合的时间。结果 观察组脂肪液化、感染、皮下脂肪层完全或部分裂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1)。结论 在缝合肥胖者的腹部切口时,贯穿缝合皮肤及浅层皮下脂肪同时加引流条引流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预防脂肪液化的缝合方法。此方法操作方便,节省时间。  相似文献   

5.
小儿腹腔小,目前常采用下腹横切口作为剖腹手术入路,术后切口瘢痕小。但常规的下腹横切口需横断下腹壁肌肉、血管及神经,故损伤比较大,术后恢复慢。近两年,作等采用下腹横纹交叉切口,不切断下腹壁肌肉、血管和神经,不但损伤小,而且术野暴露良好,获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川  李波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1,16(8):571+575-571,575
<正>1987年Mouret首次报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近20年,腹腔镜技术获得巨大发展,已被广泛接受。我国腹腔镜技术经过19年的快速发展,手术数量和种类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就腹部外科而言,目前很多二级以上医院已能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  相似文献   

7.
老年腹部手术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探讨如何作好老年人腹部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对307例老年腹部手术病人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围手术期处理包括术前全面查体及辅助检查、营养支持、重要脏器的功能维护、并存病的处理及特殊病例手术时机、麻醉方法的选择与术中监护、并发症的防治。结果显示:307例中,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56例(18.2%)死于并发症7例(2.3%)。提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具有重  相似文献   

8.
118例腹部切口疝临床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8年4月各种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所进行的治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2004年4月前我们采用传统方法治疗,共37例,作为对照组;2004年4月后我们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共37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的处理措施有利于减少术后脂肪液化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时采用早期挤压排液法治疗能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胆囊切除手术后切口的脂肪液化,笔者采用如下方法:常规缝合腹膜层后,用无菌手术刀, 片状垂直切除切口内边缘皮下脂肪组织,厚度约0.5~1.0 cm。切脂组30例中,术后5~7 d脂肪液化3例,发生率为10.0 %;对照组30例中,术后5~7 d脂肪液化7 例,发生率为 23 %,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片状垂直切除切口内边缘皮下脂肪组织,能明显降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小横切口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方法将42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对照组实施传统切口手术,观察组行腹部小横切口手术。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小横切口治疗宫外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2.
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感染是医院内最常见感染之一,其中腹部手术切口感染(SSI)占大部分,SSI不仅会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而且会增加死亡率和再次住院率。对于降低SSI的发生率,预防比治疗更重要,就预防SSI作一综述,主要包括术前备皮,术前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术前机械性肠道准备的影响,患者常见伴随疾病的影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操作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择期腹部手术切口的综合护理体会。方法对200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的切口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 200例患者中,196例(98%)切口甲级愈合,切口感染2例,脂肪液化2例,经对症处理3~7 d后愈合,护理满意度100%。结论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加强体位、切口及生活健康指导等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患者择期腹部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全层连续缝合法和分层缝合法在急诊腹部手术中的切口愈合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急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层缝合组和分层缝合组,比较2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效果。结果全层缝合组的关腹时间短于分层缝合组(P=0.000),但在切口液化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总切口并发症发生率、切口愈合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2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6例细菌培养结果为阳性(全层缝合组10例,分层缝合组16例)的患者中,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11例)和铜绿假单胞菌(7例)。结论相较于分层缝合法,急诊腹部手术中采用全层缝合法既不增加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又节省手术时间,对于危重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腹部手术后切口窦道形成大多是由于腹部术后伤口感染处理不彻底致切口局部反复破溃、溢液,长期不愈。2002年10月至2010年3月,本院共收治腹部手术切口窦道形成患者11例,均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39~77岁。  相似文献   

16.
腹部切口裂开45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7.
腹部手术切口骨形成三例报告王世夫赵文和李建军例1男性,60岁。因胃溃疡于1987年5月作胃大部切除术,切口为上端起自剑突的上腹正中切口,用丝线作分层间断缝合,7日拆线切口甲级愈合。术后四个月发现切口中段有硬结,无疼痛及怕冷发热,逐渐增大呈条索状。体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手术中肥胖、高龄、感染性疾病患者的增多及高频电刀的广泛使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感染时有发生。一旦发生,常需拆开大部分缝线,通畅引流,待伤口内肉芽组织形成且水肿消退、生长健康时再二期缝合。如此,  相似文献   

19.
腹部外科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应天 《腹部外科》1997,10(6):241-242
围手术期究竟从术前几天始至术后几天止为限,迄今并无统一规定。不仅如此,参考文献的包括内容亦不一致,个人建议以本前1天,术中和术后1天为围手术期。无论上。何,围手术期内容从基础上应包括液体治疗,抗生素预防应用,营养支持,医院获得性感染防治,并存病处理和缓和手术引起的应激反应各项措施等六项。其次才是各外科病围手术期的特殊处理。本期征稿所述皆属后者,涉及基础方面则缺如。特别提出围手术期处理是在腹部手术愈做愈大,患者年龄日趋高龄,有器官功能不全和各种并存病的常见形势下才成为专题。当今对普外医师提出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若渗液量少,可拆除渗液处切口1~2根缝线,敞开该处切口后内置干纱条引流并及时更换敷料。若渗液量较多,可拆除渗液处全部缝线,敞开切口,拆去创面内的所有结扎线结,等渗盐水冲洗创面后,内置干纱条引流,及时更换敷料,待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后,用蝶形胶布使切口合拢,或给予二期缝合,以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上述处理措施后,本组36例患者的切口均于术后14~21 d愈合,随访1~3个月,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肥胖及高频电刀所产生的高温是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根据液化范围和渗液量,采用针对性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促进切口愈合。对肥胖患者合理使用高频电刀,规范缝合切口等措施,可有效预防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