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了解眉山市疟疾流行态势,为制定后期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眉山市2006-2011年疟疾疫情报告和防治工作年报表材料;对全市发热居民进行疟原虫血检;监测点采用IFA检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和媒介按蚊密度监测.按常规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描述.结果 2006-2011年血检发热居民320 948人,检出疟疾患者130例,年发病率为0.01% ~0.06%.46例本地感染间日疟病例,以东坡区最多,占全市的80.43%,彭山和洪雅县无本地感染病例,全市已连续2年未检出本地感染病例;84例输人性病例,间日疟、恶性疟和未分型分别为38、44和2例,以青神县最多,占全市的48.81%.外出人员以到云南省疟区的感染数最高.监测点人群抗体水平均为阴性;中华按蚊为当地传疟媒介的优势蚊种.结论 眉山市疟疾防治策略和措施对降低本地疟疾发病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疫情逐步稳定和得到有效控制.应继续加强疟疾监测,特别是外出返乡人员的管理和输入性疟疾的防控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同时要尽快建立“早期诊断,迅速治疗和减少人蚊接触”的疟防管理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全州县疟疾防治结果,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制订疟疾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全州县疟疾防治过程的措施、方法和调查、监测、防治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几十年的反复防治,疟疾的发病率逐年下降, 1990年和1996年通过广西卫生厅的组织考核验收,分别达到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和<消灭疟疾标准>.1990-2004年未发现内源性和继发性疟疾病例.结论 经过实施疟疾防治措施,疟疾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由一个疟疾中度流行区控制到只有输入性疟疾病例地区,说明全州县的疟疾监测防治措施能有效地控制疟疾的传播流行.但输入性疟疾的存在,对灭疟成果带来极大的威协,加强灭疟工作的领导,充实健全三级灭疟网,加强三热病人的疟疾监测、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管理仍是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海盐县原属疟疾流行区,中华按蚊为该地唯一的传疟媒介,1962年年平均发病率为45.995/10万,占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0%以上,流行疟种以间日疟为主。经过几十年持续的以根治传染源为主的防治措施,1987年经浙江省卫生厅考核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自1988年起进入疟疾监测巩固阶段。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时常有输入性疟疾发生。特别是国际化的劳务输出,非流行疟种的输入严重威胁海盐县的疟疾防治成果。2009年4月4日发生输入性恶性疟1例,现将病例调查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溧阳市1995年-2007年疟疾疫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溧阳市位于江苏西南部,在苏浙皖三省交界区域,全市共有10个镇,总人口78余万,历史上疟疾流行严重,属于以中华按蚊为单一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1978年开始建立市、乡(镇)、村三级疟疾防治网络,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1994年达到了部颁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5年开始进入疟疾监测阶段。为探索本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特点,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淮安市曾属间日疟和恶性疟混合流行区,1960年和1970年疟疾发病率分别高达38.7%和35.97%。经过多年防治,1988年以来已连续17年未发现恶性疟病例,其中涟水县和淮阴区先后于1990和1992年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但各地疟疾疫情不平衡,辖区内洪泽、盱眙两县的嗜人按蚊分布区在上世纪90年代先后发生局部暴发流行。2000年以来,疟防工作采取加强传染源管理,控制重点地区媒介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疟疾发病。为进一步搞好疟防工作提供依据,现将淮安市2000年~2004年疟疾发病作流行病学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宁明县灭疟后期疟疾监测结果分析周一夫韦光武农朝敏宁明县是广西有名的高发疟区,是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疟疾流行区[1]。1953年疟疾发病率高达1907.4/万,经过近40年的综合防治,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下降。1990年后已控制在1/万以下,1991年起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田阳县50年来疟疾流行特点和防治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历年疟疾疫情和防治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疟疾发病率从1957年的352.02/万下降到1997年的0.03/万,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组织疟防专家考核达到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8年以来共开展发热病人血检108 908人,发现18例疟疾病例,其中17例为外源输入性病例,占发病总数的94.44%,1例为内源性病例,占5.56%.结论 田阳县50年来开展疟疾防治措施效果显著,内源性疟疾传播已得到有效阻断.建议在基本消灭疟疾地区应继续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疟疾监测和传染源的管理等综合防治措施,巩固灭疟成果.  相似文献   

8.
陆川县原属疟疾高度流行区,建国初期的1953年疟疾发病率高达26%,传疟媒介以中华按蚊为主,经过几十年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疟疾发病率逐年下降,分别于1985年和1993年通过广西卫生厅组织的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疟疾和消灭疟疾标准,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增加,陆川县每年有大量的民工外出务工,每年都有数量不等的输入性疟疾病例,2006年6~10月发生一起输入性疟疾暴发疫情,疫情发生后,当地迅速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潍坊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监测效果与防治对策,为调整防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88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在全市范围内设专职或兼职镜检站246处,积极开展病例侦察,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定时对各镜检站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随机抽查居民患病情况和媒介密度。结果1988~2005年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886535人次,疟原虫阳性9例,血检往返高疟区流动人口270761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27例,1999年后未再发生内源性病例,居民疟疾抗体监测5821人,阳性率0.206%,中华按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输入性病例为现阶段病例的主要来源,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成果得到了巩固,现行疟疾防治措施可以适当简化,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0.
平凡  张纪霖  张永建 《职业与健康》2004,20(12):103-104
临沂市为山东省间日疟非稳定性疟区 ,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 ,防治前有 10a左右出现一次大流行的规律。 1960、1971年疟疾年发病率高达 2 0 2 10 .99/ 10万和 10 3 18.85 / 10万。经多年的防治 ,特别是 1980年以后 ,采取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至 1987年全市疟疾发病率以县为单位已连续 3a降至 1/万以下 ,没有超过 5 /万的乡 (镇 )。 1988年经卫生部专家考核组考核 ,达到了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为观测该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的流行规律 ,探索消灭疟疾的措施 ,1989~ 2 0 0 1年对疟疾在当地的流行趋势进行了观察研究。1 基本情况1.…  相似文献   

11.
1998年贵州省疟疾防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全省1998年疟疾流行态势,掌握流行分布及变化,评价当年疟防措施效果并为次年防治提供根据。方法 汇总1998年全省疟疾监测与防治资料,分析,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监测对象发病率变化与疟防措施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灭疟后期影响疟疾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东省1990~1993年确诊的全部疟疾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1:2配对病例对照设计,经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对灭疟后期影响疟疾传播的社会经济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发现,去过或来自疟区、家庭经济状况差、住房靠近媒介孳生地、卧室无纱窗和纱门以及黄昏野外作业与疟疾发病有关,从而可为当前制定适宜的疟防措施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高疟区经过大规模综合性抗疟措施后,主要传疟媒介——微小按蚊已基本消灭,疟疾传播已大大减少。但野栖性的重要传疟媒介巴拉巴按蚊在高疟山区仍普遍存在,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未能将其消灭。目前,在有巴拉巴按蚊存在的山区,疟疾传播仍较多,疟疾发病率尤其是恶性疟发病率仍较高,对当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还有相当的影响。因此,在找到更为有效的防治巴拉巴按蚊的方法之前,如何加强综合性措施,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疟疾发病率,进而消灭当地的疟疾,乃是当前海南岛疟疾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做好驻高疟地区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进一步提高部队的健康水平,保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总结部队驻高疟区十年来所采取的一系列防治疟疾的做法和基本经验。结果: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疾病监控,严格落实预防与根治相结合的方法,使部队防疟工作走上了规范化轨道,有效保障了部队指战员的身体健康。其主要经验是:创建整洁有序的文明卫生环境;控制疟疾发病和复发;加强疾病监测,落实根治措施;防治结合,防疟抗疟工作做到了经常化。结论:驻高疟区部队的防治工作对保障部队官兵健康十分重要。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对部队的疟疾防治工作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灭疟后期疟疾病例调查分析马学云杨永彪①(临沂市兰山区卫生防疫站,山东临沂,276002)临沂市属间日疟流行区,中华按蚊为唯一的传疟媒介,建国后曾发生两次暴发流行。经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发病率大幅度下降,到1985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  相似文献   

16.
十堰市1971~1994年疟疾防治措施与效果评价湖北省十堰市卫生防疫站易显明,艾国学,朱志虎,李郁十堰市是以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的间日疟流行区,从1951~1971年的20年间发生了三次疟疾暴发流行,第一次发生于1955年,发病率为64.15,间隔...  相似文献   

17.
1994~2007年宾阳县流动人口疟疾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宾阳县基本消灭疟疾后14年来疟疾流行态势,掌握流行分布及变化,评价近年来疟防措施效果并为今后防治提供根据。方法收集1994~2007年全县疟疾监测与防治资料,分析疟防措施执行效果。结果1994~2007年宾阳县共监测发现疟疾病人193例,输入性疟疾病人186例(血检疟原虫阳性181例,临床诊断5例),占病例总数的96.37%。有82.80%的疟疾病人是从海南省输入。结论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特别是往返于海南省的男青壮年农民疟疾的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铜陵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的疟疾疫情,以便进一步调整疟疾防治策略。方法对铜陵市1997~2003年疟疾防治监测报表等资料用流行病学统计方法进行汇总、核实、统计分析。结果7年共有66例疟疾病人,总发病率为2.72/10万,当地感染65例,外出感染病例1例,男女患者比例为42∶24。结论铜陵市近7年疟疾疫情一直较稳定,以当地感染为主。对疟疾病人进行正规治疗,对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从疟疾高发区回归人员预防性服药和对有疟史病例进行休根治疗,加强灭蚊防疟教育,是有效的防治疟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疟疾是舟山市常见寄生虫病之一,中华按蚊为唯一传疟媒介.50年代至70年代初出现4次疟疾暴发.流行,均因多种因素导致媒介按蚊大量孳生和蔓延所致.1987年全市基本消灭了疟疾.为巩固灭疟成果,预测疟疾发病趋势,于1992~1996年对传疟媒介进行了纵向监测.  相似文献   

20.
深圳建市前后45年疟疾流行动态与防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圳是我国最早开发的经济特区,历史上曾出现两次大面积间日疟暴发流行。主要传疟媒介为嗜人按蚊。45年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疟疾发病特点,采用因地制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疟疾发病在社会经济发展、流动人口剧增情况下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