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李佽  陈志英 《四川医学》2013,(8):1102-1104
目的探讨NF-κB与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F-κB、COX-2在103例大肠癌及正常大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NF-κB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66.02%(68/10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22.33%(23/103),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F-κB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COX-2蛋白在大肠癌中的阳性率为45.63%(47/10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0.68%(11/103),两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2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②NF-κB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1),NF-κB及COX-2与性别、年龄等临床病理参数无关;③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及分化程度有关(P〈0.01)。④NF-κB与COX-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11.2457,P〈0.01)。结论 NF-κB和COX-2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肿瘤的恶性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8,P〈0.01)。COX-2、MMP-2阳性组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MMP-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Ang-1和Ang-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强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2X):22-24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1,2(Ang-1,Ang-2)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大肠癌患者及正常人大肠黏膜组织中Ang-1、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8%(39/50),明显高于正常大肠黏膜组织的33.3%(5/15)(P〈0.01),大肠癌组织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6%(23/50),大肠黏膜正常组织Ang-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6.7%(10/15)。Ang-1蛋白在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均有表达,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的体积、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Dukes分期D期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期(P〈0.05)。有血道转移的比无血道转移的Ang-2表达水平高(P〈0.05)。肠壁浸润越深,An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5)。结论: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癌的肠壁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及大肠癌血道转移有关,提示Ang-2蛋白高表达可能促进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Ang-1蛋白表达与癌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4.
环氧化酶-2在大肠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例正常肠组织、68例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结果 68例大肠癌组织COX-2的表达阳性率为61.2%(42/68),显著高于切缘正常组织0%(P〈0.05)。COX-2的表达强度和大肠癌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χ^2=8.045,P〈0.05)。结论 COX-2在大肠癌形成、演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大肠癌组织中Ang-2蛋白表达阳性率77.5%(31/4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40%(16/40)(P<0.01);Ang-2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及癌组织的部位、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隆起型大肠癌Ang-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溃疡型大肠癌(P<0.01);肠壁浸润越深,Ang-2蛋白表达水平越高(P<0.01);有血道转移的比无血道转移的Ang-2表达水平高(P<0.05);Dukes分期D期An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A期(P<0.01)。结论:Ang-2蛋白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大体形态、浸润深度、血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提示Ang-2蛋白可能促进了大肠癌的生长及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环氧合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0例结肠癌组织和40例癌旁结肠正常组织中COX2、MMP-2的表达情况。结果:在结肠正常组织和结肠癌中,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5%(3/40)和83.0%(83/100),而MMP-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5.0%(2/40)和94.0%(94/100),COX-2和MMP-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结肠正常组织(P<0.01)。在结肠癌组织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临床中晚期高于早期,有淋巴结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P<0.05)。COX-2和MMP-2两者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5,P<0.05)。结论:结肠癌中COX-2和MMP-2阳性表达明显升高,且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相关。检测COX-2和MMP-2表达有助于判断结肠癌的潜在转移和预后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2(TIMP-2)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100个胃癌手术切除标本中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MP-2和TIMP-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两者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胃癌组织中的MMP-2蛋白阳性率为77.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33.0%和正常胃组织的8.0%(P值均<0.01),癌旁组织又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1).胃癌组织中的TIMP-2蛋白阳性率为29.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的62.0%和正常胃组织的76.0%(P值均<0.01),癌旁组织又显著低于正常胃组织(P<0.01).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增加(Tis~T4)、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增多(N0~N3)、临床分期的进展(0~Ⅳ期),MMP-2蛋白阳性率逐渐升高,TIMP-2蛋白阳性率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MMP-2和TIMP-2的表达可能与胃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有关,检测MMP-2和TIMP-2的表达有助于预测胃癌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核转录因子(nuclear factor of kappa,NF-κB)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9,MMP-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结直肠癌癌组织、癌旁组织及近端正常组织中NF-κB和MMP-9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比较各组组织中两种因子蛋白表达的差异。结果:NF-κB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近端正常组织(P〈0.01),且NF-κB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分别为0.032、0.01和0.026),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及浸润深度无相关性;MMP-9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近端正常组织(P〈0.01),且MMP-9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结直肠癌中NF-κB与MMP-9表达呈正相关(r=0.489,P〈0.01)。结论:NF-κB和MMP-9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二者可作为评估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OX-2和MMP-2、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胃癌组织及周边正常胃黏膜中的COX-2、MMP-2和MMP-7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COX-2和MMP-2、MMP-7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明显高于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P〈0.05);COX-2和MMP-2、MMP-7表达的阳性率与肿瘤组织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化程度、胃癌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均有明显相关性(P〈0.05);胃癌组织中的COX-2分别和MMP-2、MMP-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均P〈0.01)。结论 COX-2、MMP-2及MMP-7的表达与胃癌组织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可作为反映胃癌组织侵袭转移及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且COX-2与MMP-2及MMP-7之间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提示3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范荣钢  凌林  查明  戴敏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977-979,F0003
目的检测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在胃癌中的表达,观察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两者表达的相关性,探讨EMMPRIN、MMP-9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lus)法检测120例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EMMPRIN及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组织EMMPRIN、MMP-9蛋白表达的阳性率21.7%(26/120)和19.2%(23/120)明显低于相应胃癌组织79.2%(95/120)和82.5%(99/120),两者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P〉0.05),TNM分期Ⅰ、Ⅱ期胃癌组织EMMPRIN、MMP-9蛋白表达水平低于Ⅲ、Ⅳ期胃癌组织(P〈0.05);高分化、中分化癌组织EMMPRIN、MMP-9蛋白的表达低于低、未分化癌组织(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EMMPRIN、MMP-9蛋白表达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P〈0.05),胃癌浸润程度越深表达越高(P〈0.05);②EMMPRIN蛋白表达强度与MMP-9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91,P〈0.001)。结论 EMMPRIN、MMP-9的表达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两者在胃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可能存在协同效应。EMMPRIN、MMP-9可作为胃癌侵袭转移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及COX-2蛋白在散发性大肠癌(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SCC标本中的癌组织hMLH1、hMSH2和COX-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1)hMLH1、hMSH2在60例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6.7%、51.7%,均较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hMLH1、hMSH2左半结肠癌阳性率为92.0%、68.0%,右半结肠癌阳性率为65.7%、40.0%,两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hMLH1和hMSH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3.3%和26.7%,较无淋巴结转移组84.4%和60.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OX-2蛋白在60例SCC组织中的阳性率为73.3%,较正常组阳性率(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COX-2蛋白淋巴结转移组中阳性率(93.3%)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浸润黏膜层及肌层阳性率(55.0%)低于浆膜层表达率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COX-2低表达的病例中hMLH1和hMSH2表达缺失。结论:hMLH1、hMSH2与COX-2蛋白通过不同的途径参与SC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陈志英  李佽  刘莉  刘都礼 《四川医学》2009,30(10):1523-1525
目的探讨FHIT与PC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并分析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FHIT、PCNA在54例结直肠癌及正常结直肠粘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①FHIT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为42.59%,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88.89%,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HIT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CNA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为75.93%,在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为18.52%,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NA在癌组织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②FHIT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FHIT及PCNA与性别、年龄等其他临床病理参数无关;③FHIT与PCNA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χ^2=6.5074,P〈0.05)。结论FHIT和PCNA的异常表达可能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两者在肿瘤的恶性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Ki-67抗原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例正常脑组织和72例人脑胶质瘸中COX-2和Ki-67抗原的表达。结果COX-2和Ki-67在正常脑组织中均不表达,而在各级别的人脑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COX-2和Ki-67的表达在高级别胶质瘤中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1),且COX-2和Ki-67的表达相关(P〈0.05)。结论COX-2可以作为评估胶质瘸细胞增殖的良好指标,COX-2和Ki-67的表达可以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为临床病理分级提供有意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鼠双微基因2(MDM2)和多肿瘤抑制基因(P1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法,对67例大肠癌、30例癌旁组织、20例腺瘤组织,20例正常黏膜的MDM2和P16基因蛋白进行检测。结果MDM2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7%(48/67),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黏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8%(26/67),与结肠腺瘤组织的75%、癌旁组织的83.3%及正常黏膜组织的90%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肠癌组织中,MDM2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16在不同分化程度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MDM2和P16在不同Dukes分期中有无淋巴转移之间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MDM2与P16基因蛋白,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大肠癌中,MDM2蛋白与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MDM2和P16的异常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合检测MDM2和P16,对大肠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金峰  李盛  李伟 《现代医学》2013,(10):732-7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环氧化酶-2(COX-2)在宫颈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分别检测IGF-1、COX-2在30例正常组织、30例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和70例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IGF-1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3.33%和6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疋。=51.68,P〈0.01);在正常组织、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0、6.67%和5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矿=36.45,P〈0.01)。IGF-1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FIGO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脏器转移、FIGO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肿瘤大小、年龄、组织学类型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GF-1表达与COX-2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1)。结论:IGF-1、COX-2在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呈现过表达,检测两者的表达可在-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PTEN、VEGF、COX-2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金松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9):26-27,67
目的探讨PTEN、VEGF、COX-2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8例大肠癌组织中PTEN、VEGF、COX-2的表达,并分析三者关系。结果PTEN在正常大肠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大肠癌组织(P〈0.01),VEGF、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P〈0.01);PTEN、VEGF和Cox-2阳性表达与年龄、组织分化类型无相关性(P〉0.05);PTEN在无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为A、B期的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VEGF和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为C、D期的组织中显著高表达(P〈0.05);PTEN与VEGF和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VEGF与COX-2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PTEN、VEGF和COX-2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和发展,PTEN低表达和VEGF、COX-2的高表达的肿瘤组织转移性和侵袭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COX-2蛋白的表达状况进行检测。结果:COX-2蛋白在20例正常组织中不表达,在55例宫颈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28例,阳性率为50.9%。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率与正常组织比较有差异(P<0.05)。COX-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的表达量与宫颈癌的分化程度和局部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X-2蛋白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可作为预后评估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陈东峰  赵峰 《实用全科医学》2009,7(4):363-364,377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中环氧化酶-2(COX-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形态表达特点及其与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直肠癌组织46例,正常直肠组织12例,分别应用COX-2单克隆抗体和MMP-2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OX-2、MMP-2的表达水平,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OX-2在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3.04%,在正常直肠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2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程度与直肠癌的临床分期和转移有关(P〈0.05),而与其组织学类型及分级无关(P〉0.05)。MMP.2在直肠癌中的表达率为67.39%,在正常直肠组织中表达率为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表达程度与直肠癌的分级、临床分期和转移有关(P〈0.05),与其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结论COX-2、MMP-2在直肠癌组织中均呈过表达,其表达程度具有相关性。COX-2、MMP.2的表达与直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