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看中药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晶 《江西中医药》1998,29(3):40-40
对中药的毒性,长期以来认识不一。而从现行本草著作及中药学教材看,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多倾向于有毒药物应用不当可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因此,对有毒中药均标出其毒性之大小,如砒石、升药、轻粉等标大毒,瓜蒂、朱砂、附子标有毒,桃仁、鸦胆子、吴茱萸等标有小毒。而未标明的大概就属“无毒”之品。然观《本草纲目》误药与中毒案例10余则,可见所谓“毒药”,其涵义绝非仅此,今择其中数则以析之,供同道参考。互有毒之“毒”所谓有毒之“毒”即指本草著作中明确标明“有毒”之药,服用导致中毒。如《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发明时珍曰…  相似文献   

2.
李春生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10):1605-1609
1 概 述有毒中药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毒” ,在中医药学中一般系指药性之“偏” ,即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言 :“凡可辟邪安正者 ,均可称为毒药。”以药性之偏来矫正机体气血阴阳之偏 ,是药物治病的原理。但是 ,在中医药全部药品中 ,大约有 15 %的药物 ,其性刚烈、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差不远 ,使用稍有不慎 ,就会造成损害脏腑、伤及气血的严重后果 ,甚至致人死亡。这些药物 ,习惯上称为有毒中药。不过这种“有毒”的含义 ,系指药物引起机体功能或组织器官损害的能力 ,和前面所说的“药性之偏”颇有不同罢了。本文所说的有毒中药系…  相似文献   

3.
中药毒性研究与临床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李宗铎 《河南中医》1994,14(6):380-382
中药毒性研究与临床李宗铎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中草药/毒性,中药配伍/毒性,综述在许许多多的中医药书藉中,中药的性味之下往往标注有“有毒”、“大毒”、“小毒”,这些“有毒”的标记说明了该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用得不当就可能导致中毒,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中药的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俗常 《河南中医》2008,28(6):19-20
中药既能起到预防治疗作用,同时也能损害人体,导致生理机能的紊乱,甚至组织结构的改变。在使用有毒特别是大毒药物时,为保证用药安全,必须严格控制剂量,注意正确用法,遵守炮制工艺。此外,利用合理的配伍、避免配伍禁忌等,都是应当特别注意的。  相似文献   

5.
中药毒副作用是指超剂量使用、配伍不当、个体差异、炮制不当、调剂不当等因素导致的毒副作用,以及正确的用法用量下出现的毒副作用。中药毒副作用包括中药毒性和副作用(不良反应)。中药毒性有两种含义,即广义之毒和狭义之毒。广义之毒指各种中药所具有治疗疾病的偏性,也就是中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狭义之毒指药理作用猛烈,治疗剂量与中毒的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一类中药。副作用(不良反应)是指合格中药在正确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治疗)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1引起中药毒副作用的原因1.1品种混乱我国幅员辽阔,物种…  相似文献   

6.
中药毒性,即所谓的有毒无毒。有毒无毒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药毒性的认识,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早在东汉时,《神农本草经》就把所收录的365种药物,按无毒、有毒和毒性大小分为上、中、下品;其中下品就有125种,属于“多毒”不可久服的药物。古代医家针对中药的毒性大小分为大毒、常毒、小毒等三类,认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是说针对病体虚实,疾病深浅来适当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治病收到相当效果后,就要停用,毒性…  相似文献   

7.
有毒止痛中药有一定的毒性,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因此合理配伍、科学炮制,是安全应用的必要前提。疼痛治疗是当前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亦是国际范围的重大课题。疼痛是一个症状,涉及范围甚广,可泛于见各科的常见病,剧烈和持续的疼痛常可致患者精神和肉体上的继发性损伤。因此,开展对疼痛治疗的深入系统研究,已成为当今医学面临的课题之一。有毒中药是指中药中具有一定毒性的药物,大多具有功捷效强之特性,用之得当,则效如桴鼓,有毒止痛中药即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毒止痛中药虽然性味功效各有不同,治疗疼痛也因病而…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中药中毒事故屡有发生 ,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此 ,开展有毒中药毒性预防方法的研究 ,乃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1严格控制用量严格控制有毒中药的用药剂量 ,是避免毒烈之品毒害机体的方法之一。《神农本草经》曰 :“若用毒药疗病 ,先起如黍粟 ,病去即止 ,不去 ,倍之 ;不去 ,十之 ,取去为度。”这为我们揭示了服用有毒中药的一个基本原则 ,即谨慎把握用药剂量 ,以防引起药物中毒。同时也说明应用毒药宜从小量开始 ,病愈即止 ,如不效可加倍 ,甚至可加至十倍之多 ,做到中病即止 ,以防药毒致害 ,也可避免体…  相似文献   

9.
试述中药的毒性成分及其毒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中毒是一个早已被认识近来又被着重提出的问题。中药中毒是由药物所含有毒成分引起的,了解有毒中药及其毒理作用,对于增强慎重用药意识,预防中药中毒,以及对中毒的诊断、处理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何宁  马珍珍  王秋月  王婷  袁佳烨  杨军令  李川 《中草药》2024,55(6):1812-1838
有毒中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中医药在使用有毒中药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毒性的认识,并通过炮制减毒、配伍减毒、对证用药、剂量与疗程控制等方式保障其安全使用。吴茱萸是临床常用“小毒”中药,一方面,吴茱萸的药效作用明确,既是治疗肝寒气滞诸痛的主药,又是治疗脾胃阳虚、五更泄泻的常用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吴茱萸具有抗炎、抗肿瘤和心脏保护等作用;另一方面,吴茱萸具有潜在的毒性,古代多部经典医书中对其有“小毒”的描述,现代研究也证实其具有肝毒性。为保障吴茱萸的临床安全使用,需要对吴茱萸的毒性相关研究和减毒措施进行全面了解。以吴茱萸的现代药物科学研究为中心,对吴茱萸所含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和毒理研究、药代特征进行系统阐述,结合已有配伍研究对吴茱萸的后续减毒配伍研究进行探讨,以期达到毒性作用明确、毒性物质明确、减毒配伍物质和机制明确的目标,明确临床安全用药的技术条件,使其能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治疗,由此扩大中医的用药范围和选择。  相似文献   

11.
毒性中药可分为大毒、有毒、小毒,大毒中药饮片药性峻列,临床运用因为中毒剂量与治疗剂量相近而风险较大,遵循中医学辨证论治、合理配伍、炮制到位、严控剂量、合理煎煮、中病即止等原则是安全用药的关键。研究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毒性中药饮片,虽然有着不同的毒性,然而运用得当却效如桴鼓。临床运用切记要按中医理论指导运用毒性中药,临床疗效才可安全。  相似文献   

12.
对“中药中毒病例攀升”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原思通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10):579-582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论述中药毒性及合理用药问题。方法 :分析中医药学对中药毒性问题的认识及当前中药中毒病例攀升的原因。结果与讨论 :凡药皆有毒。用之合理 ,毒药可以医病。用之不合理 ,良药亦毒人。认真学习中医药学理论及用药经验 ,加强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是保证中药安全有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由于对中药特别是有毒中药的认识不足,用药不合理的现象有所增加,致使中药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为提高对常见毒性中药的认识,将含毒的中药按毒性大小、药用类别进行归类,并从药物炮制、剂量、配伍、煎服以及现代技术、药物有效成分提取和精确使用等方面探究如何合理应用有毒中药。  相似文献   

15.
毒性中药是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品。中医常利用中药的毒性“以毒攻毒”,其毒性物质也是其发挥治疗作用的物质。临床上有毒药物多用于止疼痛、治癌症、疗顽痹、医恶疮。  相似文献   

16.
朱洁  蔡倩云    琪等 《陕西中医》2014,(5):599-601
止痛中药在中医临床上应用广泛。正确的筛选止痛中药,并且合理配伍用药,可以提高止痛中药的疗效,扩大疗效范围,更有效的治疗各种疼痛。本研究结合历代医家用药经验和临床实践,探讨止痛中药配伍的相关运用,以期为临床止痛中药的合理化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有毒中药的抗癌作用及合理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须学  程晓卫 《中草药》2005,36(5):795-796
有毒中药是指药理作用强,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比较接近,安全度小,易引起中毒反应,或致人死亡的中药。癌毒致病暴戾,毒陷邪深,非攻不克,故常采用以毒攻毒之法,选用药性剧烈的毒剧中药,以达到攻坚蚀疮、破瘀散结之目的。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有毒中药对肿瘤的治疗作用,主要是它能对癌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作用。1有毒中药的毒性成分通过对有毒中药的成分分析表明,其毒性成分主要是生物碱类(如士的宁、马钱子碱、乌头碱等)、苷类(大戟苷、牵牛子苷、蟾酥毒素、商陆毒素等)、毒蛋白类(如植物性毒蛋白、毒性蛋白等)、酚或有机酸类(如斑蝥素、尿黑素…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各地中药中毒事故屡有发生,有的后果严重,笔者收集的八十余篇有关报道中,中毒人数达三百五十余例,死亡近百人,因此,对中药中毒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仅就手头资料并结合临床所见,试对中药中毒原因作一简要分析。 一、超剂量用药 超剂量用药是中药中毒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不仅有毒中药,即使是无毒中药,超量使用都可能引起毒副反应,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笔者曾遇麻黄中毒一例,麻黄用量达30克,方中其它药物均为祛风止痛之品,且用量一  相似文献   

19.
郭国富 《中医研究》2012,25(9):72-74
有毒中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临床用药经验的积累,对毒性研究的深入,毒性中药具有较独特的疗效,一些疑难顽症均离不开它;但又很难使用,稍不谨慎,就会有中毒的危险,甚至致残、致死.中药毒性分级情况各不相同,有毒中药的毒性分级迄今尚无统一标准,仍沿用传统的经验分级方法,将有毒中药分为极毒、大毒、有毒和小毒4级.因用药部位、品种的不同,其成分的含量及所含毒性、用量、产地采集、炮制不同也有差异.因此,医药工作者在应用有毒中药时,千万不能盲目地乱用药物,应对症用药,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20.
有毒中药只要了解有毒成分及中毒机制,规范炮制,恰当配伍,严格剂量,合理煎服,一般很少有毒副作用,偶因误服而中毒,亦能及时诊治;对有毒中药,合理应用,毒副作用会控制到极小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