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4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例。均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治疗组同时予鼻(面)罩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在(BiPAP),每日2次,每次3~4h,连续3天。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PaO_2、SaO_2比较,P<0.01。示辅助通气能迅速提出高PaO_2、SaO_2,并有效降低PaCO_2,能改善缺氧与二氧化化碳潴留和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iPAP无创通气对重症哮喘的治疗作用。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BiPAP呼吸机对20例重症哮喘并呼吸衰竭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观察临床表现及血气指标等的变化。结果2例于无创通气2h临床症状及血气指标无改善或恶化、2例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极度烦躁而改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余16例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2h后症状及血气即有不同程度改善,24h改善更明显,于2~5d(平均3.2d)内撤离呼吸机,住院时间5~11d,平均8.2d。无创通气有效率80.0%。除1例面部皮肤压伤,2例出现腹胀外,无其他机械通气并发症。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   总被引:119,自引:0,他引:119  
目的 探讨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左心衰竭的疗效,适合的通气压力等具体方法,了解其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对35例各种病因所致严重左心衰竭患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BiPAP ST-D-20,ST-D-30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以流量触发,压力支持,所以给吸气压8-15cm H2O,呼气压2-5cm H2O,氧浓度28-35%,患尽量闭口呼吸,对其中8例患插入Swan-Ganz漂浮热稀释导管,用HPMI166A型心电监护仪及配套血液动力学插件测定及计算各项血液动力学指标。同时与35例常规药物治疗组进行对比。结果 BiPAP组经鼻罩式机械通气后所有患呼吸频率减慢,心率下降,呼吸困难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血压无明显影响,呼吸困难开始缓解时间为10min-3h,对8例BiPAP鼻罩式机械通气患血液动力学监测显示,平均肺动脉压和肺毛细血管楔压下降,心指数无明显变化,心搏指数增加,对照组在相应时间治疗总有效率仅为63.33%,结论 BiPAP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是治疗左心衰竭的快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35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从中选择16例重症哮喘患者,在用呼吸机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时均给予PEEP治疗作为治疗组并作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并与常规治疗的16例重症哮喘患者作治疗前后疗效对比,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罩式BiPAP辅助治疗左心衰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海宁  门正昆 《山东医药》2009,49(23):38-39
目的 探讨鼻罩式双向正压机械通气(BiPAP)治疗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将同期收治的66例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两组均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鼻罩式BiPAP通气,对照组行鼻导管吸氧。观察两组病情改善情况及血压、呼吸、血气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3例(100.0%)和22例(66.7%)病情好转,P〈0.001;观察组HR、R、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aO2、氧饱和度(S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鼻罩式BiPAP辅助治疗左心衰竭效果确切,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抽样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血气分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显著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支气管哮喘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面罩式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气分析指标,疗效满意,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慢性肺原性心脏病(CCP)均可出现肺功能损害,最终导致呼吸衰竭(呼衰)。慢性吸衰多因急性下呼吸道和肺部感染引起明显低氧血症或伴高碳酸血症,严重者甚至发展为肺性脑病,其中部分病人需经机械通气治疗才能逆转病情。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传统呼吸机均需通过口或鼻腔气管插管或者气管切开连接进行  相似文献   

8.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在全球各地均有上升趋势,约有1.7亿人患该病。我国哮喘的发病率,尤其是青少年的发病率也有明显升高,大部分哮喘发作患者,在脱离激发因子刺激后,经适当治疗可在短时间内终止哮喘发作,但约有10%左右的重症患者经一般处理不能控制症状。病情继续发展甚至危及生命。以前哮喘曾被视为机械通气的禁忌症,而近几年的研究认为机械通气,特别是无创通气,可用于中重度哮喘。我们自2000年9月应用无创通气与支气管扩张药联合治疗重症哮喘,同时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对比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00~2004年兖矿集团兴隆庄煤矿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6例重症哮喘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10例经鼻气管插管,2例先经口插管后又气管切开,4例经面罩机械通气。前者起始模式为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压力支持(PSV),呼吸停止及人机对抗应用镇静剂者为控制/辅助模式,后者为无创正压通气(BiPAP)。低潮气量(6~8ml/kg),慢呼吸频率(8~12次/min),长呼气时间(吸:呼>1∶2),吸气压<25cmH2O,吸气时间0.8~1.0s。待气道阻力下降,症状体征改善,尽早撤机。结果16例患者均抢救成功。平均1.5h症状体征开始改善,63%上机24h症状评分2分,上机平均时间76.2h,治疗后血气指标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机械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方法,掌握适应证,把握上机时机,选择适当的模式和参数,尽早拔管和撤机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鼻罩式无创机械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我院收治的56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BiPAP组28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在传统常规治疗同时加用经鼻罩BiPAP治疗,常规治疗组28例在传统常规治疗上加用鼻导管给氧治疗。结果:BiPAP组通气治疗后,27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中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心率(HR)等参数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好转(P〈0.01),pH,PaCO2、RR、HR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总有效率为96.4%,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75.8%)。结论:BiPAP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能迅速纠正缺氧、改善心功能。可作为抢救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帆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865-1866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价值。方法将60例重度支气管哮喘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组给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1 h、4 h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SaO2)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PEF值的改善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结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儿童重度支气管哮喘,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氨茶碱、β受体激动剂、祛痰剂、抗感染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气分析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控制率为76%,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临床控制率为48%,总有效率64%。临床控制率、总有效率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日间症状评分、夜间症状评分、FEV1%、PEF%较治疗前有显著的变化(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双水平正压通气(BiLevel)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我们应用PB840呼吸机(美国泰科)的BiLevel通气模式,对32例心脏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经其他通气模式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呼吸治疗,其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33~72岁(平均53±12岁),非体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7例,胸主动脉手术3例,瓣膜手术12例。高压相(PEEPH)20~25cm H_2O(1cm H_2O=0.098k Pa),低压相(PEEPL)10~15cm H_2O,呼吸频率12~16次/min,TH∶TL为1∶2,压力支持(PS)5~10 cm H_2O,流量触发3L/min,压力上升百分比(FAP)50%,有效患者呼气努力(Esens)30%,起始吸入氧浓度60%~80%,根据病情调整至30%~50%。观察应用Bi Level通气模式前(T1)以及之后2h(T2)、6h(T3)、12h(T4)的氧合指数(OI)、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的变化。严重低氧血症定义为氧合指数≤200。结果:本组患者应用BiLevel通气模式治疗2 h后患者氧合指数明显改善(162±16)vs.(174±14)mm Hg,12h后持续改善(174±14)vs.(261±33)mm Hg,二氧化碳分压(27±2)vs.(37±2)mm Hg、呼吸频率(32±3)vs.(22±3)次/min、心率(104±8)vs.(84±4)次/min、平均动脉压(94±5)vs.(89±3)mm Hg等指标均明显好转。治疗过程中患者与呼吸机协调性良好,未发生循环不稳定及气胸等不良事件。结论:BiLevel通气模式是治疗心脏术后严重低氧血症的有效方法,有助于患者氧合改善,应调整适当的参数水平以达到最佳同步性及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武红莉  潘藩  田瑞雪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5):1125-1127
目的 探讨重症哮喘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药物治疗组(对照组)和无创通气+药物治疗组(实验组),每组各16例,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模式,使用鼻(面)罩式双相气道正压呼吸机,比较两组实施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前、治疗6h及3d后动脉血气中的pH、PaCO2、PaO2、SaO2变化以及监测心率(HR)、呼吸频率(RR)、平均动脉血压(ABPM)和最高峰流速(PEF)的改变。结果 实验组血气指标(PaO2、PaCO2、pH、SaO2)以及监测ABPM、RR、HR和PEF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病情继续恶化的患者应及时改为气管插管行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在常规应用抗菌药物及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通气,分别于机械通气前、通气后2~4小时、12~24小时作血气分析测定,并观察病情变化。结果BiPAP通气后,血PaCO2和pH均明显改善,以通气12~24小时较通气2~4小时更明显,血PaO2仅在通气后2~4小时增加,血HCO3-在通气前后则无明显变化。26例患者中,23例在BiPAP通气后症状改善,有效率达88.5%,2例BiPAP通气无效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后抢救成功,1例未作气管插管者治疗无效死亡。结论BiPAP通气是COPD合并重症Ⅱ型呼吸衰竭抢救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双水平正压通气在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分析43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据治疗方式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心率(HR)、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水平正压通气救治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能减少气管插管,在抢救治疗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比较自主呼吸状态下,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与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呼吸动力学方面的差异。方法 将9例达到入选标准气管插管,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患者,按随机顺序给予BIPAP(高压为16cmH2O,低压5cmH2O,高压时间和低压时间均为2秒)和BiPAP(吸气末正压16cmH2O,呼气末正压5cmH2O)两种模式通气,每种通气模式持续30min,于最后10min分别记录通气时的食道压变化值(△Peso)、跨膈压变化值(△Pdi)、食道压压力时间乘积(PTPeso)、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PTPdi)、气道闭合压(P0.1)、分钟通气量(VE)、潮气量(VT)、呼吸频率(RR)以及血气值。结果 与BiPAP通气时相比,BIPAP通气时的△Peso、△Pdi、P0.1、PEEPi、PTPeso、PTPdi均显著增高(P〈0.05),VE和VT明显降低(P〈0.05)。BiPAP通气时的PaO2和BIPAP通气时无显著性差异,但PaCO2后者明显高于前者(P〈0.05),RR两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自主呼吸情况下,BiPAP对减少COPD患者呼吸肌的作功、改善通气显著优于BIPAP。  相似文献   

18.
钟灿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0):1292-1293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回顾23例经口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观察治疗的副反应。结果23例中19例临床症状明显好转,治疗有效率达82,6%,BiPAP呼吸机治疗后2h及治疗后2周PaO2、SaO2及PaCO2均持续有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改善。主要副反应为口咽于燥、胃胀气等。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缓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所致的呼吸衰竭,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副反应少,使用方便。但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晚期患者不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20.
Effects of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n acute asthm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 studied flow changes, airway pressures, breathing patterns and subjective sensation during tidal breathing on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CPAP) in 21 acutely ill asthmatic patients and 19 controls. The measurements obtained at various levels of CPAP were compared to the value at zero end-expiratory pressure. The fractional inspiratory time (TI/TTO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both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group (p less than 0.01). Patients noticed the best sensation of comfort at CPAP of 5.3 +/- (SD) 2.8 and the control group at 1.6 +/- 2.5. We noted a reduction in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and an increase in late-phase expiratory flow during tidal breathing in both groups although these change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re was improvement in sensation of comfort during low to medium levels of CPAP in acutely ill asthmatics. We conclude that low to medium levels of CPAP may be beneficial in acute asthma by assisting inspiratory muscles. As CPAP is increased,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increased end-expiratory flow rate may be offset by the reduction in peak tidal expiratory flow rat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