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骨转移和骨相关疾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08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骨转移在复发转移乳腺癌中的发生率为65%~75%.乳腺癌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的发生及生活质量的降低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并发症.SHE是指在临床试验中表明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失败的研究观察终点,一般定义为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骨转移病灶进展及高钙血症等事件,是影响患者自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1-3].  相似文献   

2.
乳腺癌骨转移是晚期乳腺癌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骨转移后出现的严重骨痛、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缩短其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对乳腺癌骨转移机制以及肿瘤细胞与骨微环境之间相关调控网络的认知不断深入,许多新药的开发和应用使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取得重大进展.现就乳腺癌骨转移机制及目前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前列腺癌是唯一最先发生骨转移而非内脏转移的实体肿瘤,骨转移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不仅降低了患者总生存期和生活质量还增加了治疗负担。目前二磷酸盐和地诺单抗是骨转移的标准治疗药物,但总体治疗效果有限。近年来随着对骨转移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出现了许多骨靶向治疗的新药。本文就其骨转移的“恶性循环”机制及针对骨转移潜在作用靶点开展临床研究和试验的骨靶向药物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患者易发生骨转移。乳腺癌骨转移依赖多种细胞因子及蛋白的参与,是癌细胞与骨微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骨转移患者常见骨痛、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vent,SRE),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了解乳腺癌骨转移的分子机制有助于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作者就参与乳腺癌骨转移相关因子及分子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具体病情制订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以减少或避免骨相关事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其主要治疗手段包括抗肿瘤治疗、骨改良药物治疗、手术、放疗、止痛和支持治疗等。本文就乳腺癌骨转移的药物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班膦酸钠与放化疗联合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作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01年3月至2003年3月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中心收治乳腺癌骨转移患者67例,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联合局部放疗及全身化疗研究组,单纯化疗或放疗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缓解率、Karnofsky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84.8%,完全缓解率33.3%,部分缓解率51.5%,病灶稳定率6.1%,恶化9.1%;对照组依次为55.9%、23.6%、29.4%、23.5%和20.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疼痛缓解中位时间分别为3和5 d;功能障碍缓解率分别为84.0%和78.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Karnofsky评分增加率分别为72.7%和5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伊班膦酸钠注射液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缓解骨转移性疼痛、延长生存期,尤其是同时联合放化疗能够尽快地减轻疼痛,提高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并提高生活质量的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肿瘤标志物与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骨转移是乳腺癌远处转移的最常见部位,及时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对部分肿瘤标志物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治疗以及疗效监测等方面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起始行局部治疗时,没有明显的转移,但随着病程进展最终死于远处转移或复发。骨是乳腺癌最常见转移部位,骨痛和功能障碍是其主要危害,由于乳腺癌骨转移后还可有较长的生存期,如何更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我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于1992—2004年问收治的104例乳腺癌骨转移的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有些恶性肿瘤如乳腺癌,易发生骨骼转移,发生率30%-45%,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很常见,占47%-85%,尸检中发病率更高。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若能早期诊断骨转移、早期治疗,将会极大地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如不适当治疗,骨转移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增加死亡率,生存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10.
贾琳  刘巍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21):1252-1254
研究表明,乳腺癌骨转移中10%为成骨型,10%为混合型,80%均为以破骨细胞活动为主的溶骨性转移,而血清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5b(Serum 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5b)主要来源于破骨细胞,是一个反映破骨细胞功能的指标[1],故在众多乳腺癌骨转移标志物中显示出很高的特异性.肿瘤相关抗原15-3(Cancer antigen15-3,CA15-3)为乳腺癌相关抗原,被认为是一种相关性较高的乳腺癌标志物.文献报道,CA15-3在两处及两处以上骨转移灵敏性为100%;同时其值大于100U/ml时,应高度怀疑骨转移[2].本研究乳腺癌术后骨转移患者血清TRACP5b及CA15-3水平,旨在探讨早期预测乳腺癌术后骨转移的良好标志物,从而指导临床及早发现患者骨转移倾向,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 月至2013年4 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83 例至少接受6 个月双膦酸盐治疗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膦酸盐类型分为帕米膦酸二钠组、唑来膦酸组及帕米膦酸二钠序贯唑来膦酸组,探讨骨转移的特点、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 events,SREs)、治疗及预后特征。结果:胸椎和肋骨为骨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骨转移至发生首次SREs的中位时间为4.2 个月,51.9%(95/ 183)患者发生SREs,累计SREs事件数达167 次,其中110 次(65.9%)发生在骨转移后1 年内,SREs类型以骨放疗为主。患者在不同双膦酸盐药物组的SRE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83 例患者骨转移后的中位生存期为43.1 个月,激素受体状态、无病生存期、是否合并内脏转移及脊柱转移与否是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P < 0.05)。 结论:胸椎和肋骨是乳腺癌骨转移的常见转移部位,SREs主要发生在骨转移后1 年内并以骨放疗为主。激素受体阴性、无病生存期短、合并内脏及脊柱转移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骨转移不良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2.
张洁莉 《癌症进展》2010,8(4):376-379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常见并发症,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肾癌等实体肿瘤均好发骨转移。约70%的进展期乳腺癌或前列腺癌病人会发生骨转移。肿瘤骨转移打破了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和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之间的动态平衡,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其他病理性骨折发生危险增加。随着肿瘤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病人生存时间明显延长,预防和治疗肿瘤骨转移相关的不良事件对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为65%~75%,其远处转移中首发症状为骨转移者占27%~50%,主要症状为疼痛、功能障碍等,骨痛、骨损伤、骨相关事件及生活质量降低是乳腺癌的常见并发症。临床常以姑息治疗为目的,以利消除症状、减少痛苦,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其中放射治疗较为理想,本文对1993~2004年期间因乳腺癌骨转移行姑息放疗的195例病人进行回顾分析。  相似文献   

14.
120例乳腺癌骨转移核素显像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骨转移患者骨显像的特点及规律.方法 120例乳腺癌患者做全身骨核素显像.结果 120例乳腺癌患者中有58例骨显像异常,结合临床及X线检查诊断为骨转移,骨转移发生率为48.3%.其中27例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骨转移8例,骨转移发生率为29.6%;93例年龄>40岁乳腺癌患者骨转移50例,骨转移发生率为53.8%,年龄>40岁的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明显增加(P<0.05).58例骨转移患者中49例为多发病灶(占84.5%),9例为单发病灶(占15.5%),每例患者的平均病灶数为4.83个.骨转移的部位以胸部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脊柱、骨盆、肢体和颅骨.结论乳腺癌骨转移发生率很高,骨转移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及特点,核素全身骨显像对于临床诊断分期及治疗决策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在全球男性患者中发病率居第5位,女性中居第8位[1],居世界癌症死亡率的第3位。每年全世界新发56万HCC患者,约占年新发癌症患者的6%[2]。骨转移是影响HCC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HCC骨转移患者预后很差,中位生存期仅5.0-7.4月。HCC骨转移患者常出现剧烈骨痛、病理性骨  相似文献   

16.
郭卫 《中国肿瘤临床》2022,49(13):660-669
骨骼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约占所有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60%~75%。骨转移灶形成的软组织包块可对周围重要神经血管形成压迫,导致肢体局部功能丧失,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能力及生存质量。为早期识别乳腺癌骨转移、控制骨转移灶进展并对骨转移灶及时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抗癌协会骨肿瘤和骨转移瘤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乳腺癌骨转移诊疗专家共识》,以期对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诊疗给予指导与帮助。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骨转移的发生率很高,不仅引发疼痛、增加骨相关事件的风险,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缩短其生存期。近年来,随着对PCa骨转移机制以及肿瘤细胞和骨微环境之间相关调控作用的认知不断深入,许多新药被开发和批准用于抑制骨转移的“恶性循环”,减少骨转移引起的并发症,使PCa骨转移治疗取得重大进展。本文从PCa骨转移机制、骨靶向药物治疗和非骨特异性抗癌药物治疗研究进展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8.
汪英颖  周云峰 《癌症进展》2010,8(2):160-163
随着综合治疗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明显的提高,但生活质量并未得到改善。乳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很高,骨转移后引起骨质疏松、高钙血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骨相关事件严重影响到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肿瘤的转移是非随机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其间涉及到肿瘤细胞和转移部位微环境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就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乳腺癌骨转移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博宁辅助化疗治疗骨转移所致骨痛的疗效。方法:博宁45 mg或90 mg于化疗前、及化疗中与其他化疗方案联合应用。结果:治疗后骨痛乳腺癌、胃癌、肺癌、食管癌缓解率分别达100 %、87.5 %、72.7 %、50 %。对生活质量改善总有效率为84.4 %,生活能力改善总有效率84.1 %。结论:博宁辅助化疗治疗骨转移所致的骨痛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骨改良药是一类缓解因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等一系列骨相关事件药物的总称。目前主要有双膦酸盐类药物和地诺单抗。骨改良药应用于证实有骨质破坏的骨转移患者,作为化疗、放疗的辅助用药,可以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此外,中医中药也可以有效缓解骨转移引起的一系列相关症状,改善预后。临床工作中要选择合理的药物,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骨转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