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治疗进展。方法选取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对30例患者进行为期20个月的随访,随访结果显示,1例患者术后出现迷走胆管漏,4例合并胰腺炎,给予对症治疗均治愈,其他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临床恢复效果良好。结论及早诊断、明确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危险因素,并给予患者恰当的临床治疗,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前B超确诊38例,达90.5%,胆囊切除23例,胆囊大部切除13例,胆囊造瘘3例。死亡2例,1例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为心肺功能衰竭。结论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情进展快,早期诊断困难,一旦确诊早期手术,采取有效简便手术方式能提高本病的治愈率,胆囊大部切除术是一种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3.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01~2010年本院收治的26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用逆行法切除胆囊(其中5例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1例患者行胆总管取石T管引流术),3例患者采用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1例患者行胆囊造瘘术。所有患者恢复顺利.痊愈。结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多数是由结石嵌顿而引发,少数为急性非结石胆囊坏疽,多见于年老体弱患者。由于病情危急且发展快,所以,疑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需要迅速做出诊断,及时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时机导致中毒性休克、胆囊穿孔、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及时的手术治疗能明显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5.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发病特点、影响因素以及诊治经验,以提高存活率.方法 对我院2005年5月~2010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例均行开腹手术治疗,术后存活38例,2例死于感染中毒性休克并急性肾衰竭,病死率为5 0%.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情复杂,诊断不易,并发症较多,一旦诊断明确应及早行手术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 对近6年来收治的5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2例手术患者中合并各种内科疾患者29例(55.7%),其中以心血管疾病最多,其次为内分泌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本组痊愈50例(96.1%),死亡2例(3.9%).结论 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病情重、合并疾病多,手术危险性增加,正确及时的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处理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14例老年病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4例病人,13例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5例行胆囊切除,7例行胆囊大部切除,1例行胆囊造瘘术。保守治疗1例死亡,死因为感染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1)右上腹压痛、触及包块、B超和白细胞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2)早期诊断,注重围手术期处理,简单、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以及防治术后并发症能提高本病治愈率,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石症、重症胆管炎近年来明显增多。我院普外科1988年2月~1993年3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重症胆管炎165例,经非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率21.8%。手术治疗129例,手术率78.2%。其中病理证实为坏疽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胆石症、重症胆管炎近年来明显增多。我院普外科1988年2月~1993年3月收治的60岁以上的急性胆囊炎胆石症、重症胆管炎165例,经非手术治疗36例,非手术率21.8%。手术治疗129例,手术率78.2%。其中病理证实为坏疽性胆囊炎39例,胆囊坏疽率23.6%,据报道,本病死亡率甚高,国内为4—43.5%国外为30—60%。本组死亡8例,死亡率为20.5%。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对比分析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的超声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评价鉴别二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超声征象,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组105例和急性非坏疽性胆囊炎组163例,比较两组超声特征的差异,应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4.
林令高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10(10):66-68
本文回顾性对我院13例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早期超声图像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探讨。其超声图像有以下特点:胆囊明显肿大,宽径比长径增大更显著,胆囊张力极度增高,胆囊壁毛糙,增厚,可分为两种类型。胆囊与肝组织之间可见条索状液性暗带,胆囊内有稠厚的胆汁或脓液,多数病例伴有胆囊及胆总管结石,其中胆总管结石占大多数。结果表现B超对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46岁,因不规则发热3周于1988年12月3日收住院。3周前病人出现畏寒发热伴全身酸痛,初体温38℃左右,3~4天后渐达39℃以上。其间口服 SMZco,静滴氨苄青霉素、地塞米松3天,体温降至正常。1周后再次畏寒高热,继续上述治疗无效。入院当天腹泻1次黄色稀水样便。病前有不洁饮食史。既往体健。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检查:体温39.6℃,脉搏92,呼吸22,血压100/60mmHg。神清,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24例老年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结果 24例均行手术治疗,胆囊切除术13例、胆囊造瘘术5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引流术4例、胆肠内引流术2例;治愈23例,自动出院(死亡)1例;术后发生胆瘘1例,切口感染3例。结论老年性急性坏疽性胆囊炎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手术、精心操作、积极治疗合并症,大多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年龄和合并症不是绝对手术禁忌证。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29岁。因上腹胀痛伴畏寒、发热7日入院。既往无类似发作及黄疸史,无反酸嗳气及呕血黑便史。检查:体温38.5℃,脉搏90,呼吸22,血压100/70。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腹平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肝脾未及,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白细胞12.5×10~9/L,中性85%,淋巴15%。肝、肾功能,心电图正常。血培养阴性。住院第5日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寒战高烧,体温达40.5℃,白细胞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中的治疗效果和优势。方法70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34例患者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例患者中转为开腹手术切除。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坏疽性胆囊炎的治疗效果好,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创口恢复时间快,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痛苦小,属于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中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