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
供电所职业人员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能力和紧张程度,评价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的关系。方法:用芬兰职业卫生研究所研制的工作能力指数(WAI)表和紧张自评量表(SCLS),对某供电所的498名不同劳动类型的职业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随着年龄增长,职业人员的WAI得分显著降低(P<0.01)。混合劳动者的工作能力最好,工作能力状况的分布优、良占大多数(88.1%);不同年龄、劳动类型的职业人员WAI与SCLS得分呈明显的负相关,体力劳动者和35岁到45岁的脑力劳动者职业人员WAI与SCLS得分相关系最大。结论:随着年龄增长,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下降;职业人员的工作能力与紧张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在开展职业卫生服务时,应当针对不同的劳动性质提出不同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方雄  田俊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2):121-123,134
目的:初步探讨科技人员工作应激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工作应激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工作应激及相关因素调查表对784名不同职业的科技人员进行调整,运用逐步回归对各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科技人员高工作应激的首要原因是工作兴趣方面的问题(95.86%),其次是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84.67%),而物理条件方面的问题可以忽略(0.73%)。共筛选出12项因素对工作应激产生明显影响,其中生活事件、行为类型、每天工作时数、婚姻状况、教学工作量、性别等6项因素对工作应激具有增强效应,而每周运动时间、学历、社会支持、科研获奖、工作年限、业余爱好等6项因素对工作应激具有减轻效应。结论:科技人员工作应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综合性措施来减轻科技人员的工作应激,促进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加强我国职业应激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应激 (stress) ,又称紧张 ,是机体在对生存环境中多种不利因素适应过程中 ,实际或认知上的要求与适应和应付能力之间不平衡导致的身心紧张状态及其反应。高科技对人类生存环境全方位的渗透使多种职业的劳动方式、劳动强度和工作环境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劳动者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应激负荷 ,职业应激引起的多种相关疾病不仅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 ,而且明显降低劳动者脑力和体力作业能力 ;职业应激性疾病的防护作为劳动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受到高度关注。一、应激与应激医学的概念应激是一个经典的生理学概念 ,…  相似文献   

4.
劳动创造世界,劳动与健康理应互为因果,和谐发展。然而,在不同职业和环境条件都有可能存在着影响健康的职业有害因素。过度接触有害因素,有可能导致职业病和工作有关疾病。职业病给许多劳动者带来痛苦,使之丧失工作和生活能力,对劳动者健康和生命造成危害,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因此,我们必须针对职业人群面临比一般人群更为突出的健康问题[1],采用投入少,收效大的职业健康教育,开展职业卫生服务、干预和管理。  相似文献   

5.
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对职业应激和职业应激对人体健康的损害进行了探讨.对职业应激的概念、基本特征从精神神经及心理疾患(包括突发事件心理应激和慢性应激对心理影响)、心血管疾病、人体免疫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结论:职业应激对这三方面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精神神经及心理存在明显的影响.当前,劳动者面临着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强烈的职业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引起的多种相关疾病已经严重影响劳动者的身心健康,也明显降低劳动者脑力和体力作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劳动类型的劳动者脑力能力和职业心理紧张间的关系.方法现况调查,以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某地区485名劳动者进行职业紧张问卷(Occupational Stress Questionnaire,OSQ)调查和脑力能力(包括客观测量和主观自评)的测定.结果劳动者心理紧张强度和脑力能力主、客观指标在不同文化程度组和劳动类型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高紧张强度组脑力能力主、客观指标得分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心理紧张强度与劳动者脑力能力主、客观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文化程度、劳动类型和心理紧张强度与劳动者脑力能力有密切关系,高度的紧张会导致脑力能力的下降.  相似文献   

7.
职业健康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随着我国职业健康工作的快速发展,我省职业健康工作也已开始长足前进。但由于经济水平的限制,不少劳动者的工作条件仍然较差[1]。职业病危害和职业病已经成为影响劳动者健康,造成劳动者过早失去劳动能力的最主要因素[2]。  相似文献   

8.
职业紧张与健康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长期致力于研究环境与健康的研究者们将目光从物理、化学及生物等主要影响因素转移到心理学的领域。职业紧张及其影响因素逐渐成为职业与健康的研究重点。1职业紧张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目前国际上对职业紧张通用的定义是:劳动者的能力、劳动需求、个体资源不能满足工作任务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有害的生理和心理反应。Selye等[1]提出存在可以产生两种不同效果的职业紧张,一种是能引起劳动者兴趣、令人愉快的紧张,它能产生积极的作用,能提高工作效率甚至是创造性;另外一种是降低工作效率,增加劳动中事故的发生。Kufimofi[2]…  相似文献   

9.
门雁 《职业与健康》2007,23(9):753-754
与工作有关疾病的范围较广,一般指多因素相关的疾病,与工作有联系,但与职业有所区别,这类疾病发生于劳动者时,由于职业接触,会使原有的疾病加剧、加速或复发,或者劳动能力明显减弱。笔者从职业医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教师职业活动基本特点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职业卫生问题的分析,探讨教师在其职业活动中可能发生的与工作有关疾病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旨在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教师的健康问题,重视教师在劳动中的与工作有关疾病,为他们提供职业卫生服务和健康促进服务,以达到保护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群体身体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应激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职业应激又称职业紧张,指个体特征与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工作需求超过了个体的应对能力而发生的紧张。职业应激已经被认为是现代社会中最严重的职业性危害因素之一。目前全球铁路已经由蒸汽机车牵引转化为主要由内燃机车或电力机车牵引,因此,机车乘务员的劳动性质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化为以脑力劳动为主的复杂劳动作业。机车乘务员的职业紧张研究领域可概括为职业应激源研究、职业应激损伤研究和职业应激控制措施研究等3部分。现对我国铁路机车乘务员职业应激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来工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修订版(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对深圳市来自不同行业的644名外来工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情况进行测试。结果随着职业紧张程度的增加,外来工紧张反应水平增加,而随着应对能力的降低,外来工职业紧张程度增加;职业紧张程度越强,工作能力越低。应对资源与工作能力呈正相关(P<0.01),并在低度紧张组职业任务与工作能力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职业紧张可导致外来工工作能力的降低,保护和促进外来工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特征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的变化。方法采用工作紧张测量量表(Job Stress Survey,JSS)和工作能力指数表(WorkAbility Index,WAI),测量某市1363名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并探讨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结果①职业紧张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工龄〈10a者高于工龄〉10a者(P〈0.01)。②工作能力:工龄〈10a者好于工龄〉10a者(P〈0.01);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者好于本科以下者(P〈0.05)。③汉族与少数民族职工职业紧张水平和工作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不同职业紧张分组,工作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工作紧张指数、工作压力指数、组织支持缺乏指数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r=-0.14,,=-0.11,,=-0.12;P〈0.01);随着各项紧张指数的增加,工作能力有所下降。结论性别、工龄是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影响因素;工龄、文化程度、职业紧张水平是脑力劳动者工作能力的影响因素。紧张水平增加,工作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3.
教师职业紧张和工作能力相关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教师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和工作能力指数法(WAI),测试1692例中小学教师和578例非教育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的职业紧张强度和工作能力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教师的工作能力与职业紧张呈负相关(P<0.01),而与应对资源呈正相关(P<0.01);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教师,其工作能力、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均增强;教师组工作能力随年龄增高呈下降趋势(P<0.01),40岁年龄段就下降明显.结论增强教师的应对资源,保护和促进教师尤其是中年教师的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测量了162名来自不同行业中老年职工的心肺功能状态,年龄在40~60岁,其中男性110名,女性52名。结果发现心肺功能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心肺功能指标的平均水平仅为男性的73%~78%。40~49岁年龄组职工的FVC%平均水平显著高于50~60岁组(P<0.05)。提示随年龄增加FVC%下降,不同劳动类型间心肺功能的平均水平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心肺功能各测定指标与WAI间的相关性较低,心肺功能指标与WAI交叉分级间的关系也缺乏有统计学意义的联系,本文对其可能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评价三资制鞋企业工人的工作能力,探讨影响工作能力的职业因素。[方法]将514名一线工人和146名后勤管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用工作能力指数法(workabilityindex,WAI)评价综合工作能力,用职业任务问卷调查职业相关因素。[结果]研究组男女工作能力总得分与优等工作能力的比重均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任务过重、任务模糊、工作环境和总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任务过重、任务不适、任务模糊及工作环境,是影响制鞋工人工作能力的主要因素。[结论]减少职业任务负荷、改善工作环境和增加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制鞋工人职业健康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接尘工人工作能力的变化规律。方法用"工作能力指数测量问卷"对213例健康不接尘工人(对照组)、307例接尘工人的工作能力进行测量。结果 WAI均值无论是对照组、接尘组还是尘肺组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不同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接尘和尘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接尘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尘肺组又显著低于接尘组,进一步分析发现接尘组中的石棉组和煤尘组的WAI低于对照组(P<0.01),而矽尘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在尘肺发生前,接尘工人的工作能力已显著下降。应该尽早采取措施,保护接尘工人的工作能力和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城市男性职业人群工作压力对其身心健康功能的影响,并探讨职业倦怠在其间的中介效应。方法从某城市中心城区随机抽取30~65岁的1133名男性职工进行横断面调查,用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COPSOQ)、哥本哈根倦怠问卷(CBI)、以及SF-8分别测试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和健康功能,运用中介分析研究工作压力和职业倦怠对职工身心健康的影响。结果工作压力的增加与男性职业人群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下降有显著性关联(P〈0.01),并可见明显的剂量一反应关系;职业倦怠作为中介变量,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下降分别起到了15.08%和23.84%的间接效应。结论工作压力对男性职业人群的身心健康均造成了不利影响,职业倦怠部分中介了上述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机车司机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慧岚  周梅  罗艳  李健  沈若威  惠兆斌  胡鼎 《职业与健康》2011,27(14):1584-1586
目的通过调查某铁路局机车司机工作压力的相关资料,分析其主要的工作压力及其影响因素,并探讨如何减轻机车司机的工作压力。方法对某铁路局机务段的机车司机进行问卷调查,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评价机车司机的工作压力,用相关健康量表评价其健康状况等。结果 机车司机的工作压力为中等水平。不同的年龄和学历在不同工作压力中的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26~35岁、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为著。影响机车司机工作压力的可能因素是职业倦怠、心理健康状况、安全生产/责任、工种、健康所致活动损伤百分比。结论铁路机车司机的工作压力较大,并受多因素的影响。应定期开展职业性健康监护,改善其工作环境,并进一步探讨其压力的形成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其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某油田工人工作心理控制源的一般状况及其与职业应激各因素的关系.方法 运用一般调查问卷和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582名油田工人进行调查.结果 年龄≥30岁组与<30岁组间工作心理控制源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3,P=0.037);外控性强组在人际关系、对人的责任、提升、参与机会、任务一致性、工作自主性、工作挑战性、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自尊心、应对策略的评分均低于内控性强组,而在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抑郁症状、社会支持的评分均高于内控性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心理控制源评分与角色模糊、工作前景、抑郁症状、社会支持呈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提升、参与机会、任务一致性、工作挑战性、工作满意感、心理卫生、自尊心、应付策略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分析,工作心理控制源是工作满意感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工作心理控制源与职业应激多种因素有相关关系,油田工人中外控性强者比内控性强者经历更多的职业应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