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 1 2 7例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将被入组者的各种临床资料进行分类。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以 31~ 5 1岁居多 ,文化程度中等及轻体力劳动者较多 ,精神障碍以幻觉、妄想及人格改变多见 ;躯体障碍中脑萎缩者较多 ;复发率高且治疗困难。结论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在增加 ,危害大 ,应提倡科学饮酒。  相似文献   

2.
李睿  周富林  孙蓉蓉  何燕青 《医学信息》2010,23(17):3265-3266
我院是一家以精神卫生为特色的医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是我院精神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为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合并酒精性肝病的情况,笔者对2005~2010年住院的精神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随机抽取152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对我院6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抗精神病药、心境稳定剂、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维生素类及各类辅助治疗药物的使用情况及精神药物的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以利培酮使用最多,心境稳定剂主要是丙戊酸钠,镇静催眠药以苯二氮卓类药物居多,维生素类主要是维生素B1。药物副反应主要是椎体外系反应,过度镇静。结论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主要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戒断症状及改善睡眠,合并小剂量抗精神病药或心境稳定剂治疗,同时补充维生素B1,其他辅助药物以护肝药物居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脑电图(EEG)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72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别进行EEG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EEG正常17例,边缘状态31例,异常24例;24例异常EEG均表现为广泛性异常,有8例显示局部明显,多见于额、颞顶部导联。结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EEG异常率较正常人高,且多为广泛性异常,有时呈现局部明显,EEG的异常程度多与临床神经及精神症状的严重程度有关,EEG的表现与大脑功能的损伤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能客观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况,对患者大脑功能损伤的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嫉妒妄想的发生频率及妄想的特征,所致的攻击行为。方法对64例住院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分析并对是否伴有嫉妒妄想的患者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有嫉妒妄想占60.9%,嫉妒妄想组在伴有被害妄想、幻听、幻视及对配偶攻击行为方面显著高于无嫉妒妄想组。结论伴有嫉妒妄想的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具有更大的对配偶攻击危险性及更多的其他精神病性症状,应及时加强治疗与监管。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震颤谵妄)的临床特征,作者回顾性调查了本院1990~1998年住院的酒中毒患者,结果显示,237例病人中,震颤谵妄占10.13%.多见于男性.职业以工人为主占45.8%;54.2%的病人同时伴吸烟。临床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知觉障碍、紧张恐惧、行为紊乱及震颤,多伴有严重的多系统躯体损害。  相似文献   

7.
126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 ,疗效和复发因素。方法 对 1 2 6例住院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精神症状 (精神病性症状 ,情感症状和神经症症状 )和神经系统及躯体并发症分析 ,并对厌恶疗法戒酒进行近期和远期疗效评定。结果 戒酒治疗近期有效率达 98% ,远期复发率 2 5 %。有人格改变者 ,戒酒疗效差。结论 住院治疗戒酒 ,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情况。方法 观察1970年1月-2000年1月期间的首次住院病人中,诊断为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病人共80例,研究其一般情况、临床特征、治疗及复饮情况等。结果 (1)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率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2)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发病率的重要因素;(3)临床表现以震颤谵妄居多(32.50%),且多伴有严重的心、肝、脑等多系统器官损害;(4)近期疗效良好,但复饮率高(31.25%)。结论 酒成瘾问题不仅是一个倍受关注的医学问题,同样也是一个社会问题,亟须引起重视,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冀海  侯召香 《医学信息》2009,22(5):695-697
目的 调查大庆市70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及复饮率.方法 以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 初次饮酒年龄在15~24岁的占80.0%,;躯体损害症状以震颤(82.9%)、肝、胃区疼痛(80.0%)、共济失调(51.4%)为著;25.0%~60.9%的病人出现肝功能、心电图及脑电图异常;精神症状以行为紊乱最为常见(82.9%).经3年随访,复饮率达72.9%,重入院率为37.1%.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者初次饮酒年龄较小,精神、躯体方面损害严重,复饮率较高,对此应引起社会、医学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评定工具.对47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和47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负性事件、独立性事件、家庭有关问题、工作学习中的问题及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组,而主观感受分、客观支持分、支持利用分及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均低于正常人组。结论:不良生活事件频数和紧张值及社会支持不足与酒精所致精神障碍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我院近两年来住院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为规范治疗方案,改善预后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量表对50例患者住院资料进行整理,根据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诊断系统对这类患者的病例记录资料进行规范诊断,分析临床特征。结果根据DSM-5诊断标准,癫痫脑病的比例明显下降(χ2=21.93,P0.01),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的比例明显增加(χ2=23.51,P0.01)。癫痫起病年龄越晚,共病双相情感障碍的可能性越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8,P0.05);难治性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所占比例较非难治性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低(χ2=12.78,P0.05);癫痫全面性发作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与部分性发作共病双相情感障碍比例无明显差异(χ2=11.67,P0.05)。结论临床实践中癫痫脑病诊断过多,癫痫共病双相情感障碍诊断不足。癫痫患者共病双相情感障碍与癫痫的发作特征、发病年龄及抗癫痫治疗的效果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新疆精神卫生中心近20年儿童精神障碍住院患儿一般临床资料的变化情况。方法对1991年9月至2011年8月间住院的年龄≤12岁的病历共123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20年精神障碍患儿住院人数先缓慢增加,2003年后增加明显并趋于平稳。随年龄增长住院人数递增。男性74例(60.2%),女性49例(39.8%)。诊断前6位为:癫痫或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以下统称癫痫)、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癔症、精神发育迟滞及应激相关障碍。后10年组少数民族患儿住院及治疗有效比例显著高于前10年组(χ2=4.676,6.532;P<0.05)。结论儿童精神问题日益突出,需进一步关注西部儿童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精神痰病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情况。方法 选择精神疾病患者48例,共计193人次。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仪为美国鹰赛医学技术公司和Somatics公司联合研制。对相关情况登记表进行统计,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率89.58%,其中,显进27例(56.25%).好转16例(33.33%);无效5例(10.41%)。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人格特征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具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2名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EPQ)进行测试。结果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SCL-90各因子与常模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N、P与总症状指数、HAMA、HAMD评分呈正相关,E、L与之呈负相关,多种原因能造成心理障碍:焦虑、抑郁是主要的临床症状。结论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一定的人格特征,应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必要时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08年~2017年在枝江市精神卫生中心住院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病种构成和变化情况,为今后精神卫生工作方向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我院住院的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各年各病种的构成和变化,分析其结果。结果 共有4888例首发精神障碍患者纳入研究,男性2133例(43.64%),女性2755(56.36%),平均年龄为(43.96±16.13)岁,平均住院时间(42.50±36.04)d。精神疾病构成比前三位为: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神经症、心境障碍。十年间各个病种构成变化方面,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总体呈下降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症构成比总体呈上升趋势,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几类疾病的构成比在十年间无明显变化。结论 神经症正逐渐取代精神分裂症成为最多占比病种,应当进一步提高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应对在接下来几年里可能出现的住院病种谱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报道集中内观疗法对中国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内观治疗引起心理变化的机制做简要的阐述.方法:按照传统的集中内观治疗方法对6名临床心理科的住院患者实施了内观治疗,治疗前后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对患者的焦虑状态进行了测量.结果:内观治疗后6名患者的状态、特质焦虑均显著低于内观治疗前(P<0,03).其中4名患者产生明显的“愧疚心态”,使认知产生了变化,对自己进行了重新认识.并且此4名患者的特质性焦虑较内观前明显缓解.结论:集中内观疗法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在国内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躯体化障碍患者抑郁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躯体化障碍患者伴发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44例符合CCMD-3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研究组)和 92例不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患者(对照组),分别用HAMD、SDS、SCL-90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及SCL-90人际关系、恐怖及偏执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临床以躯体性焦虑、胃肠道及疑病等症状为主,自罪、自杀、工作和兴趣减退、激越等症状较轻.结论:躯体化障碍的抑郁症状因躯体症状的掩盖而更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气功出偏患者人格特征。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查表对60例接受随访的气功出偏患者及63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测查。结果①随访组8个临床量表的T分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0.05);②部分缓解者的疑病症(Hs),抑郁症(D),癔病(Hy),精神分裂症(Sc)等8个量表的T分高于完全缓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或〈0.05);③随访组完全缓解者的疑病症(Hs),癔病(Hy),妄想(Pa),精神分裂症(Sc)量表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均〈0.01);④以10个临床量表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病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癔病(Hy)、妄想(Pa)、精神分裂症(Sc)进入回归方程(P均〈0.01);⑤对随访组10个临床量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精神衰弱(Pt)和精神分裂症(Sc),抑郁症(D)和癔病(Hy)的相关系数较大,分别为0.77、0.70。结论某些人格特征为气功出偏者的易感素质,建议练习气功前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