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与病理特征对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影像与病理特征之间的联系,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分析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CT及MRI表现与病理特征相结合对照分析.结果 28例均来自小脑半球,其中位于左侧小脑半球的7例,右侧小脑半球6例,小脑蚓部9例,左侧桥小脑角3例,右侧桥小脑角2例,多发病灶1例,位于双侧小脑半球.影像上呈大囊小结节型16例,实质型10例,单纯囊性型2例CT表现为囊性低密度影伴壁结节、类圆形实性及单纯囊性肿块;MRI呈T1WI为高于脑脊液信号,T2WI为等或高信号.CT、MRI增强后实性肿块和壁结节强化明显,并可见留空的血管影,囊性部分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具有特征性,其病理基础与其密切相关.MRI对其定位、定性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2.
韩礼良 《当代医学》2013,(23):46-47
目的探讨CT和MRI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年9月-2011年11月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资料结,合文献总结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结果 10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CT平扫4例,10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单发9例,其中幕上大脑半球2例,1例破坏颅骨;幕下7例,其中5例位于小脑半球,2例位于下蚓部四脑室出口。2例呈实质型,4例呈囊实性,3例呈囊结节型。多发1例共3个病灶,2个位于小脑半球,1个位于延髓背侧。其中大病灶位于小脑半球呈囊结节型,另2个病灶呈结节样实质型。CT平扫4例病灶囊性部分呈低密度,实行部分呈稍低密度,1例发现骨质破坏,病灶内均未发现钙化和出血;10例MR平扫发现囊性部分呈长T1WI、长T2WI信号;实性部分呈等或稍长T1WI、稍长T2WI信号;MR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扫描8例发现流空血管影。结论 CT和MRI是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病灶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及发现病灶内流空血管影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方法: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6例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瘤发生于额叶4例,左侧桥小脑角区1例,延髓2例,小脑半球9例;其中12例呈大囊小结节,4例呈实质型;额叶病灶呈大囊小结节型,可见流空血管影,实性成分呈等T1、等T2信号,明显强化;桥小脑角区肿瘤呈不规则的囊状,内有扭曲血管影及不规则的实性成分,呈不规则较明显强化;延髓肿瘤,呈类椭圆形的大囊小结节,内有分隔,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小脑半球肿瘤呈大囊小结节或实质型,实性部分呈等T1、等T2信号,均见流空血管影,实性部分呈明显强化。结论:颅内不同生长部位的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均有一定特点,而肿瘤实性成分中的流空血管影是该病较具特征性的MRI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脑星形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血管母 细胞瘤的生物学特性与MRI特点.方法:收集术前行MRI检 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1例小脑肿瘤.结合临床表现,观察 其发生部位、信号、结构和病理.结果:星形细胞瘤<15岁10 例(10/2);髓母细胞瘤<15岁9例,16~27岁7例;血管母细 胞瘤<15岁4例(4/19).67%的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 球;69%的髓母细胞瘤位于蚓部;血管母细胞瘤66%见于中线 半球旁;92%星形细胞瘤为囊性或囊实性.髓母细胞瘤儿童 多起自四脑室顶部髓帆生殖中心的胚胎残余细胞(8/2),成人 多源于小脑软膜下原始的外颗粒层细胞,以实性为主.血管母 细胞瘤源于原始血管形成中残余的胚胎细胞,70%为大囊小 结节;星形细胞瘤多为长T1,T2信号.髓母细胞瘤为混杂稍 长T1,T2信号,增强呈中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增强时壁结 节明显强化.结论:小脑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半球,儿童多  相似文献   

5.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亚蓉  李玮  王玮  黄进  郭炜  秦越  熊小双 《医学争鸣》2009,(21):2431-2434
目的:结合病理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其MRI表现的判读水平.方法:搜集我院近3a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21例,所有病例均行MRI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对照手术与病理结果分析不同类型血管母细胞瘤MRI的特征表现.结果:病变位于小脑半球及小脑蚓部者共16例,大脑半球1例,椎管内髓内3例,小脑半球、延髓及颈段脊髓多发病灶1例.颅内病变中,12例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6例表现为实质型;脊髓病变中,2例表现为实质型,1例为大囊小结节型.MRI平扫大囊小结节型囊液与脑脊液信号相似,壁结节呈等信号,实质型病变呈混杂信号,病变内部及周围可见流空血管影;增强扫描壁结节及实性病变显著强化,囊壁及囊液无强化.病理证实壁结节及实性病变由致密的毛细血管网或海绵状血管网组成;囊液由血浆外漏所致,囊壁多由单层内皮细胞组成.结论:不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生长方式与其病理基础相关,明确其病理基础,可进一步认识其MRI影像表现,提高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CT、MR影像特点,提高其影像诊断率。方法对本院2001—2007年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7例的CT、MR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7例患者中男4例、女3例,均为单发、位于小脑半球,6例呈类圆形大囊小结节型,1例呈不规则形实质型(1年后实质型发展为大囊小结节型),6例CT或MRI平扫发现囊性区均呈略高于脑脊液样密度或信号,CT、MR增强边缘结节呈明显强化,1例CT等低混杂密度、MRI呈略长T1、长T2信号内有更长T1、T2信号区。3例发现流空血管影。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多数呈大囊小结节样改变,壁结节呈血管样明显强化及MR上发现血管流空影对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所以典型者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征象.方法 对已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12例患者中位于左侧小脑半球的2例,右侧小脑半球3例,小脑蚓部3例,左侧桥小脑角2例,右侧桥小脑角1例,多发病灶1例,位于双侧小脑半球.影像上呈大囊小结节型6例,实质型4例,单纯囊性型2例. 结论 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上,可将其形态分为大囊小结节型、实质型、单纯囊性型,MRI对其定位、定性诊断均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谢彦奇  吴永峻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7):2343-2345
目的:分析50例发生在颅内的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方法:对50例颅内血管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3岁~70岁。50例均行MRI平扫+增强检查。结果:24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16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4例位于小脑蚓部,3例位于四脑室,2例位于延髓背侧,1例同时累及两侧小脑半球,MRI表现为囊性者44例,平扫T1WI囊液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为等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囊腔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实性6例,平扫T1WI肿瘤呈低信号,可见流空的血管影,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MRI检查是诊断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1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 CT 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其特点是:(1)好发于颅后凹,尤其小脑半球;(2)囊性者显示圆形或卵圆形大的低密度病灶,边界清楚,常伴随一个等于或略高于脑质密度的小壁结节影,后者多紧贴软脑膜,强化显著;(3)实质性者显示略高或混杂密度病灶,实质部分强化显著。结合文献重点讨论了 CT 表现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种类小脑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特点,探讨发生于小脑的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表现规律,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6年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3例小脑肿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评价病变的囊变程度、部位、大小、边界、周围水肿、占位效应、梗阻性脑积水的情况.探讨不同种类小脑囊性肿瘤性病变的MRI影像学表现特点及规律.结果 发生于小脑的囊性病变23例,其中髓母细胞瘤12例(52%),血管母细胞瘤8例(3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例(13%).髓母细胞瘤有囊变者8例,但范围均较小,血管母细胞瘤8例均表现为大囊小结节,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3例囊变范围均较大,结节较血管母细胞瘤结节大;3种肿瘤边界清晰、周围无或仅I度水肿、占位效应较轻、肿瘤体积较大时易引起梗阻性脑积水,增强扫描髓母细胞瘤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中至重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变部分不强化,结节重度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囊壁无强化,2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囊壁可见强化.结论 MRI图像可以清楚的显示肿瘤位置、囊变程度及占位效应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髓母细胞瘤小脑蚓部多见,囊变多见,但囊变范围较小,占位效应较轻;血管母细胞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小脑半球多见,囊变多见,囊变范围较大;血管母细胞瘤有典型的大囊小结节MRI表现,囊壁强化少见,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有典型的大囊大结节表现,囊壁强化多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诊断,以提高诊断水平及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中病灶位于左侧小脑半球3例,右侧小脑半球5例,小脑蚓部6例,多发病灶1例,位于双侧小脑半球。影像上呈大囊小结节型10例,实质型4例,单纯囊性型1例。实质型肿瘤和壁结节与脑实质比T1WI为等或稍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囊性部分T1WI信号稍高于脑脊液,T2WI为均质性高信号。增强后实质性肿块和壁结节强化明显,囊性部分未见强化。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表现具有特征性。MRI对其定位、定性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CT表现的认识。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3例及复习文献43例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管母细胞瘤位于小脑半球及蚓部。其它部位少见。可多发或伴发腹部脏器病变。大囊小结节征是血管母细胞瘤的特征性表现,其CT平扫约等于脑脊液密度;实质型CT平扫呈等密度、或低等混杂密度,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结论:CT和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需要与囊性胶质瘤、单纯囊肿、脑膜瘤、AVM、脑脓肿等鉴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血管母细胞瘤10例,均行MRI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 大囊小结节型肿瘤,在MRI表现为囊性病灶及附壁结节,实质型肿瘤表现为实质肿块,偏心性囊变,异常血管流空和显著强化.单纯囊型肿瘤表现为囊性病灶.结论 血管母细胞瘤的MRI特征表现是囊肿和壁结节、异常血管流空效应以及肿瘤的异常增强.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最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颅内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享10例经MRI及手术病理证实为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该组肿瘤发生于小脑半球7例,位于小脑蚓部1例,桥小脑角1例,右侧脑白质与颞叶交界处1例。大囊小结节型7例,其中1例位于幕上;单纯囊肿型2例,均位于小脑半球;实质型1例,位于桥小脑角区。结论血管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可提示其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影像表现与病理特点,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例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全部患者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单发21例,多发1例,所有病灶均位于小脑内。21例单发病例中,MR表现大囊小结节型17例,实质型2例,单纯囊型2例。肿瘤的囊液部分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T2-FLAIR为稍低、等或稍高信号;实性部分或瘤结节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增强后明显强化。SWI序列可见到瘤内或瘤周的异常扭曲血管影。1例多发病例表现为1个大囊小结节型及2个小结节状实质型病灶。病理组织学检查肿瘤主要由两种成分构成:不同成熟阶段的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网之间丰富的间质细胞。结论小脑血管母细胞瘤具有典型的MR表现,且与其病理基础密切相关。MR是诊断小脑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谢梦雨  钟唐力  黄丹  王丹 《罕少疾病杂志》2020,27(2):75-77,封2
目的分析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9例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总结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9例血管母细胞瘤患者中,共发现63个病灶,其中后颅窝病灶51个(80.9%),椎管内病灶11个(17.5%),幕上病灶1个(1.6%)。根据影像学分型,大囊小结节型病灶15个(23.8%),实质型病灶43个(68.3%),单纯囊型病灶1个(1.6%),以上所有病灶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均呈明显强化。结论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多发于后颅窝,影像学类型多为实质型,增强扫描呈显著强化,因此,多发性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具有明显特征性,MRI对其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脑肿瘤在国产低场MRI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肿瘤,其中星形细胞瘤10例,髓母细胞瘤7例,室管膜瘤5例,血管母细胞瘤5例,转移瘤2例,脑膜瘤1例,回顾性分析其低场MRI表现。结果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小脑半球,T1WI低信号、T1WI高信号为主。实质部有轻微强化,囊变呈不规则环形强化。髓母细胞瘤:T1WI呈低至中等信号,T1WI中等高信号。室管膜瘤:起源于四脑室,有不均匀的明显强化。血管母细胞瘤:均为大囊小结节型,增强扫描可清晰显示壁结节。转移瘤:有原发病史。脑膜瘤:T1WI、T1WI均为等信号,有明显强化。结论低场MRI与高场MRI报道结果一致,对小脑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血管母细胞瘤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结果9例脑血管母细胞瘤均位于后颅窝,大囊小结节型7例,实质型和单纯囊型各1例。大囊小结节型囊性部分T1WI、T2WI信号均高于脑脊液信号,壁结节常位于靠近脑表面壁上,强化明显;实质型瘤内可见血管流空信号。结论脑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应与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和转移瘤等鉴别。增强扫描有助于病灶的检出和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4例发生在后颅窝的血管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探讨MRI对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4例后颅窝母细胞瘤回顾性分析。男性15例,女性9例,年龄13岁~70岁。平均37.3岁。24例均行MRI平扫 增强检查。结果24例病灶,8例位于右侧小脑半球,6例位于左侧小脑半球,4例位于小脑隐部,3例位于四脑室,2例位于延髓背侧,1例同时累及两侧小脑半球。18例呈类圆形,6例呈圆形。MRI表现为囊性者18例,平扫T1Wl囊液呈低信号,T2WI及FLAIR呈高信号,壁结节T1WI为等信号,T2W1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囊腔不强化,壁结节明显强化。实性6例,平扫T1Wl肿瘤呈低信号,可见流空的血管影,T2W1及FLAIR呈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结论MRI检查是诊断后颅窝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MR应用在小脑囊性病变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经MR检查且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脑性孤立性病变者40例,收治时间在2010年5月-2016年8月间,分析小脑囊性病变的MR特征.结果 :血管母细胞17例(42.5%)、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者16例(40.0%)、其他类型7例(17.5%);术前诊断正确率90.0%.结论 :MR应用在小脑囊性病变患者诊断中效果确切,可将血管母细胞瘤和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做显著鉴别;但壁强化较弱的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以及囊结节型的血管母细胞瘤难以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