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儿童铅中毒     
武星户 《健康》2009,(6):71-71
铅进入人体后可损害骨髓造血系统,造成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引起贫血;损害神经系统,引起末梢神经炎;干扰神经功能,使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造成行为、意识及神经效应改变,引起运动、感觉异常,闪电样疼痛,进而发展到感觉减  相似文献   

2.
铅对细胞内钙离子及钙调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综述了近年来铅对细胞内钙离子及钙调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现有资料表明,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内,从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入细胞内的铅离子可以与钙离子竞争钙调蛋白上的钙离子结合位点,激活钙调蛋白,影响细胞代谢,合成,分泌等过程。  相似文献   

3.
铅神经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张军  金亚平  张扬  谷力 《中国公共卫生》2003,19(8):1004-1006
铅是环境中广泛存在的重金属污染物 ,具有很强的神经毒性。目前低水平铅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受到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 ,对铅神经毒性机制的研究已进入分子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铅可模拟钙离子的第二信使作用 ,并干扰N -甲基-D -天门冬氨酸 (N -methyl -D -aspartate,NMDA)受体离子通道活性、谷氨酸转运代谢、蛋白激酶活性和逆行信使NO的合成等。此外 ,铅还诱发产生自由基并干扰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的功能。但其确切机制如何尚未有明确的结论。本文就其神经毒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综述以下。1 铅与钙的相互作用铅和钙离子 (Ca2 + )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外源性钙对染铅大鼠骨骼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0只(50±5)g的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染铅、试验Ⅰ、试验Ⅱ、试验Ⅲ,共5组。饲养60 d后,取骨组织观察其细胞形态变化;取外周血测定血清中骨钙素(BGP)、甲状旁腺激素(PTH)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结果铅暴露和高膳食钙摄入均可导致大鼠体质量增长缓慢,生长发育不良;补充一定剂量钙后可有效缓解铅对骨细胞造成的损伤,使柒铅造成的血清BGP含量和AKP活性的显著下降得到提高和PHT含量降低得到显著升高,避免由铅引起的骨细胞损伤和骨组织生理代谢紊乱。结论一定剂量的钙对染铅造成的大鼠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食品中的金属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重金属的污染会对人体造成急慢性中毒性损害。其中铅是蓄积毒,即使是微量的铅连续摄入也可引起慢性中毒;镉在体内蓄积性很强,主要蓄积在肝和肾,损害肝功能和肾功能,还可引起骨质疏松或骨软化。而过量地摄入铝,会影响人体对铁、钙等元素的吸收,导致骨质疏松、贫血,  相似文献   

6.
GFAAS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的基体干扰及消除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针对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钙食品中铅时钙的基体干扰情况,采用磷酸二氢铵-氯化钯作混合基体改进剂,提高灰化温度和原子化温度,减少灰化阶段中铅的损失和原子化阶段的气相干扰。[方法]用仪器自动进样,分别加入基体改进剂:磷酸二氢铵、氯化钯和磷酸二氢铵-氯化钯,改变灰化温度或原子化温度,测定不同钙离子浓度条件下铅的吸光度,并比较它们消除干扰的程度。[结果]根据测定的回收率及背景吸收值,确定磷酸二氢胺-氯化钯作基体改进剂,发现它消除钙对铅的干扰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用选定的混合基体改进剂,测定标准物中铅的含量结果符合其标准;对照纯水溶液和含0.5%Ca的铅标准溶液曲线斜率较为一致,说明测铅时加入基体改进剂能消除食品中含钙(5%)以内的基体干扰。  相似文献   

7.
铅对人体必需元素干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8例铅中毒、34例铅吸收者,在住院条件下,在驱铅前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铅对人体必需元素镁、钙、铜、锌、锰、铬及铁七种元素代谢的干扰。研究中发现铅对人体元素镁、钙、铜及锌有严重干扰。病例组血清镁、钙、铜及锌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驱铅后尿铅达正常值二周后,血清镁、钙自然上升,非常显著高于驱铅前(P<0.01);上升病例分别占100%和88.8%。驱铅时尿铅日排量与血清镁呈显著负相关(P<0.05)。人体必需元素镁、钙参与神经递质的释放已被证实。铅中毒引起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铅干扰镁、钙低下的因素不能排除。  相似文献   

8.
铅的毒性可影响胎儿发育使婴幼儿智力障碍。美国的血铅安全水平为25μg/dl,但证明〈25μg/dl,仍能引起精神活动损害,尤以胎儿及发育中的婴幼儿为易。高体重、缺铁和钙、吸烟及饮酒能促进铅吸收。孕妇接触铅能引起早产、早破水及出生婴儿体重和神经经运动发育指数降低。美国实验测定后新规定血铅安全水平为10μg/dl。治疗慢性铅中毒,立即停止与含铅物品接触,多服铁和钙剂,停止或减少吸烟和饮酒。急性中毒应作  相似文献   

9.
铅对神经元钙通道和谷氨酸,NMDA受体及其通道的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铅是一种主要的环境污染物,近几年来,铅毒性破坏脑功能的机制引起广泛兴趣,本文仅就其对钙离子通道和NMDA受体的影响做一综述。1铅对钙通道的影响铅(Pb)作为一种金属元素,与钙有竞争性抑制作用。Pb2+是特异的、强烈的、竞争性的、可逆的钙电流阻断剂。神...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铅对细胞内钙离子及钙调蛋白影响的研究进展.现有资料表明,铅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内,从而改变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进入细胞内的铅离子可以与钙离子竞争钙调蛋白上的钙离子结合位点,激活钙调蛋白,影响细胞代谢、合成、分泌等过程.  相似文献   

11.
尼莫地平的临床新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莫地平为二氢吡啶类钙离子阻滞剂,能有效地调节细胞内钙的水平,使之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具有抗血管收缩和抗局部缺血的作用,能明显改善脑血流量。促进脑细胞的恢复,并显著减少血管痉挛造成的脑组织缺血性损害。本品几乎不影响外周血管,但增加剂量对高血压也有较好的疗效,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所引起的脑血管痉挛以及偏头痛、  相似文献   

12.
铅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对人体无任何生理功能的重金属元素,它以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当积蓄到一定水平就会构成对人体的危害。因代谢和发育上的特点,与成人处于相同环境下的儿童更易引起铅损伤而影响神经、体格、智力等方面的发育。不同组织的铅含量测定代表不同的临床意义。铅在血液中的半衰期为30d左右,成人在固定环境中低水平铅摄入,血铅非常稳定;然而在成长中的孩子,血铅可能是表现为高度不稳定,反映了铅摄入本质上的发展变化和基本变化。骨组织聚集了体内90%以上的铅负荷量,骨铅水平是反映体内慢性铅负荷状况的理想指标,但创伤性的取样方法和x射线荧光衍射法都有很大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慢性铅接触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长期低铅暴露对大鼠学习及记忆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理。方法 选择刚断乳的Wistar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实验组 (n =13)和对照组 (n =7) ,分别饮用 0 0 5%醋酸铅水溶液和蒸馏水。饲养10 0~ 110d后用Y迷宫检测分辨学习及记忆能力 ,然后取血和脑行铅、钙含量的测定。结果 慢性低铅接触后大鼠的学习能力 (2 0 2 3± 5 52 )和记忆保持百分数 (6 4 17± 9 92 )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分别为 13 86± 1 95,86 6 7± 5 16 ) ,(P <0 0 1,t =2 95,2 98)。染铅大鼠血铅 (0 399± 0 82 ) μg/ml、脑铅 (2 189± 0 818) μg/g湿重 ,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0 0 4 93± 0 0 12 μg/ml,0 6 9± 0 0 8μg/g湿重 ) ,(P <0 0 1,t =10 94和 4 4 1) ;而两组间血钙和脑钙差异无显著性。学习记忆能力与血铅、脑铅含量有关。结论 慢性铅接触可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铅通过血脑屏障沉积于大脑并与钙离子拮抗 ,干扰了细胞内的钙稳态 ,是造成脑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寻找铅神经毒性的超微病理学基础以及引起这些变化的血铅和脑铅阈值,方法用电镜硝酸镧示踪,钙细胞化学以及原子吸收等方法,观察大鼠饮用10和30mg.L^-1含铅水3个月后,血铅与其脑铅浓度以及神经细胞突树质膜通透性、钙分布以及微管、微丝超微结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不少文财己载了铅对神经、消化及血液系统的毒作用。近年来,随着作业条件和劳动环境的改善,铅中毒已不多见,职业接触大多为低浓度铅,中枢神经系统对铅毒性极为敏感,低浓度接触即可引起其功能损害。一般认为,神经行为指标测试,是挪反映神经系统亚临床病损的合适指标。为此,我们选某厂从事铅作业工人为对象,以世界卫生组织神经行为核,k方法对其作测试,以探讨低浓度铅对机体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l材料和方法1.l对象及分组选某无线电厂焊锡工人34名为接触组,平均年龄35岁,文化程度均为初、高中;另选该厂无职业危害接触史的科室工…  相似文献   

16.
铅的毒性可影响胎儿发育使婴幼儿智力障碍。美国的血铅安全水平为25μg/dl,但证明<25μg/dl,仍能引起精神活动损害,尤以胎儿及发育中的婴幼儿为易。高体重、缺铁和钙、吸烟及饮酒能促进铅吸收。孕妇接触铅能引起早产、早破水及出生婴儿体重和神经运动发育指数降低。美国实验测定后新规定血铅安全水平为10μg/dl。治疗慢性铅中毒,立即停止与含铅物品接触,多服铁和钙剂,停止或减少吸烟和饮酒。急性中毒应作螯合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铅的用途极为广泛,它是工业生产环境中常见的有毒金属元素。对机体的毒作用主要是干扰血红素的生物合成,使神经行为和外周神经发生变化,对染色体、精子生成及胚胎发育等造成影响。铅对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研究,目前国外有关文献报导发现铅会抑制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它对中性白  相似文献   

18.
职业性铅接触工人神经肌电图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140名铅作业工人神经系统检查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虽临床上周围神经病表现不明显,但神经肌电图检查已发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末端潜伏期延长,且末端潜伏期的异常率显著高于传导速度异常率;肌电图改变符合神经源性损害。提示当前生产条件下铅作业工人存在着亚临床周围神经病的证据,其损害特点符合远端型轴索病。  相似文献   

19.
在特殊劳动条件下的工作人员,通过科学的膳食调配,既可以补充合理的营养,又可以提高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抵抗力。铅作业接触铅的工种有采矿、冶炼、印刷铸字、浇板、颜料和油漆等。进入体内的铅,其代谢和钙很相似,当膳食中钙多时,铅就容易在骨骼中沉积;反之,膳食中钙含量较低时,血钙降低,铅就随骨钙转移至血液而排出体外。所以,铅作业者的膳食宜少钙,或者多食成酸性食品(如谷类、肉、鱼、蛋)。此外,维生素C可与铅结合成抗坏血酸铅盐,从肠道排出,减少人体对铅的吸收,故平时宜多吃水果。维生素B1也可改善某些神经症状,因此…  相似文献   

20.
低甲氧基果胶驱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铅是古老的金属,人类生产使用铅已有几千年历史至今铅仍有广泛用途。工业上使用铅,煤燃烧及含铅汽油的废气等,成为铅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在重金属的全球性污染中,铅名列第一。铅及其化合物对人和生物均有毒害。近年来毒理学研究证明铅干扰血红素合成:使神经行为和周围神经生理发生变化;对染色体,精子生成,胚胎发育也有影响。铅中毒是常见职业病,治疗铅中毒均采用EDTA二钠钙,该药效果虽佳,但有时有副作用,如肾脏损害及导致体内必需微量元素流失。特别是在连续接触铅的情况下,长期使用此络合剂对健康不利。国外用动物实验证明低酯果胶(即“低甲氧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