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伟  邓觐云 《江西医药》2008,43(11):1157-1160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原发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及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果(1)78例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28.2%、38.5%和52.8%。(2)P-gp和GST-π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TopoⅡ表达与肿瘤大小、远处转移、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年龄、淋巴结转移有显著差异(P<0.05)。P-gp和GST-π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P-gp和TopoⅡ的表达呈明显负相关(P<0.05),GST-π和TopoⅡ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1)部分乳腺癌患者体内原发存在耐药基因,对抗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2)乳腺癌化疗前检测耐药基因P-gp、GST-π与TopoⅡ,对肿瘤的化疗药物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及研究耐药逆转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GST-π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对病变进展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利用GST-π抗体的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45例乳腺癌组织中的GST-π的表达,并与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P^53、C-erbB-2和Ki-67进行比较。结果: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77.8%,明显高于ER、PR、P^53、C-erbB-2阳性率。与ER呈负相关性,与Ki-67呈正相关性。GST-π表达与乳腺癌患的年龄,肿瘤大小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检测GST-π的表达对乳腺癌的进展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乳腺癌组织中GST-π表达增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目的 为了更好地预测乳腺癌术前化疗的预后.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检测51例术前未经化疗的乳腺癌组织中mdr1、MRP、LRP、GST-π、TOPOⅡα、BCRP基因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这6个基因在乳腺癌组织表达水平均与临床分期、ER、PR无关;mdr1、MRP、LRP、GST-π、TOPOⅡα的表达水平均与淋巴结转移无关;但BCRP在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非淋巴结转移组中的表达.结论 BCRP的高表达可能与部分乳腺癌患者术前化疗无效有关,定量检测BCRP基因的表达可以预测乳腺癌术前化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在胃癌组织表达的特点,探讨P53基因突变和MDR基因激活之间相互诱导、调控和协同作用关系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我院50例胃癌组织中多药耐药蛋白P-gp、MRP、GST-π、Topo-Ⅱ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表达,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胃癌中P-gp、MR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情况及其与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P-gp、MRP、GST-π、Topo-Ⅱ和P53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8%(29/50)、40%(20/50)、86%(43/50)、68%(34/50)、44%(22/50)。P-gp与胃癌组织TNM分期(P<0.01)和淋巴结转移(P<0.02)相关,而与分化程度无相关性(P>0.05);MRP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GST-π与胃癌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均相关(P<0.01),与TNM分期无关(P>0.05);Topo-Ⅱ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与分化程度和TNM分期无关(P>0.05);P53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P-gp、Topo-Ⅱ与P53表达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1)P-gp、GST-π、Topo-Ⅱ均与胃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的胃癌中P-gp、GST-π表达率较高,而Topo-Ⅱ表达降低,提示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化疗容易耐药,预后较差;(2)P-gp与胃癌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晚期胃癌P-gp表达增高,提示淋巴结转移和较晚分期是影响胃癌化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3)胃癌中P-gp、Topo-Ⅱ与P53蛋白表达具有正相关性,提示胃癌中P53基因突变与多个MDR基因激活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黎  朱霞  常建英  冉立 《中国药房》2011,(30):2853-2855
目的:研究原癌基因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标志物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50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标本中HER-2、PCNA、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HER-2、PCNA、Bcl-2、Bax的表达率分别为44%、82%、48%、54%。HER-2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增高(P<0.05);PCNA表达率在肿瘤直径大组明显增高(P<0.01);Bcl-2表达率与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关;Bax表达率在淋巴结转移组及临床分期晚组增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HER-2、Bax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联合检测HER-2、PCNA、Bcl-2、Bax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结直肠癌患者组织中的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P-糖蛋白(P-gp)以及胸苷酸合成酶(Ts)表达情况,并评价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的关系,以求为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病理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ST-π、P-gp和Ts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根据结果计算GST-π、P-gp和Ts阳性率及耐药率,并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切片中GST-π检出阳性率为94.0%,耐药率为86.0%;P-gp检出阳性率为83.0%,耐药率为54.0%;Ts检出阳性率为88.0%,耐药率为52.0%;GST-π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患者临床资料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gp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肿瘤直径<5cm的患者Ts检出阳性率显著高于直径≥5cm的患者;P-gp与GST-π 表达呈正相关,与Ts表达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GST-π、P-gp及Ts均具有较高的阳性表达及耐药性,且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P-gp检出阳性率更高,肿瘤直径小的患者Ts的阳性表达水平也高于肿瘤直径大的患者,且P-gp与GST-π 表达呈正相关,与Ts表达呈负相关;说明联合检测GST-π、P-gp及Ts的表达有助于帮助患者确定化疗方案,及早筛查肿瘤转移情况,对患者预后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组织中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 related protein,MRP)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 S-transferasepi,GST-π)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7岁。分型:小细胞癌2例,鳞癌21例,腺癌16例,细支气管肺泡癌3例)肺癌组织中GLUT1、MRP和GST-π的表达。结果42例肺癌组织中GLUT1阳性表达36例(85.7%);MRP阳性表达24例(57.1%);GST-π阳性表达23例(54.8%)。GLUT1表达与GST-π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MRP表达无相关性(P>0.05)。肺癌组织T3、T4与T1、T2相比GLUT1、MRP和GST-π高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癌组织有淋巴结转移与无淋巴结转移相比,GLUT1、MRP和GST-π高表达率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GLUT1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与GST-π表达有显著正相关性;GLUT1可能对GST-π的表达起上调作用。GLUT1、MRP和GST-π高表达与肺癌的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p21WAF1、P53与PC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p21WAF1、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HE染色鉴定乳腺癌的形态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21WAF1、P53及PCNA在30例乳腺癌组织与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E染色可见,与正常的乳腺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结构及细胞形态有明显的异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p21WAF1、P53及PC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67%、63.33%与70.00%。p21WAF1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与组织分级无显著相关(P〉0.05)。p53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与肿瘤组织分级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P〈0.05)。结论p21WAF1、P53及PCNA蛋白的表达变化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PCNA在甲状腺癌组织、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与甲状腺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等进行比较,探讨其与甲状腺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5例甲状腺癌组织、17例癌旁组织及26例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PCNA的表达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PCNA蛋白在甲状腺癌组织、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68.00%、23.53%和19.23%,经统计学分析,PNCA蛋白在甲状腺癌与癌旁组织(P=0.029)、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0.018)之间的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差异,而癌旁组织与良性肿瘤组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PCNA蛋白在Ⅰ期+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2.86%、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表达率有统计学差异(P=0.021)。PCNA蛋白在伴淋巴结转移及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3.33%及28.57%,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1)。结论 PCNA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甲状腺良性肿瘤组织;PCNA的表达与甲状腺癌的临床分期关系密切,临床分期越晚,PCNA的表达率越高。伴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PCNA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胸苷酸合成酶(TS)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P-gp、GST-π、TS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58例结直肠癌标本中P-gp阳性48例(82.76%),TopoⅡ阳性46例(79.31%),TS阳性51例(87.93%),GST-π阳性55例(94.83%),P-gp和TopoⅡ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性别、年龄、病变大小无关;TS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是与病变大小有关;GST-π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gp、TS、TopoⅡ指标除做化疗的指标外,也是临床判断结直肠癌分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表达,并探讨其与其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 采用体外药敏实验(MT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3例卵巢恶性肿瘤组织进行GST-π表达的检测,并对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①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GST-π表达阳性率为67.1%,且GST-π在临床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89.2%,显著高于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44.4%(P<0.01),而GST-π在G3中的表达率均大于G1~G2,但相比差异无显著性.②GST-π的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的耐药性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其不同表达程度间也有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GST-π参与了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存在固有化疗耐药性,GST-π表达的检测可以预测临床卵巢恶性肿瘤化疗敏感性,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曹颖  李兰  文安智 《贵州医药》2006,30(6):494-49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和PCNA的表达。结果VEGF、PCN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2.10%和83.72%,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则为23.26%和18.60%,两者在IDC和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VEGF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P<0.05),PCNA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但两者的表达均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VEGF、PCNA的同时表达有助于乳腺癌病理诊断;亦可将其作为有无淋巴结转移的生物学标志,对判断预后和术后的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乳腺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ABC法检测112例乳腺癌石蜡切片中PCNA的表达,并与临床病理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112例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9.46%,其中肿瘤≥3cm者和〈3cm者阳性表达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P〈0.01),并且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高,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1)。结论用PCNA来反映乳腺癌增殖活性和估测预后,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因子P-gp、GST-π在胃癌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4例胃癌手术切除标本的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ione S Transferase,GST-π),并探讨与胃癌的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3年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P-gp、GST-π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分别为48例(75.0%)、44例(68.8%)。P-gp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呈正相关(P〈0.05);GST-π表达随着分化程度增高而增加(P〈0.05)。P-gp、GST-π的阳性表达组与阴性表达组之间的预后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p、GST-π是胃癌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但是不能作为评判根治性胃癌术后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乳腺癌PCNA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12例乳腺癌进行PCNA检测,用有关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PCNA阳性率为76.8%(86/112)。当PCNA表达强度为 ~ 时,其阳性率与乳腺癌淋巴结有否转移及转移数目有密切关系(P<0.01)。结论 PCNA是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指标,并可作为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乳腺癌中细胞凋亡指数(AI)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P-糖蛋白(PgP)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性的表达。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乳腺癌细胞凋亡指数(AI)及PC-NA、PgP相关基因。结果细胞凋亡指数(AI)阳性部位在细胞核,PCNA阳性定位在细胞核,PCNA与AI的表达呈正相关,Pgp效应产物为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膜上,部分胞浆亦着色。P-糖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的患者占28.7%;PgP阳性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性不显著,有转移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结论肿瘤的发病与细胞凋亡、增殖密切相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与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关,我们发现Pgp在乳腺癌组织中有一定程度的表达;Pgp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缩短有关,检测乳腺癌中P-糖蛋白(PgP)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AI、PCNA、PgP成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同时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表达,是否能有效抑制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新生,从而抑制肿瘤增殖和转移。方法收集临床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乳腺癌标本98例、转移淋巴结42例、癌前病变7例,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A、VEGF-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98例乳腺癌中癌细胞表达VEGF-A蛋白者84例(85.7%),89例VEGF-C染色阳性(90.8%)。VEGF-A、VEGF-C表达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未转移组(P<0.05)。随着VEGF-A、VEGF-C表达增强,PCNA表达渐增强,VEGF-A、VEGF-C分别与PCNA表达呈等级相关。结论 VEGF-A、VEGF-C可促进MCF-7细胞的增殖,阻断两者的表达。VEGF-A在乳腺癌间质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促进作用。VEGF-A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李惠  仝铁  孙袁  林群  梁雪雯 《贵州医药》2006,30(5):391-393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 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 104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耐药性表达。结果在59例卵巢癌中,P-gp、 GST-π、TOPOⅡ的耐药性表达率分别为61.02%(36/59)、49.15%(29/59)、72.88%(43/59);P-gp与 GST-π、P-gp与TOPOⅡ、GST-π与TOPOⅡ及P-gp、GST-π与TOPOⅡ的耐药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0.67%(24/59)、37.28%(22/59)、32.20%(19/59)、25.42%(15/59);绝经后卵巢癌GST-π的耐药表达(60.52%)高于绝经前患者(33.33%,P=0.045);分化高(G1~G2)卵巢癌TOPOⅡ的耐药表达 (80.85%)高于分化低者(G3)(50.00%,P=0.028);病情进展组P-gp耐药表达明显高于无进展组(P =0.027);P-gp、GST-π、TOPOⅡ的耐药性表达与卵巢癌组织类型、手术病理分期、腹水细胞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卵巢癌中P-gp、GST-π、TOPOⅡ的耐药性表达,对于临床化疗敏感性的预测有一定提示,对预后的判断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王恒树  张杰英  崔爱荣  史淑芬 《河北医药》2010,32(17):2337-233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ulti-drug resistance,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胎盘型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胸苷酸合成酶(TS)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临床病理及预后等的关系,为胃癌化疗治疗中化疗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癌组织中P-gp、GST-π、TS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65例胃癌手术标本中,P-gp阳性52例(80%);TopoⅡ阳性52例(80%);TS阳性56例(86.15%);GST-π阳性44例(67.69%)。P-gp的表达与胃癌病变直径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TopoⅡ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有关,GST-π的表达与胃癌病变大小有关;TS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系。结论 P-gp、GST-π、TopoⅡ指标除做化疗的指标外,也是临床判断胃癌分期及细胞分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转移相关基因1(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1,MTA1)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20例癌旁正常组织、20例乳腺增生组织MTA1蛋白的表达。结果①乳腺癌细胞核MTA1蛋白高表达率为69.2%(54/78),显著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1/20)、乳腺增生组织10%(2/20),P<0.05。②MTA1蛋白在Ⅲ期的高表达率为82.9%(29/35),显著高于Ⅰ~Ⅱ期58.1%(25/43),P<0.05。③有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86.2%(25/29),显著高于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的59.2%(29/49),P<0.05。结论MTA1蛋白高表达可能在乳腺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