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9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09名正常对照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ⅠA多态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的上述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ⅠA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与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和多巴胺D2受体基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209例海洛因依赖者和109名正常对照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结果海洛因依赖者和对照组之间的上述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多巴胺D2受体基因Taq I A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无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巴胺D1受体(dopamine D1 receptor,DRD1)基因第一外显子5'非翻译区内rs4532(-48A/G)和第二外显子内3'非翻译区rs686两个SNPs位点和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方法 按照诊断标准,选取无亲缘关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238例(海洛因依赖组)及健康体检者312例(对照组),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rs4532和rs686两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HaploView 4.0及SPSS 13.0软件分析各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与对照组DRD1基因rs686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海洛因依赖组rs686位点的等位基因A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6.005,P=0.014,OR=1.434,95%CI(1.074,1.915)].海洛因依赖组与对照组DRD1基因rs4532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RD1基因rs686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相关,携带有rs686多态性位点A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对海洛因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和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23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10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64例正常对照者的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5-HT2C受体基因cys23/set23多态性分布.结果海洛因依赖组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HT2C受体基因的set23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9%.结论未发现海洛因依赖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VNTR多态性相关联,在中国汉族人未发现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23多态性.  相似文献   

5.
多巴胺D4受体基因和5—HT2C受体基因与海洛因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和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23多态性与海洛因依赖的关联。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对102例海洛因依赖者和64例正常对照者的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采用PCR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检测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23多态性分布。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的频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5-HT2C受体基因的ser23等位基因频率仅为0.9%。结论 未发现海洛因依赖与多巴胺D4受体基因外显子Ⅲ VNTR多态性相关联,在中国汉族人未发现5-HT2C受体基因cys23/ser23多态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系统评价多巴胺D2受体基因-141C Ins/De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海洛因依赖的相关性。方法:检索 中外数据库于建库至2014年3月公开发表的文献,收集有关多巴胺D2受体基因-141C Ins/Del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海洛 因依赖的病例对照研究,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7项关于多巴胺D2受体基因-141C Ins/Del多态 性与海洛因依赖的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3 211人,对照组1 97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基因型合并后的OR值、 OR值95% CI和P值,其中基因型Ins/Ins与基因型Del/Del比较,OR=0.51,95% CI:0.27~0.96,P=0.017;基因型Ins/Ins 与基因型Ins/Del+Del/Del比较,OR=0.82,95% CI:0.72~0.94,P=0.448;基因型Ins/Ins+Ins/Del与基因型Del/Del比较, OR=0.53,95% CI:0.28~0.98,P=0.019;基因型Ins/Del与基因型Del/Del比较,OR=0.59,95% CI:0.32~1.07,P=0.045; Ins等位基因与Del等位基因比较,OR=0.79,95% CI:0.71~0.89,P=0.101。结论:多巴胺D2受体基因-141C Ins/Del多态 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海洛因依赖存在关联,携带有Ins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不易对海洛因产生依赖。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巴胺D2受体(DRD2)基因Taq1A多态性、多巴胺D3受体(DRD3)基因Set9Gly功能多态性、5-羟色胺2A(5-HT2。)受体基因A-1438G、T102C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相关性。方法:使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无TD及TD严重程度。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LP)法分析TD组和非TD组的各受体基因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结果:DRD2基因Taq1A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5)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DRD3基因Set9Gly的等位基因频率(P〉0.05)和基因型(P=0.08)分布在TD组(n=42)与非TD组(n=52)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且不同基因型间的AIMS总分值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5-HT2A受体基因T102C多态性位点与A-1438G为完全连锁不平衡,TD组(n=42)与非TD组(n=51)的基因型总体分布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有显著性(x^2=4.36,1,v=1,P〈0.05)。结论:在中国汉族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DRD,基因的Taq1A多态性、DRD3功能基因的Ser9Gly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TD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5-HT2A受体基因的T102C、A-1438G多态性可能与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TD相关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海洛因依赖与5-羟色胺1B受体基因、5-羟色胺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两基因多态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检测202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和186名正常对照5-HTR1B和5-HTR2A的基因型. 结果海洛因依赖组5-HTR1B基因G681C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7% vs 18.3%,2 =3.95,P=0.047,OR=1.63);当5-HTR1B为C/C基因型时,5-HTR2A基因多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χ2=7.27, P=0.026),病例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9.13% vs 14.58%,2=7.27,P=0.026,OR=3.77;58.70% vs 42.71%,2=4.80,P=0.028,OR=1.91),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1.30% vs 57.29%,OR=0.52).结论 5-HTR1B基因G/G基因型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危险因子,5-HTR1B和5-HTR2A相互作用,在5-HTR1B为C/C型的人群中,5-HTR2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危险因子,A等位基因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海洛因依赖与5-羟色胺受体基因多态性关联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海洛因依赖与 5- 羟色胺 1B受体基因、5 -羟色胺 2A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及两基因多态的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分析技术,检测202名海洛因依赖患者和 186名正常对照 5- HTR1B和 5- HTR2A的基因型。结果 海洛因依赖组 5- HTR1B基因G681C位点G/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6. 7% vs18. 3%, 2 =3. 95, P=0. 047,OR=1. 63);当5- HTR1B为C/C基因型时, 5 HTR2A基因多态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 (χ2 =7. 27, P=0. 026),病例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39. 13% vs14. 58%, 2 =7. 27, P=0. 026,OR=3. 77; 58. 70% vs42. 71%, 2 =4. 80,P=0. 028,OR=1. 91),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1. 30% vs57. 29%,OR=0. 52 )。结论 5 -HTR1B基因G/G基因型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危险因子, 5 -HTR1B和 5- HTR2A相互作用,在 5 -HTR1B为C/C型的人群中, 5- HTR2A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可能是海洛因依赖的危险因子,A等位基因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启动子区-857C/T和-1031T/C位点多态性与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PFLP)方法检测98例阿尔茨海默病、122例健康对照各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NF-α基因-857C/T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AD组与正常对照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A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0.178,P=0.001,OR=2.081,95%CI=1.320-3.280)。结论:TNF-α基因-857C/T位点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存在关系,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易感基因,携带C的个体可能更易患有AD。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发性自然流产(RSA)与中国南方夫妻双方及绒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多态性(-1154G > A)的关系【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271对RSA夫妇和250名女性对照?200名男性对照,60例复发自然流产绒毛及人工流产绒毛的VEGF基因-1154G > A多态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情况.【结果】在女方RSA组和对照组,VEGF基因-1154G/A的三种基因型频率(G/G?G/A?A/A)分布不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2);女方RSA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G?A)分别是74.7%?25.3%和82.2%?17.8%,女方携带A等位基因发生RSA的风险大于携带G等位基因(P = 0.003,OR = 1.562,95% CI = 1.157-2.109)在男方RSA组和对照组,VEGF基因-1154G/A的三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837?0.572)?在留取的绒毛RSA组和人工流产组,VEGF基因-1154G/A的三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708?0.757),【结论】女方VEGF基因-1154G/A多态与中国南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病风险相关,携带A等位基因增加复发性自然流产的发生,男方及绒毛VEGF基因-1154G/A多态与中国南方复发性自然流产的无相关性,由此推测,与胎儿VEGF-1154G/A多态性相比,母方VEGF-1154G/A多态性与RSA的关系可能更密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共患和不共患破坏性行为障碍(DBD)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与多巴胺D4受体(DRD4)基因上游调控区-521C/T多态之间的关联.方法:对401例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中国汉族ADHD患儿(包含284个完整核心家系)进行-521C/T多态的基因型检测,采用卡方检验和传递不平衡检验(TDT)分别对共患和不共患DBD的ADH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ADHD共患DBD组(n=143)T等位基因(χ2 = 6.778, P= 0.009, OR= 1.485)和TT基因型(χ2 = 6.292, P= 0.012, OR= 1.729)的频率明显高于不共患DBD组(n= 258);(2)在共患DBD的ADHD核心家系(n= 100)中,T等位基因优先传递(χ2 = 3.868, P= 0.049);在不共患DBD的ADHD家系(n= 184)中,未观察到任何等位基因的传递不平衡现象(χ2 = 0.223, P= 0.637).结论:DRD4基因-521C/T多态与共患DBD的ADHD存在关联.ADHD共患DBD与否可能存在遗传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VDR基因Apa I、Fok I、Taq I、Tru9I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桥本氏甲状腺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Taq Man荧光探针技术, 对139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 (HT组) 和66例健康对照者 (NT组) 的VDR基因Apa I、Fok I、Taq I、Tru9I位点SNP进行检测, 比较和分析各组间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以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1) 个旧地区人群中血25 (OH) D水平基线仅为 (18.45±7.60) ng/m L; (2) HT组25 (OH) D水平[ (17.66±7.91) ng/m L]较NT组[ (20.13±6.65) ng/m L]低, 虽然NT组 (42.42%) 25 (OH) D不足的比例高于HT组 (22.30%, P=0.003) , 但HT组 (70.51%) 25 (OH) D缺乏的比例高于NT组 (51.52%, P=0.008) ; (3) 总体人群Apa I位点CC、CA、AA基因型频率分别0.51、0.40、0.09, 等位基因C和A频率分别为0.71、0.29;Fok I位点CC、TC、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8、0.50、0.22, 等位基因T和C频率分别为0.47和0.53;Tru9I位点GG、GA、AA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61、0.33和0.06, 等位基因G和A频率分别为0.77和0.23.NT及HT组间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4)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25 (OH) D缺乏可能是H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OR=1.429, P=0.033) .结论 (1) 中国云南个旧汉族人群普遍存在25 (OH) D不足或缺乏, HT组25 (OH) D缺乏的程度明显高于NT组并可能与HT的发生、发展有关; (2) VDR Apa I、Taq I、Fok I、Tru I9位点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 但未显示其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T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STAT4rs3024877多态性与原发性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易感性及肾损害病理特点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为2005年1月—2018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的AAV患者(AAV组,145例)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216名),比较AAV组不同性别、基因型间实验室指标的差异。基因分型采取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高通量测序(MPCR-HTS)的方法,比较两组间基因型、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根据肾脏穿刺结果,分析不同基因型、等位基因与AAV患者肾脏病理类型的相关性。结果:AAV组中,女性比男性患者具有较低的白细胞(t=-2.00,P=0.04)、红细胞计数(t=-2.00,P=0.04),较高的免疫球蛋白M水平(t=-1.99,P=0.04)。AAV组TT和CC基因型、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CT基因型、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0.764,P=0.682;等位基因:χ2=0.064,P=0.801);AAV肾损害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基因型:χ2=16.017,P=0.001;等位基因:χ2=14.306,P=0.003),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T等位基因为新月体型(OR=7.273,95%CI:1.897~28.145,χ2=8.258,P=0.004)、混合型(OR=4.364,95%CI:1.060~17.961,χ2=4.165,P=0.041)的危险因素;TT基因型为新月体型(OR=16.000,95%CI:2.558~127.925,χ2=6.833,P=0.009)、混合型(OR=16.000,95%CI:2.001~17.961,χ2=4.165,P=0.041)的危险因素。结论:STAT4rs3024877基因多态性与AAV易感性不相关,与肾损害病理类型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疆哈萨克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发病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 A,SP-A)基因位点aa62、aa219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新疆哈萨克族吸烟COPD患者103例作为实验组,吸烟健康人103例作为对照组.提取206例样本外周血基因组DNA.采用Taqman探针标记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SP-A的aa62(CCA/CCG,rs1136451)和aa219(CGG/TGG,rs4253527)两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获得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在aa62位点,两组AA,AG、GG基因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958,P=0.250),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x2=2.536,P=0.111,OR=1.532,95%CI:0.904-2.595).Aa219位点,两组CC,CT,TT基因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2.799,P=0.094),等位基因C、T频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x2=1.945,P=0.163,OR=1.548,95%CI:0.56-1.22).结论:新疆哈萨克族人吸烟COPD患者发病与SP-A的aa62(CCA/CCG,rs1136451)位点与aa219(CGG/TGG,rs4253527)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与中国北方妇女早产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100例早产患者和100例对照组妇女的MMP-9基因启动子区-1562C/T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结果:早产患者组和对照组的MMP-9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0.05)。早产患者MMP-9中C和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9.00%,11.00%及92 50%,7.5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6,P=0.23);病例组C/C,C/T和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9.00%,20.00%和1.00%,对照组分别为85.00%、15.00%和0.00%,两者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1.220,P=0.27)。与C/C基因型相比,携带T等位基因未能明显增加早产的发病风险,经年龄校正的OR值为1.52(95%CI=0.78~3.10)。结论:MMP-9启动子区-1562C/T多态性可能与早产的发病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254 T/C(rs2096525)及-173G/C(rs755622)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集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12例为病例组,另选取同期非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12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MIF基因多态性进行分型,分析两组MIF基因型的分布及MIF基因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中病例组和对照组中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14%和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3.66%和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TT基因型为参照,病例组携带CC基因型是对照组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危险的4.89倍,95%可信区间为1.01-23.83;且携带C突变基因的个体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OR及其95%可信区间为1.86(1.15-3.02)。病例组和对照组间MIF-173G/C各G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基因+254 T/C多态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的易感性有关,C等位基因可能是其发生的遗传易感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