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肌耻骨孔(myopectineal orifice,MPO)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y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68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经腹腔腹膜前网片修补术(TAPP)手术组48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TEP)手术组20例,对引起术后复发及并发症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全组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5±14)min,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5例(7.3%),暂时性神经感觉异常4例(5.8%),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无1例疝复发。结论熟悉腹腔镜下肌耻骨孔的解剖结构,是开展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关键,可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及腹股沟疝的复发,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如何正确分离出耻骨肌孔及其在腹股沟区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47例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术的患者扩大内环口,清楚暴露耻骨肌孔后平铺各层补片,并再次缩小内环口.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0~50 min,术中未出现血管、精索及膀胱损伤,术后4~7 d痊愈出院.术后阴囊轻度水肿1例,3 d后消退,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3~12个月,无复发.结论 扩大内环口有利于暴露耻骨肌孔,方便补片的放入,能够更好地达到全腹股沟疝的修补,并未延长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适合在低年资医师及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耻骨肌孔的解剖概念在股疝无张力修补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我院1999年10月至2010年2月使用聚丙烯网塞及平片治疗的股疝患者50例,经腹股沟入路,将疝及内容物还纳后,将网塞充分展平,修补耻骨肌孔,而不是封堵股环,保持股环的旷置状态,将平片放置于腹横筋膜浅面.结果 50例患者均术程顺利,恢复良好,随访6个月至5年,无复发.结论 采用修复耻骨肌孔、旷置股环的手术方式可以恢复局部正常解剖,同时可以避免压迫股静脉.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耻骨肌孔空间分离在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7月汉中市勉县医院进行TEP手术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按照随机对照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实施腹腔镜下结合耻骨肌孔的空间分离解剖法行TEP,对照组实施单纯腹腔镜TEP,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析试验组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组织中的表达和血清中的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含量。 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的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12、4.601、12.306、5.235,均P<0.001);试验组术后慢性疼痛、感觉神经异常、阴囊血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2、1.523、4.987,P=0.017、0.016、0.041);两组均无切口感染;试验组患者手术疗效为优的百分比和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06,P=0.019)。直疝型MMP-2表达较斜疝型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斜疝型相比,直疝型Ⅲ型胶原含量增加,Ⅰ型胶原含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21、4.936、5.374,P=0.041、0.021、0.031)。 结论腹腔镜下观察TEP手术空间解剖结构,在耻骨肌孔区域建立4个空间,临床手术疗效好、恢复快、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广泛推广。MMP-2对成人腹股沟疝患者胶原的降解作用与成人腹股沟疝的形成有关联。  相似文献   

5.
单个网塞充填耻骨肌孔区治疗腹股沟疝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思梦 《外科理论与实践》2002,7(6):443-444,447
目的:报告巴德疝环充填补片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方法:1999年11月-2002年4月,进行了76例改进的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包括原发疝70例,复发疝6例,病人平均年龄为66.3岁,Nyhus Ⅲ型者占68.4%。手术统一采用单个网塞充填耻骨肌孔区,网塞基底将耻骨肌孔上区完全充满,网塞侧面将股环覆盖。结果:手术时间平均33.6min,网塞间继缝合平均11.6针,随访2-3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充填式疝修补术可以治疗各型腹股沟疝,利用单个网塞和网片治疗巨大腹股沟疝,骑跨疝和复合疝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经腹腔镜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因其创伤小、恢复快、术后麻木疼痛少,已成为当前主流术式。然而资料统计显示腹腔镜疝修补术没有使并发症和复发得到彻底消除。通过分析腹膜前间隙肌耻骨孔区域的膜解剖平面结构,得出当前3D塑形补片可能存在的缺陷,并尝试提出改进补片设计的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疝囊高位结扎和脐内侧襞加强耻骨肌孔在儿童腹股沟复发疝腹腔镜修补术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接受疝囊高位结扎和脐内侧襞加强耻骨肌孔治疗小儿腹股沟复发疝的患者资料。结果 25例完成单侧手术,2例完成双侧手术;1例脐正中襞和左右脐内侧襞较窄,不能实施原计划手术,行内环口高位双重结扎。术后1例患侧阴囊气肿,持续5 d后消失;1例患侧腹股沟区牵拉疼痛不适感,口服可缓解,持续12 d逐渐消失。结论 该手术是治疗大龄儿腹股沟复发疝的新方法,但有长时间的腹股沟区牵拉疼痛不适感,远期效果有待更长时间的随访和大宗病例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重建肌耻骨孔,研究腹股沟疝病人解剖数据。方法 :采集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我院90例腹股沟疝病人的术前CT图像。其中斜疝79例,直疝9例,股疝2例。CT图像导入软件行三维重建。测量重建后肌耻骨孔的解剖数据,比较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分组后的差异。结果:肌耻骨孔的平均总宽度为(7.67±0.75) cm,长度(7.34±0.38) cm,上缘长度(5.79±0.79) cm,下缘长度(6.57±0.50) cm,上下两区夹角(120.10±9.36)°。男女分组间的总宽度、长度和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组的上缘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分组的上下两区夹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三维成像技术测量肌耻骨孔可行。采集的肌耻骨孔数据可指导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体质量指数腹股沟疝手术病人的补片制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复习耻骨肌孔的解剖学特点,探讨其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腹股沟疝患者110例,均行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70±17)min,住院时间2~5 d,平均(4.0±0.8)d。全组患者无切口感染,无腹膜前血清肿及切口皮下积液。1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随访期间无复发,无腹股沟区硬化、皮下脓肿及补片周围深部脓肿等发生,慢性疼痛3例,腹股沟区麻木感4例,异物感1例。结论腹膜前间隙无张力疝修补术是一种针对耻骨肌孔修补的手术,易于掌握,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手术时对耻骨肌孔及腹膜前间隙解剖结构要深入了解,将补片完全覆盖耻骨肌孔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耻骨钻孔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复发性腹股沟疝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常见病,治疗方法较多,各种先进修补材料的应用使疗效大为改善,但其复发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特别是老年患者并存疾病较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的增长,复发率可能更高.笔者收集76例术后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其中12例进行耻骨钻孑L无张力修补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善愈补片经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技术操作要点,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8月至2009年8月用国产善愈补片行开放性前入路腹膜前间隙腹股沟疝修补术共6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5—55min,平均50min。全组患者伤口一期愈合,无浆液肿及感染发生。术后随访2—24个月,无复发。结论应用国产善愈补片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有效,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腹股沟切口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手术体会,分析耻骨肌孔解剖认知在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要点。方法在开展国人耻骨肌孔腹膜前间隙尸体解剖研究的基础上,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治疗腹股沟疝210例的临床经验。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5d。术后切口疼痛20例,切口皮下积液2例,阴囊肿胀4例,无腹膜前血清肿,无切口感染。术后随访11~30个月,平均22个月,复发1例,慢性疼痛6例。结论经腹股沟切口的腹膜前疝修补术安全有效、复发率低,腹膜前间隙的充分游离和补片的准确放置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慢性疼痛等不适并不少见,减少腹横筋膜前加强片的使用及缝合固定可能有助于减少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我科自2010年01月至2010年04月期间收治的32例成人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腰麻,用北京天助畅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善释EasyProsthesis D10疝修补片行前人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7例;年龄24~81岁;手术时间(40±15)min;患者术后12h下床活动;住院时间(64-2)d;1例术后出现切口轻度疼痛,经局部理疗2d后缓解;1例老年男性患者出现术后尿潴留,置尿管并定期开放,术后第3天拔除;术后无皮下血肿、阴囊或大阴唇积液、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本组病例术后随访2—6个月无复发、手术区域无慢性疼痛、无异物感。结论前入路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采用普通外科医师解剖熟悉的前入路进行手术,在腹膜前间隙进行耻骨肌孔的无张力修补,符合腹股沟解剖生理,是对全腹股沟区进行修补,其在治疗一种腹股沟疝的同时预防了其他腹股沟疝的发生,并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无张力疝修补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同期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62例与传统开放手术8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隐性疝的发现及并发症等,分析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与传统手术治疗的优缺点。结果: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自主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发现隐性疝及术后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具有操作简捷、手术损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在诊治隐性疝和双侧疝方面尤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方法、术式选择、手术并发症、术后复发率以及远期慢性疼痛等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们于2004年11月至2005年12月全麻下所进行的经腹腔及腹膜前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246侧次(1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近期随访结果。结果7例患者出现非严重并发症,占0.28%;90%的患者平均被随访了36个月,1例患者复发,占0.81%,无随访患者远期不适感。245例手术成功,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如期出院。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是低并发症,低复发率的安全术式,特别是具有更低的远期慢性疼痛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