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研究认为,纵隔型肺癌有一定的特点,CT和平片相结合是诊断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纵隔型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纵隔型肺癌CT资料.结果 本组15例中,中央型肺癌11例,周围型肺癌4例,病理类型鳞癌9例,小细胞癌4例,腺癌 2例.结论 综合观察多层螺旋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在纵隔型肺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纵隔型肺癌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方法常规X线检查摄正侧位胸片.体层摄影检查11例.CT检查采用PICKER-2000CT机,自肺尖至膈顶用层厚,层距均为10 mm连续扫描.CT增强检查8例.结果纵隔型肺癌的X线表现:癌肿阻塞较大支气管致肺叶不张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肺门肿块或纵隔肿块;隐匿性肺癌,X线平片仅可见纵隔增宽呈波浪状.纵隔型肺癌的CT表现:可清楚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边缘.受累支气管的情况,肿块周围的情况.CT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亦可较早显示肺内转移病灶,骨骼破坏等.对肿大淋巴结的显示,亦较X线平片优越.结论对纵隔型肺癌,X线平片,体层摄影,CT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吴山  武志峰  鄂林宁 《当代医学》2012,18(20):91-93
目的 探讨纵隔常见的淋巴结病变的CT表现及特征.方法 总结经手术、淋巴结活检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纵隔淋巴结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与相互鉴别要点.结果 44例最终结果分别为:淋巴结结核6例,淋巴结转移癌16例,结节病5例,淋巴瘤9例,巨淋巴结增生4例,艾滋病淋巴结肿大2例.淋巴结结核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炎性病变,以形态多样、钙化、增强扫描边缘环形强化为典型特点.淋巴结转移瘤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原发灶淋巴引流区优势分布、液化坏死明显、增强呈薄壁环形强化是其重要特征.淋巴瘤CT表现以累及范围广,病变淋巴结密度均匀,增强呈轻度均匀强化为主.结节病以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病灶多数不融合且境界清晰、密度均匀、均匀强化为鉴别要点.巨淋巴结增生具有血供丰富、常累及单个淋巴结、呈肿块样增生等特点.结论 胸部CT检查是诊断纵隔淋巴结病变的首选方法,病灶形态特点、分布、强化及临床表现对诊断及鉴别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纵隔型小细胞肺癌(SCLC)的CT表现及诊断途径.方法 对22例纵隔型SCLC进行回顾性CT分析,并与病理观察相对照,讨论SCLC的CT表现与病理基础.结果 SCLC纵隔广泛性淋巴结肿大与肺门肿块、而肺不张少见,且程度较轻,是纵隔型SCLC的CT特点,CT诊断的可能性达64%(14/22),结合经皮针刺活检阳性率可达95%(21/22).结论 CT增强扫描结合CT导向经皮针刺活检是纵隔型SCLC确诊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纵隔型肺癌临床特点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方法。方法收集纵隔型肺癌23例,分析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及病理学结果。结果纵隔型肺癌多有呼吸道症状,胸部X线和CT表现为中央型、周围型及隐匿型三种类型;病理学检查鳞癌占60.87%(14/23),小细胞癌占21.74%(5/23),腺癌占8.69%(2/23),大细胞癌及其它占8.69%(2/23)。结论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及时行病理检查,可提高纵隔型肺癌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纵隔型肺癌的X线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纵隔型肺癌一般认为是中央型肺癌的一种特殊表现,好发于右肺上叶,癌肿阻塞较大支气管使上肺叶完全不张而紧贴于纵隔上,并包裹住肺门肿块或纵隔的肿大淋巴结,形成类似纵隔肿块,为提高对本症的认识,防止误诊,笔者总结了20例病例,并参考有关文献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 男15例,女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8岁,病灶均为单侧性上叶,其中右上16例,左上4例,患者多有咳嗽,咳痰伴胸痛,其中痰中带血者4例,3例误诊为纵隔肿瘤。  相似文献   

8.
纵隔畸胎瘤的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纵隔畸胎瘤CT征象的诊断价值与限度。方法 从手术后病理证实为纵隔畸胎瘤的85例病人中选择CT资料完整者63例,均经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基本CT均表现为孤立性前纵隔包块。其中囊性包块26例,均为成熟型,包括单房囊型13例,多房囊型7例,子-母囊型6例。囊实性包块29例,实性包块8例,均为不成熟型畸胎瘤。特殊CT征象包括:脂-液平面6例,脂密度子囊5例,水密度子囊3例。结论 前纵隔的囊性或囊实性包块内水样密度、脂质密度、软组织密度及不同形状的钙化并存或相互混杂或(和)包块内含有骨块、牙齿,显示脂-液平面、脂密度子囊、水密度子囊对本病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9.
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纵隔型肺癌的CT诊断特点。方法:收集分析15例纵隔型肺癌的临床CT资料。结幂:肿瘤位于上叶8例,中叶2例,下叶5例;多呈椭圆形或类圆形;肿块〈2em者3例,肿块〉2cm者5例,肿块〉3cm者7例;肿瘤密度多呈均匀实质性,少见坏死和钙化;肿瘤边缘:短毛刺征者12例;分叶征者13例;边界清楚者2例;胸膜凹陷征者6例;血管纠集征者5例。结论:密切结合临床症状及体征,深入观察影像学表现,对纵隔型肺癌可以做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相似文献   

10.
儿纵隔肿块性病变种类较多,影像学表现相似,鉴别诊断有一定困难.X线平片可显示较大的纵隔肿块,但定位定性困难,CT不但能发现较小病变,而且能较为精确地定位定性[1].笔者搜集2005年1 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我院行CT检查并经手术、病理活检证实的35例小儿纵隔肿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探讨CT检查对此类疾病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综合分析2004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6例肺放线菌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征象。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行胸部CT平扫检查,其中5例行强化扫描,均表现为肺外围胸膜下的团块状影,大多与胸膜黏连,病变多为囊实性,内见空洞影和气泡影,增强扫描,病灶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3例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确诊,3例行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结论肺放线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点,仔细观察病灶的影像表现,密切结合临床,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性分析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 PAP)的X线和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的PAP的X线与CT征象。结果:X线平片呈非特异性弥漫分布的肺泡实变影或磨玻璃阴影,CT扫描病变呈地图样分布或碎石路征。结论:CT尤其是HRCT可清楚显示PAP病变的范围及典型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可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肺淋巴上皮瘤样癌的影像学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0例肺淋巴上皮瘤样癌临床病理、X线胸片及CT扫描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5例,咳血丝痰2例.胸闷3例,胸痛3例,发热2例,3例为体检发现,无明显症状.本组病例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周围型肿块或结节,直径在2_3~12.4 cm.有浅分叶者7例,有毛刺征者3例,胸膜凹陷者3例.5例行CT增强扫描,肿块呈轻到中度,3例强化不均匀.结论 肺淋巴上皮瘤样癌影像学有一定特征性,但X线与CT表现仅能提示诊断,术前确诊需经支气管内窥镜活检或经皮肺穿活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原发纵隔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纵隔病变的CT资料。结果常见病变有胸腺癌6例,胸腺瘤31例,畸胎瘤8例,淋巴瘤6例,胸腺囊肿3例,纵隔内囊肿9例,神经源性病变12例,精原细胞瘤2例,心包病变2例,脉管瘤2例;少见病变有卵黄囊瘤3例,Castleman病及纵隔间皮瘤各2例,淀粉样变性、粘液脂肪肉瘤、神经内分泌癌、髓性脂肪瘤等各1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纵隔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的诊断和术前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肺泡蛋白沉着症(PAP)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加强对PAP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认识,提高PAP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经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和纤支镜下肺活检(TBLB)确诊的8例PAP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AP患者胸部X线表现呈非特异性改变;CT表现多样,为磨玻璃样、碎石路样、地图样、小叶间隔增厚样、肺实变样、肺水肿样及肺间质纤维化等表现,临床表现为咳嗽,活动后气促、胸痛、胸闷、进行性呼吸困难。结论:肺部影像可充分显示PAP的特点,结合临床可提示本病可能,但其特点只具相对特异性,应尽早行TBLB和BALF以确诊。临床上需与卡氏肺囊虫性肺炎、肺水肿、肺出血、支气管肺泡癌、感染、特发性纤维化等肺部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成人肺隔离症影像特点,提高对本病影像学诊断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回顾分析7例被血管造影或手术证实的成人肺隔离症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7例均行胸部平片及MSCT检查,2例行胸主动脉插管造影,5例行肺叶切除术。7例均为肺叶内型,6例位于左下肺后基底段,1例位于右下肺内基底段。病灶以不规则软组织块影为主4例,3例为多发囊性病变伴斑片状影,相邻肺野见斑点状影6例,肺野透亮度增高3例,肺纹理走向异常2例,5例CT见粗大扭曲的供血血管与降主动脉相连。结论:MSCT可以判断病灶的位置及范围,了解是否合并感染,MSCT增强显示其异常供血动脉可以明确诊断,是肺隔离症临床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纵膈少见恶性肿瘤的CT及PET/CT表现,提高术前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纵膈少见恶性肿瘤28例,2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一周内行18-FDG-PET/CT检查.结果 28例中,男24 例,女4例,平均年龄42岁.包括胸腺癌9例,上皮来源性恶性肿瘤9例,生殖源性肿瘤7例,恶性孤立性纤...  相似文献   

18.
成人纵隔淋巴结结核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组病人的临床症状轻,体征少,有3例病人是体检发现,其余病人是综合临床表现和X光胸片、CT、MRI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PPD试验及诊断性抗痨治疗和颈部淋巴结活检而确诊。另有3例延误了诊断.本文关于纵隔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及转移癌和结节病的鉴别诊断和延误诊断的原因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菌阴肺结核MSCT征象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晶  韩铭钧  关文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49-50,F0003
目的探讨菌阴肺结核的MSCT征象特点。方法选择68例菌阴肺结核患者与同期47例菌阳肺结核患者,比较其病变在MSCT上的表现形式的差异。结果菌阴肺结核实变征和空洞征的发生率(47.06%,26.47%)低于菌阳肺结核的发生率(68.09%,74.47%)(P〈0.05);菌阴肺结核多发空洞出现率(22.22%)低于菌阳组(77.14%),同时伴有树芽征的出现率(27.78%)低于菌阳组(80.0%)(P〈0.05)。结论菌阴肺结核的CT征象有其特殊性,熟悉这些特征有利于提高菌阴肺结核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原发性肺隐球菌病(Primary pulmonary crytococcosis,PPC)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例经病理证实的PPC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分析病变的数目、大小、形态、密度、边界、强化方式。结果 PPC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或胸痛,症状一般较轻。PPC病灶以多发结节影8例(44.4%)最多见,其次为孤立不规则团块影5例(27.8%),单发结节2例(11.1%)、实变影2例(11.1%)及混合性结节影1例(5.6%)较少见。结论 PPC在CT表现上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有望作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