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作者对63例晚期肺癌,包括手术或放射治疗失败者,作姑息性免疫—化疗,取得较好结果。其中鳞癌32例、小细胞癌20例、腺癌11例。男性共61例,平均年龄58岁。治疗方案包括两部份:甲方案为每四周作一次大剂量联合化疗,根据细胞类型:鳞癌选用丝裂霉素0.25毫克/公斤、阿霉素60毫克/平方米、氨甲喋呤40毫克/平方米、环乙亚硝脲(CCNU)60毫克/平  相似文献   

2.
作者用L-PAM辅助乳腺根治术治疗原发性乳腺癌103例,所有患者腋淋巴结活检均阳性。材料和方法:治疗组103例乳腺术后2~4周起,每6周连续5天给予苯丙氨酸氮芥0.15毫克/公斤/天,药物剂量按毒性反应程度略加增减,疗程2年或确定治疗无效为止。对照组108例,术后不给L-PAM治疗。结果:对照组108例22%治疗失败,即活检或临床、病理、X线或同位素扫描确定局部、区域性或远处转移。治疗组103  相似文献   

3.
从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对45例直肠癌病人术前应用5-Fu栓剂,栓剂含主药375毫克/枚,每日早晚各一次,平均用10.2天,平均总剂量7545毫克。A_1期1例;A_3  相似文献   

4.
从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对45例直肠癌病人术前应用5—Fu栓剂,栓剂含主药375毫克/枚,每日早晚各一次,平均用10.2天,平均总剂量7545毫克。A_1期1例;A_3  相似文献   

5.
本组19例患者均为经组织学证实的广泛转移的非精原细胞睾丸癌,患者年龄15~55岁(平均29.7岁)。19例患者均曾行睾丸原发肿瘤切除术,其中13例对转移病变以前进行过手术、放疗及/或化疗。患者可分为二组:A 组患者8例,其转移肿瘤不能切除。其中畸胎癌1例,胚胎癌3例,混合性癌肿4例,先用多种药物序贯化疗。第1疗程为3周,给予博莱霉素420毫克/公斤体重,长春花碱0.4~0.6毫克/公斤体重;第2疗程为17周,给予  相似文献   

6.
为了评价阿霉素对食管癌的效果,作者术前应用阿霉素治疗14例食管癌,术后对切除标本进行组织学研究。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49~72岁,均系高分化(5例)或中分化(9例)型鳞癌。应用阿霉素的剂量为30毫克,每周一次静脉注射,用2~3周,总量达60毫克或90毫克,休息12~53天,平均21天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表明。14例中,X 线检查病  相似文献   

7.
70例结直肠腺癌合併转移(主为肺、表浅淋巴结、骨盆、肝、腹内肿块、腹膜或骨骼)用氟脲嘧啶治疗。36例为5天内每日静注12毫克/公斤体重,每日最大量不超过1克。34例为5日持续静脉滴注每24小时30毫克/公斤体重。两组皆4周重复一个疗程,至病情恶化为止。持续静脉滴注组无骨髓中毒现象,而快速注射组约1/3见白细胞低于2000。临床见肿瘤缩小50%以上,在持续滴注组  相似文献   

8.
作者连续治疗55例未加选择的晚期乳腺癌。六天为一个治疗疗程,第一天静脉注射阿霉素40毫克/平方米,第三、四、五、六日每天口服环磷酰胺200毫克/平方米。各疗程间歇期为3~4周。全组55例年龄由37~77岁,平均55岁,20%在65岁以上。55例中50例得到充分治疗,即至少接受二个疗程。客观显效(能测量的病变都至少缩小一半以上并维持一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9.
在48小时内给10名一般状态好的非淋巴实体瘤病人静脉注射环磷酰胺,总量为120毫克/公斤或60毫克/公斤,用以研究免疫抑制作用,免疫活性的变化在两个剂量组中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直肠煽手术治疗的五年生存率在近30余年中无多大改变。住院病人中Dukes B、C期的比例一直在85%左右,术后约半数病人死于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目前正探讨各种辅叻治疗提高生存率的可能性、病人从确诊到手术常需等待一段时间,为了探讨直肠给药作为术前化疗的可行性、从1983年10月,试用5—Fu栓剂于活检确诊的直肠癌45例,每日早晚各一枚,每枚含5—Fu375毫克(药剂科制备)。平均应用10.2天、平均总剂量7545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Mount Sinai School of Midicine用高剂量DTIC,BCNU及VCR联合化疗治疗广泛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40例的结果。其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在28—85岁之间。给药方法:1.VCR第1及14天各1—1.5毫克,以后每周一次直至毒性出现为止。2.BCNU65毫克/米~2/日,连用3—4天总量195~260毫克/米~2,以后每6周一次。3.DTIC250毫克/米~2/日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共收集从1966年1月到1977年12月43例已断经妇女长期服用求偶素后的宫内膜标本,并与同时期某医院妇产科门诊所见到的512例妇女经活检、刮宫或子宫切除获取的宫内膜标本作为对照比较。所有标本均以同样方法处理并经同一病理学家观察。服药组43例,平均年龄55岁(从44~76)。服用合成求偶素Pzemarin。10例每日服0.625毫克,余者每日服1.25毫克,均连用20天,停药7天,不附加黄体酮类药物。服药期间短者半年,长者20年。中位期6~10年,平均期7年8个月。治疗期间的长短与患者年龄有显著关系(r=0.6;P<0.05)。对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37例成人急性粒性白血病使用强的松龙-苯丁酸氮芥酯的治疗效果。所有患者骨髓中的母细胞均在20%-90%之间(平均数67%),采用FAB协作组所制定的诊断标准,37例患者分为二组。第一组:系单用强的松龙-苯丁酸氮芥酯者,共23例,年龄均在65岁以上(平均71岁),本组患者均有下列一种或数种情况(1)贫血而需要反复输血者,(2)粒细胞减少而又合并感染,(3)血小板减少又有出血趋势者。在治疗过程中,视病情需要而加用抗菌素或输血、输血小板等。患者每日口服剂量为20-60mg,缓解率为17%,缓解期间每日服药20-40 mg。第二组:系合并使用长春新碱者,共14例年龄均在35-64岁之间(平均51岁),每日服用强的松龙一苯丁酸氮芥酯60-80 mg,以及每7-10天静注长春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69~1982年用动脉内灌注化疗作为综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诱导治疗,共收治55例,其中包括炎性乳腺癌25例。局部晚期是指有广泛皮肤浸润或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但没有远处转移证据者。综合治疗包括:(1)动脉内灌注化疗;(2)外科去势;(3)扩大根治术;(4)术后全身化疗。材料和方法:动脉内灌注的插管分别置入胸廓内动脉(ITA)和锁骨下动脉(SCA)。有29例(1969~1978)用丝裂霉素C(MMC)和氟脲嘧啶(5-FU)联合化疗:经ITA每天持续灌注5-FU125毫克,每隔3~4天灌注MMC4毫克;经SCA每天灌注5-FU250毫克,每隔3~4天灌注MMC 8毫克平均每例共用5-FU 6克、MMC51毫克。23例(1978~1982)使用阿霉素(ADR):经ITA每次剂量10~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31例来自结-直肠癌的肝转移癌治疗情况,男18例、女13例,年龄在4—72岁之间。其中2例转移癌仅限于肝脏一叶,行部分肝叶切除后给于5-Fu 全身化疗。13例为多处肝转移,经全身化疗(7例给5-Fu,6例给5-Fu 加CCNU)。9例经胃网膜右动脉行肝动脉插管化疗,导管顶端置于肝动脉分叉处,灌注5-FUDR,剂量0.3~0.6毫克/公斤体重/天,平均给药4周。另外7例用肝动脉插管灌注合併间竭性堵塞肝动脉。(方法是用一根双腔导管,其远端放一个可装入1~1.5毫升的气球,当充气时可堵闭动脉  相似文献   

16.
为寻找恶性肿瘤联合化疗中对中性白细胞作用的有效用药方法,我们对Filgrastima(rhG-CSF)的作用进行了对比观察.从96年12月~97年4月我们对40例住院病人进行了观察,均为经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学证实的恶性肿瘤病人,化疗方案用药为标准剂量,严格按体表面积计算.观察组为20例病人,方法为化疗用药结束后48小时用Filgrastim(rhG-CSF),剂量为 80~100μg/m~2,皮下注射,平均用药时间为 5~10天.对照组20例病人,为化疗用药结束后中性白细胞平均下降至 2.0×10~9L以下用Filgrastim(rhG-CSF),剂量为 80~100μg/m~2 ,皮下注射,至中性白细胞恢复至 4.0 ×10~9/L以上停药,平均用药时间为4~11天.观察组平均Filgrastim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每周7天连续加速放疗临床研究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食管癌每周7天连续加速放疗和常规放疗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60例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连续7天加速放疗组(简称加速组)和常规放疗组(简称常规组)各30例。加速组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周7天,肿瘤剂量为50~70Gy,平均剂量64.2Gy,照射时间为3.6~5.0周,平均为4.6周。常规组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周5天,肿瘤剂量为40~70Gy,平均剂量61.7Gy。照射时间为4.0~7.0周,平均为6.4周。两组单次分割剂量均为2.0Gy。结果:加速组的近期疗效好于常规组,两组的有效率(CR PR)分别为82.8%(24/29)和58.6%(17/2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47);两组急性食管、气管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均未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论:连续加速放疗方法与常规放疗相比,缩短了治疗总时间,提高了肿瘤的近期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与观察。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脾脏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我们自1980年至1990年共收治8例,均经手术治疗和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6~68岁,平均43.9岁。病人均以脾脏肿大,左上腹肿块,或左上腹不适或疼痛之主诉入院。7例  相似文献   

19.
我科自1994~1999年间采用庆大霉素、氟美松、维生素B_(12)混合液局部湿敷治疗Ⅲ度放射性粘膜损伤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头颈部放疗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78岁,平均49岁;其中鼻咽癌18例,扁桃体癌3例,口底癌4例,舌癌5例。放射源为~(60)Co或8MV—X线;所有病例在肿瘤量达到1600~4000 cGy时出现Ⅲ度口腔粘膜损伤,表现为多处粘膜糜烂,进而形成直径为0.5~2cm大小不等的溃疡,呈持续性灼痛,且影响进食,被迫中断放疗。 1.2 治疗方法 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治疗组:采用庆大霉素16万u,维生素B_(12)500ug,氟美松5mg加生理盐水50ml配成混合药液,以棉球浸泡药液敷于损伤局部,每日3次,每次半小时,对照组:以青霉素或其他抗生素静滴,用西瓜霜喷雾剂喷洒粘膜损伤处。  相似文献   

20.
从1961年以来,作者对91例中等或高度敏感的广泛性肿瘤使用分次全身照射(TBI)29例及次全身照射(SIBI)62例。其中大多数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它为何杰金氏病、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精原细胞瘤及肺燕麦细胞瘤。既有曾行局部或区域放疗及化疗后失败者,亦有未行任何治疗者。照射方法:TBI 每日10~15rad,总量100~500rad(平均260rad);STBI 每日50rad,每周5次,总量900~4000 rad(平均1110 rad)。屏蔽头部及四肢,周围血象有下降趋势者,立即停止照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