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临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6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病因、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治疗与转归。结果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肤瘀斑、黄染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全血细胞减少(100.0%)、血清铁蛋白升高(61.5%)、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96.2%)、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升高(73.1%)、凝血功能异常(65.4%)、甘油三酯增多(34.6%)是本组病例实验室特点;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大多活跃,均可见成熟组织细胞和噬血细胞。16例肿瘤相关性HPS,7例感染相关性HPS及3例原因不明HPS。结论HPS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预后差,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因并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可能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IAHS)与病毒感染的相关性及其免疫功能。方法:对12例IAHS患儿的病原学及免疫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B-IgM抗体阳性5例(41.7%),CMV-IgM阳性3例(25%),HIV抗体阳性2倒(16.7%),MP-IgM阳性2例(16.7%),且100%IAHS患儿结核茵素试验阴性,大多数IAHS患儿CD4下降、CD8升高、CD4/CD8明显低于正常。结论:病毒是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主要病原;且HPS患儿免疫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低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白蛋白水平与儿童脓毒性休克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5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好转存活24例,死亡26例;对50例患儿进行白蛋白监测,同时对各脏器功能进行监测,观察白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的白蛋白值与存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功能障碍器官数目的增加,白蛋白值越低,病死率逐渐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中,模型检验χ2=26.781,P=0.000,模型有统计意义。白蛋白OR值=1.125,白蛋白可做为脓毒性休克的死亡危险因素。结论白蛋白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儿预后不良和疾病严重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死亡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2014年4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ICU 收治的37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临床特征,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ICU 脓毒症病死率为46.5%(172/37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59.2%)为主,合并多部位感染者占12.7%;革兰阴性菌为最常见致病菌[62.7%(175/279)]。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入 ICU 24 h APACHE II 评分、并发脓毒症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为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P ﹤0.05,P ﹤0.01)。结论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 ICU 脓毒症高危人群,早期干预,可获得更好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2004年3月至2008年3月8例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8例患者中感染相关性6例,原因不明2例。治愈4例,死亡4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应主要针对病因,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病因未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断率。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6例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 6例患者中感染相关性5例,原因不明1例。治愈2例,死亡4例。结论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骨髓细胞学检查,多可获得诊断,对于治疗应主要针对病因,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病因未明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KP)血流感染(blood stream infections, BSI)的临床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2月间某三级医院确诊的KPBSI病例,分析其临床资料,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90d死亡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5年间共收集1672例血培养阳性病例,其中151例为KPBSI,90d死亡47例(3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死亡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86,95%CI:1.666~14.191,P=0.004)、CRKP感染(OR=5.42,95%CI:1.757~15.103,P=0.003)和入住ICU(OR=4.30,95%CI:1.695~10.908,P=0.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医院感染(OR=4.70,95%CI:1.626~13.582,P=0.004)、CRKP感染(OR=4.73,95%CI:1.699~13.738,P=0.003)和入住ICU(OR=3.75,95%CI:1.569~8.969,P=0.003)。结论 KPBSI病死率高,医院感染、CRKP感染和入住ICU可作为预测患者死亡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8.
殷亮  熊靓  高珍  张春蕾  张一 《江西医药》2012,47(12):1046-1048
目的 研究影响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并应用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探讨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期间61例2型HRS患者死亡40例,存活21例,死亡率65.6%.单因素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血肌酐、尿酸、血浆渗透压评分、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渗透压评分、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MELD评分OR值最高.结论 MELD评分、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以及Child-Pugh评分均可评估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转归,临床使用各有优劣,应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入院D-二聚体(D-dimer,DD)水平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01~2018-12在本院STEMI患者505例.分析比较院内死亡与院内存活患者之间的临床基线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入院DD水平与院内死亡的关系,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探索预测院内死亡的入院DD水平最佳节点值.结果:在505例患者中,院内死亡者共27例,占5.3%.与院内存活患者相比,院内死亡患者的年龄较大,入院血清肌酐、尿酸、DD水平较高,入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较低,行 PCI治疗比例较低,合并前壁心肌梗死、Killip分级≥3比例较高.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DD是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OR=1.404,95%CI:1.205~1.636,P<0.01);经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DD水平仍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11,95%CI:1.006~1.457,P=0.043).ROC结果显示,预测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DD最佳切点为0.86ng/mL(曲线下面积为0.770,P<0.01;敏感性为77.8%,特异性为72.6%).结论:入院时DD水平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入院时DD水平>0.86ng/mL对院内死亡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5例噬血细胞综合征的患儿,其中2例病情好转出院随访中、2例放弃治疗、1例死亡。结论通过系统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延缓患儿病情的进展、减轻患儿的痛苦、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刘超  李长钢 《安徽医药》2018,22(7):1363-1365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征、预后及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收集1例确诊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病例,回顾性分析其原发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治疗与转归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骨髓细胞学涂片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1,白细胞细胞免疫分型检测符合Common-B-ALL表型,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比例占37.8%.噬血细胞综合征确诊后,按照HLH-200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3个月后患儿死亡.结论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继发噬血细胞综合征来势凶险,临床表现各异,常伴有多脏器功能损害;常规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黄文炼  刘鸿雁  祝瑞  唐飞  唐瑜  尚娟 《安徽医药》2022,26(6):1187-1192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发病特点、死亡因素分析及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方法选择 2015年 3月至 2018年 9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 310例 SAP病人并发 ARDS病人,分成死亡组和存活组,单因素分析两组病人的基线资料,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非条件 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死亡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结果 310例 SAP并发 ARDS病人中 307例病人均以腹痛为临床起始症状,疼痛多突然发作,部位多集中于中上腹部,且多合并肝功能异常、胰性胸水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两组病人在年龄、饮酒史、合并感染、白蛋白、血肌酐、降钙素原、空腹血糖、 24 h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 Ⅱ(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 BISAP)评分及改良的 CT严重指数( MCTSI)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 ≥60岁)[OR=1.725,95%CI:(1.114,  相似文献   

13.
赖长城  梁昌达  李艳红  何飞 《江西医药》2011,46(12):1099-1101
目的探讨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月-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17例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转归。结果 17例中8例(47.1%)与感染相关,其中EB病毒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最多。临床表现以持续高热(100%)、肝脾肿大(100%)最为常见,实验室检查示全血细胞减少(64.7%)、甘油三酯增高(64.7%)、血清铁蛋白增高76.5%、肝功能异常88.2%、凝血功能障碍52.9%、低纤维蛋白原血症82.3%,骨髓涂片中找到噬血细胞100%。结论儿童噬血细胞综合征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死率较高。在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予HLH-04方案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唐小宇 《中国基层医药》2014,(21):3275-3277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对80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Logisitic回归分析死亡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59例(73.75%)与21例(26.25%);经多元回归分析后,年龄、体温、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慢性阻塞性疾病、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颅内再出血或梗死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因素,与患者的病死率呈显著相关( P=0.023、0.011、0.002、0.028、0.004、0.023、0.029、0.028、0.001、0.007、0.001)。结论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死亡与患者年龄、合并疾病、并发症状及疾病特征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平  谢枫  吴秋英  李辉  张义强  李永生 《江苏医药》2021,47(3):264-267,273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42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后28-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40例)和存活组(10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LR与脓毒症相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 Ⅱ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死亡组患者年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血乳酸(Lac)、PLR、SOFA评分及APACHE 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PLR与SOFA评分和APACHE Ⅱ评分呈正相关(r= 0.600和0.549,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Lac水平、高PLR及高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住院后28-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LR预测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的AUC为0.885[95%CI(0.821~0.932),P=0.000],取最佳诊断界值240.8时,相应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91.18%.结论 PLR升高是脓毒症患者早期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6.
殷亮  熊靓  高珍  张春蕾  张一 《江西医药》2013,48(1):18-21
目的研究影响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61例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不同将患者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并应用多因素Logisitc回归分析探讨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治疗期间61例2型HRS患者死亡40例,存活21例,死亡率65.6%。单因素分析发现,死亡组患者总胆红素、血肌酐、尿酸、血浆渗透压评分、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血浆渗透压评分、Child-Pugh评分以及MELD评分均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以MELD评分OR值最高。结论 MELD评分、血浆渗透压综合评分以及Child-Pugh评分均可评估2型肝肾综合征患者预后转归,临床使用各有优劣,应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PICU)脓毒症患儿并发急性肾损伤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20年1月我院PICU收治的80例脓毒症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找出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儿进入PICU后进行24 h监测,发现有23例并发了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28.75%(23/80),其中死亡10例(43.48%)。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儿脓毒症分期、降钙素原、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碱剩余、入院48 h及96 h肌酐水平、白蛋白、胱抑素C、尿量、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低水平白蛋白、高水平胱抑素是PICU脓毒症患儿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50、2.78、3.51,P<0.05)。单因素分析发现,机械通气、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脓毒症分期、72 h液体正平衡、6 h乳酸清除率<10%均与PICU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儿死亡具有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液体正平衡及乳酸清除率低均为PICU脓毒症并急性肾损伤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3.82、3.90,P<0.05)。结论:PICU脓毒症患儿并发肾损伤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应密切监测脓毒症发展情况、血清白蛋白及胱抑素C水平变化,对患儿及时进行干预治疗,降低脓毒症患儿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收治的100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出院后的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与死亡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的例数分别为80例(80.00%)与20例(20.00%);经单因素筛选及多元回归分析后,年龄( OR=2.010,95CI=1.100~3.673)、糖尿病史(OR=2.131,95CI=1.192~3.810)、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OR=0.692,95CI=0.461~0.812)以及低T3综合征(OR=1.811,95CI=1.252~2.620)等是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远期死亡率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远期死亡率较高,与患者年龄、糖尿病史以及低T3综合征等多种因素有关,对于不存在禁忌证患者,应及时实施急诊PCI,以降低远期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占影芳  占珊芳 《中国当代医药》2022,(23):178-180+189
目的 探讨影响心脏重症监护室(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探讨护理方针。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21年7月鹰潭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ICU收治的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28 d时临床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n=70)及死亡组(n=28),比较患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98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单因素结果提示,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年龄、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提示,APACHEⅡ(β=0.124,OR=1.132,95%CI=1.101~1.164)是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白蛋白水平(β=-0.145,OR=0.865,95%CI=0.819~0.914)是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预后不良的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心脏外科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死率高,入ICU时病情程度及白蛋白等指标水平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在临床护理方面宜早期评估患者危重程度,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研究进展(试卷编号:00000108)1.噬血细胞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A.发热B.肝脾大C.全血细胞减少D.发热、肝脾大、全血细胞减少2.噬血细胞综合征分类A.原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感染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B.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和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C.原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