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影响基层地区纯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璐  宫玉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3):3302-3303
目的:了解基层地区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途径和方法。方法:在该地区选取200例产妇于42天复查时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合格问卷198例,对影响基层地区纯母乳喂养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98例中纯母乳喂养53例,占26.77%,非纯母乳喂养主要受产妇年龄,独生女,分娩方式,是否患有肝炎,产假时间,是否偏食,是否心情压抑,产褥期是否参加工作,认为奶粉和母乳有无区别等因素影响。结论:该地区纯母乳喂养率较低,其中有许多因素影响着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3月宁波市李惠利医院产后未出院二胎产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其一般资料,根据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分为纯母乳喂养组32例、非纯母乳喂养组58例,纯母乳喂养定义为分娩后6个月内婴儿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不接受任何配方奶喂养。分析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现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结果 90例二胎产妇纯母乳喂养32例,纯母乳喂养率为35.56%。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产妇乳头凹陷、两次分娩间隔>5年、一胎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喂养、外祖母不支持母乳喂养、二胎新生儿分娩方式为剖宫产为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二胎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不容乐观,二胎新生儿非纯母乳喂养与产妇乳头凹陷、两次分娩间隔>5年、一胎喂养方式为非纯母乳喂养、外祖母不支持母乳喂养、二胎新生儿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等因素息息相关,临床可根据以上因素对产妇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产妇家庭支持,进而提高二胎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纯母乳喂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纯母乳喂养现状,并分析产后保健服务因素对纯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探讨纯母乳喂养率、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及其分布状况;采用混合效应模型探讨影响纯母乳喂养的因素。【结果】调查地区纯母乳喂养率为76.8%,4个月以上纯母乳喂养率为42.7%,6个月以上的喂养率为16.4%,母乳喂养的平均时间为3.1个月。控制了母亲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分娩方式等变量后,混合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后母乳喂养指导与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存在关联。【结论】调查地区的纯母乳喂养率较低,产后母乳喂养指导可以提高纯母乳喂养时间,亟待采取产后保健相关的干预方法,有效提高农村的纯母乳喂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长沙市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主要影响因素,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方法 2014年3-6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母乳喂养状况调查表,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长沙市1 014名婴儿母亲,对其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纯母乳喂养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结果调查1 021名婴儿母亲,其中有效问卷1 014份,问卷有效率为99.31%。0~6个月婴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率(37.5%),出院后纯母乳喂养率(40%)。在出院后纯母乳喂养情况中,孕期接受过宣教者(57.2%)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未接受宣教者(30.8%)(P0.05);阴道分娩者显著高于(46.7%)剖宫产者(29.9%)(P0.05);产后早接触、早吸吮者(35.3%)显著高于没有早接触、早吸吮者(21.8%)(P0.05);产后接受了母乳喂养指导者(50.1%)显著高于没有接受指导者(31%)(P0.05)。结论长沙市0~6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偏低,母乳喂养情况受孕期健康教育、分娩方式、早接触早吸吮、产后指导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阮明捷  巴蕾  王志  宋辉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2):3478-3480
目的:了解北京市朝阳区母乳喂养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母乳喂养率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朝阳区103名婴儿母亲,对其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并对结果录入分析。结果:产后婴儿0~4个月中纯母乳喂养48名,占47.5%;非纯母乳喂养53名,占52.5%。母乳喂养情况受学历、工作、年龄及分娩方式等多种因素影响。结论:朝阳区的纯母乳喂养率偏低,社会各界应更多关注哺乳期妇女,继续加强母乳喂养的宣传力度,巩固、强化母乳喂养知识与技能,树立正确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心,关注高龄产妇等重点人群,以提高母乳喂养率,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解石河子市婴儿6个月内的喂养现状。方法对2007~2010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石河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05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逐月进行电话随访至6个月,了解其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一周内水(糖水)的添加比例为37.5%;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为72.9%,纯母乳喂养率为1.0%;6月龄时添加过至少一种辅食的比例为99.0%,辅食添加的时间多集中在4~6个月之间。结论石河子市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前添加辅食现象普遍。婴儿喂养方式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对该地区医护人员和婴儿父母进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辅食添加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杭州市常住人口中产妇在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因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2005年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分娩的产妇628人,对其母乳喂养行为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同卷调查. [结果]纯母乳喂养者227人,占36.15%,基本纯母乳喂养222人,占35.35%.单因素分析8个因素与母乳喂养率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分娩方式、出生后婴儿未进监护病房、产后早吸吮、开奶时间早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保护因素. [结论]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环节提供产妇和其亲属母乳喂养知识,降低剖腹产率,医院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产妇早吸吮,母要同室可以促进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8.
薛峰  龚建芳  罗英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0):1536-1537
目的:了解常熟市母乳喂养实际状况,探讨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在儿保门诊对婴儿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影响因素调查及分析。结果:常熟市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5.37%,顺产和剖宫产婴儿的纯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母乳代用品的主要原因为母亲乳汁分泌少。结论: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专业人员对母乳喂养技巧的指导能力,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云南贫困农村4个县4种民族婴幼儿喂养的现状.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和典型调查法,对3 072名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情况、体格发育、患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为31.0%;4~9个月纯母乳喂养并添加辅食的比例为93.5%;20~23个月仍采用母乳喂养为22.7%.3岁以内断奶率为97.6%.影响婴幼儿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的因素为民族地区和剖宫产率.在婴幼儿6个月内已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类的比例为69.6%、23.8%、34.2%、66.4%;在21~24个月还未添加谷类、蛋类、奶类、水果、蔬菜的比例分别为12.5%、52.6%、52.6%、46.0%、38.7%;发育迟缓率非纯母乳喂养组高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组.结论 4个县农村婴幼儿纯母乳喂养率较低,辅食添加不合理、儿童辅食添加过早和过晚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07~2009年石河子市新生儿母乳喂养启动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7~2009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石河子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27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产后1小时内开始母乳吸吮的比例为26.1%;1周内纯母乳喂养率为9.1%;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计划进行纯母乳喂养(Adjust OR=5.59,95% CI:2.25~13.92)、母亲自觉母乳能满足婴儿需要(Adjust OR=3.91,95% CI:1.31~11.74)、下奶前不喂(糖)水或奶粉(Adjust OR=5.80,95% CI:2.78~12.13)、无他人推荐奶粉(Adjust OR=3.49,95% CI:1.01~12.01)是纯母乳喂养的保护因素.结论 2007~2009年石河子市产妇1周内纯母乳喂养率低,需要对医护人员和孕产妇分别进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培训或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丽水市区6月龄以下婴儿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儿保科门诊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调查,就婴儿喂养、母亲情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675名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0.89%,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9.11%,配方奶喂养占20.00%;不同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存在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喂养方式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母亲有无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出生胎龄等因素有关(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5个因素有关。配方奶喂养比母乳喂养肥胖发生率更高。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早开奶、降低剖宫产率、良好的环境及家庭氛围、在新生儿因疾病住院期间保持泌乳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城市居民中母乳喂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计划生育问卷调查”的方式 ,对广州等 5城市已婚育龄妇女进行抽样调查 ,以寿命表法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5城市妇女产后母乳喂养率为 94 .5 7%。平均母乳喂养时间 8.0 1月 ,4个月后继续母乳喂养率为 6 1.0 3%。母亲文化程度高者、初产婴儿产后母乳喂养率高。但继续母乳喂养率 ,受母亲生理及自身文化程度等社会心理特征和家庭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 :母乳喂养受母亲、家庭和社会的多种因素的影响 ,应有针对性地加强产妇出院后继续母乳喂养的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1岁内婴儿母乳喂养方式及其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喂养方式的母婴满意度,为促进母乳喂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7-8月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岁内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填写自设问卷及《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分析母乳挤出喂养行为的现状、影响因素及不同喂养方式下的母婴满意度。结果 纳入研究对象240人。挤出喂养者占39.6%,其中因工作选择挤出喂养者占82.1%。39.6%支持挤出喂养,13.3%反对,47.1%认为均可。母亲通勤时间越长更倾向于挤出喂养(OR=1.893,95%CI:1.139~3.146),独自带养婴儿的母亲则更倾向于直接喂养(OR=0.256,95%CI:0.112~0.583)。不同喂养方式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挤出喂养行为较常见且得到较多哺乳女性支持,返岗工作是挤出喂养的主要原因,挤出喂养未影响母婴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母乳喂养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刘菁  马福兰  姜筑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5):2055-2055,2111
目的:了解母乳喂养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将接受产后访视的产妇为调查对象,统一设计问卷,收集资料。结果:151例产妇中,平均母乳喂养率为86.09%。剖宫产或阴道难产、孕产期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因素的产妇其母乳喂养率低。结论:母乳喂养受分娩方式、孕期经过等因素的影响,应有针对性减少其不利因素,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15.
90年代湖南某农村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危险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某农村母乳喂养现状及产妇缺乳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农村纯母乳喂养率为74.2%,优势母乳喂养率为9.3%,及时添加辅食率为68.5%,1岁继续母乳喂养率为57.9%,2岁继续母乳喂养率为24.2%,奶瓶喂养率为41.3%。缺乳的危险因素主要是产妇的营养状况、精神因素、哺乳习惯、开奶时间,同时还发现缺乳者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16.
产妇血锌与乳锌水平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8例产妇血清及乳汁中的锌水平进行相关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乳汁锌含量约为血清的13倍,二者间呈正相关关系(r=0.337,P<0.01)。提示乳汁锌水平受血锌的影响,提出加强孕期及哺乳期妇女血锌的监测,及时补充足够的锌,以保证胎儿及婴幼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7.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对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母乳中含有丰富的抗体和免疫细胞,可以减少婴儿腹泻、降低特异性反应和哮喘发作等,同时可以降低母亲患糖尿病、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等的风险。目前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提高母乳喂养率的研究,并取得长足进展。笔者综合国内外最新文献报道,对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优点及有效促进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综述如下,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护理干预提供最新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哺乳对骨量及钙代谢的影响。方法 对未哺乳及哺乳不同时间的60例产后妇女,于产后3天及3、6、12个月,测量腰椎骨密度,同时测定血清钙、碱性磷酸酶、尿钙排泄率。结果 哺乳导致腰椎骨密度降低(P<0.01),并与哺乳时间有关。碱性磷酸酶在孕晚期增高(P<0.01),血钙及尿钙排泄率无变化。结论 哺乳排钙增加时主要动用了骨钙,而维持了血钙稳定。指导哺乳妇女掌握合理的哺乳时间和合理补钙,以减少骨丢失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浦东新区爱婴医院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当前爱婴医院内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探讨影响新生儿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针对性地指导母乳喂养,以提高出院后母乳喂养率。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7家爱婴医院350名产妇及新生儿,设计调查问卷,对其进行母乳喂养调查。结果:产妇中93.14%(326/350)在医院接受过母乳喂养教育,其中以孕妇学校宣教比例最高,产后病房宣教比例最低;母乳喂养率61.42%,混合喂养30.86%;自然分娩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手术分娩者(P0.01);未使用奶瓶喂养婴儿的母乳喂养率高于使用奶瓶者(P0.01);开展早接触、早吸吮者母乳喂养率高于未开展者(P0.05);78.52%的产妇添加代乳品的原因是觉得乳汁不够,58.52%的添加代乳品行为由产妇本人决定。结论:爱婴医院内母乳喂养工作还有待加强,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有分娩方式、开奶前是否使用奶瓶、是否进行早吸吮、早接触等。加强爱婴医院管理,积极开展产前、产时、产后各环节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意识及掌握实用技巧,对于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连云港市4个月婴儿喂养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4个月婴儿纯母乳喂养情况及不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原因。方法选择在院出生的508名婴儿进行调查。结果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44.9%。结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最重要因素为产后奶量不足,加强有关母乳喂养的知识教育可大大提高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