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异丙酚分别伍用芬太尼、氯胺酮、曲吗多、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麻醉时的-临床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 150例人工流产孕妇,随机分为单纯异丙酚组(I组)、复合芬太尼组(Ⅱ组)、复合氯胺酮组(Ⅲ组)、复合曲吗多组(Ⅳ组)、复合瑞芬太尼组(V组),Ⅱ、Ⅲ、Ⅳ、Ⅴ组于异丙酚静注前分别给予芬太尼0.8μg/kg、氯胺酮0.4mg/kg、曲吗多1.5mg/kg、瑞芬太尼0.4μg/kg,观察异丙酚用量、麻醉效果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 Ⅰ组用药1分钟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O.01),Ⅱ、Ⅲ、Ⅳ、Ⅴ组异丙酚用量明显较Ⅰ组减少(P<0.01),且麻醉效果优于Ⅰ组.无人工流产综合征病例发生,各组出血量及宫颈松弛度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芬太尼、氯胺酮、曲吗多、瑞芬太尼均可提高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减少异丙酚的用量,可防止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 4 0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经L3 / 4间隙穿剌,行腰-硬联合麻醉,待麻醉平面固定于T6,7后随机分为两组。Ⅰ组2 0例,气腹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Ⅱ组2 0例,气腹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 4mg/kg和异丙酚1mg/kg。两组术中均以异丙酚2mg/ (kg·h)维持。观察两组静脉注射各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和术中辅助麻醉效果,并随访术后4 8h不良反应。结果 Ⅰ组静脉注射后3、10min时血压明显下降,心率有一定的抑制,呼吸频率变慢、浅,SpO2 有短暂影响并有2例需辅助呼吸数分钟。Ⅱ组静脉注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不大。两组患者术中均安静无体动,术后10min内清醒,定向力完全,无恶心、呕吐。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行妇科腹腔镜手术安全有效,优势互补,但术中仍需注意呼吸、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在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ASA ~ 级人工流产术患者 8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 40例。试验组用异丙酚 2 0 0 mg+氯胺酮 2 0 mg合剂 ,对照组单纯用异丙酚 ;两组用量均按异丙酚 2~ 3 mg/ kg静注 ,观察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异丙酚用量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循环系统变化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麻醉效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结论 :异丙酚与小剂量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 ,具有用药少、麻醉效果确切、术中循环功能稳定、不影响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要求行无痛人工流产术者随机分配到异丙酚复合氟比洛芬组(PL组)和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30例。PL组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10 min后静脉注射异丙酚1.5 mg/kg;P组给予异丙酚2mg/kg。观察并纪录两组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和术毕的血压(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博氧饱和度(SpO2)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同时记录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异丙酚总用药量、术中呼吸抑制及肢动反应的发生等情况。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术中及术毕时,PL组的DBP、HR和BIS值明显高于P组;睫毛反射消失时和术中,PL组的SpO2明显高于P组;睫毛反射消失时,PL组的SBP和RR明显高于P组。两组术中麻醉效果评定为优、良、差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氟比洛芬酯联合异丙酚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和麻醉深度,对呼吸及循环抑制较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配伍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异丙酚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最佳药物配伍组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妊娠6~9周、无全麻禁忌证、自愿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68例,随机分为R1、R2、R3组,每组56例。各组均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R1组0.5μg/kg、R2组1.0μg/kg、R3组1.5μg/kg)45 s,再缓慢静脉注射异丙酚(剂量:R1组2.0 mg/kg、R2组1.5 mg/kg、R3组1.0 mg/kg)至患者入睡并睫毛反射消失后手术开始,术中可酌情追加异丙酚0.5~1.0 mg/kg。观察记录注药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扩宫吸宫时、手术结束时的MAP、HR、SpO2、RR变化及麻醉效果和各种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各组麻醉后睫毛反射消失时MAP、HR、SpO2、RR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R3组最明显(与R1、R2组比P<0.05),其中R3组有3例一过性呼吸暂停,SpO2降至90%,经面罩加压吸氧后很快回升至95%以上;麻醉效果:R2、R3组明显优于R1组(P<0.05);异丙酚用量:R1组明显大于R2、R3组(P<0.05);术后宫缩痛:R2、R3组明显少于R1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1.0μg/kg复合异丙酚1.5 mg/kg静脉全麻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具有麻醉效果好、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的优点,是较为合理的药物配伍组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异丙酚、依托咪酯用于老年食管癌患者全麻诱导插管时效果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65岁以上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150例,ASA Ⅰ-Ⅲ级,随机将其分为异丙酚组(A组)、依托咪酯组(B组)、异丙酚合用依托咪酯组(C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A组采用异丙酚2 mg/kg;B组使用依托咪酯0.3 mg/kg;C组是依托咪酯0.1 mg/kg和异丙酚1.0 mg/kg.持续监测和记录麻醉诱导显效时间及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 (1)C组麻醉诱导意识消失时间(46.6±7.2)s,睫毛反射消失时间(51.6±6.2)s,眼球固定时间(60.2±14.1)s,均明显小于B组[分别为(66.2±11.4)s、(70.3±10.6)s、(82.3±11.5)B],P<0.05;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循环系统方面与注药前比较.B组在插管即刻血压和心率(HR)明显上升(P<0.05),A组在诱导后血压和HR明显下降(P<0.05),C组循环变化不明显(P>0.05).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保持在97%~100%.结论 依托咪酯和异丙酚伍用是老年食管癌患者麻醉诱导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依托咪酯和(或)氯胺酮麻醉诱导的临床表现效应.方法 全麻气管插管患者共36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12例.分别静注依托咪酯1mg/kg+1mg/kg(Ⅰ组)氯胺酮、2mg/kg(Ⅱ级)氯胺酮或2mg/kg(Ⅲ姐)依托咪酯诱导.分别的记录下诱导前后各组的BIS、SEF、HR及MAP等变化.结果 Ⅱ组诱导后SEF、BIS值低于其他组,而Ⅰ组诱导2min后的数值≥麻醉前值;Ⅰ、Ⅲ诱导后MAP和HR值比Ⅱ级平稳;Ⅱ组术后2例出现恶梦.结论 依托咪酯与氯胺酮联合诱导可导致SEF、BIS的值升高;依托咪酯能有效预防因氯胺酮引起的心血管兴奋作用及恶梦现象;1mg/kg依托咪酯可使氯胺酮的诱导剂量减少.  相似文献   

8.
不同麻醉诱导注药顺序对芬太尼咳嗽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在全身麻醉诱导时不同的肌松药与芬太尼注药顺序对芬太尼引起咳嗽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分级Ⅰ~Ⅱ级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芬太尼肌松药组(Fen-Vec组)和肌松药芬太尼组(Vec-Fen组),每组60例.全部患者在右上肢远端建立静脉通道.两组均先分别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 mg,kg、异丙酚1.0 mg/kg开始诱导,然后Fen-Vec组先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 μg/kg维库溴铵0.1mg/kg;Vec-Fen组先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1 mg/kg,60 s后静脉注射芬太尼5μg/kg.两组芬太尼均于5 s内静脉注射完毕,静脉注射维库溴铵后2.5 min气管插管.观察并记录静脉注射芬太尼后15 s内咳嗽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T0)、静脉注射芬太尼前(T1)、插管前即刻(T2)、插管后1 min(T3)、插管后3 min(T4)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 VecFen组的咳嗽发生率(10.0%,6/60)低于Fen-Vec组(43.3%,2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各时间点血压和心率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时采用先肌松药后芬太尼的注药顺序可预防芬太尼引起的咳嗽反应.  相似文献   

9.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早孕妇女120例,ASAⅠ~Ⅱ级.经静脉缓慢注入氯胺酮0.2mg/kg,异丙酚2mg/kg,视手术时间,追加异丙酚20~50mg.术中监测ECG、SBP、DBP、HR、SpO2,观察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麻醉效果.结果诱导后血压、心率与诱导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120例中显效97.5%,有效2.5%,麻醉效果优良率达100%.结论异丙酚复合小剂量氯胺酮静脉麻醉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其效果满意,且安全易掌握,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预注射氯胺酮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对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对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80岁的择期手术患者160例进行全身麻醉,随机平均分为四组(K0、K1、K2、K3组).麻醉诱导期间,四组均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力月西)0.1 mg/kg,异丙酚2 mg/kg,芬太尼2μg/kg,阿曲库铵0.3 mg/kg.同时K0组注射0.9%NaCl溶液10 ml,K1组注射氯胺酮(0.5 mg/kg)10 ml,K2组注射氯胺酮(1.0 mg/kg)10 ml,K3组注射氯胺酮(2.0 mg/kg)10 ml.麻醉期间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手术结束后,记录患者苏醒时间,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苏醒期躁动程度,手术时间及使用异丙酚、芬太尼及阿曲库铵的总量.结果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异丙酚总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2、K3组术后苏醒时间较Kl组长[(10.25±3.51)min、(13.50±4.12)min比(7.31±2.53)min](P<0.05),并且K2组与K3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KO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程度高于K2、K3组(P<0.05);K2、K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K1组低(P<0.05),K2组和K3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可以有效地降低全麻苏醒期躁动程度以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延长了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180例ASA Ⅰ~Ⅱ级择期人工流产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各90例,Ⅰ组丙泊酚2 mg/kg,Ⅱ组氯胺酮0.4 mg/kg.加丙泊酚2 mg/kg,术中视病人反应及手术时间追加丙泊酚30~50 mg,记录注药前、注药后2 min、5 min的血压、心率、呼吸变化和丙泊酚用量.结果 注药后2 min SBP、DBP、HR达到最大降幅,分别下降:Ⅰ组22%、23%、26%,Ⅱ组12%、15%、19%,两组同期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Ⅱ组丙泊酚用量接近Ⅰ组的半量(p<0.01).结果 表明阈下剂量氯胺酮具有明显镇痛作用,和丙泊酚的催眠作用明显协同,能降低丙泊酚的诱导剂量和减轻丙泊酚对循环抑制作用.结论 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是人工流产术的一种理想麻醉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丙泊酚/丙泊酚伍用阈下剂量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1 000名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对照组(A组)500例,静注丙泊酚2.5 mg/kg;临床组(B组)500例,先静注氯胺酮0.5 mg/kg,再静注丙泊酚1.5~2 mg/kg。术中观察BP、HR、SPO2,记录丙泊酚的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观察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但对呼吸功能均有明显抑制,在2 m in内均自行恢复。B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少于A组(P<0.05),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阈下剂量的氯胺酮用于人工流产手术,诱导迅速,镇痛效果确切,苏醒快而完全,并可有效地抑制或减低术后宫缩痛的发生率,但应注意其对呼吸功能的抑制。  相似文献   

13.
周军  王健  罗林丽  石恒林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77-3978,3982
[目的]通过监测老年病人麻醉诱导时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变化,探讨既能维持足够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异丙酚诱导用量。[方法]40例ASA II~I级的老年病人(65~85岁),随机分成两组。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1.6 mg/kg;B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其用量是使BIS下降到40~50时的用量。两组均复合维库溴铵0.1 mg/kg和瑞芬太尼1ug/kg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分别记录基础值、插管前、插管后1 min、5 min和10 min时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记录诱导异丙酚用药量和BIS的变化。[结果]A组异丙酚诱导用药量(99.7±18.05)mg,平均(1.64±0.7)mg/kg,B组(82.9±12.5)mg,平均(1.35±0.5)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压(BP)和BIS比B组明显降低。[结论]老年病人异丙酚麻醉诱导的合适用量为(1.35±0.5)mg/kg;既能维持老年人足够的麻醉深度又能避免严重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200例ASAⅠ-Ⅱ级人流病人,随机分为2组,P组以2mg.kg-1.m in-1的速率静注异丙酚至病人睫毛反射和指令性反应消失,术中出现四肢活动则追加异丙酚1 mg.kg-1;RF组异丙酚诱导前静注瑞芬太尼0.5μg.kg-1。术前、术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脉博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苏醒时间及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与术前比较,MAP、HR和SPO2P组均下降(P<0.05),RF组下降明显(P<0.01);RF组异丙酚的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明显低于P组(P<0.01),但苏醒时间与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无知晓、恶梦,病人感觉舒适安全,入睡快、苏醒快,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瑞芬太尼与异丙酚麻醉是一种很好的人工流产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地佐辛辅助异丙酚反馈调控静脉麻醉对无痛人流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无痛人流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佐辛组(A组)和异丙酚组(B组),每组40例。开通静脉通道,监测心电图、血压、脉搏,监测潮气量、每分通气量,脑电双频指数(BIS)。地佐辛组(A组)术前5 min静脉推注地佐辛0.01 mg/kg,异丙酚采用靶控反馈给药模式,设定BIS值达到60停止给药。异丙酚组(B组)采用2mg/kg人工诱导给药模式,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停止给药。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诱导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扩宫口时(T2)、宫腔吸引时(T3)、术毕(T4)、可唤醒时(T5)及定向力恢复时(T6)7个时间点血压(H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呼吸频率(RR)、潮气量(VT)、每分通气量(MV)、脑电双频指数(BIS)。记录两组病人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留院时间、异丙酚总用量;记录两组病人术中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地佐辛辅助异丙酚反馈调控组的异丙酚用药量明显少于异丙酚组人工诱导组;地佐辛辅助异丙酚反馈调控组苏醒时间明显快于异丙酚组人工诱导组:地佐辛辅助异丙酚反馈调控组术中不良反应明显少于丙酚组人工诱导组。结论地佐辛辅助异丙酚反馈调控静脉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异丙酚人工诱导静脉麻醉,术中无明显呼吸抑制发生,可以安全有效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主题词“无痛人工流产”和“艾司氯胺酮”的文献进行分析,寻找无痛人工流产研究热点,探讨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以“无痛人工流产”“艾司氯胺酮”为主题词,检索CNKI数据库,将检索得到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荟聚分析2012年1月-2023年1月国内外无痛人工流产研究的前沿热点。选取2023年3-6月本院门诊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60例,采用队列分组,艾司氯胺酮(0.1mg/kg)+丙泊酚(E1组),艾司氯胺酮(0.2mg/kg)+丙泊酚(E2组),艾司氯胺酮(0.3mg/kg)+丙泊酚(E3组),芬太尼(1ug/kg)+丙泊酚(F组)。观察各组诱导前(T1)、宫口扩张时(T2)及手术结束(T3)时的心率(HR)、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受术者术后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苏醒后15minVAS评分、麻醉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中文文献2210篇,热点变迁分析显示艾司氯胺酮关临床研究文献增多,为无痛人工流产研究热点。临床观察显示,E1组、E2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选择ASAI或II级的妇产科门诊手术病人81例,随机分为3组(n=27):P组单纯异丙酚组;F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 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mg;A组静脉注射异丙酚前2 m in静脉注射芬太尼0.05 mg和阿托品0.25 mg。其余处理3组均相同。记录麻醉前即刻(T0)、扩宫开始时(T1)、吸宫出现肢体反应时(T2)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及异丙酚首剂量、总剂量、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术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与T0相比较,P组和F组T1时MAP和HR均下降、T2时的MAP下降(P<0.05或0.01)。与P组相比,F组和A组的异丙酚首剂量和总剂量均减少(P<0.05或0.01),但F组和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病人意识消失、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及少量的阿托品可使患者麻醉和术中的生命体征更加平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1种更佳的用于妇产科门诊手术的麻醉药物配伍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异丙酚伍用不同药物在心脏电复律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行心脏电复律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I组静注异丙酚1-2 mg.kg-1,其余组在静注异丙酚前,II组先静注芬太尼0.5-1μg.kg-1,III组先静注咪唑安0.05-0.10 mg/kg,IV组先静注氯胺酮0.3-0.6 mg.kg-1,再静注与I组相同剂量异丙酚,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进行电复律,电复律过程中连续监测记录患者诱导前、诱导后2 min、诱导后5 min及诱导后10 min呼吸频率(RF)、心率(HR)、血压(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给药起效时间、苏醒时间及清醒时间;进行4组麻醉效果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I组、Ⅱ组及III组用药后血压、心率明显下降(P<0.05),各组SPO2用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I组降低最为明显(P<0.06);II、III、IV组异丙酚用量、诱导时间比I组明显减少(P<0.05);II、III、IV组麻醉效果优于I组;III组苏醒时间延长(P<0.05),而IV组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5);I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组。结论芬太尼、氯胺酮、咪唑安定均可提高异丙酚的麻醉效能,减少异丙酚用量;使麻醉期循环稳定;诱导、苏醒迅速,克服单独用药的不足。但要注意异丙酚复合咪唑安定组的苏醒时间和异丙酚复合氯氨酮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是延长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 3种不同剂量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 ,探索异丙酚的最佳剂量。方法 将 12 0例无痛人流病例随机分为 3组 :A组 (n =30 )静注异丙酚 2mg/kg、B组 (n =5 0 )静注异丙酚 2 5mg/kg、C组 (n =4 0 )静注异丙酚 3mg/kg。静注异丙酚速率均为每 10秒注射 4 0mg。对 3组的麻醉效果、用药量及HR、MAP、SPO2 、RR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麻醉诱导时间B、C组少于A组 (P <0 0 1) ,苏醒时间B、C组小于A组 (P <0 0 5 ) ,呼吸抑制发生率A、B组少于C组 (P <0 1,P <0 0 5 ) ,呼吸抑制平均时间B组最小。结论 静注异丙酚 2 5mg/kg麻醉效果好 ,呼吸抑制发生率低 ,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较为安全有效的剂量。  相似文献   

20.
双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正> 2000年10月至今,本科应用双异丙酚(又名力蒙欣,乳剂,200mg,20ml/支,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病例资料 AsAⅠ~Ⅱ级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术早孕患者450例,平均年龄26(22~41)岁,体重40~65kg,平均52.5kg,妊娠39~100天,所有患者均无人工流产禁忌证。 2.方法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后,静脉推注双异丙酚2~2.5mg/kg,推注速度30~45s,病人意识消失后置入窥阴器,消毒阴道并探测宫腔,此时患者仍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扭动,再按0.5~1mg/kg追加注射,手术正式开始。手术时间>8min者,可继续追加20~50mg,维持一定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