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圳市宝安区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的调查评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KAP调查,评价已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干预手段。方法:利用定量调查的方法,对深圳市宝安区552名已婚未育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基线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育龄妇女对导致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单项知晓率较基线提高了14.3%-43.5%,知道3种以上的致畸因素的百分比提高了44.8%;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主要为通过医生或计生干部宣传教育和阅读相关书籍,所占比例分别为61.6%和21.6%;83.3%的妇女听说过产前筛查项目,其中98.7%愿意在孕期参加有偿的产前筛查;产前筛查在妊娠妇女中的知晓率达到了97.7%,其中77.8%的妊娠妇女参加了筛查。结论:通过社区干预,育龄妇女在预防出生缺陷的知识、态度、行为三方面比干预前有明显提高,证明在计划生育三级技术服务网络的基础上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健康促进的新模式是一种可行的预防出生缺陷的社区综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金平区开展出生缺陷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综合干预方法。方法实施出生缺陷社区干预前、后,分别抽取300名育龄妇女,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出生缺陷预防知识、态度、行为(KAP)进行调查。结果干预前、后,育龄妇女出生缺陷预防知识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0.8%、79.9%,有婚检意愿的占比分别为72.7%、85.7%,有产前筛查意愿的占比分别占75.0%、87.7%,进行婚检对象占比分别为63.0%、82.9%,进行产前筛查对象占比分别为67.0%、8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获取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干预前、后分别为通过亲朋好友(37.3%)和阅读知识卡片等宣传材料(78.7%)。结论在联合计划生育三级服务网络基础上,开展全社区预防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是一种可行、有效的社区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农村已婚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评价已开展的预防出生缺陷干预效果,探讨适合农村推广的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方法随机抽取5个乡镇205名调查对象,采用自填式定量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目标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知晓率较基线提高了35.10%。结论在农村开展出生缺陷健康知识促进模式是一种可行、经济、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是一项连续、长期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南京市鼓楼区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以社区为基础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3月~2009年7月在南京市鼓楼区建围产期保健小卡的孕妇作为调查对象并进行出生缺陷相关知识宣传教育,采用问卷调查早孕人群干预前后出生缺陷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干预后早孕人群对预防出生缺陷相关知识的总得分(34.43±3.10)高于干预前(29.56±4.77) (t=58.50,P<0.001).干预后21道题目回答正确率均高于干预前,其中仅1道题干预前后正确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8).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对干预效果都有明显的影响(均有P<0.05).年龄大者比年龄小者,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比初中及以下者,医护人员比工人,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1 ~元、2 001~元、3 001~元、4 001~元、≥5 001元比≤1 000元者对知识的掌握明显增多.结论 利用健康教育的模式对早孕人群进行干预,能提高其预防出生缺陷的能力.应对文化程度偏低、家庭收入较少的育龄妇女进行预防出生缺陷知识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市城市居民流感预防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华  陈玲  马龙  杨浩峰  史景红  高枫 《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9):3752-3754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城区居民流感相关知识情况,同时在社区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及干预活动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开展相关健康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整群抽样,采用自行设计自填式问卷.在了解该市城市居民对流感及相关知识知晓率基础上,通过电视、电台、报刊、社区宣传栏及知识讲座教育等多种形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宣传教育,再采用以上方法对研究对象开展二次现况调查,最终评价健康教育效果. [结果]在基线调查回收有效问卷中抽取565份,再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53份.基线调查知识部分平均得分4.75±1.822,经过健康教育,再次调查知识平均得分有提高,得分达到5.50±1.344 (P=0.000).与健康教育前相比,流感相关态度和行为问题肯定回答率有不同程度提高.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愿意接种流感疫苗相关因素有流感相关知识得分、过去1年曾患流感和当周围人患流感时也采取预防措施行为倾向、有相应流感疫苗知识、住所附近有流感疫苗接种点等. [结论]在鸟鲁木齐市社区人群中采用适宜健康教育手段能有效改变社区人群流感相关态度和行为,是预防流感流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育龄夫妇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需求,为建立出生缺陷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与整群相结合抽样方法,抽取贵州省内8个县中2360个家庭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分为妻子回答部分和丈夫回答部分。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18份,出生缺陷知识总分及格率仅为46.15%;70%以上的育龄妇女对预防出生缺陷持有积极态度;在预防出生缺陷行为调查项目中,仅有56.38%的妇女及66.65%的丈夫得分及格。结论:调查地区育龄妇女对出生缺陷知识的知晓率低,知识的匮乏直接影响到育龄夫妇对预防出生缺陷的态度,不能主动形成有益于预防出生缺陷的行为,提示农村地区预防出生缺陷知识普及宣传不到位,育龄人群预防出生缺陷的意识和行为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合肥市城市社区控烟综合干预模式。方法按照项目统一要求进行控烟知识态度问卷调查,采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开展健康知识传播和社区、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家庭综合行为干预等措施。结果社区人群的控烟知识、态度、行为都比干预前有较大的提高。结论在城市社区坚持开展烟草控制工作确有效果。  相似文献   

8.
社区人群综合干预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社区人群综合干预对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效果。方法按照类实验设计,于1996年在北京市选取干预、对照社区各5万人群,对干预社区开展为期3.5 a的高血压一、二级预防,期间对确诊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并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先后对干预、对照社区各整群随机抽取800人左右进行基线和干预后血压水平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干预社区的2 478名确诊高血压患者的随访管理过程中,1998、1999和2000年确诊高血压患者管理率分别为64.15%,73.82%和82.56%,血压控制率分别为54.28%,62.04%和62.42%,管理率和血压控制率逐年提高。经过干预活动后,与对照社区比较,干预社区人群KAB水平及人群关心保健知识、受知识影响和规律性锻炼率变化更明显(P〈0.05)。干预社区高血压人群收缩压、舒张压水平降低幅度和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提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社区,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地规范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对控制人群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行为危险因素干预效果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和效果评估。方法在2个街道的生活社区和社会单位及中小学随机抽取不同人群进行了行为危险因素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进行监测调查,对目标人群开展了综合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并对其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干预后人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知识有大幅度提高。行为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多数态度和行为有改善,但也有少数项目无明显变化。表明社区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的健康促进对慢性病预防是有效果的。在社区人群中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开展综合防治及健康促进对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知识的提高有明显效果,但态度和行为改善不如知识明显,由卫生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时间。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干预能够改变整个人群的危险因素水平,是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农村育龄妇女孕前短期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河北省徐水县大因镇和白塔镇农民进行为期2周的健康教育强化干预,比较干预前后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K)、态度(A)、行为(P)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短期干预对育龄妇女K、A、P均分提高明显,提高率分别为73.97%、126.69%和106.75%;②不同年龄人群短期干预效果不同;③育龄妇女文化程度与K、A、P变化有高度关联性,以上诸因素综合作用可提高短期干预效果.结论 农村育龄妇女是出生缺陷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在农村社区开展出生缺陷的健康教育有利于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管丽  薛东  梁琳 《中国妇幼保健》2014,(31):5145-5147
目的:了解孕前及孕期女性对出生缺陷及一级预防措施的认知情况,进一步提高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保证出生缺陷一级预防质量。方法:使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早孕建册门诊进行初次孕检的孕妇40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区的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知识认知情况总体较好,及格率75.00%,常住人口明显优于流动人口;孕期女性对出生缺陷预防知识的了解程度受孕妇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孕周等因素的影响;孕前及早孕期间对出生缺陷一级预防的认知直接影响后续的出生缺陷二级预防及孕产期保健等措施的实施。结论:1流动人口的优生健康教育方式需要改变;2准孕及早孕人群需要套餐式出生缺陷一级预防服务模式;3全面开展出生缺陷预防干预,首先要做好一级出生缺陷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流动人口健康素养社区综合干预模式。方法在随机抽取的4个社区中,每个社区随机抽取50人为研究对象开展基线调查,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进行为期两年的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后,再次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干预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青山湖区流动人口健康理念与知识知晓率、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健康技能掌握率在干预活动前分别为29.3%、19.8%和20.8%;干预活动后分别为71.0%、70.5%和69.5%,3个方面均明显提高。结论在社区流动人口中应用"集中强化+行为参与"的社区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提高流动人口的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参与式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对参与式农村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在干预及对照社区,于干预前后对农村常住居民和外出务工人员进行知识、态度问卷调查,干预前分别调查2 142人和1 006人,干预后分别调查2 225人和1 010人.同时,进行社会支持环境和目标人群相关行为调查.结果 干预后,综合干预县的社会支持环境明显改善,目标人群自愿咨询检测(VCT)人数和电话热线咨询人数分别由35人次/年和88人次/年提高到128人次/年和132人次/年;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29.45%提高到54.18%,正确态度持有率由42.48%提高到57.5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农村参与式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综合干预是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末线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育龄妇女进行KAP调查,评价已开展的出生缺陷社区干预效果,探讨适合社区推广的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模式和干预手段。方法利用区、镇(街)、村(居)出生缺陷三级监测网络,进行有关流行病学调查,确定优先干预的出生缺陷病钟,采取三级干预措施。对2009年4月至2010年12月增城市6521名已婚未育妇女的出生缺陷知识、态度、行为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对6521人的调查,发现出生缺陷91例,发生率为13.9/万,较全国统计数低,其中相对较多的为地中海贫血14例。采取干预对策后,新婚夫妇和孕妇受教育率达95%以上。结论增城市出生缺陷发生率较全国发生率低,与性别无关,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存在地区差异,采取干预对策后,育龄妇女预防出生缺陷意识加强,出生缺陷有所减少,因此我们认为在基层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提高人口素质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亭社区居民在健康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的知晓程度和健康行为的形成情况。方法 2011年12月对梅亭社区年满18周岁的居民采用机械抽样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892名,并与往年基线调查(干预前)结果相比较。结果梅亭社区居民在干预后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0%,较干预前的65.4%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男性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为82.7%,比女性81.4%略高;女性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为81.0%,比男性79.2%高;户籍人群健康知识平均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平均形成率均比非户籍人群高。结论实施健康干预是提高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海南省海口市吸毒人群艾滋病高危行为现状及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状况,促进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为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取某区戒毒中心某一期学员进行基线调查,对280名吸毒人员实施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干预,对教育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有明显提高,健康教育前吸毒者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23.2%,最高为92.0%,健康教育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最低为51.1%,最高为93.O%.结论 在吸毒人群中开展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在外来务工人员中有效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法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对干预对象采取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3个月后通过问卷调查,对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在艾滋病相关知识和传播途径方面的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53.1%提高到干预后的78.2%;在对待艾滋病患者态度方面,采取"避免接触"、"同情,但避而远之"两种态度者,比教育前分别下降了7.4和6.6个百分点;在安全套的认识和使用方面,总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6.8%提高到干预后的59.5%。结论通过AIDS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外来务工人员防治AIDS的相关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某社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行为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评价与艾滋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效果,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干预前对娱乐场所内的125名服务小姐进行无记名基线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艾滋病传播途径、安全套使用情况等,并对她们进行以健康教育、安全套推广、改善求医行为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干预,干预结束后再次对她们进行调查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不足,干预后其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显著提高;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明显上升(P(0.001)。结论在暗娼人群中进行的推广安全套等行为干预措施,对于预防艾滋病的传播是有效的、紧迫的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对改善居民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效果。[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斜土街道随机抽取120名≥20岁的常住人口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了解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等。为期3个月的综合干预完成后,通过终期调查,了解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做出评价。[结果]干预前后,研究对象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的回答正确率均有提高,参与各类脑卒中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和主动去医院做脑卒中早期筛查的人数增加。[结论]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干预能改善居民的脑卒中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开展脑卒中的社区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