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广东省惠州地区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现状与需求,提高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他们对服务的利用和可及性,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焦点组访谈,对惠州地区1333名未婚流动人口进行生殖健康情况问卷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大部分来自农村,且文化程度低,经济收入水平低;普遍缺乏生殖保健服务,尤其是女性;工厂的生殖保健服务较其他行业好。结论同性别、不同行业获得的生殖保健服务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认知调查,了解社区保健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调查表对广州、重庆、武汉3市主城区打工的流动人口未婚女性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结果: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知识贫乏,对一些常规生殖保健知识和避孕方法了解甚少。结论:应该在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中进行广泛的生殖健康知识及避孕知识宣传,减少意外妊娠和降低人工流产率,以提高该群体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武汉市未婚流动人口性病 /艾滋病 (STD/HIV)和避孕节育知识现状及服务需求 ,探讨针对未婚流动人口制定有效的卫生服务措施。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 ,对本市未婚流动人口 12 32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 ,运用SAS 8 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STD/HIV及避孕节育知识 ,但明显不足 ;77%的调查对象出现过生殖道感染症状 ;94 %的人认为应该向未婚青年提供生殖健康的咨询服务 ,希望通过计划生育部门、公共媒体、妇幼保健所和医院获得有关知识。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水平低下 ,应针对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采用多种有效方式 ,提高这部分人群的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的主要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2 987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的总体认知水平偏低,文化程度、年龄及月收入是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女性生殖健康总体状况较差,其中文化程度、月收入和每周洗澡次数是生殖健康的保护因素。未婚男性流动人口对婚前性行为的支持程度高于女性,但对避孕和避孕责任的认识都低于女性。结论:应充分认识生殖健康教育对于未婚流动人口的重要性,加强对未婚男性的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海市长宁区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15~24岁流动人口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为开展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结构式匿名问卷对长宁区1092名未婚流动人口获取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途径进行调查。结果:未婚流动人口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来源依次是书、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学校性教育,板报、墙报、宣传栏与人交流性知识、社区、单位性教育。男女性与电视、报纸、杂志接触时间无差别,但男性从这些媒体获得有关知识的比例高于女性,获得性知识的程度与接触媒体的时间成正相关。结论:媒体是未婚流动人口获得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的主要来源,不同性别获得知识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需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我国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服务需求情况 ,为有关部门制定适宜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提供依据。方法 :在广州、武汉和重庆 3个城市随机抽取 9个城区 ,每个城区随机抽取 5~ 7个未婚男性和未婚女性流动人口分别进行“未婚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服务需求”的选题小组讨论。对选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整理 ,将所有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结果 :未婚流动人口对生殖健康知识需求强烈 ,期望的知识获得途径多样 ;他们迫切需求生殖健康体检和免费 (低价 )的避孕药具 ;需要政府加大生殖健康促进的投入与补贴。结论 :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需求涉及的内容和部门十分广泛 ,要提高和改善他们的生殖健康状况 ,必须在政府指导下 ,通过相关部分的分工合作和全社会的参与才能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区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方法:采用匿名问卷的形式对广州市天河区的692名18~29岁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以及主要生殖健康问题进行调查。结果:获取有效问卷685份,未婚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均以初中文化为主,总体上男性和女性未婚流动人口文化程度相当(P>0.05);在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流动人口中,未婚女性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未婚男性(P<0.05);80.4%的未婚女性认为有避孕的必要性;在未婚男性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认为避孕必要的比例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P<0.05);80.1%的未婚女性和60.9%的未婚男性从未采用过避孕措施;42.0%的未婚女性和52.0%的未婚男性有过性行为;女性自己有过妊娠史和流产史的占41.7%,恋爱对象有过妊娠史或流产史的占44.1%;仅有19.9%的未婚女性和7.7%的未婚男性从专业的计划生育和卫生部门获得性传播疾病知识。结论:流动人口中未婚群体对安全性行为的知识掌握较少,避孕措施的采用率较低,人工流产的发生率高,有关部门应重视这一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昆明市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流动人口生殖健康知识现状,为流动人口生殖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 028名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对象中,已婚男性133人(12.9%),未婚男性86人(8.4%);已婚女性687人(66.8%),未婚女性122人(11.9%).年龄以18~35岁为主(74.6%).教育程度以初中和小学为主(75.4%).统计学分析发现,男性的计划生育知识得分低于女性(P<0.01),男性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得分高于女性(P<0.01).离家务工时间0.5~4年的调查对象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低于其他组(P<0.01).已婚者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未婚者.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的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高于其他职业人员.随教育程度增高或收入增加,生殖健康知识综合得分也明显增加.结果 未婚、中低学历、从事非技术工作和低收入人群,以及离家务工时间较短的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应根据知识实际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改良的宣传干预手段对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流动人口未婚女性20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免费发放避孕套与宣传资料,改良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张贴宣传海报、开通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专线、设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服务点、开展生殖健康讲座与发放服务联系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两组人员干预前后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情况。结果:干预后,除艾滋病效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05,P=0.316)外,改良组避孕知识、流产知识、生殖道感染知识与性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45.399,P=0.000;流产知识:χ2=49.112,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43.613,P=0.000;性健康知识:χ2=53.296,P=0.000)。改良组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正确率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避孕知识:χ2=5.214,P=0.022;流产知识:χ2=19.705,P=0.000;生殖道感染知识:χ2=32.119,P=0.000;性健康知识:χ2=28.910,P=0.000;艾滋病:χ2=6.948,P=0.000)。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生殖健康的改良宣传干预能有效提高她们对各类生殖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与正确率,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调查海口市未婚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现状及服务情况,分析制约该群体生殖健康水平的主要因素,了解该群体生殖保健的需求。方法:随机抽取海口市未婚流动男女青年各1 500例,利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对应分析。结果:海口市未婚流动青年对生殖健康知识以及生殖保健服务的了解较差,对避孕方法的认知存在较大误区。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是生殖健康认知水平的保护因素。未婚流动男女青年希望了解关于女性生理知识、如何预防生殖道感染疾病、个人卫生常识方面的生殖健康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生殖保健服务的需求度比较高,对现有的生殖健康服务获取方式单一,利用不足。应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及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大对生殖保健服务的投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16~24岁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年的性与生育健康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深圳市2013例16~24岁进城务工青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男性与女性进城务工青年的性与生育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尤其流产相关知识,男性得分中位数仅25.0分;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男女性比例分别为13.1%和16.0%;面对恋人性要求,坚持不发生性行为男女性的比例分别为20.6%和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2%的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男性为41.5%,女性为4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外来务工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和对避孕的态度;女性青年发生婚前性行为还与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对恋人性要求的处理方式有关。结论为外来务工青年提供性与生育健康教育及服务时应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不同性别务工青少年生殖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了解15~24岁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信行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结构式匿名问卷对山东省济南市1 075名15~24岁进城务工青少年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男性与女性进城务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均较低,尤其流产相关知识,男性得分中位数仅25.0分;35.0%的男性认为只要双方愿意就可以发生婚前性行为,高于女性的16.1%;面对恋人性要求,男性坚持不发生性行为的比例(18.1%)远低于女性(5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04,P<0.001);30.7%的调查对象自我报告发生过性行为,其中男性为40.1%,女性为2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85,P<0.001);不同性别进城务工青少年发生婚前性行为的共同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对避孕的态度;女性还与对婚前性行为的看法、对恋人性要求的处理方式有关.结论 为进城务工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及服务时应考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天津、陕西两省市青年流动人口生殖健康及避孕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天津、陕西青年流动人口生殖避孕相关知识、行为及生殖健康服务利用现状。方法:在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对1684名15~24岁流动人口进行了横断面调查。结果:被调查对象中未婚者占79.2%,已婚者占20.5%。只有26.8%的女性能够正确回答排卵期,男性则只有10.5%。26.4%的未婚者发生过性行为(男性43.1%,女性13.1%)。最近一次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未婚者为63.3%,已婚者为51.0%。有过性行为的未婚者约20.0%自身或其女友发生过意外妊娠。女性已婚者人工流产率高达23.8%。天津、陕西被调查者中分别有14.6%和9.2%接受过生殖健康服务。结论:青年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贫乏,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安全性行为,相关服务利用率低。需要关注该人群的生殖健康问题,加强相关教育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惠州市流动人群的性及生育健康态度,评价该人群的生育健康需求。方法以匿名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0.8%(944/1 333)的男性,67.5%(900/1 333)的女性在工作单位从未接受过生育健康教育,26.0%~28.0%的人偶尔接受过生育健康教育,3.0%(40/1 333)男性与4.0%(53/1 333)女性经常接受生育健康教育。女性性观念较男性相对保守和谨慎一些,女性较男性在性行为中有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提出积极可行的干预建议,可提高流动人群的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该人群的生育健康。  相似文献   

15.
未婚流动女性生殖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和性病预防知识。方法采用问卷对215名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性病预防知识以及生殖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婚前性行为发生率为48.84%,与年龄有关(χ^2=13.040,p=0.001);妇科常见病症状知晓率为59.07%,与年龄、文化程度有关(H=39.656,p=0.000;H=7.512,p=0.006);妇科不适症状发生率为33.49%,与症状知晓得分有关(χ^2=15.602,p=0.000);性病知晓率为92.58%,与年龄有关(H=15.935,p=0.000),性病预防知识的知晓得分与文化程度有关(H=7.457,p=0.006)。结论未婚流动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存在较多问题,性病的预防知识相对薄弱,针对该群体文化程度低的特点,建议开展综合性教育以提高流动女性的生殖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6.
深圳市流动人口性行为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了解深圳市流动人口的性行为发生情况,探讨潜在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在流动人口中开展相关的干预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拟定的筛选表,采用多级抽样的方法及知情同意的原则,选取深圳市外来流动人口1014人,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面对面调查。应用卡方检验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流动人口性行为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结果:流动人口中商业性行为发生率为4·26%,47·29%的调查对象有1个以上的性伙伴。性别、知识总分、首次性行为年龄、首次性行为对象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安全套使用率为52·46%。性别、户口性质、婚姻状况、知识总分、性伴总数是性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口中高危性行为发生比例较高,而流动人口中能够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不容乐观。迫切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提高流动人口的生殖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存在的需求,为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2年1—9月对金湖县268名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进行进行生殖健康知识、态度、行为及生殖健康需求的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口服避孕药的不良反应(8.6%)和紧急避孕方式(28.4%)的知晓率较低。32.5%的调查对象接受婚前性行为,82.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女性身心影响大、79.5%的调查对象认为流产对以后妊娠有影响,4.5%的调查对象接受多性伴。52.6%的调查对象第一次性行为采取避孕措施,以往性行为的避孕方式主要是安全套(72.1%)、安全期避孕(44.4%)和体外射精(36.9%)。51.2%的调查对象在最近一次性行为中使用了安全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78)、文化程度(OR=1.353)、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OR=2.027)和有无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OR=1.814)是安全性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未婚人工流产青少年的生殖健康知识较低,对生殖健康知识普遍有需求,需要采取系统的、科学的生殖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