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color doppler ultrasound,CDU)诊断胎盘早剥的价值和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南充市中心医院42例胎盘早剥住院患者的超声表现,并对其漏诊、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42例胎盘早剥患者中,产前超声诊断26例,诊断符合率61.9%,漏诊12例(28.6%),误诊4例(9.5%)。结论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快捷等临床优势,是诊断胎盘早剥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螺旋动脉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螺旋动脉是营养子宫内膜的主要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可简便、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螺旋动脉。该文就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螺旋动脉在妇产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子宫螺旋动脉是营养子宫内膜的主要血管。彩色多谱勒超声可简便、快速、无创、清晰地显示螺旋动脉。该文就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测螺旋动脉在妇产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尿管癌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一输尿管梗阻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检查并进行分析,总结声像图特征。结果本例采用高频超声检查诊断为输尿管肿瘤的患者,经手术证实,病理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癌。结论应用高频超声对输尿管癌诊断具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对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周龙  陈胜江  李燕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2):2943-2944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及PD对早期诊断滋养细胞肿瘤(MTT)性质、判断化疗效果及预测病变转归的临床意义。方法:所有病例于每次化疗前后均行CDFI检查,同时测血β-HCG,并进行手术前后对比,术前超声所见与大体标本对照。结果:CDFI表现为病变区五彩镶嵌的丰富的低阻力血流频谱,R I=0.44±0.05,动态观察化疗过程中β-HCG的下降和R I的升高呈负相关,与预后有相关性。动—静脉瘘的存在与化疗效果亦呈负相关且多见于绒癌。结论:①CDFI对早期MTT有明确的诊断价值;②CDFI对MTT化疗效果的观察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③CDFI与β-HCG相结合对诊断和治疗MTT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7.
张玉芳 《现代保健》2011,(21):105-106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谱勒超声对乳腺肿块鉴别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3例经穿刺或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的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特点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阻力指数(RI)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纵/横径〉1,边界不清,无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呈实性衰减,多见微小钙化点,其彩色多普勒血流分布较良性肿块更丰富,RI及检出率也更高。而大多数良胜肿块形态规则,边界清楚,内部回声均质,钙化斑多为颗粒状或弧形。但良、恶性肿块之间也有交叉现象,如乳腺纤维瘤、乳腺炎性包块与乳癌,微小乳癌与乳腺小叶增生等。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但为减少误诊,尚须结合病史及临床资料,必要时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8.
王伟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58-2758
目的 探讨经颅多谱勒在检测血管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自2010年1月年至2012年12月份临床上头晕、头痛患者600例进行TCD检查.结果 检测600例TCD患者,阳性率占70%.结论 TCD检出血流异常的改变,可提供临床作为辅助诊断主要依据,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病情观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郭黎红  郭颖  罗青 《职业与健康》2003,19(1):149-150
目的 采用彩色多谱勒技术探讨高血压对肾动脉的影响。方法 对50例高血压患者与45例血压正常者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分别测量和比较两组肾动脉干、肾段动脉、叶间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并对其不同年龄组的变化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高血压组不同部位肾动脉阻力指数较血压正常组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组3个年龄组间肾动脉阻力指数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动脉峰值流速高血压组较血压正常组增高,但仅肾动脉干峰值流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与肾动脉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随年龄的变化程度有其相关性;用彩色多谱勒技术对此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经阴道彩色多谱勒超声(TVCDS)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稽留流产的价值结果表明,13例术前TVCDS与术后对照,除一例为子宫肌壁间妊娠外,其余均与病理结果相符、TVCDS是诊断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稽留流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VEGF)和微血管密度 ( MVD)的关系及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机制。方法 :将 40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试验组 2 0例 ,于月经周期的分泌早期给予米非司酮治疗 ,剂量为每天 2 5 mg;对照组 2 0例未给任何治疗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进行半定量的分析。结果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在子宫肌瘤中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 r=0 .869,P<0 .0 1)。治疗组较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均有明显下降 ( P<0 .0 5及 P<0 .0 1)。结论 :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其血管生成关系密切 ,米非司酮通过抑制子宫肌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从而减少肌瘤血液供应 ,抑制其生长 ,改善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肠癌组织VEGF、Ki-67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中VEGF、Ki-67的表达和MVD,并分析其临床特征及相关性。结果:大肠癌VEGF、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73.2%,明显高于癌旁肠组织的35.0%、20.1%。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阳性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差异显著(P〈0.05);VEGF阳性表达组MVD值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结论:VEGF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提示阻断VEGF通路将对大肠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Ki-67是肿瘤良恶性鉴别、提示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蛋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检测6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MMP-2及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MMP-2和 VEGF 在上皮性卵巢癌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75.0%,显著高于正常卵巢组织(χ2值分别为9.697、4.252,均P<0.05)。 MMP-2和VEGF在高分化、中分化及低分化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均存在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959、2.104,均P>0.05),即随着组织分化级别的降低,MMP-2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升高。上皮性卵巢癌患者中MMP-2和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464,P<0.05)。结论MMP-2及VEGF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诊断有参考意义,并且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肺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表达水平与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的相关性,探讨三者对肺癌生存率的影响及与生存期的相关性,为判断肺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96例肺癌手术切除标本中VEGF、MVD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肺癌标本中Ang-2表达变化。结果肺癌标本中VEGF、Ang-2高表达,MVD高表达组患者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7.2%、16.3%、15.5%,显著低于低表达组(37.5%、31.9%、36.8%)(P<0.01);VEGF、Ang-2基因表达,MVD与术后生存期负相关(P<0.05);VEGF、Ang-2基因表达水平与MVD正相关(P<0.05)。结论VEGF、Ang-2表达水平越高,MVD越大,肺癌患者生存率越低,生存期越短,是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的指标。抑制VEGF、Ang-2的表达来降低MVD可能成为治疗肺癌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76例临床资料完整的肺癌手术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中ER、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情况。结果76例NSCLC的ER的阳性表达率为69.7%(53/76),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48.7%(37/76)。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和中高分化的ER表达要高于临床分期高、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的的肺癌组织,临床分期低、有淋巴结转移和低未分化的VEGF和MVD的表达要高于临床分期低、无淋巴结转移和中高分化的的肺癌组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ER的表达与VEGF和FⅧ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肺癌组织中ER、VEGF和MVD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共同起作用。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共同指标。  相似文献   

16.
彭和平  关浩  肖和龙  章乐虹  黄仲初 《中国医师杂志》2004,6(10):1297-1299,1436
目的 检测抑癌基因p5 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和微血管密度 (MVD)在乳腺癌及乳腺癌旁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相关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 110例乳腺癌及其癌旁乳腺组织中p5 3 ,VEGF表达水平 ,比较MVD的大小。结果 VEGF ,p5 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0 0 % ( 99/ 110 ) ,42 7% ( 4 7/ 110 ) ;癌旁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则分别为 3 5 5 % ( 3 9/ 110 ) ,4 5 % ( 5 / 110 ) ,两者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乳腺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均值为 ( 16 4± 12 3 ) ,癌旁乳腺组织则为 ( 7 3± 6 8) ,两者间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 (P <0 0 1)。MVD值在p5 3、VEGF阳性表达的组织中明显高于p5 3、VEGF阴性表达的组织 ,二者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P <0 0 5 )。结论 联合检测p5 3、VEGF和MVD的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VEGF水平与癌组织淋巴管和血管生成及卵巢上皮性肿瘤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ELISA)法检测20例上皮性卵巢肿瘤、12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48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血中VEGF水平,同时以CD34、VEGF-3分别标记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微淋巴管内皮细胞,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VD)、微淋巴管(LVD)的生成密度。结果:良性、交界性及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血VEGF水平依次升高,分别为(686.28±149.68)ng/L、(750.28±90.12)ng/L和(1183.23±293.22)ng/L,P<0.001,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VD)、微淋巴管(LVD)的生成密度依次升高,P<0.001;上皮性卵巢癌中患者血VEGF与组织中LVD、MVD表达正相关r=-0.351,P=0.015、r=0.625,P<0.001,并在浆液性卵巢腺癌、低分化卵巢腺癌中水平明显升高P=0.046、P=0.029,而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血VEGF水平与上皮性卵巢癌血管生成及淋巴管生成相关,可作为反映卵巢上皮性肿瘤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有助手判断卵巢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TEN、VEGF蛋白表达在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发生、发展、转移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利用SP法对正常卵巢(32例)、卵巢良性肿瘤(31例)、上皮性卵巢癌(74例)PTEN、VEGF基因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①PTEN在上皮性卵巢癌表达缺失率及VEGF表达率分别高于对照组,P0.01;②PTEN在浆液性囊腺癌表达缺失率高于黏液性囊腺癌,P0.05,晚期表达缺失率高于早期,P0.01,G3表达缺失率高于G1+G2,P0.05;③VEGF晚期的阳性率高于早期,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5;④PTEN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不相关。结论:PTEN表达缺失、VEGF蛋白表达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侵袭中有重要作用;PTEN、VEGF同时发生异常可作为评估卵巢癌恶性程度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表达改变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51例子宫内膜癌和1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并对5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率和微血管密度,平均值分别为43.1%、76.5%、35.32±10.09,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χ2分别为8.817、19.636,t=34.254,均P<0.05)。抑癌基因PTE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一定的关系。子宫内膜癌生存时间与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有关;但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表达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P<0.05)。抑癌基因PTEN对预后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高表达和抑癌基因PTEN表达降低可能是参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子宫内膜癌的手术病理分期、组织分级、肌层浸润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表达是评价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但肌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微血管密度是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VEGF在异位妊娠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及其与临床类型的关系,寻找指导诊断及治疗新的生化指标。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5例异位妊娠患者、62例正常宫内早孕及50例异常宫内妊娠患者血浆VEGF含量,同时检测各组血浆孕酮、血清β-HCG。结果:异位妊娠患者血浆VEGF含量[(98.06±93.30)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5.80±12.38)、(22.45±31.50)pg/ml〗,P0.05,且患者血浆VEGF升高与患者血清HCG呈线性负相关;间质部异位妊娠血浆VEGF含量为(11.16±8.75)pg/ml,低于其他部位异位妊娠VEGF含量(101.06±93.30)pg/ml;流产型异位妊娠患者血浆VEGF含量〔(109.06±91.30)pg/ml〕明显高于活胚胎组〔(35.25±21.54)、(40.25±23.08)pg/ml〕,P0.05。结论:患者血浆VEGF含量可作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的新的辅助生化指标;患者血浆VEGF含量与临床异位妊娠类型相关,可作为了解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