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不同剂量、不同注射方案对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2016年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0例,对照组采取直接剥离法,观察组采取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另观察组根据注射方式及剂量不同分为3个亚组,各70例,A亚组(6 U一次注射)、B亚组(6 U分两次注射)、C亚组(12 U一次注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垂体后叶素注射后10 min收缩压显著上升,收缩压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抗生素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亚组间比较,B亚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压波动情况及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均优于A亚组和C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应用小剂量分次注射垂体后叶素液体分离法,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缩宫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将9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术中分别采用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观察组)、缩宫素(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压变化。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而术中血压波动>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般不需特殊处理。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用垂体后叶素的止血效果优于缩宫素。  相似文献   

3.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治疗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注射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垂体后叶素组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46例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73例,治疗组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5U加0.9%氯化钠液10ml;对照组术中用催产素20U。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均无盆腔感染。结论: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5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I组术中子宫肌瘤周围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10 ml;Ⅱ组注射缩宫素20 U+生理盐水10 ml;Ⅲ组注射生理盐水10 ml。记录用药后的血压变化、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手术经过顺利,无中转开腹者。I组、Ⅱ组与Ⅲ组相比,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其中I组术中出血量最少(P<0.01),手术时间最短(P<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效果优于缩宫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垂体后叶素和催产素用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素敏  于静 《中国医师杂志》2007,9(12):1715-1716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作用。方法腹腔镜下对168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肌壁间肌瘤93例,无蒂浆膜下子宫肌瘤75例。分为垂体后叶组88例和催产素组80例,分别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进行比较。结果168例手术均获成功,垂体后叶组平均出血量及平均手术时间与较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较催产素有效减少了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出血,并缩短了手术时间。垂体后叶素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7.
贾祖卫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6):2630-2631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选取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术前行子宫动脉阻断术并注射垂体后叶素再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性激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症状缓解例数高于对照组,复发和子宫异常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动脉阻断术联合垂体后叶素可以提高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对卵巢功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59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28例,予宫体注射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20 ml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实验组31例,予垂体后叶素6U+生理盐水150 ml宫体注射法应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结果两组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未转为开腹手术。相比对照组,实验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中注射药物5 min及20 min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压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血红蛋白的下降值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用药前两组患者的血压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手术中,实施剜除肌瘤操作之前先注射垂体后叶素及宫体注水150 ml联合使用能使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时间短,且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单用缩宫素及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0例腹腔镜下大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将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于切开浆膜层前子宫肌层注射垂体后叶素6 IU及注射缩宫素10 U;缩宫素止血组予注射缩宫素20 U;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在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阻断后行肌瘤切除术,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血肿形成情况。结果: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83.7±29.5)min,与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相近,缩宫素止血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15.3±62.5)min,明显长于前两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0.2±34.6)ml、(78.5±35.2)ml,明显少于缩宫素止血组(P<0.05);子宫动脉阻断止血组及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组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缩宫素止血组有1例血肿形成。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及子宫动脉阻断术止血的效果均优于缩宫素止血,是有效的止血方法。垂体后叶素联合缩宫素止血操作易于掌握,而子宫动脉阻断术则相对复杂,要求术者必须具有熟练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10.
徐红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819-5821
目的:探讨应用自制线圈套扎子宫肌瘤瘤底部或子宫峡部在腹腔镜下进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6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随机分为腹腔镜套扎和腹腔镜常规缝合2组,每组各80例,对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所有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腹腔镜套扎组平均手术时间短于腹腔镜缝合组(P<0.01),套扎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少于缝合组(P<0.01);两组剔除子宫肌瘤数日、子宫肌瘤大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子宫多发肌瘤、肌壁间肌瘤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明显多于子宫阔韧带肌瘤及子宫浆膜下肌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自制线圈套扎法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安全可行,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6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双侧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术(动脉阻断组),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缩宫素组)52例比较,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形成.结果 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动脉阻断组分别为(93.5±26.9)min和(50.4±23.3) ml,缩宫素组分别为(92.7±19.8) min和(132.0±43.5) ml,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动脉阻断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动脉阻断组术后无1例血肿形成,缩宫素组3例术后血肿.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后行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与腹腔镜下采用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后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较,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尚云  陈秀芹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8):2854-285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12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腹腔镜组)临床资料,随机选取同期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8例(开腹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肌瘤大小、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情况、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比开腹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20,(1):130-13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垂体后叶素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2月子宫肌瘤患者116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9人。A组:先注射3U垂体后叶素,20 min再注射3U垂体后叶素; B组:一次性注射6U垂体后叶素; C组:一次性注射9U垂体后叶素; D组:一次性注射12 U垂体后叶素。比较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用药前后血压变化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32);在术中出血量方面,A组患者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最少,且和其他三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 001)。注射垂体后叶素后,四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上升,A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和注射前比较变化最小,同时A组患者发生感染的人数少于其他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 <0. 05)。结论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小剂量、分次注射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利于患者术中的血压稳定以及术后发生感染率的下降,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开腹剔除术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学锋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1):3325-3326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剔除术治疗妇科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2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者28例,行开腹剔除术3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较为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分析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该院收治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后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短,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创伤,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张莹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7):2820-2821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86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43例。实验组接受腹腔镜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接受单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两组的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疗效进行对比评估。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及手术前后的血红蛋白差值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但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实验组卵泡期子宫动脉的阻力指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术中应用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与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微创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月间在该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267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组)86例,同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92例及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式组)89例。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病率。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最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最少,腹腔镜组次之,均少于开腹组(P<0.05);阴式组术后排气时间最短,腹腔镜组次之,均短于开腹组(P<0.05);阴式组与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3个月经B超复查,三组子宫肌层均无异常,随访1~12个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较传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下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通过改变术前阴道消毒方法可显著减少术后病率及盆腔感染率,是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的微创术式。但三种术式并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具体手术方法应根据患者状况和术者技能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可行性。方法将行改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20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取同期患者临床特点相似的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20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子宫切口和缝合方法的改进,达到了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恢复快的目的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平均出血量.方法 将47例子宫肌瘤患者随即分为2组,研究组24例,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对照组23例,术中使用催产素.结果 研究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平均出血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 术中使用垂体后叶素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止血效果好,并发症少,效果优于催产素.  相似文献   

20.
王开秀  王婷婷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9):4182-418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04年1月~2005年12月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62例,行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一组为对照组56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69.3±24.5)m 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98.4±37.3)min,P<0.01;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76.8±32.6)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02.3±57.8)m in,P<0.01。两组术后肠排气,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伤口恢复情况,术后住院天数无明显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尤其是适用于腹腔镜下缝合技术不熟练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