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应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利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79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测量和分析,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43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54.4%,平均子宫内膜厚度(2.37±0.21)mm,无1例子宫内膜癌。36例患者子宫内膜厚度≥5 mm,占45.6%,子宫内膜厚度5~25 mm,平均(11.30±4.21)mm,子宫内膜癌10例,占27.8%(10/36)。结论:子宫内膜以5 mm为临界值,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病因诊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超声对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秀珍 《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1760-1761
目的:运用阴道超声观察与分析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变,以减少不必要的诊断性刮宫术。方法:观察34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宫腔镜及组织病理检查证实。结果:有效地诊断出萎缩性内膜、内膜增生、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萎缩性内膜厚度≤5mm,子宫内膜癌的血流阻力指数最低≤0.4。结论:经阴道超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绝经后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可作为诊刮术前最佳的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3.
马萍 《职业与健康》2004,20(8):111-112
目的观察阴道超声诊断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利用日本阿洛卡-630超声诊断仪对40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形态进行诊断,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结果诊断为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和子宫内膜癌为18例,并经诊刮手术病理检查证实.另外22例确定为因药物引起的出血.结论阴道超声是预测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病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刘娇  乔丽  岳瑛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100-1101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患者的超声影像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2例绝经后阴道不规则流血或流液患者的子宫内膜超声影像进行回顾,分析其子宫内膜的厚度。结果:其中子宫内膜厚度≥5 mm且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有27例,符合诊断率72.97%,50~59岁年龄段中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较其他年龄段高。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子宫内膜癌及诊断性刮宫前重要的筛查方法,对临床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葫芦岛市中心医院接受诊治的86例疑似子宫内膜病的绝经后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阴道超声、宫腔细胞学检查,对单独阴道超声、宫腔细胞学检查及两者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析,以诊刮术获取的组织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经分段诊刮术检查发现,86例患者中59例患者为正常内膜,10例为内膜良性病变,4例为癌前病变,13例为内膜癌。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高于正常内膜、内膜良性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超声检查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100.0%、69.6%,宫腔细胞学预测癌前病变与内膜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7%、94.4%,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0%、98.6%。结论阴道超声联合宫腔细胞学检查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价值高,能有效提高临床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减少误诊、漏诊风险,能作为临床筛查癌前病变、内膜癌的主要方法,降低临床诊刮率。  相似文献   

6.
阴道超声测量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是否可用于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方法:对87例绝经前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行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并于检查当日或次日行分段诊刮术,将阴道超声检查结果与诊刮获取的子宫内膜组织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阴道超声测得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为(27.3±11.0)mm,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为(15.5±4.8)mm,均明显大于子宫内膜生理改变组的内膜平均厚度(9.8±4.3)mm,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01)。以10mm为临界值阴道超声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9%、57.9%、74.6%和91.7%。结论:阴道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以10mm为临界值可以预测绝经前妇女子宫内膜病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应用阴道B超、宫腔镜及病理检查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对153例绝经后妇女阴道B超检查出子宫内膜厚度≥5 mm的41例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手术及诊断性刮宫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子宫内膜息肉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5例,子宫内膜增生8例,子宫内膜癌1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2例,子宫内膜炎6例,其他5例。对其中19例行宫腔镜直视下手术,17例行诊断性刮宫。宫腔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率为90.3%。结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经阴道超声可初步筛查诊断,宫腔镜检查结果与病检结果诊断符合率较高,对绝经后妇女无症状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具有可靠的诊断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收治入院诊断为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157例,根据病理结果将其分为单纯型增生组、复杂型增生组和不典型增生组,不典型增生属于癌前病变,回顾性分析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年龄、绝经及阴道流血情况,合并症、B超检查等)。结果: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多处于围绝经期,不典型增生组平均年龄明显大于单纯型增生组及复杂型增生组,且3组年龄呈逐渐增高趋势。子宫内膜增生症患者多有月经改变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有合并症及超声提示宫腔内有回声团的发生率高于单纯型增生及复杂型增生组。结论:对于围绝经期异常阴道流血患者应积极进行分段诊刮及宫腔镜检查,B超提示宫腔有回声团或有合并症患者应警惕子宫内膜癌前病变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的影响因素,并进行病理类型分析。方法:分析190例绝经后经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大于4 mm,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妇女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①190例患者中,应用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 lacem ent therapy,HRT)者68例占35.8%,高血压者37例占19.5%,应用他莫西酚者15例占7.9%。此3项是影响子宫内膜增厚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有吸烟、不育、糖尿病;②子宫内膜厚度4 mm者48例,以萎缩性子宫内膜表现为主,未见有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子宫内膜厚度57 mm者62例,以内膜增生、内膜增殖症为主,不典型增生2例,内膜癌6例;子宫内膜厚度89 mm者42例,其中内膜癌11例,非典型增生4例;子宫内膜厚度≥10 mm者38例,其中内膜癌15例,不典型增生6例,内膜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结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的增厚有密切相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4 mm者应行诊断性刮宫。  相似文献   

10.
495例绝经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随着医疗检查方法的进展,特别是超声测量子宫内膜厚度水平的提高、宫颈癌液基细胞学筛查方法的推广及宫腔镜的广泛应用;探讨目前医学水平下绝经后阴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步骤。方法:本研究取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495例;除5例大出血患者外,余490例每例就诊后选妇检+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超声作为首诊检查项目,据检查结果分别给予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检查、活检。结果:经首诊检查后,490例中250例宫颈TCT结果为炎症或正常,超声子宫内膜厚度≤4mm,未再进一步检查。TCT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异常者85例,行阴道镜下活检,确诊为宫颈癌42例,CINⅠ~Ⅲ者15例。超声可疑卵巢癌2例,经化验血CA125均高于正常值(35U/ML);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厚度>4mm者107例,诊刮病检后确诊为子宫内膜癌46例,单纯及复杂性增生19例;3例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分段诊刮未发现癌细胞,行宫腔镜下检查发现病灶,取活检后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癌。结论:对于PMB患者,可先行妇检+宫颈TCT+超声检查作为初诊检查项目,以减少不必要的创伤性及侵入性检查。宫颈TCT结果显示上皮细胞异常者,进一步行阴道镜下检查及活检。超声示子宫内膜厚度>4mm者,行分段诊刮;必要时行宫腔镜下活检。经上述分步检查,可明确PMB患者病因;减少临床误诊率。但对于超声示子宫内膜厚度≤4mm,出血来源宫腔的PMB患者,若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应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黄丽卿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6):5216-5217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28例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128例中超声提示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125例,符合率达97.6%,内膜厚度均>13mm,最厚达23mm。超声未提示内膜增生过长有3例,内膜厚度<9mm。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2例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均行TVCDS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TVCDS检查的符合率,比较不同病变类型的TVCDS检查结果和图像表现。结果TVCDS诊断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子宫内膜癌的符合率分别为100.00%、92.68%、91.67%。与子宫内膜癌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血流阻力更高,宫腔积液比例更低(P<0.05);与子宫内膜息肉比较,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血流显示、子宫内膜增厚>10 mm比例均更高(P<0.05)。结论TVCDS对绝经后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能准确判断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13.
阴道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运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方法:观察38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的形态及血流参数,并经诊刮或手术证实。结果: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有效地诊断和鉴别诊断了内膜增生、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和萎缩性内膜;子宫内膜癌的阻力指数最低为0.35±0.03。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为准确地检测阴道不规则出血患者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从而作出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情况。方法:对2007年1月~2012年3月间来该院妇产科健康体检,B超发现子宫内膜异常改变的320例患者的子宫内膜病变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子宫息肉在无症状患者中发生比例明显高于阴道出血患者,而子宫内膜癌在阴道出血患者中的发生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例数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而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例数则明显低于子宫内膜厚度≥4 mm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病理以子宫内膜良性病变为主,对于子宫内膜≤4 mm并且伴有阴道出血的患者应当进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建兴  王肖琴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80-3181
目的:探讨超声对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42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出血妇女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内膜厚度、回声及血流,及周围附件情况,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绝经年限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结果:内膜厚度<5mm 99例,病检萎缩性子宫内膜75例,子宫内膜炎24例;子宫内膜单纯及复杂增生83例,子宫内膜息肉24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3例,内膜厚度为5~12mm;子宫内膜癌20例,内膜厚度10~22mm,彩色多普勒显示R10.42±0.04,1例内膜癌误诊;另见3例为卵巢输卵管肿瘤引起子宫出血。并随着出血距绝经年限的延长,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增高。结论:超声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对超声结果不明确者,应进一步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早期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77例,均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并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比较,观察经阴道彩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率.结果 经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确诊70例,其中萎缩性子宫内膜23例,子宫内膜增生15例,子宫黏膜下肌瘤18例,子宫内膜息肉10例,子宫内膜癌4例.经阴道彩超结果:萎缩性子宫内膜24例,子宫内膜增生16例,子宫黏膜下肌瘤20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5例.与诊断性刮宫或手术病理相比,经阴道彩超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4.81%(73/77),76.62%(59/77)和90.91%(70/77).经阴道彩超示子宫内膜增生、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明显厚于萎缩性子宫内膜[(11.32± 4.17),(8.85±3.42),(9.32±1.97),(20.78±9.48) mm比(3.16±1.02)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均无血流信号,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血管阻力指数分别为0.61±0.01,0.68±0.04,0.41±0.02.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厚于良性病变[(20.78±9.48) mm比(8.96±5.42) mm],血管阻力指数低于良性病变(0.41±0.02比0.71±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超对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早期鉴别诊断价值高,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筛查的常规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宫腔镜检查术在绝经后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患者151例,术中行定位取材或诊断性刮宫,刮出物送病理检查。结果: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萎缩、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分别为94.91%、85.71%、75.00%、60.00%。结论:宫腔镜检查绝经后出血可提高对子宫内膜萎缩及黏膜下子宫肌瘤的诊断率,尽管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敏感性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8.
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妇女2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的临床处理。方法:对256例绝经后无症状、经阴道超声检查子宫内膜厚度≥5 mm妇女行孕激素试验(PCT)、宫腔镜检查或治疗、诊断性刮宫及病理检查。结果:171例妇女PCT阳性,活性内膜167例(97.66%),其中单纯性增生9例,复杂性增生5例,不典型性增生3例,子宫内膜癌1例,4者占总数的6.64%;85例PCT阴性,活性内膜19例(22.35%),无1例子宫内膜增殖症或子宫内膜癌,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无症状子宫内膜增厚妇女应行PCT检查,PCT阴性者可免于行诊断性刮宫,但应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9例经组织病理学证实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接受体格检查的50例健康个体为对照组。对入组的研究对象均实施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记录研究对象的子宫内膜厚度、宫腔积液情况、血流情况、回声特征、阻力指数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刮宫术以获取病理标本(金标准),以计算超声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2.75%;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灵敏度为90.48%,特异度为94.12%;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灵敏度为92.31%,特异度为93.65%;经阴道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为90.91%,特异度为94.03%。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子宫内膜增生组、子宫内膜癌组研究对象子宫内膜厚度、有宫腔积液人数占比、有血流显示人数占比、阻力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息肉组、子宫黏膜下肌瘤组、子...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工程》2019,(11):1495-1496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与48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比较其子宫内膜厚度、病灶内部回声情况、内膜与肌层分界情况、内部血流情况、血流阻力指数(RI)。结果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相比,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较高,且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膜与肌层分界不清晰比例显著较高(P均<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内部血流丰富比例为70.83%,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31.25%(P <0.05)。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灶内RI为(0.38±0.12) mm,显著低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0.65±0.14) mm (P <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子宫内膜息肉与子宫内膜癌优势显著,具有无创、经济、方便的优点,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作为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