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同时术中剥除卵巢黄体的临床意义。方法有生育要求的14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其中10例为第2次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124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术,16例行输卵管壶腹部胚囊挤压术。术中剥除卵巢黄体80例为A组,胚胎清除后未行卵巢黄体剥除60例为B组。比较2组术后第1、3天血HCG下降程度、降至正常所需检测血HCG的次数及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的病例数。结果A组术后血13.HCG下降幅度较B组大,而且血B.HCG值降至正常所需检测血β-HCG的次数A组(4.5±3.5)次,B组(8.7±5、7)次,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无一例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B组中有5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同时行黄体剥除术可加快血β-HCG的降低,减少检测血β-HCG的次数,并有效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MTX预防腹腔镜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娱飞  李惠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1):3012-3013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方法。方法:将130例行腹腔镜保守治疗的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72例采用甲氨喋呤(MTX)30 mg注入患侧输卵管残腔;B组58例除用MTX外,于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1、3、14天检测血β-HCG值,并观察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30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PEP,发生率为2.31%,其中A组1例(1.39%),B组2例(3.45%),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两组血β-HCG值均较术前大幅度下降(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1天、第3天血β-HCG值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第14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B组明显高于A组(P<0.01),且B组出现的毒副反应明显多于A组。结论:异位妊娠者经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单用MTX预防PEP要优于MTX加米非司酮。  相似文献   

3.
孙运明  施晓  杜玲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26):4139-4141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因素。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145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5例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保守性手术患者中发生PEP者19例,发生率为13.1%。PEP组有异位妊娠史者明显高于非PEP组(P<0.05),住院时间长于非PEP组(P<0.05),术前β-HCG水平明显高于非PEP组,黄体切除率明显低于非PEP组,盆腔粘连发生率明显高于非PEP组(P<0.05),而两组年龄、停经时间和包块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PEP的发生与患者的异位妊娠史、术前血β-HCG水平、黄体切除和盆腔粘连密切相关,术后监测血β-HCG水平的变化有利于早期发现和预防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黄体剥除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5):3557-3558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剥除妊娠黄体的临床意义。方法:129例输卵管妊娠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2例行保守性手术治疗时,术中皆剥除妊娠黄体,B组97例单纯行保守性手术治疗。结果:A组术后血β-HCG下降快,阴道流血时间短,无1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PEP),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复经时间及术后输卵管的通畅程度,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剥除妊娠黄体可快速、有效降低血β-HCG水平,缩短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有效预防PEP的发生,而对月经恢复及输卵管的通畅程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输卵管妊娠患者腹腔镜保守手术加用MTX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不同剂量作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手术辅助药物来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PEP)的作用及手术后输卵管通畅情况。方法:将156例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未破裂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病灶近端输卵管及相应的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20mg组62例为A组,病灶近端输卵管及相应的输卵管系膜内注射MTX10mg组94例为B组。结果:156例患者中有3例发生PEP,发生率为1.92%。A组PEP发生率为1.61%,两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后第3、10天两组血β-HCG均有大幅度下降,两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达到90%以上。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同时,绒毛种植部位注射MTX可用于PEP的预防。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安全、有效而且微创,有利于术后生育功能的改善,是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输卵管妊娠患者的适宜选择。  相似文献   

6.
药物联合腹腔镜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5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下超声刀保守性手术后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方法 .方法 对15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超声刀保守性手术治疗后随机分成3组:A组术中采用甲氨蝶呤注入患侧输卵管近端浆肌层;B组术中未用药,于术后6小时开始口服米非司酮;C组除术中用甲氨蝶呤外,并于术后口服米非司酮.所有患者均于术前及术后2天、7天、14天检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观察其毒副反应,并了解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A组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为0,B组为4.0%(2例),C组为0,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4.054,P=0.132>0.05).各组术后2天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较术前明显下降(q分别为297.934、214.806、222.831,均P<0.01),但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F分别为0.094、0.071,均P>0.05);术后7天及14天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B组明显高于A组和C组,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q分别为28.261、27.465、25.352、26.913,均P<0.05);B组、C组出现的毒副反应明显多于A组,且患者依从性较A组差.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单用甲氨蝶呤可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使用方便,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术中应用甲氨蝶呤(MTX)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保守性手术86例(A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MTX 20 mg 82例(B组);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分析患者术后转归.结果 A组中有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βh-CG下降较快,术后第1、7、10、14天下降累计百分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局部注射MTX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白华  蒋丽  韦妙成  黄飞凤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2):4519-4520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的可能病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689例异位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89例异位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持续性异位妊娠(PEP)发生率1.02%。结论:异位妊娠腹腔镜手术后有发生PEP的风险,应正确选择保守手术的病例,改良手术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彻底清除病灶;避免采用输卵管伞部挤压术;术前血β-HCG>3000IU/L,术后常规肌内注射MTX50mg;术后严密观察血β-HCG的下降,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中应用甲氨蝶呤(MTX)对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输卵管妊娠行保守性手术患者168例临床资料,其中行单纯保守性手术86例(A组),保守性手术加术中局部注射MTX20mg82例(B组);术后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并分析患者术后转归。结果A组中有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B组未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β-hCG下降较快,术后第1、7、10、14天下降累计百分率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局部注射MTX可加快术后康复,减少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保守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时血β-HCG的下降幅度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守性治疗输卵管妊娠42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药物治疗组190例,保守性手术治疗组235例。治疗后监测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宫内妊娠率与再次异位妊娠率。结果:血β-HCG降至正常的时间药物治疗组为(19.9±6.1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妊娠率药物治疗组为55.8%,保守性手术治疗组为7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再次异位妊娠率药物治疗组为12.1%,保守性手术治疗组为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保守性手术治疗组6例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均为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后。结论:监测血β-HCG是判断保守治疗成功的指标,保守性手术具有术后宫内妊娠率高的优点,是保守治疗的首选,但应尽量避免行输卵管伞端胚囊挤出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终止未明确宫内外妊娠的方法。方法:选择停经40天以内、血β-HCG值<1 000mIU/ml、B超示宫内未见妊娠囊、附件区无包块或包块直径<3 cm、盆腔无明显积液、无或有轻微腹痛、无或少量阴道流血、要求终止妊娠的200例妇女,随机分为A组(中西药组)和B组(期待组)各100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腹痛变化,并每隔两日复查β-HCG及B超。结果:A组用药3日后阴道流血增多,1周后血β-HCG明显下降,与B组比较,P<0.05;B超示盆腔包块无明显增大,盆腔无积液,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3周后,A组血β-HCG恢复正常者占92%,与B组经腹腔镜保守治疗术后及人工流产术后的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终止未明确宫内外妊娠方法简便,患者易于接受,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及终止早早孕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张丽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5):2386-2387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1年6月~2011年5月早期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21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70例。A组给予甲氨蝶呤0.4 mg.kg-1.d-1肌内注射,连用5天;B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1.d-1单次肌内注射;C组给予甲氨蝶呤1.0 mg/kg肌内注射,隔日1次,四氢叶酸0.1 mg/kg肌内注射,隔日1次,共4次。观察3组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变化,并应用B超复查异位病灶的变化。结果:治疗1周后血β-HCG下降幅度:C组>B组>A组;血β-HCG水平下降至正常时间:C组0.05)。结论:甲氨蝶呤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方式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均有一定疗效,但大剂量、多次给药配合解毒治疗,作用更迅速。  相似文献   

13.
张流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2):1896-189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病灶清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5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84例异位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腹腔镜下异位妊娠术组)42例和观察组(腹腔镜下病灶清除联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组)42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再孕率及治疗前、治疗后3天及7天的血清β-HCG、P、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PAPP-A(妊娠相关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比较,P值均>0.05,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再孕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天及7天的血清β-HCG、P、VEGF及PAPP-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腹腔镜下注射甲氨蝶呤对异位妊娠病灶清除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性也较高,在降低血清β-HCG、P、VEGF及PAPP-A水平方面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4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小青  孙君  郭美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0):1429-143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的指征及影响手术效果的因素。方法:对我院2004年5月1日~2006年6月1日收治的42例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输卵管妊娠均经病理证实。术前血β-HCG≤2000mIU/ml35例,β-HCG>2000mIU/ml7例,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测量妊娠包块直径≤3cm33例,包块直径>3cm9例,两组在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P<0.05)。腹腔积血量对手术无影响。行输卵管造口术41例,其中6例行缝合术,伞端妊娠组织挤出术1例。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造影18例,通畅16例。18例妊娠,再次患侧异位妊娠4例,妊娠率及异位妊娠率分别是42.86%,9.52%。结论:腹腔镜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选择血β-HCG≤2000mIU/ml、妊娠包块直径≤3cm的病例,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蝶呤局部注射对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68例,按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行胚胎清除术,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的基础上行黄体剥除,同时术中局部使用甲氨蝶呤20 mg,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5、10、15 d的血β-HCG水平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比较分析,观察组血β-HCG水平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0例,对照组术后发生持续性异位妊娠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治疗有效率达94.1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黄体剥除结合甲氨喋呤(MTX)局部注射预防持续性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单纯腹腔镜下胚胎清除术相比,可明显降低术后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且无明显毒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开腹手术以及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3组,每组40例,A组予以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B组行开腹手术,C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3组临床疗效、血清孕酮与β-HCG变化情况及恢复正常时间,比较术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B、C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P<0.05);C组患者血清孕酮及β-HCG值较A、B组下降快,恢复所需时间短(P<0.05);且C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优于开腹手术,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具有可行性,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7.
李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6):762-763
目的:探讨不同的MTX给药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后血清β-HCG下降速度、幅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12例,其中48例采用肌肉注射MTX20 mg,共用药5 d为A组,35例MXT50 mg单次肌注为B组,29例采用超声引导下,病灶局部注射MTX20 mg为C组。治疗后定期监测血清水平直至正常。结果:A组40例血清低于5 000 IU/L完全治愈,另外8例血清β-HCG高于5 000 IU/L失败。B组32例治愈,3例失败而手术。C组29例全部治愈。C组治疗后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明显短于A、B组。保守治疗前血清β-HCG水平较高者,治疗后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较长。结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后连续监测血β-HCG水平极为重要。输卵管局部注射MTX可提高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大剂量甲氨蝶呤(MTX)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6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MTX治疗,对照组采用大剂量MTX治疗。连续治疗14天后评价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后第7天血β-HCG下降率,观察血β-HCG下降至正常所需要时间及宫内妊娠率。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血β-HCG下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血β-HCG下降到正常所需要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1、2、3年的宫内妊娠率显著,分别为41.7%、61.1%、7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腹腔镜手术联合大剂量MTX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的功能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输卵管功能状况并探讨输卵管保留的价值。方法:对171例输卵管妊娠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术前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与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输卵管功能恢复的关系。结果:根据术前血清β-HCG水平分为两组:β-HCG≤2 500 IU/L组121例,β-HCG>2 500 IU/L组50例。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月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140例手术侧输卵管通畅(81.89%),其中β-HCG≤2 500 IU/L组113例(93.39%),β-HCG>2 500 IU/L组27例(54.00%)。手术侧再次异位妊娠23例,β-HCG≤2 500 IU/L组12例占9.92%,β-HCG>2 500 IU/L组11例占22.00%。术后宫内妊娠82例(47.95%),其中β-HCG≤2 500 IU/L组69例(57.02%),β-HCG>2 500 IU/L组13例(26.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有效地保留了妊娠侧输卵管,但输卵管组织破坏严重者不建议保留患侧输卵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