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利用影像数字化虚拟解剖学技术,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直接性门腔静脉分流术(DIPS)模拟穿刺途径与水平垂线间角度进行测量,以期为临床TIPSS、DIPS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选取上腹部64-MSCT扫描正常组共40例,肝硬化组16例.用智能追踪技术启动扫描,并将所得数据在GE ADW4.2工作站进行处理.结果:正常组与肝硬化Child-Pugh A、B分级组TIPSS模拟穿刺途径与垂线间角度,除肝中静脉3cm与肝右静脉1cm间增大外,其余均呈减小趋势;DIPS术中下等分线模拟穿刺途径与垂线角度大于上等分线相应穿刺途径角度.门静脉左支1cm至上等分线的模拟穿刺途径与垂线角度在正常组与肝硬化Child-Pugh A、B分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像数字化虚拟解剖学技术有助于提供活体功能状态下TIPSS、DIPS相关解剖学资料.可根据模拟途径与水平垂线间角度在体外调整穿刺套针的曲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非肝病患者及肝硬化患者模拟穿刺途径与门静脉右支及肝中、肝右静脉夹角的测量,以期为肝内门腔分流提供形态学资料。方法选取上腹部64-MSCT扫描非肝病被检查组共40例;肝硬化组符合纳入标准14例。用智能追踪技术启动扫描。并将所得数据在GEADW4.2工作站进行处理。结果无论正常组或肝硬化Child-PughA、B分级组,肝中、肝右静脉1、2、3cm和门静脉右支1、2cm间的模拟穿刺途径与肝静脉间夹角平均值呈减小趋势,而模拟穿刺途径与门静脉右支间夹角则依次增大。按照α=0.05标准认为正常组与肝硬化Child-PughA、B分级组模拟穿刺途径与肝中、肝右静脉和门静脉间夹角没有显著差异。结论TIPSS模拟穿刺途径与肝中、肝右静脉和门静脉右支间夹角变化方向相反。在肝中静脉2cm与门静脉2cm间穿刺较为适合。  相似文献   

3.
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介入的相关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经下腔静脉肝后段(PIVC)肝内穿刺进行介入操作的安全性,为第2肝门重建术和 直接肝内门腔分流术的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1例正常下腔静脉肝后段及肝脏的离体标本进行解剖学观察,了解下腔静脉肝后段和肝静脉的相关解剖结构特点.结果:(1)下腔静脉肝后段:长度(7.01±1.30)cm;经下腔静脉肝后段肝内穿刺安全范围是(5.43±1.23)cm,95%可信区间是3.02~7.84 cm.(2)肝静脉:上组:肝右静脉、肝中静脉及肝左静脉的直径分别是(15.3±3.6)、(8.7±1.9)和(9.3±1.8)mm.肝左静脉与肝中静脉共同开口于下腔静脉90.3%(28例);3支静脉分别开口于下腔静脉9.7%(3例);下组肝小静脉:不同直径的肝小静脉(≥10mm、10~5mm、≤5mm)的肝小静脉构成比分别是5.0%(11条)、24.0%(52条)和71.0%;标本出现率分别是35.5%(11例)、87.1%(27例)和96.8%(30例);RIVC分布位置分别是右侧壁下份、右侧壁及前壁下份、前壁及左壁下份.(3)模拟测量比较常规TIPS穿刺距离和DIPS穿刺距离:经RHV和经MHV的TIPS穿刺距离分别是(38.6±8.1)mm和(46.6±8.2)mm.DIPS穿刺距离是(31.2±7.9)mm.TIPS与DIPS三组模拟测量穿刺距离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以DIPS穿刺距离最短,以经MHV的TIPS穿刺距离最长.结论:(1)在下腔静脉肝后段有(54.3±12.3)mm的安全穿刺范围;(2)下腔静脉肝后段下份不同直径的下组肝小静脉,其直径越小,出现率越高,数量越多;(3)DIPS的穿刺距离最短,经MHV常规TIPS穿刺距离最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右叶部分活体肝移植提供有关肝右静脉的活体形态学资料,探讨64排螺旋CT(64-MSCT)显示肝静脉的价值.方法: 利用100例无肝病成人病例,行64-MSCT增强扫描,采集肝静脉期数据,对肝静脉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肝右静脉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可以清晰显示肝静脉主干及其4级以上属支;肝右静脉开口部位60.0%位于下腔静脉肝后段上份9点位,肝右静脉外科干长(13.01±6.10)mm,其主干距汇入下腔静脉处1、 2、 3、 4cm及主干汇合起始部上壁距肝膈面的距离分别为(13.23±6.79)、 (24.73±8.20)、 (32.63±7.76)、 (39.03±7.24)和(30.68±10.20)mm;肝右静脉Ⅰ型、Ⅱ型分别占71.0%和29.0%,其主干属支汇合形式呈树状者、2支型者和单独1支型者分别占83.0%、 11.0%和6.0%.结论: 国人肝右叶静脉回流多数以肝右静脉为主, 64-MSCT增强扫描可为活体肝移植提供精确的肝静脉走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静脉与门静脉的解剖及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中的应用。方法:在PUBMED、CNKI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肝静脉、门静脉的正常解剖与变异及其在TIPS中应用的文献,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肝静脉系统主要由肝右静脉、肝中静脉、肝左静脉3支组成,肝左静脉发生变异最多,肝中、右静脉变异相对少见。门静脉在肝门处进入肝脏,以分为左支和右支两主干这一类型居多,其解剖形态因地区、种族等因素而有差异。肝静脉和门静脉呈向后向上与向前向下的空间关系,经典TIPS是从肝右静脉距下腔静脉入口约2cm处向门静脉分叉部或右支内穿刺建立分流道。结论:肝静脉、门静脉的正常解剖与变异及其空间关系对顺利完成TIPS的操作至关重要。熟悉肝静脉、门静脉正常解剖和变异可提高TIPS的成功率,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为给MR图像精定位肝内占位性病变提供断面解剖学依据,利用20例腹部连续横断面标本,研究了肝段在横断面上的划分。正中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中静脉或胆囊窝中份的连线;在叶间裂的上份为下腔静脉中点至镰状韧带的连线,门静脉左支脐部和肝圆韧带裂是其中、下份的天然标志;肝左静脉位一左段间裂中;右叶间裂为下腔静脉中点至肝右静脉的连结;肝门或门静脉右支可作为右段间裂的标志;背裂为下腔静脉缘至门静脉或静脉韧带裂右端的  相似文献   

7.
肝内门一腔静脉内支架吻合分流术(TIPSS)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43例肝脏标上从肝脏面解剖出肝静脉,门静脉,肝管和肝协脉,观察了肝静脉的汇合类型,肝静脉与门静脉相交部位口径,两静脉间距和至第二肝门的距离,结合TIPSS术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由肝静脉穿刺门静脉行吻合分流的首选部位是在肝右静脉与门静脉右支及其分支之间,其次在肝中静脉与门静脉左支之间,而肝左静脉与门静脉左支之间吻合较难达到分流目的。  相似文献   

8.
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肝后隧道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入路绕肝提拉法手术的临床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分离21具成人尸体的肝后下腔静脉标本,采集20例因肝硬化行背驮式肝移植患者的肝后下腔静脉的临床影像资料,按不同的绕肝提拉法可能的路径和不同宽度肝后隧道(10 mm,6 mm)统计可能遇到的肝静脉.结果:前入路绕肝提拉法的标准路径平均可遇到肝短静脉的中位数是1(0~3),标准路径右上方的路径(肝后下腔静脉右缘、距肝下缘1 cm)和标准路径之间、不同宽度肝后隧道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无肝硬化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前入路绕肝提拉法肝切除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64-MSCT重建肝门静脉左支,观测肝内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特征和分支分布规律,以及左半肝的分叶分段,为诊断和治疗肝脏疾病提供更为详尽的形态学资料。方法:100例无肝脏疾病的成人64-MSCT增强扫描肝门静脉数据,重建肝门静脉左支,观察肝门静脉左支的形态结构,测量其主干及主要分支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门静脉左支横部的长和中点内径分别为(29.50±6.51) mm、(7.70±1.55)mm,矢状部的长度和中点内径分别为(18.74±4.22)mm、(6.98±1.41)mm;角部角度为(118.16±13.73)°。左外叶上段支长为(36.31±16.87)mm,其1/2处的内径为(2.93±0.87)mm;左外叶下段支长(28.46±13.56)mm,其1/2处的内径为(3.21±0.87)mm。左内叶支形态变化较大。结论:肝内门静脉主干左支的长度、内径和角部的角度变动范围较大,除供应左半肝外,还可发出分支至右前叶。其分支分布直接影响到左半肝分叶分段,具体定界应结合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肝后下腔静脉、第二肝门、第三肝门的详细观测,为肝脏外科手术的临床实践提供解剖学参考.方法 随机选择40具成人尸体离体肝脏标本,从正后方剖开肝后下腔静脉,测量第二肝门处肝静脉的口径、长度、与下腔静脉的角度;观测第三肝门处肝短静脉的数量及分布.结果 肝左、中、右静脉的内径分别为(9.17±3.58)mm、(9....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经眶一圆孔入路行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二支三叉神经痛提供解剖测量数据。方法对80个成人头骨经眶一圆孔穿刺入路及相关结构进行了测量与观察,对20个头颅软标本进行在CT引导下模拟操作与观察。结果在160侧颅骨中,成功穿进圆孔者为122侧,占76.25%;穿刺点位于眶下缘外眦的内侧(0.41±0.11)cm;经穿刺点至圆孔外口的距离为(4.45±0.18)cm,至圆孔内口前缘的距离为(4.99±0.17)cm,至颈动脉沟外侧缘距离为(5.52±0.35)cm。头颅软标本模拟操作穿刺安全有效深度为(5.38±0.25)cm;穿刺针进入圆孔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32.2°±2.3°,与冠状面角度为57.2°±2.5°;穿刺针进入眶上裂后端时针与正中矢状面角度为26.0°±1.5°,与冠状面角度为64.5°±1.6°。结论根据解剖测量数据,在CT引导下经眶下裂至圆孔穿刺法行临床治疗第二支三叉神经痛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行L4~L5和L5~S1节段旁椎间孔注射穿刺入路确定安全范围。方法以30例X线胶片的缩放比例作为参照依据,12侧标本模拟试验穿刺入路解剖。结果后正中线旁开2.0~2.5 cm处穿刺入路,在L4~L5椎间孔下半部分,即L4神经根下方(10.6±1.4)mm和L5神经根上缘至相应椎弓根下切迹间距(1.9±0.7)mm,是行椎间孔外口注射的安全区。结论标本后正中线旁开2.0~2.5 cm的范围穿刺与临床采用X光胶片推算出体表实际距离基本一致。由此旁椎间孔穿刺入路能避开重要的血管神经,L4~L5椎间孔直达安全三角工作区;L5~S1安全三角区范围消失,L5神经根上缘至相应椎弓根下切迹间距为注射区。  相似文献   

13.
锁骨下静脉的解剖特点与上腔静脉置管路径的研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目的 研究锁骨下静脉走向 ,探讨经此路径行上腔静脉置管的最佳方法 ,并分析相关并发症的原因。方法 对6 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的临床病例进行造影透视、摄片 ,统计最适宜的置管长度 ,比较改良穿刺技术与旧Seldinger技术的效果及与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锁骨下静脉穿刺上腔静脉置管的长度右侧为 (8.5 +d)cm(d为穿刺点至锁骨头上缘距离 ) ,左侧为 (11.5 +d)cm。原Seldinger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为 75 0 % ,改进后为 92 .5 % ;原操作方法置管操作时间为(43 3± 10 9)min ,改良后为 (2 8 6± 10 3)min ;原方法并发症发生率 39 2 9% ,改进后为 10 0 %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置管长短主要取决于穿刺点距锁骨头上缘的距离 ;改良穿刺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心静脉置管方法 ,选择右侧路径比左侧更安全  相似文献   

14.
选用无心脏疾患成人尸体20具和足月产正常新生儿尸体42具,对心内注射有关的应用解剖内容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表明:若预定注入右心室时,穿刺点应选在左侧第四、五肋间隙贴胸骨左缘处,进针深度成人约3.0cm,新生儿约1.3cm。穿入机率成人为80~95%,新生儿可达97.5%。若预定注入左心室时,穿刺点应选在左侧第五肋间隙距胸骨左缘2.0~2.5cm 处,紧贴下位肋上缘进针,深度成人约4.5cm,新生儿约1.4cm.刺入机率成人为80%,新生儿在88%以上。  相似文献   

15.
A technique of 7-day formation of an intramuscular abscess which is clinically and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to tha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in clinical practice has been tried on 39 rabbits. The standard model proposed involves the following stages: trauma of the spinal erector 2.5-3 cm to the right or to the left from the midline between the second and fourth lumbar vertebra which is produced by a lumbar puncture under either anesthesia with a pulp extractor brought into the muscle up to 1.5 cm and rotating at an angle of 45 degrees; 24 h after the puncture the skin at its site is to be dissected involving subcutaneous fat, superficial and lumbar fasciae, the incision being 1.4-1.6 cm long and parallel to the body axis. The operation is termin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of ribbon gauze (10-12 mm in diameter) previously saturated with 24 h suspension culture of staphylococcus (10 ml, concentration of the microorganisms 1.5.10(6] into a pocket made by the clamp tip in the muscle's depth (1.3-1.6 cm) with the help of the handles which produced the opening of 1.2 cm wide. The endpoint is the wound tight layer-by-layer suture.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穿刺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新生儿尸体的锁骨下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锁骨下静脉属支腋静脉与锁骨中线交点距锁骨中点下缘(6.2±1.7)mm;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缘交点指数为39.0±4.5,提示交点在锁骨中内1/3交点稍偏外侧。静脉角位于锁骨上缘距胸锁关节外侧(10.0±2.4)mm处。上述三点相连,即为新生儿锁骨下静脉的体表投影。结论沿锁骨下静脉体表投影穿刺进针可获较高的穿刺成功率,穿刺应首选右侧,穿刺插管长度不超过5.8cm(右)或4.7cm(左)。  相似文献   

17.
背景:重度椎体压缩性骨折,因其穿刺及复位困难,被认为是椎体成形及后凸成型的相对禁忌证。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治疗重度椎体压缩骨折后的椎体复位。 方法:重度椎体压缩骨折30例(42椎),患椎压缩程度为75%-83%。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引导下经皮穿刺进针,体位复位结合局部使用球囊扩张,复位满意后注入骨水泥。 结果与结论:30例患者顺利完成治疗。椎体前缘、中部及后缘平均高度分别由治疗前(0.48±0.17) cm、(0.83±0.23) cm和(2.44±0.33) cm,增至术中(0.71±0.22) cm、(1.21±0.25) cm和(2.44±0.33) cm,治疗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结果说明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成形对重度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用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桡动脉及肱动脉穿刺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09例老年ACS三联抗凝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123例老年ACS三联抗凝的患者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动脉穿刺后常规压迫止血。实验组动脉穿刺后常规压迫止血后使用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继续压迫止血30 min。评价两组穿刺后12、24、36、48 h穿刺点有无皮下淤血(皮下淤血直径≥2 cm)、血肿等情况。结果 两组桡动脉和肱动脉皮下瘀斑及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皮下淤斑主要在穿刺12 h内,各时间段均没有血肿发生;对照组皮下瘀斑主要发生在穿刺12~24 h,血肿在穿刺12、24、36、48 h内均有发生。结论改良后桡动脉止血器能有效降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三联抗凝治疗后桡动脉及肱动脉穿刺后皮下淤血、血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测肩胛上横韧带,肩胛上动脉、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为针刀治疗肩胛上神经卡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解剖观测肩胛上横韧带的长度、宽度和厚度;观察肩胛上动脉和肩胛上神经以及它们的冈上肌支与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关系,测量它们在肩胛切迹处的直径;以韧带内侧附着处下点的骨面为基点,确定体表穿刺点和穿刺深度。结果肩胛上横韧带下缘长(0.901±0.234)cm,韧带中间窄厚,内、外侧附着点宽薄;肩胛上神经走行于肩胛切迹内,肩胛上横韧带的下方;肩胛上动脉有16.67%走行于切迹内神经的外侧,83.33%走行在切迹外韧带外上方;肩胛上神经的冈上肌支经肩胛切迹内上角走行入冈上肌;体表穿刺定位角为(24.102±3.681)°。穿刺定位距离计算的回归方程是:Y=2.560+0.615X,穿刺深度为(4.342±0.629)cm。结论针刀切断韧带的方向应从韧带内侧部下缘切向内上,可避免损伤韧带下方的肩胛上神经和韧带外上的肩胛上动脉,且可更有效地解除对肩胛上神经及其冈上肌支的卡压;直线回归方程使穿刺的体表定位因人而异,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大体标本进行肝上下界所在高度的测量以及部分肝外胆道的定位,以辅助确定穿刺针在体内的活动范围,为临床上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穿刺点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以肋间隙和肋骨为参照,测量大体标本右腋中线上肋膈角最低点所在位置;以剑突、脐、耻骨联合所在平面为参照,测量肝上下界所在高度;以右锁骨中线与右肋弓下缘交点为参照,测量胆囊底的实际相对位置偏移;以前正中线为参照,测量Calot三角上的3个点到正中矢状面的距离。结果本研究标本中96.67%的右肋膈角下界高于第11肋;一般肝上界最高点不超过剑突高度以上3.20 cm,不低于耻骨联合高度以上27.93 cm,不低于脐所在高度以上14.26 cm;右腋中线上肝下界到剑突距离/肝下界到耻骨联合距离的比值为0.33~1.35;右锁骨中线上肝下界到剑突距离/肝下界到耻骨联合距离的比值为0.15~0.89;前正中线上肝下界到剑突距离/肝下界到耻骨联合距离的比值为0.05~0.79。结论本研究测得的肝上下界体表定位可作为临床工作中的辅助手段;临床可将右肋间入路PTCD的体表穿刺点设计为右腋中线上第11肋间,避免穿刺针误入胸膜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