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探讨吉粒芬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对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败血症的疗效。方法观察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基础上辅以吉粒芬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rhG-CSF+IVIG))与单用吉粒芬(对照组(rhG-CSF))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败血症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发热持续天数、粒细胞缺乏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治疗组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有效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rhG-CSF可以迅速减少粒细胞缺乏时间,rhG-CSF和IVIG的联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治疗恶性血液肿瘤化疗后粒细胞缺乏并发的败血症,并能降低病死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瑞血新 (rhG -CSF)对肿瘤联合放、化疗的保护作用。方法 :中、晚期恶性肿瘤联合放、化疗的患者63例。其中 ,29例(治疗组 )化疗结束时皮下注射瑞血新75μg,qd ,连用7天 ;34例 (对照组 )化疗结束时未用瑞血新。两组均于化疗结束后第3周进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对比。结果 :治疗组无1例因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过低而中断放疗 ;而对照组有8例因白细胞降至Ⅱ度以上而中断放疗。结论 :恶性肿瘤联合放、化疗同步应用瑞血新 ,能有效防止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降低 ,缩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 ,确保综合治疗如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我院救治的89例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39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予以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水平时间.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水平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助于减少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骨髓抑制促进中性粒细胞恢复.  相似文献   

4.
《抗感染药学》2016,(3):622-626
目的:分析肺癌肿瘤放化疗对患者白细胞水平及其院内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Ⅱ~Ⅲ期肺癌患者12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放化疗组(n=42)、放疗组(n=38)和化疗组(n=40)以及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0例;比较4组患者或体检者治疗前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情况;分析治疗不同时间后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和院内感染发生情况,以及对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与院内感染持续时间的关系;并进行肺癌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放化疗组、放疗组和化疗组治疗前白细胞水平和中性粒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放化疗组、放疗组和化疗组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放化疗组治疗10、15和30 d的白细胞水平分别为(3.24±1.13)109/L,(2.41±1.16)109/L和(1.12±0.48)109/L,低于放疗组分别为(3.96±1.25)109/L,(3.62±1.43)109/L和(2.46±1.38)109/L和化疗组为(3.74±1.61)109/L,(3.23±1.48)109/L和(2.48±1.52)109/L;放化疗组患者治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为0度和Ⅰ度的患者比例亦均低于放疗组和化疗组,其减少为Ⅱ度患者的比例高于放疗组和化疗组(P<0.05);放化疗组患者治疗期间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为21.43%,显著高于放疗组为7.89%和化疗组为10.00%(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时间与其院内感染持续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842,P<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放化疗、住院时间、照射体积以及KPS评分值;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年龄、放化疗以及住院时间。结论:肿瘤放化疗可降低患者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而诱发患者院内感染;放化疗是肺癌患者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rhG-CSF防治晚期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晚期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符合标准的晚期肺癌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于化疗后白细胞降至0度以下时应用rhG-CSF,对照组用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rhG-CSF和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白细胞数恢复至0度以上,但rhG-CSF组白细胞数最低值持续时间及回升至正常的时间比其他口服升白细胞药物组明显缩短(P<0.05,P<0.01),且其继发性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rhG-CSF对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并能降低继发性感染机会,有利于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6.
张维丰 《中国药业》2006,15(3):65-66
目的:探讨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肿瘤患者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防治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全组(92例)患者均行自身对照法,以第1次化疗周期为对照周期,此后采用升白胺、鲨肝醇治疗使白细胞恢复正常后开始第2周期(治疗周期),于治疗周期化疗后加用rhG-CSF。自化疗开始隔日查血常规1次,观察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周期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最低值均高于对照周期,最低值的持续时间和化疗开始至细胞恢复到正常值以上的时间均少于对照周期。骨痛、肌痛以及乏力发生率分别为13.04%和4.35%,偶有低热。结论:rhG-CSF对化疗引起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商品名:吉赛欣)对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15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吉赛欣组)100例和对照组(中药组)50例对化疗后所致的白细胞减少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吉赛欣和中药生白口服液均能使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患者恢复至正常范围(4.0×109/L),但吉赛欣组白细胞回升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平均5.6d,而中药组则需12.8d。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表明吉赛欣可明显缩短白细胞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化疗的顺利进行。结论吉赛欣对治疗恶性肿瘤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作用好,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补白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补白颗粒治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将56例癌症术后放、化疗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24例,分别以不同方法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数。结果治疗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32例中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24例中显效3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医辨证加生脉注射液用于放、化疗骨髓抑制期,配合肿瘤化疗,以达到健脾益气、养阴生津、补肾填精、扶正固本减毒增效的疗效,显著降低了癌症病人化疗所致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对化疗的耐受性及生存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 CSF)对骨肉瘤大剂量综合化疗所致白细胞和抗中性粒细胞计数 (ANC)减少的防治作用及毒副反应。方法 将 5 8例患者按经济情况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 ,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 ,研究组于化疗后 72h给予皮下注射rhG CSF 15 0 μg ,连用 5~ 7d。对照组化疗后给予常规升白细胞药物。结果 rhG CSF可明显减轻化疗所致白细胞和ANC的下降程度 ,缩短白细胞和ANC降至正常值以下的持续时间 ,促进白细胞和ANC的早日恢复 ,降低化疗延迟率及延迟时间 ,提高化疗完成率。rhG CSF副作用较轻 ,且可以耐受。结论 rhG CSF可有效防治白细胞和ANC的减少 ,提高化疗完成率 ,是防止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正>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它作用于骨髓中性粒细胞系造血前体细胞,促进其增殖、分化,并促进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和释放,增强成熟中性粒细胞的功能。自1991年在美国首先上市以来,已获越来越广泛的临床应用,G—CSF的临床应用研究总结如下: 1.肿瘤化疗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G—CSF在化疗后给药,可升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及持续  相似文献   

12.
卢华  尹爱群 《齐鲁药事》2012,(10):618-618
<正>2012年8月30日,Teva制药公司宣布,Tbo-filgrastim获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非骨髓恶性肿瘤癌症患者化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癌症患者化疗后白细胞水平急速降低可导致严重的危及生命的细菌感染。Tbo-filgrastim为一种重组粒细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对化疗所致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1~12月我院73例化疗后出现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均在粒缺发生后使用rhG-CSF,用SPSS统计软件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rhG-CSF可以有效缓解化疗后的中性粒细胞缺乏,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目明显升高,平均恢复时间为(7.77±5.14) d,总有效率为95.9%,研究中根据病人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程度、阶段及持续时间进行个体化给药。结论:rhG-CSF对化疗所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肿瘤化疗后白细胞数减少及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初次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肿瘤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苦参素组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组,观察化疗后患者一般状况、外周血白细胞变化规律及医院感染情况,并以第一个化疗周期作为对照组。结果苦参素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最低值和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不如GCSF组。苦参素组和GCSF组医院感染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化疗前后苦参素组患者一般症状明显改善,Karnofsky评分平均增加值高于GCSF组和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使用苦参素能有效预防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降低医院感染率,改善患者一般状况,保证化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5.
傅健 《北方药学》2016,(11):99-100
目的:探讨扶正升白汤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扶正升白汤.比较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结果:治疗后,两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均上升,治疗14d和治疗20d时对照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扶正升白汤能有效抑制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陈清心 《海峡药学》2016,(5):192-193
肿瘤患者需要使用化疗药物治疗,而化疗药物的最大副作用之一是骨髓抑制,从而引起白细胞减少及粒细胞缺乏,增加感染几率,进而推延下一个化疗进程,影响抗肿瘤疗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主要刺激粒细胞系造血,促进髓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调节中性粒细胞系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成熟;并驱使中性粒细胞释至血流,使外周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临床上常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因肿瘤化疗药物使用引发的白细胞减少症,可以明显缩短白细胞升高的时间,效率高于一般的升白药.本文就1例肺小细胞癌患者化疗前使用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的安全性问题及不良反应做一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对于肿瘤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129例因肿瘤化疗治疗出现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5例)和对照组(6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生血、温补肾阳类中药治疗肿瘤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白细胞减少是肿瘤化疗中的常见不良反应,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CF)对防治化疗后白细胞减少,保证按计划完成化疗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为临床提供较好的G—CSF品种,于2004年4月~2004年12月,观察应用国产G—CSF(商品名:里亚金)治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复方阿胶浆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阿胶浆对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经病理学与细胞学诊断为恶性肿瘤住院化疗白细胞减少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按常规的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化疗的同时服用复方阿胶浆,3次/d,每次40ml,每日3次,连续服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3.3%、53.3%,治疗组治疗前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胶浆能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白细胞减少症。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PEG-G-CSF)和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PEG-G-CSF和G-CSF预防实体瘤或淋巴瘤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2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个RCTs,合计2 5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主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与G-CSF相比,对化疗后第1周期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N)发生率[RR=0.70,95%CI(0.46,1.06),P>0.05]和化疗后多周期FN发生率[RR=0.80,95%CI(0.61,1.04),P>0.05]的作用相当;在次要结局指标方面,PEG-G-CSF与G-CSF相比,可以降低化疗后第2周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RR=0.80,95%CI(0.68,0.94),P=0.008]和化疗后第4周期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MD=-0.23,95%CI(-0.42,0.04),P=0.02],对化疗后第1,3,4周期3/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化疗后第1,2,3周期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持续时间、中性粒细胞恢复时间、骨痛或骨骼肌肉痛发生率的作用相当(P>0.05)。结论:现有证据表明PEG-G-CSF和G-CSF预防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及相关事件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相似,但PEG-G-CSF可以部分改善化疗后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