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实施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在肩痛防护中的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病人按照Brunnstrom分级评定实施常规肩痛病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管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肩痛的认知强化教育和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量表(FMA)评定肢体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法(MBI)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VAS评分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FMA和MBI评分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肩痛的认知强化教育和肩胛带稳定性人脸模式训练可明显缓解肩痛及提高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上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头针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7月神经内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偏瘫病人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强制性运动疗法(CIMT)配合头针治疗,于干预前及干预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上肢功能测验(UEFT)和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进行效果评定,比较两组病人康复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两组病人FMA、UEFT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配合头针治疗对改善脑卒中偏瘫病人的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120例,按摸球法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原发病对症治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灸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比3组疗效、治疗前后上肢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测评]、上肢运动功能[经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定]和日常生活能力[经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测评]。结果3组治疗前FMA、ADL和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B组总有效率、FMA和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及试验A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实施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缓解患者上肢疼痛及水肿,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对神经生化标志物水平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脑卒中病人按住院号末位数单双数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训练措施;观察和比较两组病人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S100B神经生化标志物水平的变化,应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和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进行肢体运动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综合康复训练1周后,观察组血清BDNF和S100B水平以及MBI和FMA评分的改善程度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卒中病人的超早期给予康复训练措施,可改善神经生化标志物和偏瘫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疾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视频播放器示范肢体功能锻炼对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科室2018年6—12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1—5月收治的46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练,观察组予以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视频播放器示范肢体功能锻炼。2组疗程均为3周,观察比较简化Fugl-Meyer运动量表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中医证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 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 0. 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 0. 05);治疗后,2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联合视频播放器示范肢体功能锻炼可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家属肢体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和掌握度,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且有肢体偏瘫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与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熏洗及中医定向透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量表评分、MBI评分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量表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FMA评分及MBI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肢体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药熏洗联合中医定向透化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使患者肢体功能得到一定的恢复,还能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付燕  刘经星  王德利  赵延睿  杨翊 《护理研究》2013,27(17):1743-1745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肢体强化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辅以电针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MBI)、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结果]两组病人经过4周治疗后,各项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联合肢体强化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病人肢体肌力,促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余乐华 《全科护理》2014,(24):2229-2230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分析。[方法]将住院的112例PSD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MBI)评分、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两组病人进行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前HAMD、MBI、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HAMD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I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A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为6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6,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改善PSD病人的抑郁情绪,促进病人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洗敷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偏侧感觉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脑卒中后偏侧肢体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中药洗敷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采用Fugl-Meyer量表(FMA)评价患者患侧感觉及运动功能、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FMA量表感觉功能和运动功能评分、M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1)。结论常规药物及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药洗敷,能促进脑卒中患者偏侧肢体的感觉功能恢复,改善患者肢体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上肢机器人系统对于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训练的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脑卒中康复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增加上肢机器人训练。结果实施上肢机器人训练后,治疗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机器人训练能加速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钱思兰  谢姝 《护士进修杂志》2022,(21):2010-2012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机械通气患者ICU获得性肌无力(ICU-AW)的预防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年9月―2022年1月我院急诊重症加强治疗病房(EICU)收治的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预防ICU-AW,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半个月和1个月四肢肌力(MRC)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定(MBI)。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MRC和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半个月和1个月,观察组MRC及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四肢肌力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其预后,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予针刺+音乐康复训练,对照组予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Meyer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HAMD、FMA及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D、FMA及MB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音乐康复训练结合针刺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早期康复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敬茹  王霞  于新美 《护理研究》2009,(10):2572-2573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治疗时脑卒中偏瘫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的124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各62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正规的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治疗及自我锻炼。在病人入院第1周和治疗6周~8周后,运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简式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运动功能。[结果]经过早期肢体康复锻炼,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及FMA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康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50.01)。[结论j早期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遵循病人自愿原则,选取脑卒中后偏瘫住院病人270例,根据双盲法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A组和B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训练,试验A组在常规训练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治疗,试验B组在试验A组的基础上,同时配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3组病人患侧肢体疼痛、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肿胀、股静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试验B组病人患侧下肢疼痛、皮肤温度、颜色变化、肿胀、下肢DVT发生例数均低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B组病人患侧下肢股静脉的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高于试验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配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可以有效预防偏瘫病人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康复加高压氧及运动想象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患者运动功能评定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综合评定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MBI及NF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结合运动想象疗法不仅能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而且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杜莎莎 《护理研究》2015,(12):1517-1519
[目的]探讨目标管理对急性脑梗死病人肢体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经头部CT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目标管理。干预前后应用Flugl-meyer运功功能测评法(FMA)及Barthel指数(BI)对病人肢体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汉化版对两组病人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康复训练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及总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标管理可提高ACI病人康复锻炼依从性,改善病人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功能,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经络辨证中医护理方案对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给予基础药物及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络辨证中医护理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简化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和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对两组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IM量表评分及ADL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的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络辨证的中医护理方案能达到较好地恢复脑卒中恢复期软瘫病人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脑卒中患者6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4例,均给予常规脑卒中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mNG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过8周治疗,2组FMA及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均P0.01),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联合mNGF治疗较单用mNGF治疗可更显著地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日常生活能力,是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闪罐、中药离子导入、砭石疗法和疏经通络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情况以及肢体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病人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探讨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偏瘫肢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为风痰阻络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化痰通络配合针灸康复治疗、功能训练和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常规训练基础上实施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前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评估(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良Barthel指数评估结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出院前,两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各项指标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中医定向透药配合电针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肌张力的恢复,有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总体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