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跖趾关节(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随访2005年10月至2007年1月第2、3MTPJ脱位13例,均为女性,年龄45~80(平均62)岁,共计22个MTPJ。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位正侧位X线片;手术采用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美国足踝关节协会(AOFAS)前足评分系统对治疗进行临床评估。结果跖骨平均截骨短缩长度为(4.23±1.98)mm,截骨平均愈合时间为6w。术前跖骨头下均有胼胝痛,术后疼痛全部消失,胼胝痛均减轻。术后MTPJ解剖复位21个;MTPJ脱位复发1个;术后足趾软组织坏死1例。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静脉血栓及神经功能损伤等并发症。VAS评分、压痛指数、AOFAS评分术前及术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MTPJ切开复位、跖骨基底部斜形截骨短缩、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MTPJ脱位合并跖骨头下疼痛,方法简单,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跖跗关节骨折脱位患者23例,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12例、跖跗关节融合微型钢板内固定术11例。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4a。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定为优5例、良13例、可5例,优良率78.3%。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跖跗关节骨折脱位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第一跖骨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60岁。因双侧跖趾关节、右足外踝红肿及包块9a,于2008年10月入院。左足第一跖趾关节处结节8cm×7cm×6cm,质硬,边界清,局部皮肤变薄、溃破60d,左足不能负重行走。x线片示左足第一跖骨处巨大痛风石并病理性骨折。血尿酸648.0umol/L。切除破溃皮肤并扩大切口,刮除痛风石结节内的石灰石样物及尿酸盐结晶,清除死骨、变性坏死的关节囊组织,受侵蚀的肌腱能保留者尽量保留,反复大量生理盐水冲洗至没有白色结晶物为止。  相似文献   

4.
膝关节疼痛是骨关节炎治疗上颇为头疼的难题,保守治疗疗效往往不佳,如不进行手术,患者多患有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功能障碍,加重症状[1,2].全膝关节置换术(TKA)以及关节镜下清理术是目前减轻骨关节炎,改善关节功能较为可靠的两个治疗办法[3],本研究拟分析老年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因素.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1年1月至2012年12月骨关节炎需行TKA病例211例,其中男性97例、女性114例,年龄55 ~ 81岁,平均年龄(71.1±7.2)岁.其中131例患者体型较为肥胖,体重在70~116 kg,患者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数以及HSS评分分别为(68±10.3)度、(46.8±6.2)分.手术植入的假体多为施乐辉公司的旋转半月板假体,其次为林克公司产品.另外选取同时期内210例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骨关节炎的病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96例、女性114例,年龄53~ 84岁,平均年龄(71.7±7.1)岁.患者术前的膝关节活动度数以及HSS评分分别为(67±9.6)度、(47.1±7.5)分.两组年龄、性别、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数以及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同期或分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高龄双侧膝关节骨关节炎(KOA)的疗效。方法 TKA手术治疗的KOA高龄患者122例,根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分组,同次麻醉情况下进行同期双侧TKA治疗组(同期双侧组)55例,相同住院周期内进行分次双侧TKA治疗组(分次双侧组)27例,不同住院周期条件进行的分期双侧TKA治疗组(分期双侧组)4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对各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进行评定,记录各组并发症。结果分次双侧组及分期双侧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分别明显大于同期双侧组,但输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同期双侧组(均P<0.05)。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关节功能评分对比(P>0.05)。分次双侧组及分期双侧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同期双侧组(P<0.05)。结论分期或分次TKA治疗高龄双膝KOA患者的疗效与同期TKA基本类似,但同期TKA术式通常并发症发生率更高,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金属对聚乙烯全髋置换术(MP-THA)对老年患者治疗的临床体会及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7年3月至2009年3月该院对100例(112髋)老年患者运用金属对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完成髋关节置换手术。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40例,强直性脊柱炎15例,骨关节炎20例,髋关节发育不良1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结果患者都进行为期4年的随访调查,患者Harris评分从术前(38.80±7.44)分至术后4年的(94.85±2.57)分。4例术后偶感疼痛,3例术后出现轻微疼痛,无严重疼痛者。髋关节活动度达到了屈髋(120.65±8.86)°,外展(29.35±3.12)°,内收(24.35±4.12)°,外旋(34.75±4.43)°,内旋(36.75±4.11)°。X线显示所有患者髋关节假体位置均符合要求,109例髋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其中3例髋假体处于轻度外翻位,其余假体为初始固定优良。术后四年髋关节平均总活动度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髋臼假体外展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倾角与理想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THA适应证范围广泛,术后效果良好,关节活动范围增加,关节稳定性较好,使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在过往的岁月里,人们最早认识痛风是从关节的红、肿、热、痛开始.痛风在早期阶段往往仅表现为间断发作的急性关节炎.以单关节受累为主,其中以第一跖趾关节(MTP1)最为常见.关节肿痛通常持续7d左右,可自发或通过药物缓解,在间歇期无任何症状.随着痛风病程的进展,急性炎症发作次数、累及关节数目逐渐增多,间歇期也开始有关节症状.部分患者关节周围或皮肤软组织中可出现结节,即有痛风石形成,重症患者可出现关节损毁甚至致残.肾脏受累患者可出现肾结石、慢性肾损伤等表现,最终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关节病变患者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的多关节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记录患者手术前和最后一次随访时的髋关节Harris评分、膝关节KSS疼痛评分和膝关节KSS功能评分,并总结手术策略。结果13例患者中,12例成功随访,随访时间36~88个月,平均65.4个月。患者术前Harris评分、KSS疼痛评分、KSS功能评分分别为(37.7±14.7)、(42.5±23.8)、(-2.6±22.6)分,术后分别为(83.4±13.5)、(77.7±20.7)、(65.7±30.8)分;手术前后比较,P均<0.05。<45岁的5例患者均先行单侧肢体的髋膝置换术,其中4例先换髋关节再换膝关节,1例先换膝关节再换髋关节。>45岁的7例患者,有4例先行同侧髋关节置换,其余3例手术顺序无明显规律。1例术中出现髌腱断裂给予修复,2 a后出现另一膝关节感染,行清创二期假体翻修术;1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术后2 a双膝僵硬并屈曲畸形,给予双膝关节松解术;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术后残留20°膝关节屈曲畸形,经术后功能锻炼恢复。手术失败率为8.3%,再手术率为16.7%。结论多关节病变患者行3个或4个大关节置换术后可以明显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是需要进行严密的手术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关节线(JL)位置改变,探讨其与膝关节临床功能的关系。方法接受单侧TKA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89例(89膝),手术均采用GENESISⅡ后稳定型假体。分别测量手术前后JL位置,计算JL位置改变程度;评估手术前后膝关节KSS评分、膝关节功能KSS评分、Feller髌骨评分,分析TKA后JL改变范围与临床功能评分的关系。结果术后随访假体生存率为100%(89/89),膝关节正位及侧位X线片均未显示影像学松动,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及Feller髌骨评分均较术前增加(P均<0.01);手术前后JL改变≤4 mm患者术后膝关节KSS评分、功能评分、活动度及Feller髌骨评分均高于JL改变>4 mm患者(P<0.05或<0.01)。JL改变≤4 mm患者Feller髌骨评分与JL改变程度没有相关性(r=-0.162,P=0.205),JL改变>4 mm患者Feller髌骨评分与JL改变程度呈负相关(r=-0.724,P=0.000)。结论采用后稳定型膝关节假体的初次TKA患者术后JL改变>4 mm对于膝关节功能有影响,JL改变程度与伸膝装置功能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李宁 《糖尿病之友》2011,(8):I0006-I0006
52岁的王先生是一位生意人,平时工作较忙,应酬多。最近因为双侧踝关节、双脚第一跖趾关节红肿、疼痛难忍而去医院就诊。查体结果如下:身高172厘米,体重87千克,血压135/80毫米汞柱。  相似文献   

11.
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是关节置换术后一项严重、灾难性的并发症,已成为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PJI的治疗存在极多争议,二期翻修术已被证实有较高的感染清除率和明确的治疗效果,是PJI治疗的金标准,但治疗周期短、费用低、创伤小的一期翻修术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一期翻修术依旧开展较少,大部分关节外科医生对一期翻修术缺乏了解。一期翻修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并不明确,受到区域及医生的影响较大;术前病原菌的培养及术前规划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手术操作要点在于术中感染组织的彻底清创与关节重建,术后使用负压引流装置及营养支持有利于切口愈合,进而减少新的病原菌感染,使用药物预防围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密切监视患者血沉、C反应蛋白、白介素等;抗生素的使用对一期翻修术至关重要,有效使用可以辅助手术达到控制感染的治疗目的;复杂PJI患者已不再是一期翻修术的绝对禁忌,在彻底清创、全身及局部使用抗生素的情况下,对此类患者行一期翻修术也能获得不亚于二期翻修的感染控制率;一期翻修术失败因素是感染复发或其他病原菌的再感染。  相似文献   

12.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髋关节疾病、重新建立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已经在临床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因为陶瓷材料具有生物惰性,使它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可以有效减少因关节界面磨损而引起的人工髋关节松动、下沉等并发症,使陶瓷人工假体成为了人工关节置换术中不可或缺的主要材料。然而关于陶瓷-陶瓷( ceramic-on-ceramic,COC)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会出现髋关节异响和假体碎裂的问题,引起了关节外科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该文重点从COC材料在THA中的应用进展、优势及存在的弊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早期功能锻炼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心理状态及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84例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膝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10.045~13.492,P0.05);观察组HSS、Lsholm、Tenger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7.218~8.608,P0.05)。结论情志护理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有助于改善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心理状态,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口细胞功能不全是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原因,在口细胞分泌胰岛素的功能不足时才引起IR。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显示,在糖尿病诊断时病人的口细胞功能已下降50%,其后每年以4%~5%的速度下降。以此推算,在糖尿病诊断前10~15年卢细胞功能已开始下降。也就是说,没有口细胞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手术量逐年增加。TKA术中的松质骨截骨和软组织松解会导致患者血液丢失,甚至造成术后贫血,给患者造成头晕等不适症状,且影响患者及患肢功能的快速康复,常需行同种异体输血治疗。而输血又存在传播疾病等风险,因此,减少TKA围手术期的失血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减少TKA围手术期失血的常用措施包括术前贫血的治疗、术中氨甲环酸的使用、术后引流管的使用等。  相似文献   

16.
锁骨钩钢板和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比较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与克氏针张力带法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现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和克氏针张力带组优良率分别为100%和80%,复位率分别为100%和73.3%,内固定松动断裂率分别为0和16.7%,感染率分别为0和23.3%,再脱位率分别为0和16.7%,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17.
高龄患者多有全身性骨质疏松,轻微外力即可导致髋部骨折。对于此类骨折,虽然手术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随着患者年龄升高,各系统脏器衰退及多系统并存疾病都在增加,手术风险很高,使得骨科医生在下决心治疗时要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用Zuckerman FRS功能恢复量表的骨折前功能评估和自行研制开发的手术风险评价系统(ORAS1)来实施病人生活质量和全身状态的评估,并对术后的相关情况进行预测以选择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