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症脑卒中并发中枢性休克的机制、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12月—2011年12月发病24h内入院的脑卒中患者45例,按照是否并发中枢性休克分为休克组15例,非休克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灶部位、脑卒中类型及临床疗效。结果休克组脑干和丘脑卒中发生率高于非休克组,休克组脑出血发生率高于非休克组,休克组存活率低于非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丘脑部位的脑出血易并发中枢性休克,中枢性休克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和乳酸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70岁以上8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作为脓毒症休克组,80例脓毒症未休克患者为脓毒症未休克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3组血RDW、乳酸、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脓毒症未休克组和脓毒症休克组血清RDW、乳酸、CRP、PCT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脓毒症未休克组比较,脓毒症休克组RDW、乳酸、CRP、PCT水平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估(APACHE)Ⅱ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脓毒症休克死亡组患者RDW、乳酸、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脓毒症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组患者RDW、乳酸、CRP、PCT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无MODS组(P<0.05)。脓毒症休克患者RDW与乳酸呈正相关,RDW、乳酸与CRP、PCT、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RDW、乳酸、PCT、APACHEⅡ评分均为脓毒症休克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老年脓毒症休克患者血RDW、乳酸水平升高,血RDW、乳酸水平与脓毒症休克的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关系密切,为脓毒症休克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3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失血性休克组,采用ELISA、RT-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对3组血浆中可溶性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水平和小肠组织EPCR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失血性休克组sEPGR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 mRNA平均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增高,失血性休克组:EPCR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假休克组明显下降.认为失血性休克大鼠外周血循环系统sEPCR升高可能是早期诊断该病的一个可靠指标,其水平高低可能反映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诸多进展。文章将 从心源性休克的现代概念、临床评估方法、现代治疗及休克中心的建设4个方面将心源性休克做一系统述评。  相似文献   

5.
糖皮质激素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染性休克病死率较高.作为感染性休克的辅助治疗,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广泛使用,但其适用人群、使用时间、剂量、疗程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大规模临床试验推荐在感染性休克中使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本文将时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在感染性休克中应用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以组织血液灌流不足为主要特征,出现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结构损害等严重后果的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在休克的发展进程中,心功能障碍是引起或加重休克微循环障碍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导致休克进一步发展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引起休克难治的重要原因~(〔1〕)。因此,探讨重症休克心功能障碍的机制,并以此为干预靶点决策重症休克的治疗措施,成为休克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但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近年来,关于线粒体功能障碍、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及再灌注疗法的效果。方法 以74例AMI患者为对象 ,按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分为休克组 16例 ,非休克组 5 8例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 ,冠脉造影及再灌注疗法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休克组院内病死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P <0 0 5 ) ;休克组各种并发症比例均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其中梗死延展休克组发生率为 38% ,非休克组为 5 % (P <0 0 1) ;冠脉造影显示 ,休克组 3支病变显著高于非休克组 (P <0 0 1) ,前者 99%以上的严重狭窄病变多、钙化严重及侧支循环发育不良。再灌注治疗后 ,梗死相关冠脉再通率休克组显著低于非休克组 (P <0 0 5 ) ,休克组院内病死率受梗死相关冠脉再通与否的影响 ,再通的 6例仅 1例死亡 ,而未再通的 5例 3例死亡。结论 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 ,冠脉病变严重、复杂 ,病死率高 ,改善预后的关键是恢复再灌注及预防梗死延展。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华琦 《心脏杂志》2008,20(5):596-598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收集我院1995年2005年初发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资料,按照是否有心源性休克分为两组。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化验指标、危险因素、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差异。结果休克组年龄显著高于非休克组[(70±9)岁vs(63±12)岁,P<0.01];两组间血清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WBC和电解质水平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吸烟者明显少于非休克组(19%vs52%,P<0.01),其他危险因素无显著差异;休克组心律失常和心脏破裂的发生率显著增高,病死率明显高于非休克组(83%vs8%,P<0.01)。结论高龄是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关键因素之一,心源性休克患者临床情况更为凶险,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休克     
一、定义与范围以感染为主要因素而产生的休克被称为感染性休克。在临床上有明显的感染病象,如高热,机体內部的一定炎症,白血球上升等;同时合并有脉快、低血压甚至其他更为严重的休克現象。这类休克,在过去未被重視,近年来由于对其他休克的机制深入研究,同时对这类休克亦有較前更为明确的認識。所以在临床上亦逐漸产生,在外科領域方面亦不少見諸如严重灼伤、急性腹膜炎、脓毒血症等症中常有此类休克发生。目前,这类休克的名称尚不統一,較多的是称之为“中毒性休克”,主要是因为此类休克发生原因可能以細菌毒素为主。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休克系統講座时称之为“脓毒性休克”,很多国外文献中有称之为  相似文献   

10.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5,13(8):510-511
问:休克的定义? 答:休克是指心血管系统无法给各器官组织提供足够的血液,心搏出量下降,周围器官灌注达到组织不可逆损伤的程度. 问:休克在病理生理上有哪些分型? 答:影响血液流动的3个因素:血容量、血管阻力、心脏泵功能.因此就有3种类型的休克:低容量性、迷走性、心源性.低容量性休克,例如:胃肠道大出血,主动脉夹层,严重糖尿病酮中毒.迷走性休克,例如:败血症休克,过敏性休克,神经性休克,药物过敏引起的休克.心源性休克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心肌梗死.肺栓塞表现如心源性休克,但原因是血管阻断引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小儿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与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我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44例脓毒性休克患儿(脓毒性休克组)和16例心源性休克患儿(心源性休克组)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行脉搏分析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记录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4h后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同时记录两组患儿28d存活情况。根据两组患儿28d存活情况,分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流动力学指标和28d病死率,并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休克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脓毒性休克组28d病死率为59.09%,心源性休克组为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脓毒性休克组心输出量(CO)、心肌收缩力参数[心指数(CI),全心射血分数(GEF),心功能指数(CFI)]均明显高于心源性休克组,容量负荷指标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V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VRI)均明显低于心源性休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性休克组死亡亚组患儿治疗24h后SVRI明显低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心源性休克组死亡亚组患儿在治疗前、治疗24h后CO、CI均明显低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24h后SVRI、CI分别是脓毒性休克、心源性休克患儿28d死亡发生的独立预测因子(P 0.05)。结论治疗24h后CI、SVRI分别对心源性休克、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具有独立的预测价值,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对脓毒性休克和心源性休克患儿的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抗休克     
541783 休克时家兔脏器组织内钠、钾含量的观察/高玉娥等/中华外科杂志。-1985,23(9)。-565~7 作者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三组(对照组、内毒素休克组、出血性休克组),用放血法造成出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用注入大肠杆菌O_(111)B_4内毒素造成内毒素休克模型。三组动物致死后立即依次取肝、脑、心、肾、肌肉组织,经特殊处理,测出钠、钾含量。结果表明:1.出血性休克或内毒素休克时,脏器组织内钠,钾含量变化基本一致(钠增加、钾减少),说明不论休克的原因为何,其细胞障碍表  相似文献   

13.
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重大挑战。近年来,心源性休克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诸多进展。文章将
从心源性休克的现代概念、临床评估方法、现代治疗及休克中心的建设4个方面将心源性休克做一系统述评。  相似文献   

14.
心源性休克指心脏泵血功能衰竭而引起的休克,它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及任何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其核心问题是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排血量下降,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1]。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所有心源性休克的80%,其他原因包括心肌炎、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大块肺栓塞等,明确病因是治疗心源性休克的关键,所以临床医生需将寻找病因放在首位[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低温对血小板ADP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巴马香猪10只,建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前(T0)、休克后1h(T1)、低温34℃(T2)、低温30℃(T3)时留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DP抑制率以及计算休克指数。结果休克后ADP受体抑制率明显高于休克前[(91.83±5.63)%vs.(83.69±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指数与ADP受体抑制率呈正相关(r=0.8343,P0.001)。当温度降到34℃时,ADP受体抑制率较降温前显著的下降[(84.64±4.14)%vs.(91.83±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继续下降到30℃,ADP受体抑制率仍然继续下降[(84.64±4.14)%vs.(77.6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休克时ADP抑制率明显升高,增加出血风险,但低温使ADP受体抑制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09例感染性休克,其中死亡31例(28.94%),以胆系感染、重度休克、意识障碍和有并发症,入院后24小时输液总量>5000ml和<2000ml者的病死率明显增高。作者认为,重视休克的早期诊治,合理选用有效抗生素及扩血管药物,加强休克监护,是改善感染性休克预后、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脓毒症休克是急诊及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为40% ~ 70% [1,2].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大量繁殖的病原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或由感染产生的炎性介质引发机体的过度炎性反应,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凝血/纤溶系统、代谢及微循环障碍,最终可诱发脓毒症休克[3].尽管近年来对脓毒症休克的发病机制已有了很多了解,但是在临床治疗上仍未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临床上各种治疗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脓毒症休克的治愈率,但是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依然非常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休克引发缺血性肝炎(ischemic hepatitis,IH)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常见生化指标在预测该类患者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儋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240例不同类型休克(过敏性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感染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各60例)患者临床病例资料,对肝功能(ALT、AST、LDH、TBIL、ALP、γ-GT、Alb)、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CRP)、凝血酶原时间(PT)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44例(60.0%)休克患者伴发IH,4种休克类型患者所占比例依次为:感染性休克49例(34.0%)、心源性休克38例(26.4%)、过敏性休克30例(20.8%)、低血容量性休克27例(18.8%)。在4种休克类型中,ALT、AST、LDH、TBIL、γ-GT、CRP与正常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T1 765.4 U/L、AST1 839.6 U/L、LDH1 034.8 U/L、CRP37.9 mg/L是休克患者合并IH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并发IH的概率更高,定量检测ALT、AST、LDH、CRP有助于对休克并发IH死亡率进行及时预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失血性和内毒素休克复苏早期小肠损伤的特点,探讨机械通气潮气量的选择.方法:建立兔失血性和内毒素休克及复苏模型,复苏同时给予4-6 mL/kg、8-10 mL/kg、12.15 mL/kg的潮气量机械通气2 h,观察血气分析,胃pHi,小肠光镜、电镜病理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内毒素休克小肠病理评分和凋亡指数(AI)高于失血I生休克,电镜下内毒素休克细胞间连接破坏较重,两种休克大潮气量组小肠病理评分和AI都高于中小潮气量组,电镜下大潮气量组小肠上皮细胞纤毛损伤加重.两种休克中小潮气量组小肠病理评分和AI无统计学差异,胃pHi和小肠病理评分负相关,但各组胃pHi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内毒素休克复苏早期小肠病理损伤比失血性休克重,两种休克复苏早期均不适合采用高于8-10 mL/kg的潮气量机械通气.胃pHi虽然可以一定程度的反应小肠的损伤情况,但不是反应小肠损伤程度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急重症诊治(1)--心源性休克的诊治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源性休克是指因心脏功能严重受损而引起的休克综合征。它可以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及任何心脏病的末期表现 ,但急性心肌梗死是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因。1 心源性休克常见病因引起心源性休克的“心泵功能不全” ,其原因大致分为心输出不全型和心室充盈不全型。主要病因是心肌梗死、心肌炎 ;还可继发于心包填塞、心肌病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因急性心肌梗死 (AMI)致 4 0 %以上心室肌失去功能 (包括梗死及严重缺血的濒危心肌 )时则发生休克 ,AMI所致的心源性休克占全部心源性休克 80 %以上。心源性休克相当于Kil lip分类的 4型 ,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