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起采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 15例。手术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5例 ,男 12例 ,女 3例。年龄 5~ 5 5岁 ,平均 36 5岁。临床表现主要有头痛、视力下降、癫痫发作、多饮多尿。影像学检查以MRI为准 ,蛛网膜囊肿 5例 ,表现为长T1长T2 ,质子等信号 ;囊性颅咽管瘤 6例 ,为长T1短长T2 ,质子混杂信号 ,壁有钙化 (低信号 ) ;血管网织细胞瘤 2例 ,为“大囊小瘤”型 ,有明显强化的瘤结节 ;囊性转移瘤 2例 ,为长T1长T2 ,质子高信号 ,环状增强 ,壁不规则。1 2 神经内镜 本组采…  相似文献   

2.
颅内深部病变一直是临床治疗上的难题。常因病变位置深在,周围均为重要血管、神经结构,即使术中扩大开颅范围,增加脑牵拉,其深部视野也不理想,故手术时难以充分显露及处理病变,术后可遗留各种手术并发症,并有一定的致残率及死亡率。1.本项目着重探讨了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手术治疗颅内深部病变的相关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技术。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的方法。方法:采用蛇牌硬质内镜治疗15例颅内囊性占位病变,其中蛛网膜囊肿5例,囊性转移瘤2例,血管网织细胞瘤2例,囊性颅咽管3瘤6例,结果:所有病变囊腔缩小,脑组织复位,头痛等症状消失。颅内高压明显缓解。结论:神经内镜治疗颅内囊性占位病变有独到的价值,手术操作简便,损伤小,术后反应轻。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采用神经内镜辅助锁孔技术(EAM)治疗30例颅内病变患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显微手术切除颅内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例颅内病变患者在神经导航下锁孔开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病变切除术。结果:20例颅内病变中取得显微镜下全切除17例,次全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或致残,术中除2例桥小脑角肿瘤患者各输血200ml和400ml外,其他患者均未输血,术后恢复良好。结论:神经导航可精确定位颅内病变,并能动态跟踪、实时导航,而锁孔手术又是处理颅内病变的微创神经外科技术,正确运用此二项技术,结合娴熟的显微外科技巧,可明显提高颅内病变的显微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单纯内镜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纯内镜(EN)下颅内病变的手术治疗。方法:应用内窥镜技术治疗各种颅内病变38例,其中梗阻性脑积水18例,透明隔囊肿10例,单侧室间孔阻塞4例,鞍上囊性颅咽管瘤2例、鞍上巨大囊肿2例。蛛网膜囊肿2例。结果:随访3~21个月。本组除4例梗阻性脑积水及1例透明隔囊肿外,治疗均有效(86.8%)。并发症最常见的为术后发热,其次为硬膜下积液,脑室出血。结论:神经内窥镜治疗颅内某些病变,手术副损伤小,疗效确切。要求选择适当的适应证和掌握神经内窥镜手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刚  赵继宗  王硕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5):1364-1365
微创手术是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趋势,我科从2001年2月至2002年10月将神经内镜应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65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神经外科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的优越性。方法60例颅内微小占位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了神经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和显微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头皮切口、骨窗面积、脑沟或皮层切1:7、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切除病灶范围和手术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手术头皮切口、骨窗面积、脑沟或皮层切口较对照组小(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手术全切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比较,神经外科导航系统辅助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微小占位病变,定位及手术准确性高,对脑组织微侵扰,有助于顺利寻找和全切除病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郑本平 《吉林医学》2011,(6):1172-117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显微手术效果。方法: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结果:病变切除彻底,对脑组织及功能损伤小。结论:在有条件的西部地州医院应积极开展颅内病变显微手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锁孔显微外科和神经内镜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外科。锁孔手术不单纯是要小的切口,更重要的是要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将手术损伤降低到最低限度Ⅲ。对于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特别是周围解剖结构复杂的动脉瘤,神经内镜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扩大手术视野,清楚显露瘤体及瘤颈周围结构,避免手术中动脉瘤的破裂及重要结构的损伤。本院2004年1-12月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的锁孔人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16例,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7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和评价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对87例原发性三又神经痛病人采用MRI定位,以患侧三又神经根为靶点,选用4mm准直器治疗,中心剂量为70—90Gy伽玛刀治疗。结果 随访6—67个月,疼痛完全缓解66例(75.9%),疼痛大部分缓解18例(20.7%),疼痛部分缓解2例(2.3%),疼痛无缓解1例(1.1%),其中2例(2.3%)疼痛完全缓解后复发,再次经伽玛刀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2例(2.3%)发生患侧面部麻木。结论 伽玛刀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复发后再次行伽玛刀治疗疼痛可缓解。远期疗效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12.
1 2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效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 12 74例颅内疾病伽玛刀治疗的效果。方法  1997-2 0 0 3年对 12 74例颅内疾病病人进行治疗。男 674例 ,女 60 0例。平均年龄 43 3岁 ( 4~ 83岁 )。有症状者 12 5 5例 ,无症状者 19例。以伽玛刀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者667例 ,辅助或结合其它治疗方法者 60 7例。共 162 4个靶病灶。靶灶平均最大径 0 4~ 5 3cm。计划治疗参数依疾病的类型、病灶的大小及部位来确定。结果  890例获得不同时期的随访 ,其中 ,784例获得不同时期的影像随访资料。随访期 4~ 5 2个月 ,平均 3 3 .7个月。在 890例获得随访的病例中 ,72 2例显示出不同程度的疗效 ,60例出现与放射有关的并发症 ,无放射有关的死亡。结论 伽玛刀是许多颅内疾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血管内支架置入治疗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方法 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DSA显示:4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4例椎动脉颅内段狭窄,1例基底动脉狭窄,平均狭窄78.2%,选用球扩式支架.结果 9例患者血管内治疗获得成功,支架释放后平均狭窄从术前的狭窄率78.2%下降到10.5%,未发生严重并发症.9例患者术后随访2~20个月,未发生卒中事件.结论 采用血管内支架置入技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探索该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65例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者,采用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冲击和脱水、抗病毒等治疗。结果: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病程第2~4天,其主要临床表现依次为皮疹、发热、嗜睡、肢体抖动、呕吐等,2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和治疗病毒性脑炎是救治成功的关键,延误诊治可致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意义及方法。方法 应用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 4 1例 (垂体腺瘤 17例、胆质瘤 16例、颅咽管瘤 3例、脑膜瘤 3例、颅内动脉瘤 2例 )。采用眶上锁孔入路 2 7例 ,颞下锁孔入路 8例 ,枕下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 4例 ,皮层 -脑室锁孔入路 1例 ,中线枕下入路 1例。在显微镜下尽可能切除可见肿瘤部分 ,再用神经内镜辅助寻找残余肿瘤并切除。结果 肿瘤全切除 34例 ,次全切除 5例 ,2例颅内动脉瘤成功夹闭。 2例垂体腺瘤病人术后出现一过性多尿 ,对症治疗后均于术后 1周恢复正常 ;1例胆质瘤病人术后发生了无菌性脑膜炎 ,经对症治疗 2周后痊愈。本组无 1例死亡 ,无脑出血、颈内动脉损伤和视神经损伤发生。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下锁孔显微手术治疗颅内肿瘤 ,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 ,减少手术创伤 ,降低术后反应  相似文献   

16.
刘子明 《吉林医学》2009,30(17):1907-1909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68例,术后应用丝裂霉素灌注膀胱,并定期随访6个月-5年,将临床效果与开放手术对照组作比较。结果:采用TURBt治疗膀胱肿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30min,出血量约50~100ml,术后带尿管3—5d,住院天数5—7d,复发率及复发时间与开放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体效果优于开放手术。结论:TURBt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作为浅表性膀胱肿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方法:1997年5月至2000年5月,应用OUR旋转式伽玛刀治疗脑内种瘤500例。其中完整复查病例102例,男60例,女42例,年龄5-79岁。其中垂体瘤30例,脑膜瘤22例,胶质瘤30例,转移瘤20例。治疗照射剂量:周边剂量8-35GY,中心剂量22-75GY,等剂量曲线30%-60%,等中心个数1-15个。结果:102例病人治疗后经9-31个月随访,良性肿瘤生长控制率66%-98%,恶性肿瘤生长控制率66%-95%,良性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达63%,恶性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达66%。结论:伽玛刀治疗颅内肿瘤疗效确切,治疗过程无痛苦,并发症少,是深受患欢迎的一种放射外科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并总结伽玛刀治疗经验。方法收集2002年5月至2009年5月位于海绵窦旁颅内脑外海绵状血管瘤6例,采用直接伽玛刀治疗4例,开颅手术切除后伽玛刀治疗2例,平均有效照射剂量为12.9(11~16)Gy,视神经接受剂量均小于9.0 Gy(2.4~9.0 Gy)。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至9年。结果治疗后5例症状改善,1例仍有复视。MRI显示病灶消失1例,缩小4例,无变化1例。结论对病灶难以手术或难以耐受手术的颅内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1168例初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国内首创的OUR-QG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应用OUR-QCD全身伽玛刀治疗头、颈、胸、腹、盆腔内肿瘤1168例,男822例,女346例,其中肺癌664例。应用西门子SOMATOM-E spring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γ-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显示;根据肿瘤性质、类型、部位及脑干、脊髓、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订适合的治疗计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最佳治疗方案。结果 在702例随访复查资料完整的病例中,伽玛刀治疗后3~6个月复查评价其近期疗效.肿瘤局部控制率(CR PR)91.7%(644/702);症状、体征的改善率为90.9%。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肠炎等并发症仅8.3%,未见穿孔致死等严重并发症病例。1年、2年生存率正在统计中。结论 伽玛刀治疗全身肿瘤等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的方法。采用放化疗配合伽玛刀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更好,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和评价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的疗效。方法:分析我科近4年伽玛刀治疗的145例垂体腺瘤病人,肿瘤直径3.8-45.9mm,平均15=6mm,采用MRI和γ-plan计算机联网定位,选用4mm和8mm准直器治疗,肿瘤周边处方剂量8-36Gy-平均22.7Gy(非功能腺瘤18.5Gy,功能腺瘤24.1Gy),结果:本组124例获随访6-56个月,肿瘤消失24例(19.4%),缩小95例(76.6%),1例(0.8%)肿瘤增大,激素值恢复正常13例(13.3%),较术前下降71例(72.4%),临床症状改善114例(91.9%),4例(3.2%)症状加重,2例(1.6%)垂体功能低下,1例(0.8%)肿瘤内出血,全组无视力损害与死亡,结论:伽玛刀治疗垂体腺瘤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但要严惩掌握适应征和精确规划以减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