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秀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1172-1173
<正> 我科1998年1月~2000年5月共有气管切开病人45例,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4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年龄最大79岁,最小7岁,原发病种颅脑外伤28例,脑血管意外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6例,喉癌1例,肺不张1例,置管时间最长153d,最短7d。2例因病情严重,术后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4例因属严重的脑干损伤,术后呼吸中枢功能障碍而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针对各种易发因素采取综合性于预措施。目的是有效降低气管切开患者的院内感染,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气管切开是临床上为解决呼吸道梗阻,保持呼吸道通畅,救治危重患者的一项重要措施.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共收治气管切开患者45例.由于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并加强了呼吸道护理,保持了呼吸道通畅,从而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与普通病房相比 ,ICU发生医院内获得性呼吸系感染的危险性更高 ,尤其是气管切开患者 ,医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率可达 87% [1] 。现分析我院ICU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年 12月气管切开患者的痰培养 ,以了解引起ICU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药敏性。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43例 ,其中男 95例 ,女 48例 ,平均年龄 5 1.7岁。基础疾患 :心肺疾病 5 8例 ,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 6 5例 ,有机磷农药中毒 16例 ,重症肌无力 3例 ,格林巴利综合征 1例。气管切开保留时间 7~ 393d ,平均 2 6 .7d。根据气管切开保留时间分A…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1.1 本组病例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8岁,气管切开时间为:28例为14~102天,其中2例为长期带管不能拔除者。1.2 治疗结果:本组织病例中有8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有2例因原发疾病过重而死亡,1例为自杀致伤,失血过多而死亡,余19例痊愈。2 护理措施2.1  相似文献   

6.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有创人工气道的打开,使空气未经过鼻腔湿润和加温,直接进入下呼吸道,易引起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和结痂,导致呼吸道梗阻,从而发生肺部感染。因此,加强气管  相似文献   

7.
气管切开是正中切开颈段气管前壁3~5环,放入适合的气管套管,以解除上呼吸道阻塞所引起的呼吸困难或不能清除下呼吸道分泌物的阻塞和进行机械性人工呼吸。气管切开术是抢救重危病人的急救手术,使许多呼吸衰竭的患者的吸呼得以改善,从而提高了脑外伤的治愈率。随着医学的发展,气管切开术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术后护理也成为各科护理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0年-2006年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送检的269份阳性标本分离的病原菌及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71.5%,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革兰阳性菌占20.5%,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真菌占8%,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大多革兰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铜绿假单胞菌多见,耐药菌株增多,应引起足够重视,合理应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9.
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气管切开术的广泛应用,由其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患者的预后。为此,作者对本院脑外科气管切开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喉癌术后气管切开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3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两组患者相关护理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治疗和干预,两组患者的SF-36量表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提高更为明显;观察组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患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喉癌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预防下呼吸道感染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预防下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干预。方法对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名喉癌手术后均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6名患者手术后在住院期间均无下呼吸道感染,拔出内套管后顺利出院。结论近些年来对喉癌手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了不断改进,不仅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护理方法,我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终使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为零。  相似文献   

12.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呼吸道护理方法,以降低呼吸道感染率,提高生存率。方法178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行气管切开术后采取病房环境护理、体位护理、正确吸痰、痰菌培养、掌握恰当的拔管时机等呼吸道护理措施,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呼吸道均能保持良好通畅,呼吸道感染率为20.9%,生存率为88.2%,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总优良率为75.3%(134/178)。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呼吸道护理方法,可有效降低呼吸道感染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13.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状况及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对我科2000年1月-2005年8月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198例重型颅脑损伤行气管切开患者均出现下呼吸道感染,其中154例行细菌培养(77.8%),培养出致病菌194株,40例有双重感染(26.0%);革兰阴性杆菌126株占65.0%,革兰阳性球菌54株占27.8%,真菌14株占7.2%,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都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198例下呼吸道感染经治疗感染控制者160例,总有效率为80.8%.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高,危险因素众多,较难控制,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们对我科所有气管切开病人进行精心护理,未发生呼吸道及肺部感染。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65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男36例,女29例;GCS评分6~8分43例,3~5分22例;气管切开后持续气道湿化,定时室内空气消毒,定时雾化吸入,正确吸痰,做好口腔、切口的护理及气囊管理和拔管的护理,预防肺部感染。结果 65例患者基本生活自理24例,占36.92%;生活需人照顾14例,占21.54%;植物生存7例,占10.77%;死亡20例,占30.77%。结论 呼吸道不畅、低氧血症是重型颅脑损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期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往往能为后期的成功抢救创造良好条件,可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樊迎春 《包头医学》2012,36(2):108-109
目的:分析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针对性进行护理干预,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对6年来362例气管切开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气管切开术后并发感染的原因,针对性的进行护理干预.结果:362例气管切开患者中,93例发生肺部感染,经治疗,84例肺部感染控制,9例死亡.结论:通过保持环境洁净、加强呼吸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正确吸痰加强营养支持、合理应用抗感染药物,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气管切开术后预防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作为创伤性人工气道,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呼吸衰竭的重要措施之一。作为有创的人工气道,由于呼吸道改路,吸人的空气未经鼻腔湿化、过滤,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由此而造成呼吸道分泌物黏稠、干燥、结痂,痰液不易咳出而加重呼吸道梗阻,引发肺部感染,甚至因此而导致死亡。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0月行气管切开术患  相似文献   

18.
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春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3):1745-1745,1747
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危重患者的急救手术,能解除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难,但术后肺部感染的机会较多,有文献报告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达100%[1].通过总结2008年1月至2009年11月我院ICU 36例行气管切开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痰培养结果,对我院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现状分析,建立有效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唐俊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36):4813-481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会。方法对64例气管切开术患者给予呼吸道护理,包括体位、排痰、套管护理、呼吸道湿化、口腔护理及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64例气管切开患者除1例死于原基础疾病外,其余均未发生呼吸道感染。结论系统的整体化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或预防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的呼吸道感染。  相似文献   

20.
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找出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护理过程及环境之间关系与致病菌种,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降低颅脑损伤者气管切开术后的肺部感染率。方法:对125例气管切开术后有肺部感染患者全部进行痰细菌培养,同时对护士双手、病房空气、物体表面各随机取样20份作细菌培养,以便对照。结果:125例肺部感患者痰培养细菌9种129侏;20位护士手未消毒时手表面培养细菌356株;病房床头柜、床单在未消毒时取样20份物体表面培养细菌361株;颅脑损伤病房空气消毒时取样20份培养细菌273株。其细菌种类均有类同。显示患者肺部感染的菌种与后三者密切相关。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在气管切开术后的环境卫生和护理好坏直接影响其肺部感染率,只有加强护理的无菌操作,重视和落实好环境的清洁消毒卫生,才能大大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