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据报道,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P)的发生率为2%~19%。常见的术后肺部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肺不张、支气管痉挛、肺栓塞、呼吸衰竭和胸腔积液等。除肺部感染外,其他并发症如迁延时日,或处理不当,最终均可发展成为肺部感染。腹部手术后易于发生医院获得性肺炎[1],其发生率可高达10.7%,由此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9%~45%,感染性腹部手术其死亡率甚至可增加至65%[2]。近年来,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超过伤口感染、尿路感染,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以预防术后感染的发生及降低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对2015年4月和5月两个月我院收治并行胆道手术(不包括胆囊切除术)的241例胆道系统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与术后感染发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采用SAS9.1.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1例胆道手术,发生感染25例,感染率为10.37%;感染均发生于术后第1~14天,中位时间是7天;感染部位为:腹腔、胆道、血液、切口和肺部,分别占40%、32%、12%、8%和8%;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输血,胆肠吻合术,术前白细胞(10×10~9/L),术前总胆红素(34μmol/L),引流管时间(≥6天)和术后并发症是导致胆道手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细胞(10×10~9/L)和引流管时间(≥6天)是导致胆道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系统疾病术后感染的发生和胆管炎症、术后引流关系密切。待胆道炎症消退进行手术,保持术后引流通畅,对预防胆道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肺部感染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0%[1].肺部感染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而且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和生命.为探讨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笔者回顾性分析了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人民医院外科上腹二类以上手术患者中并发术后肺部感染状况.  相似文献   

4.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外科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可增加术后病死率,影响病人预后。肿瘤、肥胖、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手术创伤等是增加腹部手术病人VTE发生的常见危险因素。而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机械性措施以及肝素等抗凝药物的应用能够显著降低病人术后血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明确影响病人术后VET发生的危险因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改善腹部手术病人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并发症危险因素,为完善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护理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105例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并发症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手术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68.57%。肺部感染、门静脉血栓和胸水发生率分别为25.71%、33.33%和28.57%。术前Child-Pugh分级、MELD评分、血红蛋白、术后卧床时间和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是总体手术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均P<0.05)。吸烟、术前MELD评分、术前腹水、手术方式、术后卧床时间和胃管留置时间是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均P<0.05)。术前Child-Pugh分级、血小板、术前腹水和手术方式是门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均P<0.05)。年龄和术前MELD评分是术后胸水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原发性肝癌腹腔镜同期联合手术面临较高的手术并发症风险,应针对危险因素加强专科护理,以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腹部手术后体温及WBC尽快恢复正常对于提高围手术期治疗效果、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腹部手术后术后承气汤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它对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和预防肠粘连效果显著。本文旨在观察术后承气汤对腹部手术后体温及WBC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法:对11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50例患者的临床特点,放射资料,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肺部感染率为42.3%,感染时间2~5天之内占64%,死亡率22.03%,感染死亡率36%。出血部位,出血量多少,出血是否破入脑室,与肺部感染无显著相关。年龄、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手术时机及手术后是否气管切开与肺部感染显著相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率很高,发生时间较早,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增加。重视对高龄及术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严重患者的合理治疗、早期手术干预及术后及时正确的气管切开和管理是降低肺部感染、减少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激励性肺活量计 (IS)在预防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对 1999~ 2 0 0 2年收治的 3 0 2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前瞻性研究。将病人根据性别、年龄、手术部位等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从术前3d开始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持续至术后 3d ,比较两组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3 0 2例病人中有3 8例术后出现了手术后肺部并发症 (PPC) ,发生率为 12 58% ,上腹部手术为 14 2 9% ,下腹部手术为 5 2 6%。术前年龄 >60岁、有吸烟史、肺功能异常的病人术后PPC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分别为 17 16%、2 0 2 5%、2 0 59%。在观察组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有所降低 ,但差异无显著性。而对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病人 ,使用激励性肺活量计后PPC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使用IS可降低上腹部手术PPC的发生率 ,尤其是对那些高龄、吸烟、原有肺部疾病的高危险因素病人 ,应用IS预防PPC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部并发症是腹部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与患者的基本状况、手术以及麻醉等有关。本文对近年与腹部手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相关的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否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方法 72例行上腹部手术的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术前吸气肌训练或常规治疗;主要观察与测量指标是术后肺部并发症.结果 吸气肌训练组有6例患者出现肺不张,对照组有13例(17.1% 比36.1%,P=0.07);吸气肌训练组有2例患者出现肺炎,对照组则有8例(5.6%比22.2%,P=0.04).结论 术前强化吸气肌训练能够降低稳定期慢性心衰患者上腹部手术后的肺部并发症,尤其是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中国石油乌鲁木齐石油化工总厂职工医院外一科2004年1月~2014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确证为胃癌的老年患者57例,分析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组57例行胃癌手术患者中,并发症发生1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6%,其中切口感染3例(5.3%),吻合口瘘2例(3.5%),切口开裂2例(3.5%),肺部感染3例(5.3%),十二指肠残端瘘1例(1.8%)。炎性肠梗阻3例,残胃无力1例,腹腔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经分析显示,术前合并症、肿瘤直径、发病年龄及手术时间与老年胃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有明显关系(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因年龄和疾病因素,术后并发症也随之增加,基层医院应重视老年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前供、受者基本特征及术中情况对于术后肺部并发症、围手术期存活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原位肝移植手术的313例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受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是否患有术后肺部并发症, 并将受者分为术后肺部并发症组(189例)和无术后肺部并发症组(124例)两组。将两组受者术前及术中资料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早期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并对受者术后生存情况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 受者年龄、合并慢性病、术前血小板计数低、术中大量出血(>1 500 ml)、灌注后严重低血压都是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无术后肺部并发症组比较, 术后肺部并发症组受者ICU停留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延长, 再次气管插管率、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率和院内死亡率增加(P<0.05)。良性肝病肝移植受者中, 无术后肺部并发症组受者的围手术期总存活率优于术...  相似文献   

13.
为总结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和诊疗经验。 笔者对近9年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显示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4.2%,死亡率为7.4%。因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较复杂,病程长,因此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做好围手术期处理是降低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正>腹壁切口疝是临床上腹部外科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反复、复杂的腹部大手术后,发生率为2%~12%[1]。然而腹壁切口疝的治疗仍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主要是复发率高且并发症难以处理。常见的并发症有血肿、浆液肿和感染,以及严重的并发症如肠梗阻、肠瘘等[2]。其形成原因与患者的全身情况、切口感染、手术时间、切口选择、手术操作、缝合技巧、缝合材料、术前准备、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本院收治的慢性硬膜下血肿并行钻孔引流术的335例患者临床病历资料,统计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住院期间发生术后并发症32例(9.55%),其中肺部感染24例(7.16%)。年龄≥75岁和入院时有肺部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局麻手术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由多种原因所致,年龄≥75岁、围手术期肺部基础疾病和全麻手术是可能的高危因素,围手术期尽可能治疗肺部基础性疾病并加强术后护理是降低其肺部感染发生率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PPC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20年10月择期行后入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的463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PPCs分为两组:PPCs组和非PPCs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发生PPCs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有154例(33.3%)患者发生PPCs。将性别、年龄、ASA分级、吸烟史、高血压病史、Cobb角作为匹配因子进行倾向性评分匹配,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OR=1.983, 95%CI 1.135~3.465,P=0.016)和手术时间延长(OR=1.426, 95%CI 1.112~1.831,P=0.005)是发生PPC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手术时间延长、术中输注异体红细胞是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至2013年6月于三家临床医疗中心首次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1 35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将患者分成两组: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收集术前资料、术中资料及术后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果 肝移植手术后有316例(23.3%)发生肺部感染,其中有21例(6.7%)死亡。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术前诊断为慢性重型肝炎、肝癌、丙型肝炎肝硬化、先天性肝脏疾病及肝衰竭、术前合并肝肾综合征、肝昏迷、糖尿病的比例、术前肌酐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前总蛋白、白蛋白浓度明显降低(P<0.05),无肝期时间、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拔管时间明显延长(P<0.05),术中失血量明显增加(P<0.05),术中尿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使用去氧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及呋塞米的比例明显降低(P<0.05),术后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手术方式(经典非转流原位肝移植)、术中使用利多卡因、术前总蛋白>64.6 g/L、术中尿量>1 800 ml是肝移植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保护因素。
结论 术前诊断慢性重型肝炎、丙型肝炎肝硬化、肝衰竭、术前合并糖尿病、术中失血量>1 900 ml、术后苏醒时间>7.3 h是肝移植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14 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的有关临床资料,并选择同期住院的205 例腹部手术后无肺部并发症作为对照.结果 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术中出血量、低蛋白血症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肺部感染可表现为:发热、血白细胞升高、呼吸急促、咳嗽、咯痰、肺部口罗音、支气管呼吸音、呼吸音减弱、低氧血症、胸片新出现的浸润、实变、痰培养发现致病菌或真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治疗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抗生素应用、加强支持治疗.结论 高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的腹部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腹部外科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死亡率较高,细菌、真菌是主要的病原体,加强预防和综合治疗,是减少腹部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病死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腹腔镜手术后疼痛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腹腔镜手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如切口小、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低、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但仍有一些患者腹腔镜术后出现疼痛。通常开腹手术后的疼痛是伤口痛,而腹腔镜手术后除伤口疼痛外,有63%的病人主诉膈下及肩端疼痛[1],而且有时疼痛相当明显,其程度和持续时间常常超过伤口疼痛,达48~72小时,成为腹腔镜手术后病人最主要的不适主诉,73%~80%的病人在腹腔镜术后仍需使用镇痛剂来缓解疼痛,其中有近20%需要阿片类药物。腹腔镜手术后的肩部疼痛可限制呼吸而引起肺部并发症[2]。因此腹腔镜手术后的疼痛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很多…  相似文献   

20.
腹部外科术后急性肺损伤及其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肺损伤(ALI)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早期急性呼吸衰竭症候群,也是外科病人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手术后肺部并发症(postoperative pulmonary complications,PPC)发生率可达约30%。外科术后患者除了原发疾病的打击外,常常还存在麻醉、疼痛、创伤、感染、大量输血、误吸、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等影响,如果处理不当,这些危险因素往往可以诱发急性肺损伤甚至ARDS,其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