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现代化抽吸冲洗耳窦镇结合高技术的腔内摄像系统提供了手术部位的可视度,使医生在鼻腔、鼻窦、接近眶后壁及前颅底部位操作相对安全。用鼻内窥镜技术治疗脑脊液(CSF)鼻漏及前颅窝或眼眶骨折等疾病引起的创伤最小。1.修补发生在外伤或手术后引起的前颅底的脑脊液鼻漏。首先行前颅底的CT轴位扫描。通常CT片提示大多数硬脑膜缺损是局限在筛板、筛窦底部或蝶窦腔。为改善CSF在鼻内窥镜下的显影,在腰椎麻醉下,用荧光染液注射入蛛网膜下腔,使进入鼻腔的CSF显现一种强黄绿色。然后在电视内窥镜监视下完全打开筛窦气房,在筛板下方,筛…  相似文献   

2.
鼻窦、前颅底颌面部多发性骨折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因其位置由浅至深,涉及眼眶、颅底,周围关系复杂,而出现不同的并发症和相关病变。2000~2004年,我们对46例外伤性鼻窦、前颅底、颌面部骨折的病人通过鼻内镜下行鼻窦、前颅底骨折整复,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46例病人中,男34例,女12例;年龄12~66岁,平均32.5岁。外伤原因:车祸33例,工伤7例,斗殴伤3例,跌伤3例。外伤后就诊时间:2 h至4周,平均4 d。均经CT扫描及专科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单纯上颌窦(前、上壁)骨折16例;筛窦骨折4例;鼻筛骨折12例(3例伴嗅觉障碍);额筛骨折4例(…  相似文献   

3.
自2014年12月~2015年12月以来,我科采用鼻内镜下经鼻-鼻窦入路,利用自体带单侧软骨膜的鼻中隔软骨行眼眶内侧壁重建治疗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11例,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11例,均系不同原因的外伤所致,其中男性10例,女性1例;年龄23~55岁,平均年龄36岁;左侧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6例,右侧眼眶内侧壁骨折患者5例.外伤至手术间隔时间为7~14 d.  相似文献   

4.
目的 认识鼻及鼻窦疾病的CT诊断价值。方法 本文对96例慢性鼻炎、鼻窦炎,鼻及鼻窦肿瘤进行CT检查,并结合病理检查结果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CT能清晰地显示鼻窦解剖结构,包括窦口-鼻道复合体及前后筛房,筛房与眼眶之间关系及后筛与蝶窦颅底间的关系。对鼻窦内组织情况也能清晰显示,用CT对慢性增生性鼻窦炎进行分期,有利于手术前制定手术方案和评估预后。对慢性鼻窦炎、上颌窦囊肿、筛窦炎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在鼻颅底外伤处理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对35例鼻颅底外伤的患者应用鼻内镜技术进行诊治,回顾性分析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鼻颅底外伤患者中15例合并有鼻大出血,急诊经鼻内镜处理后出血停止。单纯鼻骨骨折3例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鼻外观及鼻通气良好。5例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或脱位,4例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复位术,术后鼻外观及鼻通气良好;1例术后左鼻塞,检查见鼻中隔左偏,1个月后行中隔矫正后鼻塞消失。2例合并鼻泪管断裂,鼻内镜辅助下手术治愈。处理上颌窦(前、上壁)骨折4例、筛窦骨折2例、额筛窦骨折4例(2例伴脑脊液鼻漏)、上颌窦筛窦骨折合并眶纸板骨折4例(2例伴复视)、蝶筛窦骨折6例(1例伴脑脊液鼻漏)。鼻内镜手术后均对位生长愈合良好,无复视及视力障碍,眼球运动正常,外形尚好,窦口引流通畅,鼻腔鼻窦上皮化好。伴脑脊液鼻漏者已愈合。35例中1例鼻腔大出血,虽鼻出血停止但因合并严重脑挫裂伤死亡。结论在处理鼻颅底复杂性外伤中配合应用鼻内镜可以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鼻眼相关疾病的CT扫描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283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鼻眼相关疾病的CT检查资料,探讨该疾病的影像学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某些规律。方法主要是用骨窗和软组织窗技术要结合,层厚2mm,5mm,层间距5mm,必要时行增强扫描。结果示23例累及眼眶的炎性病变中,各鼻窦均有累及,其中以筛窦最多,炎性病变鼻眼病变沟能芭眶壁骨质吸收破坏为主。128例肿瘤性病变全部累及眼眶、鼻窦,其中亦以累及筛窦为最多。恶性肿瘤鼻眼病变的沟通方式以骨质  相似文献   

7.
为评估筛实手术后的病人再行鼻骨切开术是否会增加导致延伸到眼眶和依底的骨折的危险,采用14具新鲜冷冻的尸体全头标本,作双测蝶筛窦切开术(13具两例经内镜技术共26侧,1具两侧经鼻外途径结合内镜进行)。28侧用Webster法在没有去除鼻背部皮肤之前做了内侧和外侧骨切开术。先观察和触摸鼻背部了解是否有粉碎骨折和不完全骨切开,再去除鼻背部皮肤,观察骨折类型、是否有粉碎骨折和延伸至眼眶或颅底的骨折线,在鼻室受压后鼻内窥镜下观察筛窦胶是否有新的骨折形成以及上颌窦开口的开放情况。结果所有相行完全的鼻骨切开术的标本,18侧(6…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分析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结果,提高鼻眼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35例鼻眼相关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中, 鼻源性眼眶蜂窝织炎6例,外伤性鼻眶骨折、视神经管骨折4例,鼻窦黏液囊肿11例,内翻性乳头状瘤3例,鼻窦恶性肿瘤11例。鼻眼病变特征:炎性病变以眶壁破坏吸收为主,良性肿瘤则表现为眶壁受压移位,恶性肿瘤以眶壁破坏为主。结论: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 CT扫描有助于此区域病变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观察预后;良性肿瘤以手术切除为主,恶性肿瘤需采用手术加放疗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报告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15例,探讨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总结鼻窦骨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8年6月—2022年4月行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术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窦CT检查、鼻内镜检查、鼻阻力检查及眼科相关检查。手术均于全身麻醉鼻内镜下完成,根据CT确定筛窦骨瘤的位置和范围后确定具体的手术方式,完整切除筛窦骨瘤,术后门诊定期复诊,复查鼻窦CT、鼻内镜。结果 15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筛窦骨瘤,鼻窦CT显示筛窦骨瘤均彻底切除,随访5~48个月,患者术后鼻塞、面部胀痛、头痛、流脓涕、嗅觉减退等症状较术前减轻或消失,未发生明显眶内、颅内并发症,未见骨瘤复发。结论 术前鼻窦CT可确定骨瘤位置及范围,为鼻内镜手术提供良好保障,鼻内镜下筛窦骨瘤切除有效、安全、微创,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鼻额筛复合骨折是面中部外伤的特殊类型,其解剖结构、创伤病理、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独具特点。处理不当往往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本据国外有关献对鼻额筛复合骨折加以综述。望能引起临床医师对本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鼻及眼眶位于人体面中部,易遭受暴力而骨折。其中眶内侧壁又称纸样板,最为菲薄,骨折后常造成眶内容物脱出到筛窦,导致眼球内陷、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等,应积极进行早期复位,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晚期处理的困难。我院自2007年2月~2009年10月在鼻内镜下经筛窦硅胶管支撑修复爆裂性眼眶内侧壁骨折28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机能障碍眼眶病的眶减压术,传统用鼻外进路或经鼻窦减压。作者采用内窥镜直视下经鼻进路施行减压手术。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局部加用局麻和血管收缩剂。先在鼻内窥镜下作蝶筛窦切除。暴露眶内壁、颅底及眶尖额筛隐窝区。于中鼻道作窦切开,前到鼻泪管后缘、下至下鼻甲根部,后达鼻窦后缘,认清眶底处眶下神经。用一角刮匙、钝神经钩或细  相似文献   

13.
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类型和诊断及鼻内镜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鼻孔息肉的临床类型、诊断及鼻内镜手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总结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34例后鼻孔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方式、来源、临床表现、与鼻窦的关系以及鼻内镜手术技巧和疗效。结果①18例发病源于鼻窦囊肿或息肉,其中上颌窦17例,后筛窦1例;②5例发病分别源于鼻囟门或蝶筛隐窝、蝶窦口黏膜,同侧上颌窦或蝶窦积脓或黏膜水肿;③11例发病分别源于中鼻甲、钩突、嗅沟鼻中隔和筛泡前壁黏膜,邻近的鼻窦正常;④全部病例均行鼻内镜手术切除后鼻孔息肉及相应鼻窦开放,术后无复发。结论①建议诊断后鼻孔息肉应分为窦内型、鼻窦阻塞型和单纯型三种临床类型,遵循以临床类型为依据的手术原则,选择合理的术式和范围;②鼻内镜和鼻一鼻窦CT检查可以在术前明确后鼻孔息肉的诊断和临床类型;③鼻内镜手术治疗后鼻孔息肉准确、微创,彻底切除息肉蒂基部,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于1976年首先提出在儿童中用手术显微镜经鼻作鼻窦手术。其后并设计了能固定于手术台的前鼻孔扩张器,以后又出现了不挡术者视线的Flamingo 氏筛窦钳。几十年来筛窦开放已是一种治疗慢性鼻窦感染和息肉的常用手术,但它仍是用单眼检视、难以应用精细手术器械操作的“盲目性”手术,教学困难,加之蝶-筛解剖复杂、变异大,手术时易于引起颅脑和眼眶等并发症,从而使许多手术趋于保守,甚至避免施行。本文目的在于介绍把手术显微镜进一步用于比较困难的鼻内筛窦手术和蝶-筛窦手术。术前采集详细病史和进行鼻内检查;常规照Waters及Caldwell 位相,必要时加照筛窭斜位,张口蝶窦位、侧位及颏顶位等,鼻窦断层摄影和CT扫描更为精确。有异常鼻分泌物者,应常规作细胞学检查。软或硬管的鼻镜检查有特殊裨益。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以眼部症状为首发的额、筛囊肿的诊断及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02—2008—03期间收治的16例额、筛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例患者中鼻窦MRI及CT检查诊断符合率为100%。14例患者经鼻内镜手术治疗后眼部症状消失,2例好转。随访3~6年,至今均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鼻窦病变患者常首诊于眼科;MRI及CT检查结果对确诊很有价值。对于以眼部症状为主症的额、筛囊肿患者应及早确诊;鼻内镜手术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鼻窦外伤伴颅前凹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窦外伤伴颅前凹骨折朱守忠1976~1987年收治鼻窦外伤伴颅前凹骨折9例,根据不同伤情,对硬脑膜撕裂伤并脑脊液鼻漏者伤口给予缝合,颞筋膜修补,生物胶粘合固定,额窦前壁骨质缺损严重者,取腹壁脂肪充填窦腔,效果满意,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9例均为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鼻中隔黏骨膜瓣修补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部分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2例鼻腔鼻窦肿瘤患者根据肿瘤性质和病变范围,采用经鼻侧切开上颌骨部分截除或全部截除加筛窦切除术。结果:12例患者中,筛骨水平板破坏5例,筛顶破坏2例,眶顶壁破坏1例,眶内壁及眶下壁破坏各1例,硬腭破坏缺损2例,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一期修补成功。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在鼻腔、鼻窦肿瘤的手术治疗中,当眼眶、硬腭及前颅底骨质受到肿瘤侵蚀,切除肿瘤后形成部分缺损时,可转移适当的鼻中隔黏骨膜瓣一期修补局部缺损。  相似文献   

18.
鼻窦骨折急诊期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急诊期鼻窦骨折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70例鼻窦骨折患者按骨折情况分型,并对部分病例采用上颌窦骨折复位固定及经鼻窦内窥镜手术复位的方法处理。结果复位24例,满意22例,基本满意2例。结论为明确诊断①除局部征象外应注意眼的症状和体征;②鼻窦CT应列为常规检查;③注意眶底骨折及鼻筛骨折以及并发的其它严重损伤。治疗建议按骨折情况分型及处理。  相似文献   

19.
鼻窦血管内皮肉瘤一例舒畅,陈德义患者,男,40岁。主诉:左侧持续性鼻塞伴血涕半年,左眼外凸、视力下降1月。检查:左面颊、硬腭隆起,左眼突出3mm,鼻顶部见少许紫红色新生物。鼻窦CT扫描:左上颌窦有5cm大小软组织影,侵犯同侧眼眶、筛窦及鼻腔。彩色红外...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鼻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鼻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鼻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鼻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鼻畸形和鼻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鼻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