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了经雷公藤单体T_4处理2h后对正常人和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RA患者消化的滑膜单个细胞(RA-DSSC)分泌TNF的影响。在35ng/ml浓度下,正常人PBMC(n=10)及RA-PBMC(n=6)T_4处理组产生TNF活性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延长T_4作用时间至6h,RA-PBMCT_4处理组TNF活性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01),表明T_4可抑制PBM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其对RA-PBMC作用不同时间的抑制率分别为25.54%及40.51%(P<0.01),说明T_4抑制作用可能与作用时间有关。同时T_4亦可抑制RA-DSSC体外产生TNF活性水平(P<0.01),提示T_4有望成为一新的植物性治疗RA药物。  相似文献   

2.
观察雷公藤单体T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屠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4(10、20、30和40m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同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P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4通过抑制PBMC增殖  相似文献   

3.
观察雷公藤单体T_4对正常人及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将PBMC与不同剂量的T_4(10、20、30和40ng/ml)在PHA刺激或不刺激下共同孵育72h,用MTT比色法测定发现,T_4可显著抑制正常人经PHA刺激或不刺激的PBMC增殖;对经PHA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亦有抑制作用,刺激的RA患者的PBMC增殖具有双向调节作用。提示T_4通过抑制PBMC增殖可能用于RA的治疗。其对RA患者PBMC增殖的双向作用的意义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雷公藤单体T4对经IL-1刺激的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关节滑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和产生IL-6的影响。方法 关节滑膜组织来自行关节置换术或滑膜切除术的类风湿患者。滑膜组织经体外消化使细胞分散后,传代培养,以培养3代后的滑膜成纤维细胞为对象,先给予IL-1刺激,再加入雷公藤T4单体。结果 T4可抑制由I-1刺激的滑膜成纤维增殖,但不影响IL-6的产生。结论 T4的上述作用可能是其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单体TZ93对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表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以激活的正常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细胞模型,应用 荧光激活细胞分类 仪(FACS)分析以藤单体TZ93对PBMC细胞表型的影响。10名正常女性的PBMC分成3组:I组PBMC,Ⅱ组PBMC+PHA,Ⅲ且PBM+PHA+TZ93,分别加入鼠抗入CD8、CD4、CD25、NK抗体。结果:FACS显示TZ93能显著抑制激活的PBMC中CD4、CD8、CD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应用中草药贵州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治疗10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根据中医辨证分为热型、寒型和虚型。我们对10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其中,近期治愈13例(12.5%);显效48例(46.2%);好转39例(37.5%)。总有效率为96.2%。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浆TNF-α、IL-6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RA用雷公藤多甙(A组)与非甾体类药(B组)干预治疗的血清TNF-α、IL-6水平,并结合C反应蛋白(CRR)、血红蛋白(Hb)及血清铁(SI)等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A组治疗稳定病情明显优于B组,血清TNF-α、IL-6浓度:两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RA伴贫血者明显高于不伴贫血者,A组有无贫血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贫血患者A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前/后二者与Hb、SI均呈负相关.A组治疗前及B组治疗前后二者与CRR及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与IL-6水平均呈正相关.结论:雷公藤多甙加非甾体类药治疗RA对稳定病情及改善贫血明显优于单用非甾体类药,可能是雷公藤多甙通过调节血清TNF-α、IL-6而影响造血系统.  相似文献   

9.
复方雷公藤涂膜剂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再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为检验自发研制的以雷公藤为主的中药复方外用涂膜剂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于1997年上半年对60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的临床疗效观察,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西医常规治疗加复方雷公藤涂膜剂为治疗组、以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药涂膜剂为对照组,各30例,疗程6周。结果表明,治疗后治疗关节肿胀、压痛、疼痛及双手握力、最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血沉(ES  相似文献   

10.
雷公藤多甙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估抗风湿中药雷公藤多甙(TripterygiumGlycosides,TG)诱导滑膜细胞凋亡(Apo)在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中的作用,探讨其药理机制。方法:用光镜、电镜、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FCM)及DNA凝胶电泳检测不同浓度TG诱导RA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TG组凋亡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骨性关节炎(OA)组(P<0.01)和正常人组(P<0.01),TG组凋亡细胞百分率为(55±11.2)%。结论:TG可以诱导滑膜细胞凋亡,并且这可能是其治疗RA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雷公藤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作用机制。以激活的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为细胞模型,应用荧光激活细胞分类仪(FACS)分析雷公藤单体TZ93对PBMC细胞表型的影响。10名正常女性的PBMC分成3组:Ⅰ组PBMC,Ⅱ组PBMC+PHA,Ⅲ组PBMC+PHA+TZ93,分别加入鼠抗人CD8、CD4、CD25、NK抗体。结果:FACS显示TZ93能显著抑制激活的PBMC中CD4+、CD8+、CD25+的表达及NK活性。结论:TZ93能明显抑制PBMC表型的表达,是一种有效的细胞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4种Notch受体基因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离纯化RA患者外周血T,B及单核细胞,定量PCR检测4种Notch受体mRNA表达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与正常人相比,RA患者T细胞Notch 2,Notch 3及Notch 4表达量增加(P<0.01),其中Notch 3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而Notch 1水平在两者间未见明显差异.B细胞及单核细胞4种Notch受体表达均较低,且两者间亦未见显著差异.结论:RA患者存在Notch基因表达的改变,一群高表达Notch 3基因的活化T细胞可能在RA疾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测定了P物质 (S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病人血浆中的水平变化 ,以了解SP和TNFα 在RA中的作用。1 资料和方法1 .1一般资料 RA病人 3 0例 ,男 7例 ,女 2 3例。年龄 1 6~ 5 4岁 ,平均 3 8 2 4岁 ,病程 6个月至 1 0年 ,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正常献血者。1 .2方法 SP测定采用放免分析法。试剂盒来源于北京海科锐生物技术中心。自动计数仪为GAMMAmatic(美国KANTROV)。TNFα 测定采用ELISA法 ,试剂盒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免疫教研室 ,均按试剂盒说明操作。2 结 果2 .1R…  相似文献   

14.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雷公藤对其治疗的有效性已广泛得到共识。但雷公藤对不同病程RA的疗效的系统评估甚少。本文对我院1986~1994年使用雷公藤治疗的RA住院患者,按不同病程进行疗效总结,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1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滑膜培养上清液IgG RF分析于孟学,张春芳,史立,单秀霞(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北京100730)类风湿关节炎(RA)的免疫紊乱涉及到体液因子和细胞因子两个方面,而二者又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作者在研究细胞因子的...  相似文献   

16.
复方粉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复方粉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分组方法,治疗组82例服复方粉背雷公藤,对照组82例服甲氨蝶呤,疗程均为2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症状、体征改善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为65.6%。治疗组和对照组症状、体征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症状、体征方面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粉背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60-1061
目的:评估活跃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新蝶呤血浆浓度及其与疾病活动度相关性。方法:60例活跃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包括血红蛋白(Hgb)浓度,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新蝶呤血浆浓度。结果:Hgb、ESR、TNF、IL-6和MCP-1存在组间差异(P<0.05)。研究组新蝶呤血浆浓度(20.43±8.73n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6.88±2.87nmol/L,P<0.05)。新蝶呤血浆浓度与ESR、TNF、IL-6和MCP-1正相关(P<0.05);未观察到新蝶呤血浆浓度与C-反应蛋白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ESR与血清新蝶呤相关(P<0.05)。结论:评估活跃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新蝶呤血浆浓度能够预测应激免疫反应;血清新蝶呤可以作为炎症和疾病活动评分的敏感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性疾病,主要以持续的关节炎症、系统性炎症和免疫异常为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细胞因子TNF-α和IL-6在RA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它们可作为治疗RA新的靶点。TNF抑制剂与IL-6抑制剂TCZ在目前治疗RA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本综述主要总结了近期在临床中对TCZ进行的试验研究以及其与TNF抑制剂在疗效、副作用等反面的对比研究。由于生物制剂较为突出的疗效,目前治疗RA的策略已经发生转移。因为RA是一种复杂的异质性疾病,TNF-α以及IL-6在其病理机制中可能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如何选择最佳的治疗RA的方案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5 (IL-15)的变化.方法 选取30例KOA患者和35例健康成人外周血,将KOA组分为两组,一是实验组加入IL-15(10 ng/ml),二是不加IL-15作为本组对照组.将HC组也分为两组,一是实验组加入IL-15(10 ng/ml),二是不加IL-15作为本组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KOA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清中IL-15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L-15对KOA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自然杀伤(NK)细胞受体表达的影响,以及采用ELISA法检测IL-15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y)水平的影响.结果 KOA组血清IL-15水平比对照组升高.IL-15可增强KOA组外周血NK细胞受体CD69、CD94和NKG2D的表达.KOA组细胞培养后上清液中TNF-α与IFN-y的含量高于对照组.结论 IL-15拮抗剂可能成为阻止或延缓KOA进展的一种新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