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萜皂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三萜皂甙主要分布于五加科、豆科,七叶树科、桔梗科、远志科、报春花科、无患(?)科、茶科、安息香料科等。近年来,人们由海洋生物中也陆续分离到一些具有特殊结构的三萜皂甙。由于分离精制技术的提高,加上各种波谱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皂甙的化学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三萜皂甙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本文主要对近十年来三萜皂甙的药理研究作一简要综述。内容包括三萜皂甙对代谢、免疫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抗菌、抗炎、抗癌、溶血、细胞毒和毒性作用。并介绍了已知的三萜皂甙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4.
栓剂是一种特殊给药途径的固体制剂,专供纳入肛门、阴道等腔道(也有鼻用栓及牙科用栓),即可起局部作用,也可通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及淋巴系统而起全身治疗作用。栓剂用于局部治疗时,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并逐渐释放药物,与其他涂擦药剂比较,药物作用时间长、作用强。用于全身治疗的主要途径是肛门栓,由于药物在直肠吸收,大部分药物不经过肝脏的首过作用,且能避免胃肠PH值及消化酶的破坏,不但可减少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起效快,并可免去打针吃药之痛苦。因此,栓剂在一些发达国家应用较为普遍。我国的药剂工作者也开始重视栓剂的开发和…  相似文献   

5.
丝叶唐松草中—新三萜皂甙(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丝叶唐松草根中分得一新的三萜皂甙,命名为thalifoenoside A,根据光谱和化学方法确定其结构为3β,22(S),27-三羟基-24-烯-环菠萝蜜烷,3-O-β-D-鸡纳糖基-(1→2)-α-L-鼠李糖基-(1→6)-β-D-(4-乙酰基)-葡萄糖甙,其甙元亦为一新的化合物。此外还分到3个已知物thalifendlerine,N-methylcorydaldine,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6.
三七花蕾性甘凉,具清热、平肝和降压作用,一般多作饮料用。S.Taniyasn等报告从三七花蕾中分离得到人参皂—F_2、—Rd、—Rc、—Rb_2和—Rb_1五种皂甙,作者曾将总甙进行薄层层析,在紫外灯下观察到15个斑点,说明总甙中还含有未分得成分。为了深入阐明三七花蕾的化学成分,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研究,为其治疗和保健效果提供较为全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现整合国内外近年来文献从缬草植物的形态考证、化学成分,以及生理活性展开综述,为开发该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主要研究用比色法采用721型分光光度计,如何测定人参啤酒中人参总皂甙的含量,为人参啤酒提供了一项定量的评价指标。 测定结果证明,长春啤酒厂的人参啤酒含人参总皂甙为12.80mg/L。每瓶640ml含人参总皂甙  相似文献   

9.
10.
合欢属植物中三萜皂苷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合欢属三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该属90多个三萜皂苷化合物及其抗肿瘤、抗生育、镇静安神、抗菌等方面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9,19-环羊毛脂烷型三萜化合物(cycloartane triterpenoids)在植物界的分布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2.
枇杷花三萜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枇杷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 (IR,MS,1 HNMR,1 3CNMR)。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Thunb) L indl〕的花中经乙醇提取分离三萜皂甙元类成分。结果 共获得 4个三萜皂甙元类成分 ,并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分别为 : 齐墩果酸 (oleanolic acid) , 熊果酸 (ursolic acid) , 2 α,3α,19α-三羟基熊果 - 5 ,12 -二烯 - 2 8-酸 (2 α,3α,19α- trihydroxyurs- 5 ,12 - dien- 2 8- acid) , 2 β,3β,2 3α-三羟基齐墩果 - 12 -烯 - 2 8-酸(2 β,3β,2 3α- trihydroxyolean- 12 - en- 2 8- acid)。结论 化合物 ~ 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3.
枇杷花三萜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枇杷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化学方法和波谱分析(IR,MS,^1HNMR,^13CNMR)从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Thunb)Lind)的花中经乙醇提取分离三萜皂甙元类成分。结果 共获得4个三萜皂羟基熊果-5,12-二烯-28-酸(2α,3α,19α-trihydroxyurs-5,12-dien-28-acid)Ⅳ2β,3β,23α-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2β,3β,23α-trihydroxyolean-12-en-28-acid)。结论 化合物Ⅱ-Ⅳ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4.
仙人掌三萜皂甙镇痛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从广西百色市家种的仙人掌中提取、分离出一种魄无定形粉末,经鉴定为三萜皂甙类。动物实验证明,用正丁醇从仙人掌中提取的三萜皂甙对小白鼠有镇痛作用,其镇痛率为100%,经统计学处理P<0.001,比颅痛定(镇痛率为78%,P<0.01)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是红花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临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由于HSYA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口服制剂的开发与应用.近年来,HSYA的生物药剂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着重从HSYA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征、增加HSYA口服吸收的策略和制剂研究4个方面综述HSYA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物全息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效果(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32例,其中男13例,女19例;年龄16~72岁,病程1d~5年;病人均经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方法:根据穴位全息律于第二掌骨侧选取头穴部位。遵循同侧对应、少针准穴等原则,通常取穴以偏头痛侧为主,亦可取两侧两穴位,穴位选准后即可用...  相似文献   

17.
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甙元及皂甙在植物界分布广,数目多,而且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从甘草根中分离出的甘草次酸和甘草酸(具18β-H)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生物活性;柴胡皂甙具有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和抗炎症作用;商陆皂甙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作用。齐墩果烷型五环三萜皂甙元类型较多,根据双键的位置可将其主要结构类型分为五种,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8.
粘性放线菌(下简称粘放菌)是人类口腔内主要细菌成分之一,它与龋病和牙周病的发生有关。粘放菌与牙菌斑中其他细菌一样,定居牙面,形成菌斑,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各种有机酸,使局部pH下降,造成牙面脱矿。本实验通过实验室培养,了解从当地人的口腔中分离出的粘放菌(AV855)生物特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菌致病机理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19.
前文报道了从川续断(Dipss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根中得到两个新三萜皂甙的结构。本文报道从中得到的另两个新三萜皂甙川续断皂甙(Asperosaponin)E和G的结构。川续断皂甙E是含5个糖的皂甙,川续断皂甙G是含7个糖的皂甙。通过光谱方法和化学方法,结构鉴定如下:  相似文献   

20.
川续断中三萜皂甙的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川续断Dipsacus asperoides C.Y.Cheng et T.M.Ai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得六个三萜皂甙(Ⅰ~Ⅵ)。根据化学方法及光谱学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Ⅰ: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Ⅱ:Ⅰ的28-O-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Ⅲ: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Ⅳ:Ⅰ的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醇甙;V: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Ⅵ:3-O-α-L-吡喃鼠李糖(1→3)-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甙元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酯甙。Ⅱ和Ⅲ为新天然产物,Ⅰ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