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运动疗法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前后步行能力分级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针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接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中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解溪穴、胫穴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阶段、踝背屈角度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阶段、踝背屈角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胫前肌肌力和小腿三头肌肌张力、患足的恢复、踝背屈角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阳陵泉透阴陵泉、丘墟透照海、三阴交透悬钟等穴位用透穴法针刺后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42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15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透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中风足内翻,疗程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不同透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临床上常用的几种透刺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将83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常规针刺对照组(n=20),其余3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不同透刺方法,分别为透刺1组(丘墟透照海,n=21)、透刺2组(太白透束骨,n=21)和透刺3组(交信透附阳,n=21),比较其对患者踝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透刺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1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1),透刺2组疗效优于透刺3组和对照组(P0.05,P0.01),而透刺3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刺法和常规针刺均能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透刺1组疗效优于其他各组(P0.01),透刺2组、透刺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而透刺2组、透刺3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丘墟透照海、太白透束骨对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而交信透跗阳相较于其他透刺方法和常规针刺,则并不具有疗效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均接受偏瘫肢体运动训练中的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6周。比较两组患者胫前肌、腓肠肌外侧头的最大积分肌电值(i EMG)、下肢运动功能评分,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胫前肌、腓肠肌外侧头i EMG值、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方面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44%、80.33%,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丘墟透照海、昆仑透太溪结合康复训练能明显的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的胫前肌、腓肠肌外侧头i EMG值、下肢运动功能,临床疗效优于康复训练结合普通针刺治疗,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四组透穴配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太白透束骨、丘墟透照海、交信透跗阳、阳陵泉透阴凌泉四组透穴法针刺后进行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后足内翻52例。结果痊愈20例,显效24例,好转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透刺配合康复治疗中风足内翻,疗效明显,疗程短。  相似文献   

7.
李杰  余素芳  江瑞娟 《新中医》2024,56(7):120-124
目的:观察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对小儿痉挛性脑瘫患者运动发育及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性脑瘫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2组均采用运动发育推拿法,观察组加用针刺丘墟透照海治疗。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运动发育、肌张力、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波波幅、刺激阈值。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PDMS-2)评分、粗大运动功能(GMFM88)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波波幅低于治疗前,刺激阈值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F波波幅低于对照组,刺激阈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丘墟透照海联合运动发育推拿法治疗小儿痉挛性脑瘫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运动发育,降低肌张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配合拮抗肌群透刺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及患肢运动功能、痉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C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shworth量表评分均降低、Fugl-Meyer量表评分均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升高更显著(P〈0.01,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联合穴位透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中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透穴刺法组30例和普通针法组30例进行临床观察,通过疗效积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透穴刺法有效率为80.00%,普通刺法有效率为51.61%,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穴刺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有肯定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肌张力增高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十二透刺联合火针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采用简化的Fugl-Meyer偏瘫肢体功能评分法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十二透刺法联合火针法较常规针刺法能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肌张力增高状态,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吡拉西坦口服、常规治疗及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认知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头穴丛刺疗法。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采用CDT、BBS、MMSE评分对两组患者认知障碍程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CDT、BBS、MMSE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2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BBS、MMSE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CDT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治疗后MMSE、BB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穴丛刺法联合认知训练可改善血管性认知损害程度,从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风,又名"脑卒中",是现代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足内翻是中风后主要后遗症之一,也是致残的主要原因.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偏瘫肢体内侧拘急而外侧迟缓引起的.中风后足内翻的主要特征是足跖屈肌群张力增高,而足背屈肌群张力相对低下.目前缺乏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3年以来采用针刺丘墟透照海为主治疗中风后足内翻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后伴有足内翻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记录比较改良式Ashworth量表(MAS)评分、步行速度和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MAS评分、步行速度、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4周M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4周步行速度、GMFM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能发挥协同作用,有效改善痉挛性足内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卒中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配合穴位透刺治疗组和康复治疗对照组,每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对照组予以康复治疗。两组均采用Holden步行能力分级、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进行评价,并比较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olden步行能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inetti步态分析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配合透刺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明显,能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6.
的探讨头针结合运动想像疗法对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动组(头针+运动想象疗法+运动疗法)和运动组(运动疗法),每组各45例。治疗前和治疗28天时,分别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分,并采用F-Meyer量表(FMA)评价患侧上肢运动功能,使用量角器测定患侧手腕主动活动范围(AROM),应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进食、梳洗、穿脱上衣等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P〈0.01),FMA、AROM和FI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P〈0.01),治疗后针动组各项评分均优于运动组(P〈0.05);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环素Fla(6-Keto—PGFla,6-K—P)的含量,两组患者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TXB2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配合头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促进脑梗死早期偏瘫上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单纯运动疗法。  相似文献   

17.
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中风后足内翻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首先将入选的60例脑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常规神经外科治疗外,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疗法。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分析疗效。结果: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脑中风后足内翻疗效优于单纯运动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透刺申脉一照海、绝骨一三阴交、阳陵泉一阴陵泉等穴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67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34例,普通对照组3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透穴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以足临泣为主穴的踝三针治疗轻中度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踝三针组)和对照组(丘墟透照海组),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评定下肢痉挛程度;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定下肢的运动功能;足内翻角反应足内翻纠正情况。结果各量表评级、评分显示: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组间比较,治疗后两组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踝三针可以有效改善轻中度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刺络放血疗法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阐明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将60例气滞血瘀型颈椎病患者分为刺络放血疗法组(治疗组)和中医针刺疗法组(对照组),3个疗程(刺络放血疗法组7d为1个疗程,中医针刺疗法组10d为1个疗程)后评定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积分变化,并进行组内和组间对照。结果:3个疗程后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方的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疗法和中医针刺疗法对气滞血瘀型颈椎病均有显著的疗效,刺络放血疗法与中医针刺疗法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刺络放血疗法有疗程时间短、临床症状缓解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