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春晓 《四川中医》2007,25(10):30-31
简要分析了眩晕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了眩晕辨证治疗的四种常用治法,认为清肝法、滋阴法、温阳法、祛痰法是中医治疗眩晕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对眩晕有主风、主痰、主火、主虚之说.<内经>指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上气不足,脑为之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认为本病在肝在脑,病因属风属虚.后世在此基础上有所阐发,金元刘河间认为由于风火;朱丹溪则认为"无痰不作眩";明代张景岳宗<内经>上虚作眩之说,强调无虚不作眩.在临床实践中,眩晕常以虚中夹实而以虚为主者多见.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笔者归纳眩晕治疗三法,即清上,补虚,逐痰.  相似文献   

3.
4.
观察益气通络法治疗眩晕的疗效.以益气通络法治疗眩晕患者30例,疗程1个月.结果总有效率为70%,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有显著差异(P<0.01),并明显改善头痛、心悸等伴随症状.提示益气通络法是治疗眩晕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张泰康 《陕西中医》1989,10(4):184-185
<正> 眩晕是一自觉症状。病机变化多端,有风火痰虚各种论点。现代医学中的内耳眩晕,动脉硬化,高血压,贫血,神经衰弱,脑震荡后遗症等等,临床表现每每以眩晕为主。按照审因辨证施治,常可收到满意疗效。1.辨证治疗1.痰饮眩晕;痰饮湿浊引起眩晕是临床多发者之一。此症当分别属痰浊中阻,水饮停聚,或脾虚失运,水湿中阻,清阳不升,才能击中要害。兰氏对痰饮眩晕,治以健脾利湿,清上降浊。用泽泻汤加味(白术、泽泻、半夏、菊花)。痰浊夹风者,治以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陈氏据《医学从众录》云:“风生挟术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宗此找温胆汤加减治疗眩晕,兼热加黄芩;热邪伤阴,咽干口燥加扼子,麦冬;热盛口渴加石膏,知母;肝气郁滞加柴芍,川芎。郭氏  相似文献   

6.
眩晕治疗七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穴位注射配合眩晕宁治疗眩晕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礼青 《河北中医》2002,24(10):767-767
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症 ,常反复发作 ,多数呈阵发性 ,部分呈持续性 ,轻者闭目即止 ,重者如坐车船 ,旋转不定 ,不能站立 ,或伴恶心、呕吐、汗出 ,甚则昏倒。 1 999~ 2 0 0 1年 ,笔者以穴位注射爱茂尔配合自拟眩晕宁治疗眩晕 40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0例 ,男 2 3例 ,女 1 7例 ;年龄 2 8~ 66岁 ,平均 5 2岁 ;颈椎病 1 6例 ,梅尼埃病1 4例 ,脑动脉硬化 4例 ,脑梗死 4例 ,原因不明眩晕 2例 ;合并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病 2 8例 ,合并高黏血症 1 6例。1 2 治疗方法1 2 1 穴位注射 取双侧曲池穴、足三…  相似文献   

8.
颈性眩晕指颈部软组织包括肌肉、筋膜、颈椎及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所致慢性损伤性疾病。该病一般多伴有颈部肌肉僵硬及非旋转性眩晕,临床发病率高。我科自1998年来共收治100例,均以手法治疗及佐以中药熏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本组 34例 ,其中男 15例 ,女 19例。年龄最大 6 9岁 ,最小 4 1岁 ,平均 5 7 2岁。病程最长 11d ,最短 3d。2 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标准》辨证分型。 34例患者中 ,水湿内蕴型 18例 ,痰湿中阻型 8例 ,肝风上扰型 8例。入选病例无肝肾阴虚和气血两亏型 ,所有病例经开江县人民医院CT检查 ,均排除脑溢血、脑梗塞、颅内肿瘤等疾病。3 治疗方法34例患者均内服自拟眩晕停汤。方药 :白术 (灶心土炒 ) 30g ,茯苓、泽泻、牛膝各 15g。恶心、呕吐甚者加半夏、竹茹 ,肝阳上亢加钩藤、石决明、夏枯草 ,…  相似文献   

10.
阴斌,男,汉族,天津市人,教授。从事医疗与教学工作历经40余载,治学严谨、学识深邃,重视理论联系实践。鉴于阴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特别对眩晕治疗颇具经验。学生愚钝将其整理归纳为六法,以供同道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眩晕主要病因,验证发生眩晕的疾病,并检验针对疾病治疗方法的应用的有效性。方法:使用揉摩方法检查和治疗远伤病而解除头晕症状。结果:43例经揉摩治疗患者当即头晕症状消失,病灶清除而治愈者6人,33人虽未达到病灶清除,但未再出现头晕,4例经两次揉摩后过三个月或一年后又出现轻微头晕,又继续揉摩。结论:除梅埃尔病眩晕之外,目前发现的眩晕,主要是远伤病发生的头晕症状,可以用治疗远伤病的揉摩方法有效消除头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四物二至汤加减治疗眩晕68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进行治疗的眩晕患者68例,对该68例患者选用我院四物二至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经过四物二至汤加减治疗后,痊愈:48例,好转: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7%。结论:中药四物二至汤加减治疗眩晕疗效显著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脑中风后遗症期头昏重的证型特点及中西医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诊疗的92例以头昏重为主诉的脑中风后遗症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脑中风后遗症期头昏重的证型特点,总结治疗经验。结果:92例患者可辨证分型为气虚血瘀型、肾虚血瘀型、痰湿瘀阻型、肝阳上亢型四个证型。辨证应用补肾平肝益气豁痰逐瘀醒神开窍类中草药,联合应用西药胞二磷胆碱与乙酰谷酰胺针剂、口服心脑健胶囊,有效率高达90.80%。并同时能够不同程度的改善伴发的其他后遗症状。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地减轻或消除脑中风后遗症期的头昏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眩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定眩汤加味配合利多卡因、维脑路通静滴。对照组采用单纯静滴利多卡因、维脑路通。lOd为1疗程,连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眩晕病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患者被迫采取强迫体位。张怀亮教授集多年临床经验,辨证运用经方小柴胡汤治疗眩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72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患者头晕系头部外伤后所致,每因感冒,劳累头晕加重,每次发作自服安乃近0.5g,土霉素0.5g,3次/d,症状多能缓解。本次因感冒,头晕症状加重,自服上药及输液治疗(药名及剂量不详)各3d,症状不缓解。经中医辨证治疗一月痊愈。本病例充分体现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而非辨病论治,更体现了中医尊于法而不拘泥于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对痰湿中阻,肝肾不足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眩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口服眩晕宁片;对照组口服地芬尼多片及维生素B1。四周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眩晕症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的主要治则之一,是血瘀证的特有治法,已形成系统的立法方药体系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血瘀致眩致晕者居多,用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血瘀所致的眩晕疗效肯定,以供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脑梗塞眩晕的临床特点及中医药辨证施治。方法:通过对41例小脑梗塞患者引起眩晕的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小脑梗塞眩晕患者运用自拟"眩晕方"进行辨证施治,41例患者中有27例患者服用眩晕方治愈,12例好转,2例患者服用无效,总有效率达到95.12%。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