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产后感染占66%,多为脐部、呼吸道、皮肤粘膜感染。早期做CRP检查,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一定价值。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感染途径、早期检测是防治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模糊数学中的模式识别方法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212例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3个方面共11个症候群的权数和隶属度,分别计算每位患儿的隶属度函数(P)值,同法计算220例脐部,皮肤感染新生儿P值,对两组P值进行计算,分析。结果:P≥0.31可诊断为败血症;0.23<P<0.31,为可疑败血症;P≤0.23可排除败血症。结论:模式识别可成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实用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83例新生儿败血症的血培养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以表皮葡萄球菌最多。产后感染占66%,多为脐部,呼吸道,皮肤粘膜感染。早期做CRP检查,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都有一定价值。讨论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学,感染途径,早期检测是防治新生儿败血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1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①目的 了解我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现状。②方法 回顾性总结1997~2000年本院收治的115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资料。③结果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以肺炎居首位,占60.0%,败血症发生率达8.8%。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居首位,占42.2%,G杆菌占34.9%。医院感染已占本组病例的37.3%。④结论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仍以葡萄球菌和G^-杆菌为主,要重视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医院感染已成为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分娩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其中医院感染败血症组30例,无败血症对照组30例,入院后使用抗生素前、抗生素治疗72 h后抽取静脉血检测降钙素原( PCT)与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hs-CRP与PCT诊断医院感染败血症进行诊断性试验比较。结果与无败血症对照组相比,医院感染败血症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PCT和hs-CRP的含量均明显升高,以PCT >2 ng/mL诊断败血症的敏感性为90.3%,特异性为86.4%,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3%、91.3%,诊断准确性为89.2%均较hs-CRP高。治疗72 h后败血症组PCT显著下降,新生儿危重症评分(NCIS)显著升高,两者呈负相关(P<0.05)。结论 PCT对于早期诊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医院感染败血症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能评估病情危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现状。方法回顾性总结2001~2004年本院收治的230例新生儿感染性疾病资料。结果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以肺炎居首位,占60.0%,败血症发生率达8.8%。致病菌以葡萄球菌居首位,占42.2%,G-杆菌占34,9%。医院感染已占本组病例的37.3%。结论新生儿感染病原菌仍以葡萄球菌和G-杆菌为主,要重视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医院感染已成为新生儿感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误诊为母乳性黄疸的原因,对23例曾被诊断为母乳性黄疸的败血症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总结其起病早期特点及病情变化。结果,黄疸可以是新生儿败血症的唯一表现,在早期诊断依据不够时,应仔细询问有无胎膜早破,羊水污染,胎儿窘迫以及孕母的情况,还应寻找有无其他感染灶如脐炎,皮肤的破损等,此类病史常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直接病因。认为新生儿黄疸持续不退,有以上相应的病史,应尽早行血培养检查,同时给以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正> 新生儿感染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新生儿败血症与厌氧菌感染是新生儿感染中的高危疾病,对它们的临床研究业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重视。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广与创建爱婴医院,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是我们迫不及待的任务。为此,笔者将新生儿败血症和厌氧菌感染的有关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43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和平 《中级医刊》1997,32(8):43-45
笔者报告了43例经血培养证实的新生儿败血症,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为主,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败血症。通过本文对各种败血症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及其发生因素的分析,提示金葡败血症的发生与孕妇产道带菌情况及院内感染关系密切,并对治疗等问题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周围血I/T值对早期诊断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理征  黄松祥 《浙江医学》1995,17(4):249-249
新生儿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多端,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周围血I/T值(不成熟白细胞与中性粒细胞总数之比),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价值。笔者检测了新生儿败血症60例,皮肤感染、肺炎各30例及正常新生儿30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1992午8月~1993年2月住院的新生儿,日龄为3~28天,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60例(败血症组),新生儿肺炎及皮肤感染性疾病(包括脐炎、尿布症、湿疹伴感染)各30例(肺炎及皮肤感染组),健康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为早期诊断及观察疗效,笔者对本院23例新生儿败血症在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SIL-2)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生儿败血症进行早期诊断,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方法:对我院近10年来107例血培养阳性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并发症多,未梢血象、C反应蛋白均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血培养仍是确诊的主要手段,但阳性率不高。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4.29%)为主,四联球菌(21.50%)为次,机会菌感染占50.46%。病死率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所致为高,分别是43.75%、33.33%。目前病原菌普遍敏感的抗生素有头孢唑啉、头孢哌酮、丁胺卡那霉素、万古霉素。结论:对拟诊病例开展L型血培养,以提高诊断率。早期应用敏感抗素控制感染,积极防治并发症,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监护室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间收住的48例败血症患儿血小板进行动态监测,在感染前、感染时及感染完全控制后进行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结果:血小板的升降在新生儿败血症中呈规律性变化,感染时血小板计数与感染前及感染控制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计数有助于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及疾病严重程度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败血症病原菌类型与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变化特点.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苏州明基医院收治的330例住院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7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感染组),293例未发生医院感染败血症(未感染组).同时选取上海交通...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12):1650-1652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将患儿根据诊断随机分为败血症组(n=56)和非感染组(n=50),比较血清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未成熟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糖的差异。结果:败血症组与非感染组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其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败血症组恢复期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均较初期明显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有利于新生儿败血症诊断和疗效观察,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6.
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新生儿败血症时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Fcγ-RⅠ)表达水平,探讨CD64对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将48例住院新生儿患儿分为败血症组,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进行血CD64的检测,并与C反应蛋白(CRP)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败血症组CD64的水平较局部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均有显著升高(P<0.001),而当CD64取临界值为4 504分子数/细胞,其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度为90.1%,特异度为100%.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时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可考虑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发生率占活产儿的0.1%~1%[1].由于新生儿败血症感染早期临床表现极不典型,无明显阳性体征,但病情进展迅速,极易恶化,病死率可达10%~50%,即使存活者,也有相当一部分产生后遗症.所以,借助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早期做出正确诊断,早期予以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生儿患儿108例根据感染程度分为新生儿败血症组65例,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43例,并选取健康新生儿98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3组新生儿进行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全血白细胞(WBC)检测和血培养,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WBC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三项指标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败血症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PCT(92.3%)>CRP(80.0%)>WBC(49.2%)>血培养(47.7%);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四项指标阳性检出率为CRP(65.1%)>WBC(32.6%)>PCT(30.2%)>血培养(13.9%);新生儿败血症组PCT、CRP、血培养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5.53、13.57、13.08,P<0.01);新生儿败血症组和新生儿局部细菌感染组WBC阳性检出率较为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94,P>0.05)。结论:PCT可作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血浆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58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败血症组)和20例同期产科出生的足月健康新生儿(对照组).采用散射比浊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法分别测定2组新生儿血浆CRP水平和血清PCT浓度.结果 败血症组PCT[(24.13±20.37)vs(0.40±0.17) ng/ml,P<0.01]和CRP水平[(23.60±19.70)vs(3.70±1.60)mg/L,P<0.01]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新生儿败血症诊断的阳性预测值(69.24%vs46.75%,P<0.05)、特异性(60.03%vs50.08%,P<0.05)PCT高于CRP.二者联合检测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则是95.47%和71.23%.结论 对于新生儿败血症,血清PCT联合CRP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非特异性指标即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对早期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通过查阅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治中心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电子病历,收集确诊败血症新生儿95例、临床诊断败血症新生儿158例和非败血症新生儿160例,比较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之间的血常规、CRP 及 PCT 的差异;以血培养结果为金标准绘制 ROC 工作曲线,分析单项指标或联合多项指标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败血症组和非败血症组之间 PCT 、CRP 、WBC 、I/T 、PLT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2、0.847、0.828、0.700、0.681;5项指标对确诊组与非败血症组的诊断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指标以 PCT 诊断价值较高,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和66.9%;由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所得拟合方程系数可知,联合 PCT 、CRP 、WBC 指标的 AUC 为0.974,其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7%和87.5%,明显高于单项指标。结论联合 PCT 、CRP 、WBC 非特异性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