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组织通道是除神经、血管、淋巴管等横向联系的三个系统之外的,各系统间、各器官间、各组织间横向联系的第四个系统。但综观40多年组织通道研究历史,其在生命科学、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未被重视和确立。本文作者从结构、功能、代谢、变化等方面对组织通道研究进行了较全面阐述,并针对组织通道研究技术方法,既总结了已在组织通道研究中应用的成熟、科学、可行的方法和途径,还对可能适用于组织通道研究的新技术、新方法作了较详尽描述,以资读者借鉴。  相似文献   

2.
张庆芝  闵锐 《中国微循环》2009,13(6):585-588
血管内皮是沿着血管内侧生长,调节液体和溶质在血液和周围组织之间流动的半渗透屏障。它是由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细胞间的连接而形成的单细胞层屏障,覆盖于所有的血管和淋巴管的内表面,将血管与周围的组织隔开并控制着两者之间的物质运输。这种控制物质运输的能力即为血管内皮的通透性,这种通透性依存于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辐射、低氧、烧伤等因素刺激下导致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3.
Wistar大鼠不同生理时期乳腺淋巴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的淋巴管在不同生理时期的发育资料较少,研究旨在对不同发育时期的乳腺淋巴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被分析的结构包括淋内皮的面积(非核区)、内皮吞饮水泡的面积、内皮间开放连接与关闭连接的数目等。20只Wistar大鼠被分成四组:正常组、妊娠7天组、哺乳7天组和哺乳停止后7天组,每组各5只。动物经主动脉灌流生理盐水后,然后灌注20-30毫升墨汁以区别血管与淋巴管。乳腺组织标本经处理后,应用光镜、透射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了有关研究。乳腺的淋巴管可分为三类:叶间淋巴管、小叶间淋巴管和小叶内淋巴管(仅见于哺乳7天组)。淋巴管内皮间开放连接的数目占连接总数的百分比在各组分别为12.71%(正常组)、28%(妊娠7天组)、37.61%(哺乳7天组)和8.15%(哺乳停止后7天组)。淋巴管内皮吞饮小泡的面积与内皮总面积(非核区)的比在各组分别为4.2%(正常组)、1.9%(妊娠7天组)、0.9%(哺乳7天组)和2.7%(哺乳停止后7天组)。研究结果显示:在哺乳7天组和妊娠7天组,开放连接为淋巴管运输的主要通道;而在正常组,内皮吞饮小泡在运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的功能。方法 :将大分子量的FITC标记的白蛋白(FA) ,及分子量相对较小的FITC标记右旋糖酐 (FD)分别定位注射入大鼠脑内 ,一定时间后通过示踪剂与血管同时显影的方法观察注入的荧光物质在脑内的分布情况及其与组织结构间的关系。结果 :注入FA、FD之后均可见微血管周围广泛分布荧光浓集细胞 (Mato细胞 ) ;FD在脑内扩散速度大于FA ;FA注入后还出现血管周围荧光浓集影像 ,并沿血管通向远处 ,在皮质者通向脑表面 ,在白质者通向脑腹侧颅底血管 ,速度与距离均大于简单扩散。结论 :脑血管周围组织通道与细胞间组织通道相比 ,具有物质传递优势 ;具有与淋巴管类似的功能 ,在大分子物质的传递引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它与Mato细胞共同参与脑内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鼠移植瘤内淋巴管的分布及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在癌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方法:于小鼠腹股沟区皮下接种肝癌细胞株(H22),分期取材。用5'-Nase-Alpase双重染色法和VEGFR-3免疫组化法观察淋巴管的分布;检测ICAM-1在癌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结果:在肿块的周边部可见少量褐色的毛细淋巴管,VEGFR-3阳性表达。ICAM-1在肿瘤细胞和淋巴管内皮细胞都有表达,随肿瘤的发展而增强。结论:在移植瘤中存在毛细淋巴管,可能为新生的;ICAM-1在肿瘤细胞及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表达,可能与癌淋巴管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大鼠膈腹膜间皮通透性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膜腔内注射兔血液和中墨汁后,用电镜观察了大鼠膈腹膜间皮对示踪剂血细胞和碳颗粒的通透笥。在膈膜隐窝区,示踪剂经三种途径通过膈腹膜间皮。(1)间皮孔的吸收作用。示踪剂由腹膜腔经间皮孔直接进入膈毛细淋巴管,或被成纤维细胞的突起包绕。(2)间皮细胞的吞噬作用。(3)示踪剂通过间皮细胞间裂隙或细胞间连接。  相似文献   

7.
内皮细胞是心脏、 血管、 淋巴管等器官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血管系统生理过程中起至关 重要作用。 内皮间充质转化 (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ndMT) 调控内皮细胞向间充质细胞转化, 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 EndMT 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靶点与思路。  相似文献   

8.
应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对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diabetic,NOD)小鼠胰腺淋巴管的分布及微细结构进行了光镜及电镜观察。5′-核苷酸酶(5′-Nase)阳性小叶间淋巴管具有明显的神经支配和丰富的瓣膜,分布于整个胰腺。小叶内毛细淋巴管虽有典型的结构特征,如不规则的管腔、极薄的管壁和淋巴管内皮细胞的独特连接方式(端端、重叠与指状突起连接),但数量很少,其分布相对独立于毛细血管(碱性磷酸酶,即ALPase阳性)。胰岛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出现在生后4~5周,并开始于近血管或淋巴管一侧。糖尿病发病后,血糖浓度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胰岛由严重的淋巴细胞浸润转化为β细胞脱颗粒及坏死。淋巴管内一般充满大量淋巴细胞。淋巴管内皮细胞内小泡明显增多,并有广泛的细胞质突起。其开放性细胞间连接均匀地附着有5-Nase反应颗粒,形成了相当大的细胞间通路(500~1500nm),可见细胞或纤维碎片从组织间隙经此进入淋巴管腔。结果提示,糖尿病胰腺的淋巴管对浸润的淋巴细胞、坏死的细胞成分和某些溶质等的转运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视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细胞、组织物质交换的体液循环,其中包括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在血液循环系统内,细动脉、毛细血管和细静脉统称微血管;淋巴液在毛细淋巴管内流动;晚近研究很关注遍布全身的组织通道引导的组织液的流动。不同脏器的微循环不同程度地参与所在脏器特殊功能的完成。目前认为全身微血管内皮细胞是身体内最大的内分泌组织,因为内皮细胞可分泌很多细胞因子,参与脏器功能的维持、血管的舒缩,并调控着细胞程序性凋亡。  相似文献   

10.
胃癌组织内淋巴管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胃癌细胞淋巴道转移机理,方法用图像分析仪测定32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内有腔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最大面积,周径和管径。结果:在胃癌组织内以条索状毛细淋巴管为多,而在癌旁组织内则以开放的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为主,图像分析结果表明,转移组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淋巴和和毛细淋巴管腔面积,周径和管径,两者间彼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未转移胃癌组织与癌旁组织内淋巴管和毛细淋巴管腔面积,周径和管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