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15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6例成功完成LC,2例中转开腹,其中1例胆总管损伤行胆管修补及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拔除T管;1例胆囊三角严重粘连。术后发生胆漏2例,均保守治疗治愈。结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其手术适应证进一步扩大,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复杂胆囊三角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10月为668例复杂胆囊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对萎缩性胆囊炎、胆囊管结石、急性胆囊炎等复杂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术技巧,细致解剖胆囊三角。结果:644例顺利完成LC;24例中转开腹,其中Mirizzi综合征Ⅱ~Ⅳ型5例,胆囊三角致密粘连15例,胆囊十二指肠内瘘2例,胆管损伤行胆管修复及T管引流2例,分别于术后6个月、12个月拔除T管。16例术后发生胆漏,均保守治愈。术后随访,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复杂胆囊切除术中细致解剖胆囊三角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胆囊三角致密粘连、Mirizzi综合征Ⅱ型~Ⅳ型或内瘘形成等是中转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3.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胆管损伤的预防和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8年10月368例急性胆囊炎行LC导致胆管损伤7例的临床资料,根据胆管损伤轻重采取修补或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引流。结果5例术中发现胆管损伤均中转开腹,其中1例胆总管横行剪断和1例电灼伤分别于术后12、3个月拔除T管后出现胆管狭窄,再次手术行胆肠Roux—en-Y吻合术治愈;2例电钩伤行胆管修补、T管引流3个月造影示无狭窄拔管治愈;1例胆总管破损严重行胆总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住院2周带管出院,1个月后经T管胆肠造影显示通畅拔管痊愈。2例术后3~5d出现黄疸,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提示1例胆管狭窄,1例胆管完全闭锁,开腹探查证实为胆总管完全夹闭、肝总管部分夹闭各1例,分别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并置T管支撑引流术治愈。7例随访0.5~6年,平均3.4年,无胆管狭窄、残余结石等并发症发生。无一例死亡。结论只要正确把握手术时机、掌握好手术技巧、及时正确的中转开腹,急性胆囊炎行LC胆管损伤可避免或减少。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附23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2003年5月-2007年11月对238例急性胆囊炎及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施行四孔法LC,腹腔内压力控制在11-13mm Hg,对一些年老体弱的患者,气腹压力控制在10mm Hg。若术中探查发现胆囊三角水肿明显,解剖困难,则逆行切除胆囊;若术中发现胆囊管内结石嵌顿,则尽量将结石挤入胆囊后切除胆囊,为防止胆囊管内结石进入胆总管,术中经胆囊管行胆道造影,除外胆管结石。结果220例LC成功;18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及解剖困难12例,术中发现胆管结石6例。2例术后出血,经二次手术止血后康复出院。6例术后2-4d发生胆漏,引流量较少,每天50-80ml,采取保守治疗(禁食,静脉补液和静脉用抗生素)后治愈。238例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LC治疗急性胆囊炎或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可行且有效,但应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解剖胆囊三角显露胆囊管是手术的关键,当腹腔镜手术遇困难时,应适时中转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5.
胆囊癌放疗、化疗的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总结腹腔镜下处理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4年5月58例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中经胆囊管造影6例,显示胆总管结石5例,其中2例在LC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其余3例由于胆囊三角关系不清而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单纯胆囊结石52例,50例LC成功,2例因炎症粘连明显而中转开腹。有1例术后发生黄疸,3例术后漏胆汁,均保守治疗后痊愈。结论大多数急性胆囊炎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危重患者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分期治疗方法。方法对56例老年危重患者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一期超声引导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PTGD),3~6个月后二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或开腹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PTGD治疗,54例患者症状控制后出院,死亡2例。6例因拒绝或有手术禁忌证未行二期手术治疗,定期入院更换导管。36例二期行LC,12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48均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危重胆囊结石并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一期行PTGD术是一种相对微创、有效、安全的应急治疗方法,可明显减少急性期病死率,为二期行胆囊切除术创造有利条件。术后3~6个月二期行胆囊切除术治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  相似文献   

7.
总结B超引流下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PTGD)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床经验。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3年10月接受PTGD治疗的140例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24例择期在PTGD术后1~3个月行LC。140例患者肝穿刺置管成功,置管后1~3 h腹痛明显减轻,体温24~48 h降至正常,术后发生胆汁漏2例。16例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愈后3~6周拔管;124例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术后1~3个月择期行LC,5例中转开腹。LC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老年急性重症胆囊炎宜先行PTGD缓解炎症,以免发生胆囊穿孔,择期LC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萎缩性胆囊炎106例腹腔镜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萎缩性胆囊炎手术治疗的技巧及经验。方法 2000年2月~2010年1月对106例萎缩性胆囊炎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88例,胆囊大部切除12例,6例行中转开腹胆囊切除(3例因Calot三角致密粘连、解剖不清,胆囊管无法分离,中转开腹胆囊切除;2例胆囊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分离后见十二指肠内瘘形成,修补;1例胆囊颈部结石压迫右肝管造成右肝管穿孔,行胆管整形T管引流术,T管12个月后拔除)。术后胆漏5例,保持腹腔引流通畅,术后7~10 d拔除引流管。106例随访3~24个月:1例中转开腹行胆管整形T管引流术,术后12个月T管造影显示胆管黏膜连续性正常,顺利拔除;4例出现轻度腹泻,术后3个月内症状逐渐消失;2例术后轻度腹胀,对症治疗后好转;均无胆管狭窄、肠梗阻等术后并发症。结论在细致操作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前提下,萎缩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Calot三角冰冻样粘连、腹腔致密粘连或内瘘形成等复杂情况是中转开腹手术的指征。  相似文献   

9.
顺逆结合胆囊切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 :探讨顺逆结合胆囊切除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6 0 0例结石性胆囊炎、胆囊息肉患者 ,采用顺逆结合法行LC手术。结果 :6 0 0例患者术后均顺利康复 ,无胆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中将胆囊完全游离后发现 ,把 8例的胆总管误认为胆囊管夹闭 ,2例各有一与肝总管平行的副肝管汇入钛夹远端的胆囊管 ,11例在钛夹近端的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 ,而术前B超未提示胆囊管内有结石嵌顿 ;均及时取除钛夹后 ,重新夹闭胆囊管的近端和远端 ,再切除胆囊。结论 :在LC手术中 ,采用顺逆结合法切除胆囊 ,可有效地减少胆管损伤、胆囊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胆囊管残端处理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5年3月为1 568例患者行LC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胆囊管残端形成结石15例,9例为急性胆囊炎发作期手术,6例为胆囊管解剖变异。结果:4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1例中转开腹。患者术后上腹部隐痛不适、肩胛间区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均缓解,术后无胆漏、胆道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4年,彩超及MRCP提示均未见胆囊管结石或胆总管结石。结论:LC术中处理胆囊管时胆囊管残端应尽量短,最好做到与胆总管切线位,以预防术中胆囊管残端残余结石及术后残端再发结石。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床胆管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预防及处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时胆囊床胆管(包括右肝管分支及迷走胆管)损伤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4年12月2032例LC中15例胆囊床胆管损伤的临床特征、处理方法及效果。结果5例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发作,10例为慢性结石性萎缩性胆囊炎。8例右肝管分支损伤,7例迷走胆管损伤。8例用钛夹夹闭损伤胆管,5例缝合损伤胆管,另2例由于裂口较大且靠近右肝管主干而行开腹胆管修补术。术后胆漏1例,引流5d后痊愈。随访半年~3年,平均23个月,症状消失,无黄疸及胆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预防胆囊床处胆管损伤的关键是紧贴胆囊壁剥离胆囊,术中及时发现并采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急性胆囊炎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体会(附21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2009年1月,对212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中行胆囊减压,将胆囊颈部嵌顿的结石反向推至胆囊内,恢复胆囊三角的解剖关系,紧贴胆囊颈分离解剖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对增粗的胆囊管用7号丝线结扎后再加钛夹或可吸收夹;胆囊局部病变重,胆囊三角解剖不清者,行胆囊大部切除,残余胆囊黏膜电凝破坏,缝合胆囊残端;对短胆囊管,在明确胆囊管、肝总管和胆总管的关系后用1枚钛夹夹闭胆囊管,离断时留部分胆囊颈组织以防钛夹脱落。212例术后均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 201例完成LC,11例中转开腹,其中Mirizzi综合征Ⅰ型2例,胆囊与胃、十二指肠、横结肠紧密粘连2例,7例为胆囊三角粘连严重,解剖不清。4例术后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86例随访1~12个月,平均4.6月,无胆总管残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LC治疗急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严格病例选择,酌情处理胆囊三角、胆囊管和分离胆囊,常规放置引流管,适时中转开腹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附27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式、术中处理,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07年4月间272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采用腹腔镜完整胆囊切除术260例,胆囊大部切除术加残余胆囊黏膜电灼破坏术12例.结果 无中转开腹者,无死亡、胆道损伤、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是安全、有效的.其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背景与目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是治疗胆囊结石伴胆囊炎的金标准手术,但在胆囊三角解剖结构紊乱、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的情况下,实施标准的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具有较大难度和风险,腹腔镜下胆囊大部切除(LSC)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中转开腹手术率,并可有效避免胆管、血管损伤,但是这种手术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胆囊颈管情况不明及结石残留。本研究探讨LSC联合胆道镜探查胆囊颈管在复杂胆囊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8年1月36例LSC同时进行胆囊颈管胆道镜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化脓性胆囊炎22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5例,慢性萎缩性胆囊炎9例。术前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及CT检查明确诊断,33例患者进行MRCP检查,其中28例提示胆囊颈管内结石或可疑结石,2例患者合并Mirriz综合征。结果:36例患者均行LSC同时进行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术中发现胆囊颈管内有胆汁流出8例,无胆汁流出28例。有胆汁流出患者经过胆囊颈管探查发现结石2例,采用超细取石网篮取出。无胆汁流出患者胆道镜探查发现结石26例,观察到胆囊管远端炎性狭窄1例,胆囊管迂曲无法进一步深入探查1例;结石的处理包括单纯采用取石网篮取出4例,采用等离子碎石+取石网篮取石16例,采用针刀剖开胆囊管螺旋瓣+等离子碎石+取石6例;取石后胆汁流出23例,3例无胆汁流出,其中1例远端炎性狭窄,考虑胆囊管炎性闭塞,另2例胆管扭曲,未能完成进一步探查明确原因。35例胆囊颈管采用倒刺线进行关闭,1例因胆囊颈管炎症水肿严重,无法缝合,颈管内放置引流管。无中转开腹患者,术中无胆管及血管损伤发生。手术时间50~170 min,出血50~120 mL,术后出院时间为5~10 d。7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胆总管结石胆管炎1例,胆汁漏2例,Trocar孔感染1例,其他非手术相关并发症4例;行ERCP胆总管取石1例。2例胆汁漏患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分别于2周和1个月后胆汁漏停止。随访5个月至1年,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结论:采用LSC结合胆道镜胆囊颈管探查,可以最大程度了解胆囊颈管内情况,较好解决胆囊颈管结石嵌顿及残留问题,在复杂胆囊手术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应用体会(附30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技巧.方法:回顾分析为255例急性胆囊炎、胆囊三角粘连、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腹腔内粘连等胆囊病变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l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中转开腹15例,胆总管损伤1例,术后胆漏3例,胆总管残石1例,胆囊窝积液18例,胰腺...  相似文献   

16.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7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3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处理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2003年8月79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AC)的临床资料. 结果 75例术中胆道造影成功,显示胆总管结石6例,其中4例行LC联合术中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2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单纯胆囊结石73例,70例LC成功,3例因炎症粘连明显而中转开腹.全组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绝大多数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alot三角扩大分离法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预防胆道损伤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8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Calot三角扩大法LC病例534例,未采用Calot三角扩大法LC312例.结果 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转开腹手术6例,萎缩性结石性胆囊炎中转开腹手术3例,其余的均成功施行LC.采用Calot三角扩大法LC的病例无胆道损伤发生,未采用Calot三角扩大法LC发生胆道损伤2例.结论 采用Calot三角扩大分离法对于胆囊三角的暴露更清晰,减少了LC胆道损伤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