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行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57例,单侧50例,双侧7例。均在单孔腹腔镜下行改良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结果单侧手术时间平均15(12~18)min,双侧手术时间平均25(22~28)min,术中发现隐匿性疝5例,均在直视下一并进行高位结扎术,找到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并避开。术中无明显出血及血肿,无阴囊积气及其他副损伤,术后平均住院2 d,切口以可吸收线缝合腹膜及皮下1针。术后平均随访12(6~24)个月,无复发,无切口及阴囊感染,无睾丸扭转、睾丸萎缩及发育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单孔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7年7月我院小儿外科34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13例采用疝钩针法经脐单孔腹腔镜监视下完成腹膜外内环结扎术(腹膜外结扎组),128例在腹腔镜监视下采用经脐单切口多通道套管(Triport)内环缝扎术(腹内缝扎组),对比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341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发生。腹膜外结扎术组术后随访24~42个月,线结异物反应3例,鞘膜积液形成1例,对侧异时疝1例;腹内缝扎术组术后随访28~60个月,腹股沟局部血肿2例,鞘膜积液形成2例,疝复出1例;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245,P=0.621)。所有男性患儿术后无一例出现医源性隐睾或睾丸萎缩。结论单孔腹腔镜疝钩针法完全腹膜外内环结扎术与经脐单切口腹腔镜内环缝扎术均安全可行,疗效可靠,2种方法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3.
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微型腹腔镜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 2000年11月-2002年3月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03例,年龄1岁-9岁。结果 手术时间5分钟-8分钟。伤口不需缝合,术后无疤痕。住院时间(4-5)天。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术后1月、6月、1年,除2例1月内复发(1.9%),余患儿症状消失,恢复良好。结论 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切口小,损伤小,操作简单,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的方法。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8年10月应用微型腹腔镜缝扎内环口方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172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4岁)。其中术前诊断交通型71例,非交通性101例。结果术中发现术前各型鞘膜积液均存在鞘状突未闭合。手术过程顺利,患儿症状消失,无瘢痕,无复发。结论术前诊断为非交通性鞘膜积液病儿术中证实均为交通性鞘膜积液;腹腔镜下缝扎内环口治疗各型小儿鞘膜积液,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并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10年4月为158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者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58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8~20m in,平均14min,术中出血少于1ml,治愈率100%,腹部切口甲级愈合率100%。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复发5例,经再次手术治愈,切口大网膜疝出4例,阴囊水肿、血肿23例。无一例发生腹腔内脏器损伤、切口感染、肠粘连、睾丸萎缩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患者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美观、有效、并发症少、康复快、出血少、能治愈等优点,适于任何类型和任何年龄的小儿腹股沟斜疝。  相似文献   

6.
用GraNee针行经皮小儿腹股沟疝内环口缝扎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用GraNee针行经皮小儿腹股沟疝内环口缝扎术的手术方法。方法 :用GraNee针为1 0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内环口缝扎术。结果 :完成手术平均用时 1 4min。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无复发。结论 :用GraNee针行小儿腹股沟疝内环口缝扎术符合治疗小儿疝的基本原则 ,操作简便、安全 ,局部瘢痕小、美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脐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联合包皮环套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及包茎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对470例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包茎患儿先施行经脐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随后行包皮环套术。结果:患儿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及包皮环套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访1~10年,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无复发。结论:经脐微型腹腔镜下内环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精索鞘膜积液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美观、手术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同时联合包皮环套术后容易清洗、护理,避免了二次手术与麻醉,减少了治疗费用,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细注射针头套线法行内环口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80例小儿鞘膜积液行手术治疗,在脐部正中、脐水平腹直肌旁置入5、3mm trocar各一个,在腹腔镜直视下应用10号细注射针头套线经皮穿刺到腹膜与腹横肌间隙,完全于腹膜外高位环绕结扎内环口。随访1~10月,平均6月,观察手术时间、术后疼痛、临床疗效、复发率、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单侧7~10min,平均8.0min;双侧12~15min,平均13.0min。患儿术后无明显疼痛,无阴囊水肿或血肿,无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术后1d出院。随访1~10月,180例鞘膜积液全部治愈,无复发。腹壁、脐部切口未见明显疤痕。结论腹腔镜下细注射针头套线法治疗小儿鞘膜积液,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外形美观、治愈率高的特点,是治疗小儿鞘膜积液的良好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手术方法。方法:用腹腔镜高位缝扎联合生物蛋白胶填塞内环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120例,均于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明胶海绵和纤维蛋白封闭剂填塞内环口、阴囊积液抽出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5~10min,双侧10~20min。术后平均住院1.5d,皮肤切口无需拆线。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36个月,平均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内环口高位结扎明胶海绵和纤维蛋白封闭剂填塞内环口,阴囊积液抽出术,具有安全有效、患者创伤小、无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无需特殊手术器械,术后无阴囊感染、睾丸扭转、缺血坏死、切口感染、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损伤、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应用腹腔镜技术开展小儿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腹腔镜手术52例,其中经后腹腔入路离断性肾盂成形术3例,肾囊肿去顶术1例,经腹腔入路行小儿腹股沟斜疝及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内环口结扎术35例,阑尾切除术6例、肾母细胞瘤破裂止血活检术1例,隐睾探查松解下降固定术6例。结果:除1例因隐睾位于近肾下极处腹腔镜手术困难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手术均获成功。住院时间1~7d,随访1.5个月~2年,无并发症发生,疝及鞘膜积液无复发。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小儿交通性鞘膜积液、不能触及的隐睾、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等疾病时,手术效果与传统手术相同,且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微小,术后患儿康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 采集我院1996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100例,其中右侧60例,左侧30例,双侧10例.术前挤压积液变少50例,积液无变化40例,积液能完全挤入腹腔10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及积液抽出术或积液挤入腹腔内.结果 手术时间单侧平均5 min,双侧10 min,术后平均1.5 d出院,无并发症.随访6个月至6年,无复发.结论 小儿疝合并睾丸精索鞘膜积液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及积液抽出或积液挤入腹腔内,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无阴囊感染、睾丸扭转及缺血坏死、切口感染、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疗效满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develop and evaluate the laparoscopic herniorrhaphy combined ligation of the hernial sac and suturation of the internal ring in children with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METHODS: Fifty-one indirect hernias in consecutive 41 children with indirect hernias underwent the herniorrhaphy from January 2003 to August 2005.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operating time, postoperative duration in hospital, duration return to normal activity, operative faults, and complications were collected. RESULTS: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the whole group of the patients during 1 month to 32 months follow-ups, 1 case complicated with postoperative hydrocele and 3 cases with inguinal pain. CONCLUSIONS: The laparoscopic procedure combined ligation of the hernial sac and suturation of the internal ring is a brand new, feasible, reliable, and efficient herniorrhaphy for pediatric inguinal indirect hernias.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治疗小儿疝及鞘膜积液1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交通性鞘膜积液的新方法。方法: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驰及交通性鞘膜积液180例,其中小儿腹股沟斜疝150例,右侧80例,左侧40例,双侧30例;单侧斜疝中20例有对侧隐性疝;交通性鞘膜积液30例,右侧20例,左侧10例。均在腹腔镜下行内环口荷包缝合高位结扎术+积液抽出术。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疝平均5-10min,双侧疝10~20min。术后平均1.5d出院,皮肤切口无需缝线。无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内环口高位结扎术+积液抽出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无瘢痕、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操作简便、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无阴囊感染、睾丸扭转及缺血坏死、切口感染、髂腹沟及髂腹下神经损伤、腹股沟区疼痛麻木等并发症发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法治疗成人腹股沟嵌顿性斜疝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2002年1月至2007年6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联合脐正中襞完全覆盖网片法治疗成人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患者35例。结果:5例麻醉后自动复位,25例腹腔镜手法复位或辅助复位成功,4例镜下剪开内环口复位成功,1例经腹股沟区小斜切口切开部分弓状下缘复位成功。35例均行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术联合脐正中襞完全覆盖网片法,5例附加肠切除吻合术,1例大网膜切除术。平均手术时间55(30~110)min,平均住院6.5(3~11)d。无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dB超检查未见腹腔、盆腔积液等并发症。随访6~48个月,平均26个月,无复发、粘连性肠梗阻、睾丸萎缩等。结论:完全腹膜化腹腔镜腹腔内补片植入法治疗成人急性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安全、可行、有效,具有创伤少、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自制缝合针在小儿腹股沟斜疝腹腔镜治疗中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2001年3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应用自制缝合针为93例患儿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12.5±5.8)min,切口不需缝合。除2例有皮下异物感外,无明显并发症。平均住院(3.4±1.7)d。随诊患儿症状均消失,术后无疤痕。结论:应用自制缝合针行微型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切口小,损伤轻,疼痛轻,康复快,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操作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可同时发现及处理隐性内环口未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且可有效防治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术后并发症及防治对策。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收治的104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全身麻醉下采用疝钩针行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术后门诊及电话随访患儿术后并发症,总结分析并提出防治策略。 结果所有患儿腹腔镜手术均成功完成。术后腹股沟区皮下硬结23例,予以观察后好转。5例并发鞘膜积液,其中3例行穿刺抽吸观察后吸收,2例穿刺抽吸无效后再次手术;3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线头反应3例,其中2例线头排出后恢复,1例线头排出后复发,再次手术。脐部出血2例,其中1例压迫后缓解,1例压迫无效行切口缝合止血。脐部网膜脱出2例,行脱出网膜切除脐部缝合。手术并发症多发生在早期开展病例中,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及细节,后期并发症减少。 结论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术后并发症以皮下硬结、术后鞘膜积液及脐部穿刺处并发症较多,通过改进手术方式及细节,均可避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单次双线法治疗复杂性鞘膜积液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我科行单孔腹腔镜单次双线法治疗的80例复杂性鞘膜积液患儿临床资料,脐上作一个5 mm切口,建立气腹并置入腹腔镜,鞘状突体表投影处做一个1 mm切口,将2-0肌腱线对折穿过自制钩针,腹腔镜直视下将针刺至鞘状突腹膜前,分别行内外半周荷包缝合,带出线结扎内环口。 结果所有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者,手术时间8~25 min,平均(19±4)min,均无切口及阴囊感染、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1.6±0.2)d,术后随访6~48个月,均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创口愈合完好,无明显瘢痕。 结论单孔腹腔镜单次双线法治疗复杂性小儿鞘膜积液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患儿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