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金发  潘明 《安徽医药》2006,10(9):692-692
腹膜间皮瘤为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肿瘤,临床罕见,而恶性间皮瘤仅占腹膜间皮瘤10%~20%[1]。笔者遇见1例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现将其治疗结果结合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5岁。2005年4月发现腹腔多发包块,并压迫输尿管,无腹腔积液。4月28日在外院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多发包块,部分融合粘连。由于手术切除困难,故仅行活切术。术后病理为腹膜恶性间皮瘤。术后半月在我科给予中下腹部放射治疗(60Co),200 cGy次,每周5次,TD50Gy。放疗期间放疗前0.5 h应用放射增敏剂—希美纳静滴,1.25 g/次,隔日一次。另放疗期间应用“VAP”方案…  相似文献   

2.
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方法,并结合新收治1例共166例,对腹膜恶性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分析并加以综述。结论腹水透明质酸定量检测明显增高,细胞学及肿瘤细胞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具特殊价值。积极手术治疗,并应用紫杉醇+顺铂进行静脉及腹腔化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3.
腹膜恶性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少见,诊断困难,现报告经剖腹探查病理确诊的腹膜恶性间皮瘤1例。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文员。因间歇性右上腹痛3个月于2007年8月2日入院。  相似文献   

4.
腹膜恶性间皮瘤又称原发性恶性间皮瘤,是源于腹膜上皮和间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在我国是一种少见病,而在西欧国家发病率较高。Miller于1908年首先报道该病,据资料统计,目前世界献报道仅数百例。该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3:2。平均年龄国外报道大于40岁,大多在50岁以上,国内统计的发病年龄较国外低,多数在21~40岁。  相似文献   

5.
14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苏平  唐绍心 《云南医药》1999,20(2):116-117
恶性腹膜间皮瘤较少见,影像学特征常不典型,诊断困难,笔者对14例恶性腹膜间皮瘤的CT表现进行了分析。材料与方法本组14例腹膜间皮瘤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14例中女11例,男3例,年龄19~70岁,平均4914岁。从症状出现到就诊时间976个月。临床...  相似文献   

6.
<正>恶性腹膜间皮瘤(malignant peritoneal mesothelioma,MPM)是一种极少见的恶性肿瘤,占间皮瘤的17%~32%,起病隐匿,进展迅速,预后极差。目前,对该病仍缺乏规范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2000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收治恶性间皮瘤23例,其中MPM12例。现将腹膜间皮瘤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腹膜恶性间皮瘤(PMM)是原发于腹膜间皮细胞的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致误诊误治,且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故应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病的认识。笔者所在医院1990~2010年共收治经病理证实的腹膜恶性间皮瘤患者8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恶性腹膜间皮瘤发生于腹腔的浆膜,属中胚层来源,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与转移性腺癌及结核性腹膜炎混淆,进展迅速,治疗困难,预后差.我院于1991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恶性间皮瘤,其中8例接受了手术及术后腹腔温热化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恶性腹膜间皮瘤1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腹膜间皮瘤发生于腹腔的浆膜,属中胚层来源,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与转移性腺癌及结核性腹膜炎混淆,进展迅速,治疗困难,预后差.我院于1991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11例经病理证实的腹膜恶性间皮瘤,其中8例接受了手术及术后腹腔温热化疗,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周曾芬  杨明荣 《云南医药》1994,15(3):195-196
腹膜恶性间皮瘤4例昆明医学院附属一院消化内科(650032)周曾芬,周崇斌昆明医学院病理解剖教研室(650031)杨明荣,崔英原发性腹膜恶性间皮瘤罕见,为高度恶性肿瘤之一,国内鲜有报道。例1男性、21岁。因腹胀、腹痛、纳差、消瘦四月于1965年3月1...  相似文献   

11.
王超  许春芳 《江苏医药》2012,33(5):610-611
恶性腹膜间皮瘤(MPM)是一种起源于腹膜腔上皮或间皮组织的侵袭性肿瘤,既往罕见,近20年其发病率有增高趋势.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次诊断率不高,确诊时多为中晚期,中位生存期仅6-12个月,病死率极高.医师对该病若缺乏认识,可导致误诊和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我院2004年-2010年间收治5例MPM,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徐梅梅  张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0):1710-1710
腹膜间皮瘤来源于中胚层细胞的恶性肿瘤,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本文总结经病理证实的26例病例,结合文献就其临床特点回顾分析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对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15例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5例患者均经病理证实,男6例,女9例,年龄18~72岁,8例行减瘤手术+腹腔或/和全身化疗;4例行剖腹探查+腹腔及全身化疗;3例未手术,仅行全身化疗。经治疗后随访中位生存期18.5个月。结论恶性腹膜间皮瘤致腹水诊断困难,易误诊,预后差,主要依靠剖腹探查、腹水细胞学、穿刺活检等方法,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减瘤术结合全身化疔的综合治疗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王建荣  吴晓玲 《贵州医药》2007,31(9):852-854
恶性腹膜间皮瘤(peritoneal malignant mesothelioma,PMM)又称原发性腹膜间皮瘤,是原发于腹腔浆膜的恶性肿瘤。该病较少见,侵袭性强。1908年由Miller等首先报道。Lee[1]于2002年提出30%~45%的间皮瘤同时并存胸膜及腹膜病变,侵犯腹膜者仅10%~20%。发病率男性为0.21/10万,女性为0.13/10万,且有逐年升高趋势,预测在未来20年,发病率将升至目前的2倍[2,3]。其肿瘤细胞形态多样,常与转移性腺癌、反应性间皮细胞等混淆,临床和病理诊断较困难。迄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为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化疗及持续温热腹膜灌流疗法(chemohy-pert…  相似文献   

15.
杨远园  付瑞敏  王进京  文坤明 《安徽医药》2021,25(12):2391-2393
目的 总结1例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干痛型腹膜恶性间皮瘤治疗过程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胃肠外科,在2019年3月收治的1例病人,术前影像学及术中均考虑良性肿瘤,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腹膜间皮瘤的病例资料,对病人的治疗过程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48岁女因"上腹疼痛伴饱胀不适4月,发现上腹部包块1月"入院.手术将肿瘤完整切除,术后行"培美曲塞+顺铂+贝伐珠单抗"三者联合辅助治疗,每月1次,共行10个周期,现已经随访了1.5年,行全腹CT平扫+增强,未见肿瘤复发,体质量较术前增加13 kg,预后良好.结论 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干痛型腹膜恶性间皮瘤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腹膜间皮瘤少见,虽然国内这几年有陆续报道,但早期诊断仍较困难。因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常被误诊。现就我院2008年以来收治的4例误诊病例作一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8岁,农民。因下腹痛、腹胀、消瘦、腹部进行性肿大包块1年入院。查体:心肺正常,下腹隆起,偏右处触及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生存期长的恶性胸膜间皮瘤(MPM)患者的特点。方法报告2010年1月大连市中心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例病程达10年之久并发胸腔积液的MPM病例并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男,77岁,反复活动后呼吸困难10年,加重2月,每年行2~4胸膜腔穿刺术检查,缓解症状,否认石棉接触史,肺CT:右胸腔积液伴包裹,余未见异常。胸腔镜检查镜下见脏层胸膜、壁层胸膜广泛半透明小结节样凸起,病理明确为上皮细胞型MPM。结合此例患者和文献复习,病理类型为高分化上皮细胞型和无石棉接触史的MPM患者生存期长。结论病理类型为上皮细胞型和无石棉接触史的MPM患者生存期长,研究生存期长的MPM患者的特点对识别影响肿瘤侵袭和生存期相关的独特的因素是有价值的。  相似文献   

18.
恶性腹膜间皮瘤是起源于腹膜间皮细胞的恶性肿瘤,该病起病隐匿,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和腹水[1,2].多数患者明确诊断时已为晚期,腹腔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诊断方法,但临床上对腹膜间皮瘤的警惕性不高,对腹腔镜下表现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9.
王松丽  周崇斌 《云南医药》1999,20(4):282-283
恶性间皮瘤不易早期诊断,临床资料说明,一旦被确诊多属晚期,病程短,对放疗、化疗不敏感,预后差。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为我院内科1988年至今共收治16例病人,其中胸膜间皮瘤7例,心包间皮瘤5例,胸膜间皮瘤4例。男12例,女4例,分别占75%、25%。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568岁。50岁以下5例。不同部位的病例,血性积液占非血性积液的构成比按上述病名顺序分别为571%、80%、50%。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胸膜间皮瘤均有明显胸痛,呼吸困难,不规则低热,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均有大量胸水,胸水均为渗出液改变,其中4例为血性。X-Ray胸片及CT检查均存在广泛…  相似文献   

20.
丁俊蓉  周益伟  高孝斗  丁建萍 《河北医药》2004,26(12):1006-1006
患者,男,2,4岁。因咯血丝痰伴低热、盗汗1个月,胸闷、憋气1周于2003年2月7日上午10:20入院。患者于入院1月前受风寒后出现咽痛,继之出现咳嗽、咯血丝痰,伴午后低热,体温波动在37-38℃之间,且伴有夜间盗汗、乏力,曾自服“严迪、环丙沙星”治疗,上述症状无明显改善。入院前1周出现胸闷、憋气,遂在外院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亦无明显好转,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