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是广泛应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治疗的手术术式。理解与认识TVM手术并发症,从而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手术安全性、减少不良预后的关键。降低TVM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既要求术者要对盆底疾病有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及准确的诊断,做好术前准确的评估,又要求术者具有完善的手术操作技能,以及丰富的盆底手术分离、穿刺等技术的临床经验。同时围手术期的护理和术后维护,也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网片的暴露、侵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网片材料、网片植入的位置、术者的经验技巧、手术过程、术后管理等。网片的类型种类较多,其材料、孔径大小均对网片的侵蚀与暴露有不同的影响。医生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是网片侵蚀、暴露的保护性因素,规范的手术操作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均与网片的侵蚀、暴露显著相关,其体重指数(BMI)、盆底手术史对网片侵蚀、暴露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深入了解网片侵蚀与暴露发生的原因,对合理应用网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处理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网片的暴露、侵蚀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主要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的自身因素、网片材料、网片植入的位置、术者的经验技巧、手术过程、术后管理等。网片的类型种类较多,其材料、孔径大小均对网片的侵蚀与暴露有不同的影响。医生的手术技巧和经验是网片侵蚀、暴露的保护性因素,规范的手术操作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中有重要作用。患者的年龄、糖尿病史均与网片的侵蚀、暴露显著相关,其体重指数(BMI)、盆底手术史对网片侵蚀、暴露的影响尚存在争议。深入了解网片侵蚀与暴露发生的原因,对合理应用网片、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减少并发症发生,以及处理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vaginal mesh,TVM)手术已广泛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修复治疗,复发率较自体组织修复术有所降低,但由于网片相关的独特并发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多次通告并于2019年4月宣布禁止TVM在美国销售。疼痛作为TVM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重点论述TVM术后相关疼痛的类型、原因、可能的机制及处理原则,并展望TVM的未来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与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vaginal native tissue repair,VNTR)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的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两组围手术期及短期并发症以Clavien-Dindo外科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系统进行评价,提示网片短期严重并发症并不常见,TVM与VNTR一样安全。(2)两组在近中期主客观效果、复发率、网片重量及对性功能影响方面比较,除一项研究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TVM组患者术后脱垂感知率、前壁脱垂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方面都要低于VNTR组,虽然网片独特并发症增加了再次手术率,但两组总体再次手术率无显著差异。轻质网片并发症少于重质网片。两组在性交痛发生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术后长期疗效比较,TVM组在阴道前壁和多腔室脱垂治疗方面主客观效果及满意度方面优于VNTR组,且减少了解剖学上的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TVM是治疗POP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适应证选择恰当和训练有素的医生可进一步降低TVM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vaginal mesh,TVM)手术已广泛用于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修复治疗,复发率较自体组织修复术有所降低,但由于网片相关的独特并发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曾多次通告并于2019年4月宣布禁止TVM在美国销售。疼痛作为TVM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文章重点论述TVM术后相关疼痛的类型、原因、可能的机制及处理原则,并展望TVM的未来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7.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多基于大体解剖和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研究不够深入,在疾病诊疗及手术方案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术者经验及其主观判断结果,缺乏客观数据作为支撑。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具有对盆底结构高分辨率的独特优势,可以分辨出盆底器官各个支持结构并且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其测量结果研究POP患者阴道不同水平的支持结构,判断盆底力量的薄弱部位,进而针对薄弱部位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对提高盆底重建手术的指向性及降低术后复发率有深刻的意义,从而有助于实现盆底重建手术微创、解剖复位及功能恢复,显著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行盆底重建手术术前、术后完善MRI,可以评估手术质量,预测手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近年来发表的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与经阴道自体组织修补(vaginal native tissue repair,VNTR)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d,POP)的文献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1)两组围手术期及短期并发症以Clavien-Dindo外科并发症严重程度分级系统进行评价,提示网片短期严重并发症并不常见,TVM与VNTR一样安全。(2)两组在近中期主客观效果、复发率、网片重量及对性功能影响方面比较,除一项研究外,多数研究结果表明TVM组患者术后脱垂感知率、前壁脱垂复发率和再次手术率方面都要低于VNTR组,虽然网片独特并发症增加了再次手术率,但两组总体再次手术率无显著差异。轻质网片并发症少于重质网片。两组在性交痛发生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3)两组术后长期疗效比较,TVM组在阴道前壁和多腔室脱垂治疗方面主客观效果及满意度方面优于VNTR组,且减少了解剖学上的复发率。研究结果显示TVM是治疗POP的一种安全有效术式。适应证选择恰当和训练有素的医生可进一步降低TVM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女性一生中有12.6%的可能需要进行脱垂的手术[1],并且接受手术的患者5年内约13%需要再次手术[2]。近20多年来,随着现代盆底学理论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替代材料的应用,盆底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因解剖治愈率高,已成为治疗POP的手术方法之一。大多数患者受益于网片的使用,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网片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网片暴露和疼痛,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因而,TVM手术一直是盆底重建外科领域中热议的话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0.
自2008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警示与公告,至今十余年来,盆底重建手术的网片植入与自体组织修补引起了全球妇科泌尿领域学者与医生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的临床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发布了TVM的禁售令。以上一系列举措对我国妇科盆底重建领域有较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科学客观面对FDA对TVM手术治疗POP的公告。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的警示与公告,至今十余年来,盆底重建手术的网片植入与自体组织修补引起了全球妇科泌尿领域学者与医生的广泛关注。基于现有的临床研究,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先后发布了TVM的禁售令。以上一系列举措对我国妇科盆底重建领域有较大影响,应予以高度重视,要科学客观面对FDA对TVM手术治疗POP的公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争论。2019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诊治草案进行了讨论、更新和完善,形成了新的诊疗指南。全面理解制定本指南的背景及内涵,特别是提高对网片问题由来、TVM手术临床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的前景与挑战等关键问题的认知,有助于临床医生在POP防治中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3.
随着盆底修复手术技术的革新和重建材料的发展, 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植入物的应用日益广泛, 其术式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手术(TVM)、骶骨固定术(SC)、抗尿失禁尿道中段悬吊带术(MUS)。植入物相关并发症临床并不少见, 部分并发症表现严重, 许多国际学术组织、国家或地区的学术组织推出了并发症诊断登记指南或规范。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 以学组专家成员为基础、同时邀请部分国内本领域专家, 结合国内外最新相关文献, 一同进行了深入讨论, 形成了《女性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登记中国专家共识》, 内容涵盖手术的登记标准、植入物并发症的登记标准[包括"类别-时间-部位(CTS)"编码分类系统及Clavien-Dindo分级]、随访及并发症登记的质量控制。必须更好地完善我国盆底重建手术(包括TVM、SC、MUS)中植入物相关并发症的登记工作。盆底重建手术涉及的人口学信息、疾病诊断与评估信息以及手术情况(包括围手术期信息、手术结局、随访情况等)均应该登记, 盆底重建手术植入物并发症均应按照CTS分类和Clavien-Dindo分级进行登记, 也应该注意随访及并发症登记工作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4.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主要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女性一生中有12.6%的可能需要进行脱垂的手术[1],并且接受手术的患者5年内约13%需要再次手术[2]。近20多年来,随着现代盆底学理论的发展、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替代材料的应用,盆底重建手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经阴道植入合成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的盆底重建手术因解剖治愈率高,已成为治疗POP的手术方法之一。大多数患者受益于网片的使用,但也逐渐出现了一些网片相关并发症,主要包括网片暴露和疼痛,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因而,TVM手术一直是盆底重建外科领域中热议的话题。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TVM)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广泛争论。2019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原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诊治草案进行了讨论、更新和完善,形成了新的诊疗指南。全面理解制定本指南的背景及内涵,特别是提高对网片问题由来、TVM手术临床存在的问题及其应用的前景与挑战等关键问题的认知,有助于临床医生在POP防治中做出合理的临床决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POP)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因重度POP接受经阴道植入网片(TVM)的盆底重建术患者117例,分析患者POP-Q评分、PFDI-20评分、PFIQ-7评分、PGI-C、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随访5年。结果:术前与术后的POP-Q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能达到很好的解剖学效果。术后的PFDI-20及PFIQ-7评分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以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趋于平稳。术后平均PGI-C约4分。术后≤2年、≤3年内、≤5年脱垂复发率分别为0%、1.71%、3.42%。网片暴露是主要并发症。结论:TVM的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POP安全、疗效确切,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远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前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替代物主要是指网片,根据材料分为人工合成网片、生物补片和组织工程学网片。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使用网片的手术方法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ation,TVM)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SC)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mid-urethralslings,MUS),网片的并发症使网片手术陷入争论。文章通过论述网片手术现状、网片材质、手术操作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发展和监管随访机制的建立,探讨网片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经阴道植入网片盆底重建术(TVM)与自体组织盆底重建术(NTR)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OP)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诊治的207例重度POP患者, 按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OP-Q)分度法分度均在Ⅲ度及以上, 同时伴有临床症状。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TVM组和NTR组, TVM组为经阴道植入网片进行盆底重建术, NTR组则采用传统经阴道子宫切除加宫骶韧带悬吊加阴道前后壁和会阴体修补术。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范围:41~82个月), 完成随访164例(79.2%, 164/207), 其中TVM组76例、NTR组88例。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 同时随访两组术后1、3、5年时的主、客观治疗效果。客观疗效采用手术成功的3项复合标准, 即:(1)阴道前后壁脱垂最远端距离处女膜≤0 cm, 同时顶端下降距离≤1/2阴道全长;(2)根据"经常看到或感到阴道有肿物脱出吗?"判定相关的POP症状消失;(3)未因脱垂而再行手术或子宫托治疗;同时满足以上3条标准者为手术成功(即客观治愈), 反之为复发(术后3个月及以后)。主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以及生育期的推迟,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手术越来越多。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 myomectomy,TVM)及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是目前主要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而TVM因为其独特优势,越来越被广大患者和临床医生所接受。本文对3种术式进行对比研究,以指导各种术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用于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替代物主要是指网片,根据材料分为人工合成网片、生物补片和组织工程学网片。中重度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使用网片的手术方法包括经阴道植入网片(transvaginal mesh implantation,TVM)手术、阴道骶骨固定术(sacrocolpopexy,SC)和无张力尿道中段吊带术(mid-urethralslings,MUS),网片的并发症使网片手术陷入争论。文章通过论述网片手术现状、网片材质、手术操作的改进、生物力学的发展和监管随访机制的建立,探讨网片在PFD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