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细胞免疫表型检测在急性白血病(AL)免疫分型和亚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临床常用的12种单抗,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形态学分型初诊的56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2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进行免疫表型检测与分析。结果:(1)有54例AML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4%),且各型均表达3种及以上髓系抗原,约90%以上AML不表达淋系抗原。(2)在2例与免疫表型检测结果不符的AML中,1例以巨核细胞抗原特异表达为主,被纠正为M7;另1例因同时表达2种髓系和淋系抗原而确诊为急性混合性白血病(HAL)。(3)经免疫表型检测能将28例ALL精确区分为T-ALL、B-ALL和T/B-ALL 3型,除后者外,B系抗原与T系抗原均不互相表达,具有较强系列专一性表达特点;T/B-ALL同时表达T系与B系抗原。结论:细胞免疫表型检测能为AL分型和亚型诊断提供客观而精确的依据,弥补并纠正形态学分型的不足与误诊,并在AML与ALL鉴别、ALL亚型区分和发现HAL、M7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是血液系统肿瘤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此病的全面、正确诊断对临床尤为重要。虽然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用瑞氏染色法对外周血和骨髓涂片中血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类仍是当前最常用的手段,如果结合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往往能直观地、快速地给临床提供第一时间的初步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肝性脑病至今仍以血液检查所见的生化代谢异常来解释,因不能圆满解释全面情况,需进一步探讨。方法:不加选择收集肝硬变死亡者脑组织70例,分别作HE和免疫组化检查,观察病理改变和HBsAg、HBeAg表达。结果 在70例脑组织标本内免疫组化染色HBsAg、HBsAg阳性者计30例,阳性率42.3%,临床上有肝性脑病表现者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表现者,脑组织病理改变较明显者,阳性率亦明显高于较轻者。结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在免疫组化操作全程中,不同环节干片对免疫组化染色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30例乳腺癌标本,每例各切4张切片,分为4组,同时进行ER标记的免疫纽化染色:第一组按正常步骤操作;第二组在修复时人为造成干片;第三组在修复后人为造成干片;第四组在滴加一抗后人为进行干片。其余操作完全同第一组。比较四组之间阳性表达和背景强度的差异。结果修复液不足时,淹没部分基本不影响阳性表达,而未淹没部分则全部为阴性,分界明显;但背景依然清晰,未受影响。修复后晾干与正常步骤操作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滴加一抗后如果干片,与正常操作步骤结果比较影响很大(P〈0.01):显色偏弱,表达不均,整张片子显得比较黄而且不太透明,边缘效应也较常见。结论在修复时不能干片.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在冲洗步骤造成的干片,对染色结果无影响;在滴加抗体的各个步骤,必须防止干片.以避免造成假阴性及背景染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在免疫组化操作全程中,不同环节干片对免疫组化染色所造成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本科室30例乳腺癌标本,每例各切4张切片,分为4组,同时进行ER标记的免疫组化染色:第一组按正常步骤操作;第二组在修复时人为造成干片;第三组在修复后人为造成干片;第四组在滴加一抗后人为进行干片。其余操作完全同第一组。比较四组之间阳性表达和背景强度的差异。结果修复液不足时,淹没部分基本不影响阳性表达,而未淹没部分则全部为阴性,分界明显;但背景依然清晰,未受影响。修复后晾干与正常步骤操作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滴加一抗后如果干片,与正常操作步骤结果比较影响很大(P<0.01):显色偏弱,表达不均,整张片子显得比较黄而且不太透明,边缘效应也较常见。结论在修复时不能干片,否则会造成假阴性;在冲洗步骤造成的干片,对染色结果无影响;在滴加抗体的各个步骤,必须防止干片,以避免造成假阴性及背景染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C和CEA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在腺癌性胸腹水涂片中的应用。方法收集腺癌性胸腹水离心涂片37例,采用免疫组化二代二步法进行染色,并与HE常规染色涂片进行对照。结果腺癌性胸腹水离心涂片中的腺癌细胞对CEA抗体显阳性,间皮细胞对MC抗体显阳性,而在HE常规染色中腺癌细胞和增生间皮细胞不易区分。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可以提高细胞的分辨率,从而识别HE常规染色难以区分的腺癌细胞和增生间皮细胞,在细胞学诊断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与人工操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Autostainer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在免疫组化中的应用。方法:选用常用的AAT、CerBb-2、CK、HBcAg、ER、PR、Ki-67等30多种一抗,使用统一的二抗,每种待测一抗用2种方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对比2种方法的实验情况。结果: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染色背景干净,无边缘效应,着色均匀,阳性定位准确,均优于人工操作。结论:使用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不仅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而且重复好,标准化程度高,提供更准确、更科学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分析骨髓细胞化学染色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文章的数据来源为,时间节点在2011年到2016年间,因患有急性白血病的100名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不同的染色体实施各异的方式来进行检测,而后对其结果探究分析.结果 苏丹黑B染色的阳性指数和髓过氧化物酶染色的阳性指数分析,主要为ALL<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急性早幼例细胞白血病.结论 在对不同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的过程中,使用骨髓细胞化学染色的方式为重要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的特征为精准性好和可靠性强,因此在医学时间的过程中应将其使用的范围逐步的扩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肿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4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诊断技术,观察组采用免疫组化诊断技术。分析两组阳性检出状况、生理问题评分、心理顾虑评分、信任感评分及诊断满意率。结果观察组诊断阳性率为84.38%,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49,P<0.05)。观察组生理问题、心理顾虑、信任感评分分别为(90.28±2.96)分、(90.34±3.15)分、(92.47±2.51)分,高于对照组的(83.15±3.15)分、(84.26±2.57)分、(83.15±3.2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诊断总满意率为93.75%,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4,P<0.05)。结论 肿瘤病理诊断过程中,与常规穿刺活检技术比较,免疫组化诊断应用价值更高,不仅可以提高肿瘤疾病阳性检出率,而且有助于患者检查舒适度和信任感等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学工程》2017,(12):1707-1708
目的探讨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在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03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0例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诊断结果。结果肝细胞癌患者的Glypican-3表达水平为(1 326.8±121.4)ρg/mL,明显高于其他良性病变(P<0.05);Glypican-3表达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4.1%,阳性预测值为52.4%,阴性预测值为93.7%,准确度为77.8%。肝细胞癌患者的CD34阳性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P<0.05)。结论在对肝细胞癌与良性肝细胞性病变患者的诊断中,Glypican-3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俞罡 《中国卫生产业》2014,(4):188-188,191
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具有多分化潜能的异常造血细胞形成的克隆性疾病,以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成熟异常为主要特征。通过对白血病不同亚群进行研究,研究者发现不同群体的白血病细胞功能不同,研究认为白血病干细胞(LSC)有此有关,文章就LSC起源、免疫表型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2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对7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绝大部分表达两种以上的髓系抗原,其中部分表达淋系抗原(CD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淋系抗原,并且将ALL分为T-ALL和B—ALL,两系抗原互不交叉表达,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单核细胞白血病M5种,M5aCD14表达平均值为21.01%。M5bCD14表达平均值为62.61%。4例由慢粒急变为ALL患者均表达髓系抗原。在AML中,CD34表达阳性率为55.2%(21/38),在ALL中表达阳性率为35.7%(10/28)。结论在AML中,免疫分型是对传统的形态学分型较有价值的补充,在对混合性白血病的诊断中有确诊的价值,在表示ALL的分型中的价值优于传统的形态学分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细胞抗原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选用12种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仪对71例临床诊断为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绝大部分表达两种以上的髓系抗原,其中部分表达淋系抗原(CD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琳系抗原,并且将ALL分为T-ALL和B-ALL,两系抗原互不交叉表达,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单核细胞白血病M5种,M5a CD14表达平均值为21.01%,M5b CD14表达平均值为62.61%。4例由慢粒急变为ALL患者均表达髓系抗原。在AML中,CD34表达阳性率为55.2%(21/38),在ALL中表达阳性率为35.7%(10/28)。结论在AML中,免疫分型是对传统的形态学分型较有价值的补充,在对混合性白血病的诊断中有确诊的价值,在表示ALL的分型中的价值优于传统的形态学分型。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病例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质量控制的主要问题,在免疫组化染色的过程中,要求病理技师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并严格遵守染色操作,对每个步骤的细节进行分析,在每次工作后,并在操作中的质量工作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免疫组化染色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巢式PCR(n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病理诊断为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45例,可疑结核组织60例,非结核组织30例;通过nPCR、原位杂交、免疫组化及抗酸染色法分别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特有的重复序列IS6110的片段、BCG抗原和抗酸杆菌.结果 nPCR、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在结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91.1%、88.9%、60.0%.在可疑结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6.7%、53.3%、36.7%;在非结核组的阳性率分别为0、13.3%、0;各组检出率明显高于萋-尼抗酸染色法(P<0.05);nPCR与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在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CR、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在结核病诊断中敏感性明显高于抗酸染色,其中nPCR阳性率最高、其余依次为免疫组化、原位杂交,这3种方法均可用于结核病与非结核病时的辅助鉴别诊断方法,尤其是对那些常规HE染色和抗酸染色无法确诊的病例更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史小安 《职业与健康》2011,27(5):588-589
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FAB分型是诊断白血的基础。它以细胞形态学结合化学染色等作为手段,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确定白血病类型。对多数急性白血病的确诊,形态学的分类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单克隆技术的发展,免疫学技术越来越完善和成熟,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形态学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学分型联合分析,按Catovsky 标准而确诊杂合性急性白血病( HAL)26例,男20 例,女6 例,中位数年龄30 岁,近一半患者脾肿大,1/3 以上患者WBC> 50 ×109/L。免疫学分型:B、髓混合型13 例(50 % ) ;T、髓混合型9 例(34-6 % ) ;T、B、髓三系混合型3 例(15-4 % ) 。采用多种联合化疗方案,疗效不佳,仅1 例获完全缓解,有4 例因感染、出血短期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Warthin-Starry(W-S法)染色法在胃幽门螺杆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利用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的27例活检组织W-S法进行病理诊断,同时标本送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用相同方法进行复检。结果共检测27例慢性胃炎中7例有HP感染,阳性率是25.9%,与中山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行同种方法(W-S法)检测结果相符。结论 W-S法是一种经典的特染方法,适合在基层医疗单位病理室作为常规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9.
唐仕华  何星 《现代保健》2010,(1):172-172
目的减少不必要的骨髓穿刺,及时为临床提供诊治方向。方法血涂片铁染色268例。结果细胞内铁明显减少或阴性88例,后经临床骨髓穿刺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67例、铁利用障碍的3例,符合率为79.5%。细胞内铁正常或铁粒幼细胞增多的110例,确诊为其他类贫血的62例,符合率为56.3%。结论血涂片铁染色在贫血的诊断过程中与骨髓穿刺检查有较好的符合性,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20.
家用高压锅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