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笔者采用点刺眼睑、内颊车结合眼针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2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23例患者均为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就诊的门诊患者,男11例,女12例;年龄21~70岁,平均(34±12)岁;病程1~5 d,平均(3.1±1.3)d,均为单侧发病。全部  相似文献   

2.
由于失治误治或个体因素导致周围性面瘫病程超过2个月仍遗留面部功能障碍称为顽固性周围性面瘫[1]。笔者采用透刺电针联合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78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的7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男37例,女41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63岁,平均(44±1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平均(8.5±5.3)个月;左侧面瘫41例,右侧面瘫37例。  相似文献   

3.
郭锡全临床应用点刺患眼睑结膜血络治疗顽固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1例,疗效显著,认为睑结膜点刺可有效改善顽固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眼睑挫伤是一种常见外伤性疾病。随看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交通运输的拥挤等,呈上升趋势。为了能及早解除病人痛苦,1996年以来,我们以桃红四物汤治疗眼睑挫伤53例,与复方芦丁治疗48例比较,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门诊病例。治疗组53例中男性41例,女性12例;双眼9例,单眼42例;年龄15~62岁,平均±标准差为36. 72±9.57岁;病程0.5~8天,平均±标准差为1.55±0.36天。对照组48例中,男性39例,女性9例;双眼4例,单眼44例;年龄18~63岁;病程0.5~7天。两组年龄与病程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 55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患者均采取透刺法。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观察面瘫整体疗效;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测量用力闭眼后上下眼睑的距离及采用手法肌力检查方法评定肌力。结果透刺法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总有效率为74.5%;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减少上下眼睑距离;治疗2个疗程上下眼睑距离与治疗1个疗程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治疗2个疗程后上下眼睑距离减少更明显。治疗1个疗程及治疗2个疗程眼睑肌力与治疗前比较,经配对t检验,均P<0.05,提示针刺不同疗程均能提高眼睑肌力。结论透刺法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我科住院顽固性面瘫患者治疗期间的焦虑心理状况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具有中医特色的、可供临床实际操作的中医情志护理干预方法,缓解或消除其焦虑心理,以达到改善和促进顽固性面瘫患者的康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3月-2011年9月,符合诊断标准[1]的顽固性面瘫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24~68岁,平均(41±17)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3个月,平均5.3个月;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31~68岁,平均(43±14)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14个月,平均5.4个月。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上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排除患  相似文献   

7.
杜世华 《山西中医》2007,23(1):14-14
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笔者用桂枝加桂汤治疗顽固性呃逆42例,收到了满意疗效,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0例,其中男27例,女53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2岁,平均42.6±9.8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2.7年。均符合顽固性呃逆的诊断标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及对照组38例。2治疗方法2.1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针刺申脉穴、照海穴结合面部腧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4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按首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行常规面部取穴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针刺患侧申脉与照海穴,每10日为1个疗程,针刺5 d后休息2 d。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卡方检验比较2组患者眼裂闭合不全的疗效。 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治愈29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0%(32/32);对照组治愈19例,显效4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5%(28/3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P<0.05)。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P<0.05)。 结论针刺申脉穴、照海穴结合面部腧穴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眼睑闭合不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寻找有效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不能闭合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眼针疗法1]结合毫针刺法配以微电流刺激联合应用进行治疗.结果:能很好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不能闭合症状,临床效果确切有效.结论:眼针疗法与毫针刺法能很好改善周围性面瘫顽固性上下眼睑闭合不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采用温针灸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对面神经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58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眼睑闭合不全患者以数字奇偶法分组。治疗组(29例):采用电针透刺+温针灸治疗;参照组(29例):采用电针透刺治疗。就组间治疗总有效率、不同时间段面神经功能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展开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3.10%,27/29)高于参照组(62.07%,18/29)(P<0.05);治疗前,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35.45±10.95)分同参照组面神经功能评分(35.89±10.0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面神经功能评分(86.11±19.92)分高于参照组的面神经功能评分(66.83±12.83)分(P<0.05);治疗组心理功能评分(75.02±6.75)分、社会功能评分(76.95±7.75)分、躯体功能评分(74.51±8.32)分、认知功能评分(73.95±7.85)分以及总体功能评分(299.45±30.62)分均高于参照组的心理功能评分(64.09±...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采用巨刺法配合胸锁乳突肌松解术治疗顽固性面瘫30例,收效较好,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就诊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顽固性面瘫患者60例,病程均为30天~1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2~68岁,平均35.0±4.5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21~74岁,平均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临床中采用经筋刺法配合刺络、隔姜灸治疗顽固性面瘫43例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来自于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本院针灸科门诊患者43例,其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14~64岁,平均(36.25±12.46)岁;面瘫左侧23例,右侧20例,病程在2月以上,最长达13个月;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5例,其余均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后.  相似文献   

13.
面瘫俗称“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之为“面神经麻痹”,临床上分为中枢性和周围性,病程在3个月以上者称为顽固性面瘫。笔者采用电针配合TDP方法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5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0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平均病程8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不同性别眼睑及周围特征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其与审美评分的相关性。方法 拍摄中国汉族18~40岁的健康志愿者80例眼部照片,男女各40例,由200名普通人(非眼科、整形科医生)用10分制评分法对照片打分,得分大于平均分者纳入和谐组,小于者纳入普通组。用Image J软件测量右眼睑裂(PF)、眉脂宽度(BFS)、上睑平台显示区(TPS)、下巩膜显示区(ISS)、睑缘反射点距离1(MRD1),并做统计分析处理。结果 (1)审美评分:男性审美评分平均为6.50分,和谐组21例,平均(7.52±0.94)分,普通组19例,平均(5.47±0.86)分;女性审美评分平均为6.81分,和谐组22例,平均(7.87±0.89)分,普通组18例,平均(5.56±0.75)分。(2)男性眼睑及周围特征:男性志愿者中,和谐组和普通组的PF、BFS、TPS、ISS、MRD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审美评分无相关性。(3)女性眼睑及周围特征:女性志愿者中,和谐组BFS、TPS、ISS均低于普通组(t_(BFS)=2.048,P=0.048;t_(TPS)=2.181,P=0.036;t_(ISS)=3.226,P=0.003),与审美评分有相关性(r_(BFS)=-0.561,P=0.000;r_(TPS)=-0.423,P=0.006;r_(ISS)=-0.722,P=0.000),均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的PF、MRD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审美评分无相关性。结论 男性眼睑及周围特征参数与审美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女性眼部吸引力受BFS、TPS、ISS影响,这对眼部相关整形手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顽固性面瘫是临床较为难治的一种病症,其多由周围性面瘫失治误治迁延而致,我们临床中综合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从1998~2006年间在本科治疗的120例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均曾服用过维生素、血管扩张剂或割治或贴敷,效果均不理想。临床诊断以一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向健侧,患侧不能抬眉、皱额、鼓腮、露齿等动作为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13~78岁,平均42.37±6.51岁;病程在3月~9年,平均10.39±8.69个月。对照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5~76岁,平均40.26±8.0…  相似文献   

16.
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现代医学的面神经炎、面神经的非化脓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与本病相当。针灸治疗本病临床报道颇多,疗效较佳,但是也有部分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不能恢复。2005-2007年,笔者运用口内针为主治疗病程较长的顽固性面瘫11例,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病例来源于我院针灸科门诊,共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最大76岁,最小12岁,平均(42.6±20.5)岁;病程最长1年,最短1个月,平均(88±98.9)d;右侧面瘫4例,左侧面瘫7例。2诊断标准根据《实用耳鼻咽喉科学》[1]临床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眼裂扩大、泪液外溢、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不能做皱额、蹙眉、露齿、鼓腮、吹口哨等动作。3治疗方法取患侧口内3穴:内地仓(口腔内颊黏膜上,口角旁开0.4寸)、内水沟(口腔内,上唇系带的上1/3与中2/3交点处)及内地仓与内水沟连线中点处取穴。碘伏棉签常规消毒后,用0.3 mm×40 mm长的毫针,针尖朝向患侧方向斜刺,进针0.8~1.0寸,补法,轻刺激,得气后留针30~40 m in,隔日1次。加减:眉毛不能上抬、眼睑闭合不全,加阳白、丝竹空;...  相似文献   

17.
针刺补脾治疗76例贝尔面瘫中顽固性眼睑闭合不全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冉光明  蒲首良 《光明中医》2009,24(2):334-334
目的:观察循经、局部取穴与加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贝尔面瘫致顽固性眼睑闭合不全的疗效.方法:针刺足三里、阴陵泉.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剌补脾是治疗贝尔面瘫致顽固性眼睑闭合不全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合并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顽固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和痊愈者治疗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4%,对照组为8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3.90±1.19)个疗程,对照组为(4.71±1.26)个疗程,治疗组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并穴位点揉及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治疗顽固性面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穴位埋线配合"华佗灸"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确切,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60例,均符合<针灸学>第6版教材诊断标准.病程均在2个月以上,曾服维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中药,以及针灸、理疗效果不好.经过CT或MRI检查排除肿瘤及异物引起的面瘫.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8~76岁,平均36岁;病程最长2年,最短2个月,平均3.8个月.对照组20例,男9例,女11例;年龄12~80岁,平均42岁;病程最长1.6年,最短2.4个月,平均3.2个月.两组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微针针刺眼睑局部联合常规针刺与常规针刺治疗面瘫恢复期眼睑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面瘫恢复期眼睑闭合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穴取患侧攒竹、阳白、瞳子髎、四白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眼睑局部微针针刺。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留针30 min,每周5次,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47/50),高于对照组的78.0%(39/50,P0.05)。结论:眼睑针联合常规针刺能促进面瘫恢复期眼睑闭合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